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家教常犯的四種錯誤

文/天田新異;圖/來自網路 母庸置疑,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父母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承受著巨大壓力,用嘔心瀝血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學歷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籌碼,那些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的父母,不得不在孩子學習上奮力拚搏。為什麼很多父母不但沒有獲得預期家教效果,反而「培養」出了問題孩子呢?主要是眼睛光盯著分數,剝奪了孩子的天性,挫傷了孩子學習的內在積極性。父母要想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好心有好報」,就必須轉變家庭教育觀念,避免四種錯誤做法。 一、不允許孩子們犯錯。孩子認識世界並非只有教育灌輸一條渠道,要想學會如何獲得成功,就必須經歷挫折和失敗。成年人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孩子也能在失敗中獲得經驗教訓,且對教訓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孩子之所以會犯錯,主要是缺乏經驗。如果父母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知道犯錯也會獲得父母支持,在犯錯中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人與事物,才能明白成長中沒有錯誤只有教訓,更容易激發孩子的探索實踐慾望。然而,中國絕大多數父母並不希望孩子犯錯,一旦犯錯便會批評、責罵甚至懲罰,這種家教方式非但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反而容易使孩子形成膽怯、退縮甚至叛逆等不良傾向。因此,父母應體諒和包容孩子的過失,給孩子解釋犯錯的機會,引導孩子尋找犯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才能增強孩子對所犯錯誤的認識,更有利於提高孩子改正錯誤的主動性。 二、剝奪孩子玩耍權利。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以玩耍和不知疲倦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有助於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如果父母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盡情玩耍並給予適當幫助,不但會給孩子帶來快樂,還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學習動力。可惜得很,孩子們的玩耍時間都被父母剝奪了。從學會說話就要求學這學那,似乎孩子的學習只能靠父母來教授。孩子上學後,除了要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還得接受父母的家庭輔導。好不容易熬到寒暑假放鬆一下,可不管自己願不願意,都得把時間交給興趣班或特長班,弄得孩子疲憊不堪。父母督促孩子多學少玩,出發點是打牢學習基礎,可實際上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和內在學習動力,厭學和逃學無不與父母剝奪孩子的玩耍權利有直接關係。因此,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勞逸結合,在完成基本學習任務後盡情玩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 三、忽視親子溝通交流。人一出生就具備溝通交流能力,雖然剛出生的嬰兒無法用語言表達,但親子交流能減輕孩子的孤獨感。孩子牙牙學語時的親子交流可以傳遞感情,一起遊戲則能幫助孩子獲取知識,有助於密切親子關係。隨著孩子學會說話和好奇心增強,父母應臉對臉及時回答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這種平起平坐的親子交流更像朋友聊天。父母只有讓孩子感受到尊重,遇到問題才願意跟父母講,孩子也會成長得更陽光可愛。然而,有些父母似乎更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散睡和學習情況,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表現出不耐煩,與性有關的問題更是搪塞了事。還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打好學習基礎,本就不多的空閑時間也用於輔導孩子學習或檢查作業,根本無暇顧及親子溝通交流問題。親子溝通不暢的危害性很大,孩子有了心事不願意跟父母講,父母也不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幫助,哪還談得上教育引導? 四、家教缺乏系統規劃。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與補充,家長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論接受灌輸或模仿,孩子都是在家長的教育引導下長大的。在我國傳統家庭中,並非只有父母在教育孩子,幫帶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也在從事隔輩教育。很多家庭由於缺乏系統系統的育兒方案,教育孩子的步調很不一致,很容易給孩子傳遞亂混亂信息或矛盾信息。比如,孩子犯同一個錯誤,爸爸說該這麼做,媽媽又說該那麼辦,隔輩老人又說沒有關係。這種矛盾信息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久而久之便會依靠包容自己錯誤的那位長輩,既無法保證教育孩子的效果,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家長應貫徹科學育兒方針,根據孩子不同成長階段,制定系統家教方案。由於這方面的教材很多,故不再贅述。在家教實施過程中,也要堅持以父母為主、隔輩配合的原則,尤其老年人切勿在教育孫輩上本末倒置。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家庭的希望,父母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在全面發展上多下些功夫。父母不僅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引領者,知識技能學習的教授者,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示範者。由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早,影響時間最長,應給孩子更多關愛、保護、尊重和理解。父母只有採取科學的育兒方法,理解並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才能在家庭教育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薦閱讀:

中國羅盤詳解-第五十層 二十八宿界限
中國有一本絕世神書 很多人都看過 真正能參透精髓的只有幾個人
現代戰爭「步坦協同」戰術源自中國?懟上馬其頓方陣誰能贏?
中國風水各學雜派的整合
中國最慘的皇帝,死前身邊只有一個夜壺

TAG:中國 | 父母 | 錯誤 | 中國父母 | 國父 | 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