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行終究要靠自己

文:蓮因居士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不能開悟,能不能在今生了生脫死和別人沒有一點關係。你永遠不要指望別人能給你什麼,佛祖也不能。為什麼呢?因為佛自己也說了眾生是自性自度。

在《金剛經》中佛說:「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那麼,如來能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嗎?所以說,你若是不能自性自度,佛祖也是沒有辦法的。

古來宗門的祖師大德都直指我們當下的那一顆心叫我們直了成佛,讓那顆心不要向外面去攀緣,外面是沒有佛的。《六祖壇經》記六祖云:「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同經記六祖答五祖云:「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只合自性自度」,慧能大師語慧明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六祖大師在法性寺見印宗法師云:「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同經記六祖開示大眾云:「願聞先聖教者,各令凈心,聞了各自除疑,與先代聖人無別。」、「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各觀自心,自見本性。」、「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

同經亦記五祖弘忍大師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下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從《六祖壇經》中的記載來看,我們的本源佛性確實就在我們自己的那顆心裏面,並不在外面。那麼,如何從我們這顆心裏面悟到自己本有的佛性呢?《壇經》中六祖慧能大師開示慧明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要想證悟到自己的本源佛性,那麼就要有一種迴光返照的功夫。

《諸法五行經》中記載了這樣的一則公案。一日,勝意比丘出門乞食到了一位在家居士的家裡面,這位居士是喜根法師的一位弟子。他剛好不在家,家裡只有他的兒子。於是,勝意比丘就當著居士子的面說喜根法師的種種過失。

可是,這位居士子根性非常利,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於是就問勝意比丘:「大德!汝知貪慾是何法?」

勝意比丘言:「居士,我知貪慾是煩惱。」居士子聽他這麼講就問他:「大德!是煩惱為在內、為在外耶?」勝意比丘言:「不在內、不在外。若在內,不得待外之因緣而生,若在外,於我無事,不得惱我。」

居士子言:「大德!若貪慾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說著垢著凈?」

通過這則公案,我們會發現裡面的道理和《楞嚴經》中的道理很相似,在《楞嚴經》中佛陀向阿難七處征心,最後得到的結果也是同一個答案,就是我們所執著的那一顆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從本以來就是無生,因為無生所以也就無死,但是因為我們不認識他,於是就用那顆攀緣心四處去攀緣,本來沒有生死,卻要妄計一個生死出來,於是就有了生死。

正如《楞嚴經》所云:「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在這裡佛陀也明確地告訴了我們六道輪迴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

但是這裡的「常住真心、性凈明體」並不是真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本體,而是佛陀的方便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本來無一物嘛!哪裡還有一個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的相可以得呢?

後來佛陀在《楞伽經》中也告訴我們《楞嚴經》中的如來藏並不是真有一個如來藏的實體可得,而是為了度化中下根人和與外道的神我做個區分所以才勉強假名安立的一個名相。

但是,一般的眾生只見到佛陀建立一個假象,卻不知道後來佛陀又把那個假象給掃了,於是就死死的執著那個假象,這就是法執,就是因為這個法執,很多修行人累劫都自己把自己困死在名相之下,而不能得到徹底的解脫。因為這個,佛陀在臨終前告訴我們「四依法」,其中有一條就是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其實,我們天天在用自己那個真心卻不知道自己在用,於是就成為了妄心。六祖慧能大師告訴我們「一念悟眾生即佛,一念迷佛即眾生」,所以開悟就在一念之間,你什麼時候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的心,那麼就什麼時候見性,什麼時候見性,無師智、自然智就自然現前,三藏十二部經典也就馬上通達了。

所以,修行這件事最終要靠的還是你自己,就像《楞嚴經》中佛陀問阿難:「一人食時,諸人飽否?」阿難說:「否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我們都要靠自己,如果不靠自己指望別人給我們什麼是不可能的,師父和貴人對你再好,只是一個增上緣,如果你自己不開悟,師父也是拿你沒辦法的。

然而,出世間法比世間法更加究竟的就是雖然還是在靠自己,但是開始學著去靠自己的真心了,不再靠妄心了,但是世間法不同,雖然靠自己,但是還沒有想到去依靠自己那一顆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真心。

推薦閱讀:

土登翁修堪布:人間好修行
我師父說丨人不發心,煩惱就調伏不了
修行不是遠足,而是當下
修行必須常行精進
修行基礎與皈依

TAG:修行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