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前的遐思
窯洞前的遐思
作者:扈碩
2013-08-01 09:17來源:——國防報
在延安,有一樣東西給我的震撼最大——它隨處可見,不事張揚,與黃土渾然一體;它背靠高山,腳踩大地,堅固牢靠,巋然不動。它就是延安的窯洞。
人們常說,「窯洞大學」培育了一代治軍治國的英才;土窯洞里產生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煤油燈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進航程。延安的窯洞雖然簡陋,但不簡單。
窯洞里有真理。楊家嶺的土窯洞中、棗園的油燈下,毛主席10餘年時間寫出了100餘篇光輝著作。「土窯洞里有馬列」,中國有了指導革命事業走向勝利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窯洞里有奮鬥。窯洞里的主人,無論領袖還是普通幹部、士兵,穿的都是粗布衣,吃的都是小米飯,為了共同的事業而艱苦奮鬥。1939年3月15日,毛主席在鳳凰山窯洞里,用小米飯和蘑菇、竹筍等菜肴招待印度援華醫療隊。毛主席滿懷信心地說:「吃小米拿步槍,我們堅信能夠抗擊軍事強大的日本。」歷史證明了毛主席的論斷。
窯洞里有溫暖。窯洞里的主人為了共同的事業和追求,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主席與群眾一起看戲,總司令與戰士一起下棋、打球……
如今,窯洞成了延安的一大旅遊景觀,也成了中國革命的見證和教材。駐足於革命先輩曾戰鬥和生活的窯洞前,我恍惚看到煤油燈下人民領袖書寫光輝篇章的身影。在窯洞里,凝望著那一幅幅珍貴的照片,我想起美國記者斯特朗說過的:「黨的負責幹部,住著寒冷的窯洞,憑藉微弱的燈光,長時間地工作,那裡沒有講究的陳設,很少物質享受,但是住著頭腦敏銳、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一別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舊時顏。」再誦葉劍英元帥的詩,更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如今的延安城,綠樹成蔭,清水繞流,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柏油馬路寬闊平坦,儼然一個繁華都市。那些默立在半山腰的窯洞啊,在見證了聖地延安的紅色革命之後,又一次踏著時代的節拍,感受到了聖地延安的改革浪潮。
推薦閱讀:
※記錄米脂:那窯洞,那老漢,那婆姨,我們永遠在這裡守望!
※米脂窯洞古城 千年風華雄姿猶在
TAG:窯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