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雙手刀劍技法於我的羈絆
06-13
在中國傳統武術中,筆者輕拳腳,而酷愛兵器器械技術;在中國傳統武術器械中,筆者尤其酷愛中國傳統雙手劍刀法。原因是:一,重兵器輕拳腳原因:拳腳無用於兵刑對兵器的實用性高度重視,延續著古人「游場較技」精神。葉啟立老師在《李公書文八極拳之思辦》一文中,即引用清朝吳殳在《手臂錄》一書最後補述:「若拳則市井小民之事,無用於兵刑,止以供窮途之赤手。」,有「歷代武術名家皆以兵器技藝服人,而不在拳術上論高下」之見。二,基於我個人對「學武可以從器械直接入手」的認識理念:我的理解,之所以會產生「拳為武藝之源」「沒有學過拳,怎能學兵器?」這種認識和印象,主要原因,是在於拳術對於武術的基本功,如身法、步法、力量、速度、準確性等,都特別重視和強調。通過拳術的學習,可以使這些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以提高自己的實戰能力,克敵制勝。這些能力,同時,也是學習和使用器械的要求,有了這些能力,學習起器械來,要容易和效果顯著得多。1。拳法非兵器學習的必由之路但是,如果由此就來說,沒有學過拳,就不能學兵器,也是片面的,錯誤的。我個人的認識和經驗,學習武術,完全可以從器械直接入手。從國內外各國的武術來看,不以拳法作為習練其他兵器的基礎和入門學習的必由之路,菲律賓武術是個很為典型的例子。菲律賓武術,就特別重視械鬥的訓練,強調以械鬥為主,但也並不排斥和否認與拒絕對徒手格鬥技法的學習和應用。這也是菲律賓武技最為基本的一個特徵。菲律賓武術隊之所以從械鬥入手,進行格鬥訓練,其目的,是讓訓練者能夠儘早進入真實的實戰境遇,學習和積累械鬥經驗,以利於快速提高學習者的自衛反擊能力。2。拳法水平再高,也不如提刀上陣方便學武,從器械直接入手的好處是:我個人認為,武術學習,完全可以直接從器械的學習直接入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自己自衛反擊的實戰能力,在短期內就可以得到快速的提高,取得立竿見影的顯著效果,同時,也可以堅定和確立學習者的學習信心,一械在手,也可以有效提高對敵時的自信心,提高自己克敵制勝的機率,有效地學以致用。武器攻防的性能,從本質上講,要比肢體攻防強得多,它取決於械鬥的「一擊必殺」性。確實,在槍來刀往的戰場上,你的拳法水平再高,也不如提刀上陣殺敵方便。因此,我特別注重器械的學習。3。空手對抗兵器,很難全身而退俗話說,「年刀月棍一輩子槍」,「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如果培養實戰能力,提高克敵能力,學習器械,確實要比學習拳術來得快,效果顯著。我不是專業研究武術的,我只是一個講究實用和速成的武術愛好者,因此,我的興趣,是偏重於器械,也可能同時也是因為自己是一個知識份子,手無縛雞之力,在講究一力降十會的拳術方面,自己在力量上不佔優勢,因此,只有以器械的殺傷力來彌補自己在力量對比方面的不足。再說了,如果談到防身,現在的小混混,很少有在欺負人進,身上不帶家夥的。如果你以空手對抗兵器,則除非你是一個能夠達到空手入白刃水平的絕頂高手,否則,很難佔到便宜,做到全身而退。4。從器械直接入手,可迅速提高實戰能力因此,我的經驗和看法是,學習武術,完全可以直接從器械的學習入手。在器械的學習中,也可以學習和練習到身法,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自己在類似從學習拳術入手進所得到的提高自己的基本功方面的訓練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從器械的學習直接入手,可以在短時間內即可以迅速提高你自己的自衛反擊的實戰能力。三,雙手劍刀,力猛刀沉。由於是雙手共同持握運使器械,與單手使用的器械相比,首先就在力量上要佔優勢;四,雙手劍刀法,在歷史上的實戰中,有不俗的表現。不論是在明朝時期日本倭寇對於中國的入侵,所使用的雙手長刀在戰場上與明朝軍隊對比所表現出來的器械與技法的優勢,令中國明朝軍隊難以對付,最後,戚繼光是採用的類似群毆方式的人海戰術的鴛鴦陣法,才最終克制了雙手長刀的優勢;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抗日軍隊的大刀在戰場上對敵日寇刺刀術的不俗表現,都證明雙手劍刀法強大的器械和技法優勢。在技法上,明朝抗倭時期日本倭寇長刀法,有程沖斗《單刀法選》、戚繼光《辛酉刀法》傳世,也有日本現代劍道技法、中國的《一路苗刀》《二路苗刀》等苗刀技法可供參考;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抗日軍隊大刀刀法,有蘭州市馬家所傳的「破鋒八刀」、金恩忠《實用大刀術》可供研究。從二者基本上可以還原出當時的刀術技法面貌。五,器械短小,攜帶極為便利。即是民國時期著名武術家金倜生先生所著的《行俠家傳秘抄》中所說的:「長兵攜帶不便,且不利步戰」,「短兵器攜帶極為便利,且短兵器不及人體高三分之二,故應用時靈活便利,最合於步戰之用。」六,雙手刀技法全面。雙手刀技法全面,並且與其他長兵、短兵技法相通,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技法可以通用。真正掌握雙手刀技法後,對其他雙手執用的長兵和單手使用的短兵,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可以達到學會一個,可通其他,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俞大猷在其傳世武學名著《劍經》中說:「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鈀,如各習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俞氏之所以如此說,原因就是於,這些器械的技法和原理,基本上都是相通的,技術也可以說是通用的,學習一個,即可兼通其他。雙手刀是兵器中很特殊的一個種類,它(指現代唐刀、武士刀等短雙手刀,不是指程沖斗說的「單刀」、苗刀等長刀,這二者是特例,長度太長,象長兵一樣,攜帶不便,長度介於長兵和短兵之間,但雙手刀,不論是長刀,還是短刀,技法基本是相同、相通的。)屬於短兵,但是,執把法卻是象長兵一樣,雙手使用。因此,棄雙手刀改用長兵,也可以基本上玩兒得轉。進一步說明下。看看日本現代劍道,是古代日本武士刀在現代的運動表現形式,為了學習、訓練和比賽的安全起見,改鋒芒畢露的鋼鐵真刀,為無鋒芒的木刀、竹劍。這個現象很有趣:你說一說,木刀、竹劍,是刀劍,還是棍棒?我看,它們是棍棒。真刀在我的眼中,與棍棒並無太大的區別;反過來,棍棒在我的眼中,與真刀也並無太大的區別。對此,《短棍棍法基礎(歌訣式)》一針見血地明確指出:「短棍是刀劍的原型。短棍是沒有鋒刃的刀劍。短棍技法就是刀劍鞭鐧的最基本的技法。短棍的雙手握棍的技法就是長柄刀劍的技法。」,《短棍棍法基礎(歌訣式)》,其作者,至今不明,但是,我認為,該作者真正是一個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高人,是一個佛學中所說的真正能夠達到「無相」境界的達人。那麼,結論就出來了:既然俞氏可以說,由棍法可以推演出其他械法:「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則我也可以同樣這樣認為:由雙手刀法,也可以反推出棍法,同樣,也可以推演出其他各種雙手使用的兵器的用法;單手使用的各種短兵器的用法,也同樣可以演繹推演出來。原因是:器械的使用技法,其原理,都是相通的。七,學習資料完整,技法傳承歷史有緒。通過多年來對於中國雙手劍刀法的研修,筆者特別重視《單刀法選》《四門雙手刀》和《二路苗刀》,特別是對於趙戰軍所演示的《四門雙手刀》,特別推崇。八,技簡法宏,實戰價值極高。通過學習趙戰軍《四門雙手刀》,使我加深了對於中國傳統雙手劍刀法的認識。趙戰軍所演示的《四門雙手刀》,除一個套路外,最重要的,是對散戰刀法的系統介紹,招數最全面,其中,進攻刀法8個,防守刀法10個,防守反攻刀示19個。每個刀法,都各有左右兩勢(其中,惟劈法與刺法,趙刀為一勢,筆者把刺法演而為二,成為左右兩勢)。筆者認為,雙手刀法,大概也就這些招數了。筆者對其重新進行了歸納整理。因為單純防守並不是目的,因此,筆者把其防守刀法與防守反攻刀法進行了合併,忽略和歸入了防守反攻刀法之中。在進攻刀法中,把立點、平點和錯刀三技進行合併,併入劈砍技法中,則變為進攻刀法5個,其中4個有左右兩勢,防守反攻刀示19個,皆有左右兩勢。則雙手刀法的招式,一共為1+4*2+19*2=47個;如果把相近的招法再進行合併,則雙手刀法,一共二三十個。這也就是雙手刀法的招數總個數。余者,只不過是在方位、手型、名稱等方面,略作變化而已。當然,這只是筆者個人手觀點。歡迎不同意見者進行交流。
※我國傳統茶業的由盛轉衰
※令人震撼的中國傳統線描!--蔡嵐工筆人物欣賞
※「呂氏八字命理學」否定了「傳統八字命理學」嗎?
※★楊公風水--傳統房位法斷訣
※孫式太極劍傳統套路--孫劍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