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英國利用網路光纖監聽通信 比美更惡劣
2013年06月23日 06:25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王鈺深
分享到: | 更多 |
.cmt em{padding-right:3px;vertical-align:middle;}#cmtTitle em{padding-right:3px;vertical-align:middle;}
363人參與 36條評論
原標題:美「稜鏡」未平,英「顳顬」再起
本報布魯塞爾6月22日電 (駐歐記者 王鈺深)英國《衛報》21日披露,英國間諜機構政府通信總部對承擔全球電話和網路流量的光纜系統進行秘密監控,不但攔截和存儲下海量的個人通話、電子郵件、上網歷史等數據,還將其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共享。
海量個人信息遭攔截
為了揭露「史上最大監視項目」,美國前中情局僱員斯諾登又披露新的文件,他表示:「這不僅是美國的問題,英國也在扮演要角,政府通信總部比美國更惡劣。」
據《衛報》報道,政府通信總部在5年前實施大規模監視項目,主要通過在跨大西洋光纜上裝設攔截器,這些光纜會在英國海岸通過,並將北美的電話和網路數據傳送到西歐。
文件披露,具體代號為「顳顬」的行動正式實施了約18個月,其厲害之處在於從光纖上監測並存儲海量數據,最大容量達30天之久,足夠將數據轉移並進行分析。政府通信總部和美國國家安全局藉此獲取並處理大量的通訊數據,有來自嫌疑對象的,但更多的來自普通人。信息包括電話、電子郵件信息、「臉譜」網站上的資料和所有瀏覽網站的歷史記錄。
文件披露,政府通信總部去年平均每天處理6億個電話信息,監聽超過200條光纜,並能同步處理至少46條光纜的數據。每條光纜每秒傳輸10GB數據,依此推算,這些線路每天可以傳輸的數據相當於大英圖書館館藏圖書信息192倍。目前,政府通信總部還在對國內外的數據存儲設備進行擴容,監聽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監控數據英美共享
文件披露,英國攔截光纜數據的能力使政府通信總部成為「情報巨頭」。至2010年,即項目首次實驗2年後,政府通信總部已可豪言其網路監視能力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個電子監聽聯盟中最強大。其野心從兩個具體項目名稱可見一斑:掌控互聯網和開發全球通訊。
英國官員還宣稱,政府通信總部能提供比國家安全局更多的元數據。元數據指的是通訊雙方的基本信息,不涉及具體內容。至去年5月,英美都安排了大量分析師承擔海量信息篩選工作,政府通信總部指定了300人,國家安全局250人。衛報稱,目前有85萬美國國家安全局僱員和一些私有承包商能夠查看政府通信總部的數據。
《衛報》評價說,對於全世界20多億網路用戶來說,「顳顬」就像日常生活中的窗口,每天從中窺探人們各類通訊信息。而美國國家安全局用「稜鏡」打開了第二扇窗口,從全球互聯網運營商處獲取機密信息。
藉助法律灰色地帶
本月稍早,在被詢及美國「稜鏡」計劃時,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告訴國會,政府通信總部在處理監聽所得資料時,向來遵守英國法律。但《衛報》稱,雖然所有監視行動都被視為合法,但這一切是在民眾一無所知且未經公開討論下進行的。一位知情人士21日對《衛報》辯稱,所有數據收集都有監管機制,而且許多情報為發現和預防重大犯罪帶來突破。
英國2000年頒布的《調查權監管法案》要求,監聽特定目標應由內政大臣或外交大臣授權。但這模糊的條款有空子可鑽,只要通信雙方有一方位於國外,外交大臣就可以授權對更廣泛信息進行攔截。而現代光纖通訊的特性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英國國內的流量也會通過海外中轉,然後再返回英國國內。分析認為,政府通信總部將舊法規套用在了新技術上。
雖然英國有專門機構來受理有關政府通信總部不當使用數據的投訴,但美國國家安全局2009年卻得到英國同僚的 「定心丸」:「目前為止,他們一直都袒護我們。」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夏立平對英國監控項目的曝光並不意外。他認為,英國的監控歷史很長,也存在政治和戰略需要。隨著民眾對隱私權的要求日益高漲,政府無法承擔違法監控的代價,只能藉助於法律的灰色地帶,這是各種辦法相權取其輕。
對於事件未來的走勢,夏立平認為英國可能在法律上對監聽進行更為清晰和嚴格的限定,而在美國,儘管「稜鏡」給公眾的隱私權帶來侵害,但政界卻在大肆追究斯諾登「間諜罪」,這種「政治正確」讓國內揭露的力量受到壓制,事件的走向關鍵還要看美國民眾的反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