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劍術的發展.中國劍術的發展

中國古代劍術的發展最近再次翻出來家裡的老資料,看了菲律賓的短棍格鬥錄像,和旅居海外的武當派江鶴亭先生的視頻資料,對傳統中國劍法有點感觸。  偶愚見以為:  唐之前的劍法,力求破敵,簡單實用,重突刺,乃戰陣之用居多。  宋以後的劍法,因一度受到軍方棄劍用刀的指導思路的影響,幾起幾落,又受到「劍器「和「武舞」的影響,技藝逐漸完善、精湛,重精妙,用於民間私鬥居多,形制上有了重大變化,一直影響到了現代。  明清以降的劍法,在表演和理論研究上幾乎可以說達到頂峰,但是用劍高手漸少。而民間私鬥大量減少,直接導致實戰經驗也開始漸漸不足;不少好的理論和技藝,種種原因沒能流傳下來,實在是千古之恨。  現代的劍法,規定套路、自選套路就不用說了,外行內行都能看出熱鬧和門道;實用技術方面仍然繼承了輕靈俊逸的傳統,但殺氣和殺招偏少,實戰經驗進一步缺乏。招術方面,則重新開始重視雙手劍法和借鑒西洋擊劍(佩劍)的某些經驗。不過,除了極個別的體育院校和軍事院校保留了實戰劍法對練和搏擊,並偶爾有與各國的交流,其他地方已經難得一見,傳統劍法已經面臨技術極度豐富,經驗極度不足的局面。反倒是旅居國外的武師、武術家、教練員等,交流切磋比國內更多。  我個人也喜歡琢磨傳統劍法,但是這個東西真的需要實力基本相當的對手,在打中求發展。而現在師弟師妹都有各自的事情,幾年都難得聚會一次,哪裡還有機會互相切磋~~~,其他會用劍的,說實話,不是人家瞧不起我,就是我瞧不起人家。看來這門技藝,真的危險~~~  傳統劍術,根據我了解的情況來看,各門各派都有精華保留,惜乎不多。  種種因緣際會,我認識了一些年輕一輩的此道中人,互相有所借鑒學習;但是能夠讓我佩服的老一輩武術家,多數是數面之交,能夠耳提面命的機會不多,過招也僅有數次值得回味。  中國劍法各流派技術和指導思想的巨大區別,要超過中日劍法的區別很多。  內家和外家,不過是一虛名,但是的確風格上有所不同。  我覺得對於傳統中國劍術的整理,要以朝代來劃分,其次才是流派。  比如我目前的看法就是,戰國到唐代,中國劍術的主要攻擊目標,多是人體正面的前胸部位附近,似乎講究硬打硬進無遮攔,日本劍術受此影響頗深。戰國時,秦講究刺,楚講究斜正面突刺入小腹等等,這都和當時各國的冶金技術及戰陣布局息息相關。  漢唐則以環首大刀和唐刀取代劍,技法上有很大差別。  而宋則恢復劍的形制,開始提倡走邊鋒,增加了取腕、取股等動作,步法上不再一味猛衝,改為了迂迴穿插。  至明,則軍中大多佩刀,劍術主要在民間自生自滅,從抗倭作戰中可以得知,至少當時在軍中,普通兵士精劍法者極少。  清以後則更進一步衰落,器雖精湛,術卻差相彷彿,有隔靴搔癢之感,令人不得要領。似以娛樂和鼓舞士氣為主,擊刺淪為末流,徒憑劍賞玩而已。  這是軍中劍法的大概沿革。  民間劍法,則在明代達到頂峰,不僅各流派交流頻繁,而且誕生了不少影響至今的門派和技術。  可惜密不外傳、固步自封的思想過於嚴重,加之明後期海禁和禁武,中國劍法基本沒有機會與其他海外流派大規模交流,僅有和朝鮮李朝官方交流和日本一定程度民間交流。失去了發展的最好時機,扼腕可嘆。  清則繼續大規模禁武,又大力壓制漢人高手在軍中的發展。中國劍法高手又多參加了各地反清組織,結局或佔山為寇,或亡於鎮壓,或流亡海外。特別是旅居海外的高手,對整個亞洲冷兵器格鬥的影響比較深遠。這段時期的中國民間劍法基本仍處於進一步衰敗。  清末至民國年間,社會動蕩不安,也促生了不少劍法高手建功立業,也有眾多技藝精湛者。然畢竟時代不同,火器進一步削弱了劍法的實戰功效,局勢也不允許有絲毫機會來發掘整理保存。但是這個時期,民間劍法仍然在繼續小規模傳承。官方的話,仍以張之江的中央國術館為首。  新中國建國後,曾經大力發展、挖掘、整理傳統拳械。但是多年動蕩,已經使劍術高手基本消耗殆盡。斷代之後,難以彌補。十年浩劫,僅存的一點中國劍術和拳術火種也受到大規模摧殘,不少老一輩武術家和劍術家,或海外避難,或被整肅致死。十年浩劫後,又不知為何強行分離出規定套路並追求難、高、飄,進一步造成後繼無人。當時開始至今,中國武功在世界上留下兩種印象,一種是能打的功夫,一種是看著玩的武術味道的空手或者器械體操,另一種是剛剛起步的散打。「舞術」和「舞武」全國盛行,實戰技術則又避之不談。所以大陸的情況,是世人不知武為何物,僅僅在小規模範圍內流傳劍法技巧,又回到家族傳播的範圍。相反,台灣省畢竟是炎黃一脈,卻又保留和發展了一些傳統劍法和傳人,而且切磋的紀錄似較大陸更多。  現在這幾年,終於又開始重視傳統武藝,可惜被多年打斷的劍技傳承,奄奄一息,難以迅速恢復。  中國劍法各流派方面,有著本質的差異,也有著本質的共通,等有時間我再詳細點說說自己的觀點。偶曾經寫過一篇東西,大約7萬字,而且還沒完成,說的就是各流派技術的大致區別、互相影響、比較異同。婚期將近,不知道還有沒有時間和精力寫完它。  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高手多海涵雅正。  道教武術,若推理而論,拳術當在先,劍術當在其後。但按秦漢以來的實際情況來說,道教中又是劍術先於拳術。在中國武術界,武當派劍術比拳術更為悠久,自古就有「少林拳,武當劍」的說法。  我是武當的龍門派。據典籍記載,武當劍術:「練劍之要,切忌停滯,身與劍合,劍與神合,於無劍處處處皆劍,能知此義可修大道。」分為三盤劍法,講究一劍多用,變在動中,奇正相生。以十三法為核心:點、崩、撩、掛、雲、抹、掃、穿、攔、圈、領、劈、帶貫穿其中,行劍如龍之行,首尾相應,剛柔相濟,神韻悠然自得。  武當劍不僅很好地繼承體現了我國傳統劍術的特點,而且在理論上、技術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國術認略》中稱之為「太極腰,八卦步,實為別開生面之劍法」。  (一)因敵變化,不拘成法。這是武當劍的戰略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劍術的理論精髓。武當劍以功力、套路為體,散劍為用。其理論取我國古代太極、八卦等變易之理,主張「劍法通乎易術也」,「易者,變化之總名,隨時變易,乃從天道也」,認為萬變無窮是天地間規律,也是指導劍術的規律。因而從戰略上強調「劍無成法,因敵變化而制勝」。「用劍之要訣,全在觀變,彼微動,我先動;動則變,變則著」。  (二)乘虛蹈隙,避青入紅。這是武當劍術的戰術原則。它主張順人之勢,借人之力;以靜待動,後發先至。交手時,避實擊虛,以斜取正,迂迴包抄,兩劍成犄角之勢(即所謂對劍三角訣),「使敵人不能善其後」。它還強調,「不論何種兵器,兩下衝鋒,莫大接之截之,迎之架之,互相爭勝。唯是劍法,絕然不同。交鋒時不接不截,不迎不架,憑空一擊,無不命中,名曰:『不沾青,入線門』也」。所謂「不沾青」,是指不以硬力爭奪對方兵器;「入紅門」,是指出劍見線,一擊命中。通常把這種避實就虛、兩劍三角、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劍術稱之為「內家劍法」。  (三)身與劍合,劍與神合。這是武當劍的技法要領。它強調以身運劍,身法、步法、劍法融為一體,身行如龍,劍行如電,步法靈活,身法柔韌,故有「太極腰,八卦步」之稱。還強調劍神事一,意到、神到、劍到,力貫劍鋒,氣透劍端;出入豎勁,使劍如使槍。將神、意、氣、力貫於劍法之中。靜中要保持全神貫注,鎮定從容,伺機而發的氣概;動中要做到凝神息虛,察覺對手,以變應變,達到乘虛蹈隙,每發必中,戰而勝之的目的。  (四)走化旋翻,輕穩疾快。這是武當劍的劍法特點。武當劍素以豐富多變的劍法著稱,不僅有前後左右的變化,還有各種騰空擊舞和滾翻地躺的劍法。無論何種劍法,在進退翻旋中,皆要求輕快穩健,動如輕風,穩如山嶽,一發即至。「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歌訣不僅是對武當劍「妙手」的稱頌,也是對其劍法疾快風格的寫照。  最重要的一點,我不說不快。大量影視作品中使用的劍法,絕大多數都是錯誤用劍。且不說持劍、拔劍姿勢錯得沒邊、裝具年代嚴重不對,以及最常見的「劍無穗、刀無袍、槍無纓」;就說具體動作,放眼望去,那都是拿劍硬格硬架,還經常用劍鋒格擋,時不時還用劍尖戳地或者在行進中劍尖與地面摩擦造成火星,這都絕對是武家大忌。有一句話「若把劍來當刀使,笑死三豐老劍仙」,古人之言,誠不欺我。中國劍術的發展《學術研究》2012年第6期供稿 作者:孫慧霞[導讀]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兵器中有「游龍」之稱的劍術對武術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摘 要: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兵器中有「游龍」之稱的劍術對武術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從劍術的起源及發展進一步說明劍術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為劍術的良性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中國劍術源遠流長。早在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代,擊劍習武已形成社會風尚。「其道甚微而易,其意深幽而深」,「內實精神,外示安逸,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這是越國越女論劍中的論述。古代對劍術的概括不乏有「刀如猛虎,劍似游鳳」,「剛而不拙,柔兒不弱」,「身與劍合,劍與神合,方為近道」。古往今來,歷盡滄桑,劍術以特有的魅力和技巧,高度的軍事、體育、藝術價值,廣泛流傳,遍及城鄉,深受人民大眾喜愛。 一、古代劍術的發展 劍為我國冷兵器的一種,曾被譽為「百兵之君」。 中國劍術的歷史相當久遠,據《史記?皇帝本紀》記載:「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管子?數地篇:記載:「昔葛天廬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此劍之始也。」在今後的夏,商,西周各代帝王中,皆有鑄劍的歷史記載:如夏禹鑄劍,藏於會稽山,孔甲取首山之鐵鑄劍,周昭王鑄五劍投於五岳,名曰「鎮岳上方」等等。當然上述記載中不少屬於傳說,有待考證。目前我國出土的最早的青銅劍是商代(公元前1711——1066年)的人頭紋短劍,全長25.3厘米,前展後寬,形似匕首。可見金屬劍在我國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西周以前,戰爭以車為主,戟、矛、戈、役等長兵器占重要地位,劍只作為少數統治者的權貴象徵和護身武器。到咯而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騎兵、步兵興起,武器也就隨著不斷發展改進,劍在兵器中的地位也就越來越重要。這時候劍的品種,數量、質量都大大的提高,出現了一批制劍的能工巧匠和眾多的「寶劍」、「利劍」、「良劍」。如吳國幹將莫邪曾製造成靠之而合、分之即離帶有磁性的雌雄雙劍。越國歐治予以高超技術和毅力鑄有合金寶劍五口,造工精美,形體互異,為世間罕有。迄今考古發現的吳、越青銅劍不下二十餘件,有的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至今仍花紋精美,劍刃鋒利,不銹不蝕,足見鑄造工藝水平之高超。 與此同時,春秋戰國時期的劍術技術和理論,也得到飛躍性的發展,「佩劍」、「擊劍」之風,甚為盛行。這個時期的劍術發展,主要以格鬥技擊形式出現的,這種似乎實戰的擊劍,與今天套路形式的劍術迥然不同。《莊子?論劍》記載:「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與前。死傷者,歲余百人,好之不厭。「又據《漢書》,《管子》記載,因吳王好劍,吳國百姓身臉上許多人留下斗劍傷痕和創斑。人民深知把生死至於度外,課件當時斗劍並無安全保護設備,然而習劍尚武之風,卻遍及朝野。隨著劍術技術發展的提高和發展,劍術理論也日趨成熟。《莊子論劍》論述說:「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對劍術的虛實相兼,後發先至,因敵變化的技法,做了高度的概括。在《吳越春秋》中還生動的記載了一位著名的女劍術家的故事:一次,越往勾踐與一位大臣商討強國之策,大夫范蠡推薦了一位武藝超群,劍藝精湛的女子,勸越王聘來教練武士武功。這位女子見到越王之後,精確的論述了一套劍術理論。認為:「其道甚微而易,其意深幽而深」 「凡手戟戰道,內實精神,外示安逸,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行氣候,身神具往。杳之若日,偏如脫兔;追形捉影,恍若彷彿;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不僅如此,這位女子還當場舞劍師範。只見她閃展騰挪,上下飛舞,劍似流星。越王看了,拍手稱讚,並賜名為「越女」。這個故事生動的反應了當時劍術技術及理論的發展水平。也是當時劍術深入民間,男女老少廣泛習練的一個縮影。 二、秦漢至唐朝時期的劍術 秦漢時期,劍術有了進一步發展。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從武器上來看,是一場短劍對長劍的搏鬥。漢高祖劉邦「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漢時「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劍」(《晉書》),形成了一套嚴格的佩劍制度。當時還湧現出一批以劍術立名天下的高手,如張仲、雷被,史阿等人。許多著名學者,如司馬相如、東方朔等人,也是自幼學劍,技藝相當精湛。作為一代帝王的曹丕,更是一位劍術高手,他在《典論自序》中說,自己少時拜師學劍,聽說備戚將軍鄧展、武藝出眾,並有空手奪白刃的本領,便一邊喝酒,一邊與鄧展論劍。至酒熟耳熱,二人以甘蔗當劍比試起來,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曹丕三中鄧臂。鄧不服氣,要求再比,曹丕欣然同意。交手過程中,曹丕虛實莫測,引鄧中計,再次擊中鄧的前額,顯示了高超的技藝。漢時的劍術,除對擊形式外,單人舞練也很盛行。在著名的鴻門宴上,項莊便「請以舞劍」。在西漢後期盛行的「百戲」中,還出現了劍術與舞蹈相結合的表演形式,如劍戟舞等。《漢書藝文志》「兵技巧」中曾列有《劍道》三十八篇,是對當時刀劍技術的理論總結。可惜現在已經失傳。 晉代以後,佛,道二教興起,但習劍遺風仍然存在,如聞雞起舞的祖狄,「少年學擊劍,妙技過曲城」的阮籍,都是當時的劍術高手。另一方方面,也開始了宗教與劍相結合的現象。後期道家幻想通過煉丹、練劍,達到長生不老的仙境,給中國的劍術蒙上了一些神秘色彩。 唐宋時期,劍術重又振興。朝野上下,文武將相,儒道戲雜,莫不以習武學劍為能事。著名詩人李白自稱:「十五好學劍。。。。。三十成文章」。著名愛國詩人陸遊,自稱「十年學劍勇成癖」,「少攜一劍行天下」。王維自稱「讀書復騎射,帶劍游淮陰」。杜甫生平以劍為侶,「酒闌拔劍肝膽露」,「拔劍或與蛟龍爭」。他們不僅是一代文豪詩聖,也是「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的劍術愛好者。著名畫家吳道子、書法家張旭,在觀看了劍舞之後,都深受啟發激勵,書畫「若有神助」, 技藝大為長進。這證明了劍術不僅的技擊方面有他的獨到之處,對人民的精神上,藝術上,也具有特殊的感染力。 民間劍術活動沒在唐宋時期也有極大的發展。據記載:當時庶民百姓,每逢勞作空隙,「遂擊劍相試,觀者絡繹不絕。」宋代詩人蘇東坡,對民間的武術發展給予了極其熱情的支持與歌頌。他曾寫道「提劍本是耕田夫,橫行天下竟何事。」這一時期,劍術在「百戲」隊伍里,在街頭藝人中,也有廣泛的開展。公孫大娘,李十二娘都是當時街頭著名女藝人、舞劍能手。詩人杜甫曾做這樣的描述:「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弈射九日落,罷如江海凝清光,……」以上情況表明,作為技擊技術的劍術,這時更趨向於健身性、藝術性,並日益與體育、文娛活動相結合。 值得提出的是:唐宋時期的劍術在與宗教結合過程中,荒誕迷信的一面也有所發展。同時也有以降妖伏魔、飛劍取首為內容的劍俠小說出現,產生了宣揚神怪迷信,愚弄群眾的作用。 三、元明清時期的劍術發展 元代以後,武術經歷了坎坷不平的發展道路,劍術的發展亦是如此。元朝統治者嚴禁民間習武和收藏兵器,規定「教人兵藝,杖之。」致使劍術流傳受到壓抑。 明代時武術重獲新生的時期,出現了很多武術流派。雖然當時火器已經廣泛的應用於戰爭,但武術的軍事價值並未消失。如著名戰將俞大猷、戚繼光、何良臣、茅元儀等在撰寫的各種軍事著作中,對包括劍術在內的各種武術器械及各種拳法,皆有專門論述。另一方面這時候武術的體育作用愈加明顯,劍術作為武術健身手段,更加廣泛的流傳於民間僧俗之中,名模武術家吳役,五十歲時,還向漁陽老人學習劍法,寫成《劍訣》。 明清雖然也三令五申的禁止民間武術,但武術隨著人民反清復明的情緒增長,卻更加隱蔽、更加廣泛地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廣泛流傳。同時,社會上出現了眾多流派,隨之也產生了太極劍、達摩劍、武當劍、八卦劍等各門各派的劍法,劍術呈現了繁花似錦、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新局面。明清時代的武術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形成了許多著名的門派、流派,但是劍術的地位卻遠不如古代顯著。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劍術在軍事上的地位下降 中國的劍術發展其實在漢初,劍逐漸被利於砍殺的刀所取代。一些將校官吏由佩劍改為佩刀。漢魏以後,佩劍的用途除了防身外,更多是用於作佩飾。此後,劍術逐漸從軍事戰爭中轉換為權力、地位和身份的象徵。在清朝,當時重要的軍事理論著作中,劍術皆不佔重要地位。如《續武經總要》、《陣記》、《紀效新書》、《武備志》等著作,多認為「拳棍為諸藝之本源。」原因眾多,主要的原因是火器在軍事戰中的出現。 第二:精通劍術的高手頗為罕見 何良臣在《陣記》中說「卜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顧應法,馬明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劍,庸或有傳。」表明一些精湛劍術技術缺少繼承,多不經傳。《老幋餘事》中也感嘆寫到「今無劍客,而少名劍」 第三:劍術多附屬於各種拳中,作為各門派之一出現,失其獨立地位。不像歷史上,社會習武以劍為主題,通過擊劍,大刀習武思奮,健身抒情的目的。清朝劍術的發展延續了自唐而來的「劍舞」。但在民間,大量的藝人依然保存、延續著中國傳統劍術的演練習俗。 四、現代劍術的發展 國民黨統治時期,雖然從中央到地方相繼設立里一些「國術館」,甚至有些人提出了「提倡國粹」、「國術救國」等等,然而當時的武術並沒有受到政府的重視。一些老拳師生活得不到保證,群眾武術活動處以自髮狀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文化的中華武術處於奄奄一息的境地。 新中國成立以來,武術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挖掘整理繼承的基礎上,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大面積群眾習武的熱潮。劍術作為重點武術項目,更是倍受人們的喜愛,其內容不斷豐富發展,技術日益充實提高。現代的劍術以套路為主,其特點輕盈敏捷,優美瀟洒,氣勢流暢,靈活多變,剛柔相濟,吞吐自如。在武術諺語有:「刀如猛虎,劍如游鳳」的說法,劍術以鮮明的武術特點,良好的健身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吸引著眾多的愛好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劍術成為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入中國武術套路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樣、平衡、跳躍、造型動作等等,使劍術有了很大的發展。發展至今,劍術已經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而被大眾喜愛,同時也使得競技武術更加豐富與完整。動作的花樣使得不甚了解中國武術發展的世人認為,劍術在演練中動作複雜,跳躍性動作居多,偏離了中國傳統武術的本質。筆者不這樣認為,中國傳統武術在發展中不斷改進、創新,使得枯燥的武術以不同的形式展現世人,這是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進一步的提高,劍術也不乏如此。所以,筆者認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中國傳統劍術的發展需以傳統劍術為基礎,發展競技劍術,使二者相互融合。作者簡介;孫慧霞(1975—),漢族,河南禹州人,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公體部講師,河南省鄭州市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公共體育教研室,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河南鄭州,450063)。[參考文獻][1]沈芝萍,郭國進.論劍的形成及古代劍和劍術的發展與演變[J].浙江體育科學,1998(3).[2]張俊,漢代的劍術演變與刀術興起[J].蘭台世界,2011.7[3]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劍與刀》, 文物出版社,1986 年。[4]趙國慶,《中國劍術文化與當今劍術套路演練之研究》[J].武漢體院學報,2003年第2期。[5]《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發展 | 古代 | 劍術 | 中國劍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