誰在決定乳腺癌患者的命運

邵志敏強烈建議:「患者術後前三年應每三個月隨訪一次;四至五年每六個月隨訪一次;六年後每年隨訪一次。複查項目包括乳腺B超、血象和體格檢查。」

年輕女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複發並轉移而抱憾離世,引發了公眾對乳腺癌的強烈關注。就乳腺癌的治療、預後及複發轉移等相關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

同樣的病程為何結局不同

兩位早期乳腺癌患者,一位經過根治性手術順利渡過五年生存期「這道坎」基本治癒,而另外一位則在術後不久便出現了複發或轉移。同樣的病程,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局?

邵志敏將乳腺癌比喻為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中的每個人便是乳腺癌的分子亞型。這些分子亞型像人一樣,擁有多樣的個性:有的外向活潑,有的內斂。

這種截然相反的性格造就了各亞型相異的生物學特性,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學行為。邵志敏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某些乳腺癌分子亞型極易發生複發轉移的根本原因,正在於此。」

這部分生物學特性較為活潑、極易發生複發轉移的乳腺癌分子亞型,因缺乏明確的複發轉移機制以及有效的治療手段,預後相對較差。目前乳腺外科的醫生也正在加快對於這一些「頑固分子」的攻堅步伐。

在邵志敏看來,疾病的生物學特性雖不由我們的意志所左右,但在疾病早期及時捕捉到「蛛絲馬跡」,同樣是提高預後的有效手段,「乳腺癌早期發現,及時獲得規範化的個體化治療,仍然是患者長期得以生存的保障。」

據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臨床統計數據顯示,乳腺癌I、II、Ⅲ期病例的五年生存率分別達到94%、85%、64%、術後局部複發率為9%,I期病例的局部複發率更是低於2%。

乳腺癌治療需「分類而治」

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在近十年進步迅速,「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靶向藥物的出現以及多學科綜合診治理念的推廣。」邵志敏說。

而分類而治,輔以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是有效提高乳腺癌預後的重要理念。

據邵志敏介紹,有20%~25%的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表達為Her-2陽性。與其他分型的患者相比,這類乳腺癌病人發生複發轉移的風險曾高達50%~60%。

十年前,一款針對Her-2陽性靶點的化療藥物的出現,讓這批患者治療效果大幅度提升。早期Her-2陽性患者經過輔助治療,可以使複發風險降低50%,死亡風險降低約30%。

邵志敏及其研究團隊經過一系列臨床研究後進一步發現,Her-2陽性患者如果在術前先接受新輔助化療和靶向治療,輔以手術治療可以使患者的腫瘤完全消除。

「這項多學科綜合治療理念的踐行,有效地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治療效果。」邵志敏說。

必須破解這些亞型的「生物學密碼」

乳腺癌可以分成腔面A、腔面B、Her-2陽性和三陰性四大亞型分類。

約佔乳腺癌患者總數18%的三陰性患者是業界公認的治療效果最差、爭議最多的一種特殊分子亞型,具有極易發生遠處轉移,尤其是向內臟和腦轉移的幾率較高等特點。

邵志敏告訴本刊記者,一旦發生遠處轉移,患者實現治癒的可能幾乎為零,一般只能通過姑息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三陰性乳腺癌極為糟糕的預後,主要是由於其對傳統化療極不敏感,加之未有已知的治療靶點和藥物。」邵志敏說。

據他介紹,目前醫學界公認化療是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獲得治療的唯一途徑,但通常盲目「化療」的三年複發率會高達40%~50%,大部分患者無法從治療中最大程度獲益。

另外,部分Her-2陽性患者的治療失效情況、腔面B患者遠期複發轉移的窘境依然是乳腺癌學界的幾大難題。

「要想進一步提高乳腺癌總體整治水平,我們必須破解這些亞型的『生物學密碼』,通過剿滅血液中的癌細胞,切斷它的營養供給,或者堵住它的轉移通道等多種方法解決現有的問題。」邵志敏說。

定期隨訪

有研究資料顯示,乳腺癌術後兩到三年是複發轉移的高峰。乳腺癌患者五年內無複發的話,一般表明癌症病情已經得到緩解和控制,但這並不意味著之後便可高枕無憂。例如,腔面B型乳腺癌在術後5~10年就有較高複發轉移風險。

為此,邵志敏多次指出,和「紅顏殺手」進行大規模的戰鬥主要集中於前五年,但後期的康復治療仍要提防「敵人」的局部滲透和「小打小鬧」。

只有定期隨訪和複查,才能第一時間發現複發轉移的信號,以便及時施治。

邵志敏強烈建議:「患者術後前三年應每三個月隨訪一次;四至五年每六個月隨訪一次;六年後每年隨訪一次。複查項目包括乳腺B超、血象和體格檢查。」

「即便發生了轉移,也應該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通過局部控制或者全身綜合治療等方法,實現長期『帶瘤生存』的目標,切不可抱著『治不治一樣結果』的消極想法。」邵志敏說。

配圖來源於網路,稿件來源:


推薦閱讀:

十神論性格與命運
手指看命運財富,有些手指難聚財,有些手指能享福!
五種手相與命運詳細分析
十二宮布位表、預測命運
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

TAG:乳腺癌 | 命運 | 患者 | 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