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 富士康模式在中國已走到末路

富士康代工模式在中國已走到末路

李 錦

從昨天晚上開始持續到今天凌晨5點,富士康太原工廠發生大規模工人群毆事件。富士康的官方證實,幾名員工之間發生個人爭端,之後升級為約2000名員工參與的騷亂事件。

但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似乎並沒那麼簡單。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大群架事件。也許公布的原因是什麼偶然因素,但我們不得不思考:偶然之中有必然,富士康模式還能走多遠?富士康的太原故事還將繼續,富士康模式在中國已經走到窮人途末路。

10多天前的9月5日,新美亞(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陳伯強表示,代工企業不會因為成本上升而離開中國,因為中國的員工能夠做到絕對服從,可塑性強。當然這位自稱是郭台銘的好朋友也認為,富士康員工覺得用軍隊似的模式來管理,實在是很冤枉,非常不尊重人。員工希望反抗,就會產生心理問題。他的話音剛落,富士康太原工廠群毆事件就發生了。

據悉,山西太原廠區共計約有7.9萬名員工,主要製造車用電子零配件、消費電子零組件和精密模具。但為了蘋果公司最新發布的iPhone5在內地上市,近期有大批山東、河北、河南、深圳等全國各地富士康的工人被調往太原趕工。

媒體稱,此次群毆的起源是由於廠區安保人員與山東籍員工起衝突,將其拖至麵包車內毆打,山東同鄉為其討還公道,河南籍員工也一起捲入,最後發展至大批員工追打安保人員的混亂場面。富士康公司一直實行軍事化管理,保安在其日常工作中充當著重要作用,太原工廠的保安人數近1500人。但工人與安保人員的矛盾由來已久,保安被認為對工人過於苛刻,大概是發生此次事件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最終的原因不在這些年輕的保安身上,而在管理者身上。

不是跳樓,就是群毆,富士康近來似乎已成為麻煩纏身的「符號」。富士康作為一家世界級的代工企業,過去由於大陸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富士康極大地享受了這一紅利,並由此建立了巨大的競爭優勢。但目前,中國曾經引以自豪的低價勞動力正日益失去。

在很多年前, 「代工」業的大規模發展是產業界的一次小型革命,它是產業分工的又一次梳理和細化。郭台銘領導的富士康做的正是代工,這種模式很簡單,企業通過必要的管理,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出質量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因此,對代工廠來說,成本是核心,是代工企業的關鍵競爭力,成本直接決定企業的存亡,道理很簡單:如果代工比自己生產成本高,那麼為什麼還要代工呢?此外,管理是關鍵,因為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成本和產品質量,這裡提到的管理包括財務管理、人事管理、生產線管理也包括引發富士康太原群毆事件的保安管理等多個方面。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代工模式相對簡單,企業所創造的價值就是加工產品的價值,而這種價值包含成本和利潤,而其中設備成本和人力成本是最主要成本,也就是說,代工廠創造的價值中,有些是設備、廠房等硬體投資所帶來的價值,還有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代工廠成功於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而許多矛盾便因此產生。

我們看到太原富士康員工發的帖子:「現在富士康的內部管理讓員工很是受不了,需人性化。」 富士康從過去偏安深圳,到現在散布全中國,2012年,富士康在中國大陸的基地已超過31個。代工廠在產業鏈中扮演的作用便是幫品牌企業降低成本、減少風險,這樣的性質決定了其運作模式和盈利模式,那就是通過嚴格到苛刻、精細化到事無巨細的管理不斷的最求成本最小化。 富士康的發展,可以說是中國電子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珠三角製造業深圳發展模式的體現。可以說,珠三角在改革開放初期基本採取比較粗放的「區位+政策+資源」的發展模式,其中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環境資源等。許多年過去了,由於成本優勢不再明顯,資源也變得相對匱乏,珠三角到了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

然而2010年的深圳「十三跳」事件,並沒有給富士康造成太大的打擊,中國畢竟還有很多欠發達或者相對欠發達地區,還有很多地方有大量土地資源,還有很多地方有更廉價的勞動力。富士康這幾年連續的動作,都表明了其轉戰內地的決心,而富士康這樣的「龍頭」企業仍然是許多城市招商引資的重點,其獲得的優惠政策和條件仍然可以使其屹立於全球代工產業之巔。 近年,富士康在中西部地區出事很多,富士康太原群毆事件是一次大爆發。表明富士康在中西部地區已經完全陷入困境。再往下,走不動了。

富士康太原群毆事件,是「代工」模式的困境。富士康代工一部蘋果手機,只能拿到不到2%的利潤。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加工廠,富士康的盈利靠的是規模生產,靠的是廉價的勞動力,但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興起,代工模式的優勢正在逐漸喪失。加之我國正逐步告別廉價勞動力時代,富士康的困境也就越來越明顯。

富士康太原群毆事件,是企業管理陷入困境的標誌。在郭台銘《虎與狐》的傳記中,他自比「地瓜」和「蟑螂」,直言他信仰的是一種蒼狼文化,正是這種在中國大有市場的狼文化,讓資本的霸氣被放大到最大程度,員工的基本需求和權利被漠視。富士康一個工廠幾萬人,地域性、群體性還很強,由於這種把人當作機器的泰勒管理,使富士康成了一個隨時都可能爆炸的火藥桶。

富士康太原群毆事件,也是地方政府困陷入困境的標誌。富士康招工,已經從過去很多人擠破頭想進富士康,到了如今不得不依靠政府動用行政力量幫忙招募,破壞本應由市場調價的勞動力供需關係。政府對富士康另眼相待,使得富士康膽量變大,員工本該享受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矛盾的爆發也就只是遲早的事情了,極有可能將政府拖入紛爭之中。

據說太原富士康生產科技含量很高的iPhone5,我們不能不說到富士康後面的蘋果公司。作為全球電子產品商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有諸多的公司與「大蘋果」建立了代工合作關係,包括著名的台資企業富士康公司,其為蘋果公司製造產品的中國工人超過70萬。

蘋果公司只負責設計和營銷,而生產的其餘部分幾乎全放在美國境外,主要由東芝三星、英飛凌等9家公司承擔主要零部件,然後所有零部件彙集到位於深圳的富士康公司加工組裝成最終產品,並運往全世界銷售。隨著富士康的「西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進入蘋果公司的供應鏈。中國企業仍然處於價值增值的低端,利潤微薄,僅能賺取低廉的加工費。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顯示,一個iPhone(3G)的出口價值大約為179美元,在中國組裝支出大約為6.5美元。也就是說,一個iPhone手機在中國的價值增值只佔其出口價格的3.6%左右。顯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工廠,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依舊落後——科技含量低、利潤率低。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擔任世界工廠不可持續發展,使得這種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

世界工廠模式所引起的最大後果是中國定價權的喪失,這體現在最終產品和原材料價格兩個方面。一台蘋果iphone4s出廠價格約360美元,但蘋果公司最大供應商富士康只能獲得其中的7美元。郭台銘沒有膽量和蘋果叫板,富士康只是蘋果代工的選擇之一,而中國中西部省份只是富士康代工的選擇之一。在不得不依靠嚴苛管理取得微薄利潤情況下,富士康太原工廠發生了大規模工人群毆事件。

富士康從員工「九連跳」到發生「群毆事件」,原因也許會歸結到個案身上,但顯露的企業發展、經濟發展模式困境不能不反思,顯露的複雜的社會問題不能不引起重視。事實提醒我們,富士康代工模式在中國已經走到窮途末路。

我們要作好思想準備,富士康太原工廠發生大規模工人群毆事件只是開始。


推薦閱讀:

(12)命理解讀富士康郭台銘
富士康銀彈吸引民工
如何看待攝影中的一鍵濾鏡黨?

TAG:中國 | 富士康 | 富士 | 消息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