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點穴治病術 - Qzone日誌
擔心「點穴」失傳-
-
針灸、點穴等都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精華。 穴療法又叫指針療法,是一種武術與中醫結合的療法。術者在病人相應穴位或特定刺激線上,用手施以點、按、掐、拍、扣等不同手法刺激,通過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疾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
點穴治病的原理是行經取穴,按時辰取穴。人的全身有300個穴位,點穴可以治很多病。我最擅長的是骨科,通過點穴能治骨質增生,風濕病等,其痛病會明顯減少。我每天用點穴治療很多患者。點穴治病一般人做不到,我雖然很忙,但是我每天都要練功。一般醫生是吃不了這個苦的。我的兒子也是學的骨科,他也吃不了這個苦,現在他還不會。」-
-
王文祥現在是州政協委員、州老科協副會長、四川省民營企業常務理事等眾多職務,整天事務纏身。「我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我馬上就60歲了,我擔心點穴治療失傳,現在我最想出一本點穴的書。」-
-
-
穴治病是神乎妙術也!下面介紹的就是一點就靈的點穴治病術。-
-
尋找穴道的訣竅:-
-
①用手指一壓,會有痛感(壓痛);-
-
②以指觸摸,有硬塊(硬結);-
-
③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感覺敏感);-
-
④出現黑痔、斑(色素沉澱);-
-
⑤和周圍的皮膚產生溫度差(溫度變化)等。-
-
這些反應有無出現,是有無穴道的重要標誌。-
-
若找到的穴道,先壓壓、捏捏皮膚看看。若出現前述的反應,即可判斷有穴道在。-
-
另外,在穴道的找法中,頻頻出現「兩指寬」、「三指寬」等字眼,這是計算穴道位置時的基準,有「同身尺寸」之說。例如,「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兩指寬」則是指食指與中指並列,第二關節(指尖算起的第二個關節)部分所量的寬度。-
-
手指的大小、寬度,依年齡、體格、性別而有極大的不同。以此法確定穴道位置時,務必以患者的指寬度來找。-
-
【使頭腦清晰的穴位及指壓法】-
-
要使頭腦清晰,則要指壓腳部。現在列舉具體的穴位。-
-
治療腳部淤血有效的是指壓外踝下端前窪處的「丘墟」,其次是腳踝正後方的「崑崙」。先將肌肉放鬆,一邊緩緩吐氣一邊強壓6秒鐘,如此重複10次。-
-
還有採用"足三里」打擊法也很有效。先深吸一口氣,用手刀擊打的同時將氣吐盡,如此重複10次,頭腦便能清晰。-
-
【治療暈車暈船的穴位與指壓法】-
-
鳩尾穴是對治療暈車暈船能產生速效的穴位。它位於身體前中心線之上,在最底下肋骨稍下之處。只要一邊吐氣一邊按壓此處6秒鐘,如此重複10次便能調整胃的功能,不再有欲吐的感覺。如果每日指壓第二厲兌穴,可根治暈車症。「第二厲兌」穴位於腳的第二趾趾根外側2厘米處。只用拇指和食指,一邊吐氣一邊揉約6秒鐘,如此重複10次,連續20天不間斷,就可根治暈車暈船症。-
-
【治療怯寒症的穴位及指壓法】-
-
以下四個穴位指壓時,請把大口吸的氣緩慢吐出,每6秒鐘按壓一次。-
-
全身寒冷的情況,以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稱為氣海,做6次。-
-
治療腳部寒冷的穴位稱梁丘。伸展膝蓋用力時,筋肉凸出處的凹窪,從膝蓋骨右端,約三個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該穴。做20次。-
-
肩膀及手腕寒冷的情況,治療上半身寒冷時的穴位,稱為申脈。在腳踝根的凹窪處。做20次。-
-
腰部寒冷的情況。此穴位稱為腰之陽關,在第四腰椎與第五腰椎間的凹窪,做10次。-
-
【治療扁桃腺疼痛的穴位及指壓法】-
-
指壓「合谷」對於治療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僅能治扁桃腺疼痛,對於牙痛、高血壓、面皰也很有效。「合谷」是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指壓時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拇指、食指上下捏壓6秒鐘,然後迅速離開,手指離開時,應保持氣已吐盡狀態。如此重複10次,扁桃腺疼痛就可漸漸消除。-
-
【治療喉嚨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壓法】-
-
指壓「尺澤」和「上尺澤」兩處穴道。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就是「尺澤」。「尺澤」上方3-4厘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指壓時放鬆並將手腕伸直,然後一面深吸一口氣一面用食指和中指置於「尺澤」之上,再緩緩地一面吐氣一面強壓6秒鐘。其次再以同樣要領指壓「上尺澤」。如此交替重複10次,才換手指壓,每天各做2次。可使「氣」通於經脈,喉嚨痛能立即消除。-
-
指壓「迎香」,對去除流鼻水、鼻塞和關於鼻子的一切不適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癒鼻病。「迎香」位於鼻翼左右1厘米處,指壓時左右同時進行,先深吸一口氣,將食指置於其上,一面緩緩吐氣一面壓6秒鐘。其次一面吸氣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複10次就能治好鼻塞、流鼻水。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覺復活,使你能辨別各種香味激起食慾。-
-
【治療月經痛的穴位與指壓法】-
-
在此介紹對月經痛非常具有效果的兩個穴位。-
-
一個稱為「三陰交」是女性病症中不可欠缺的穴位,又叫「女三里」對婦女並頗有療效。 三陰交是從腳部內側的腳踝,沿著骨往上四指壓至最疼處。一面緩緩的吐氣,每隔6秒鐘用力按壓一次,重複20次。-
-
其次,指壓稱為「內關」的穴位。內關是在手腕的內側,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 一面緩緩吐氣,用力按壓2秒鐘,反覆做5次。請以同次數按壓左右。 如此,月經痛便會消失。-
-
【治療老花眼的穴位及指壓法】-
-
眼睛是胃腸的穴道所支配,因此指壓「胃腸點」就延緩身體老化,也預防眼睛老化。「胃腸點」位於手掌生命線的正中央。指壓時一面緩緩吐氣一面壓約6秒鐘,每回做20次,每天做5回。指壓左手則對右眼有效,指壓右手則對左眼有效。其次採用相同要領指壓後頸左右2厘米處穴道,此處穴道是有名的「眼點穴」和「天柱穴」。-
-
【治療失眠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神經興奮無法入眠時,刺激穴道相當有效。特別是壓位於頭後側的完骨穴,可調整自律神經,具有誘睡之效。-
-
觸摸耳垂後方,有一突出的小骨——乳突,從乳突下端沿後緣往上觸摸,可摸到一淺窪,一壓,會有震動之感的地方就是完骨穴。-
-
用兩手的大拇指仔細揉壓左右兩邊的完骨穴,不知不覺間,就會想睡。 其它的天柱穴神門穴湧泉穴,對消除失眠也都有效,也請試試這些穴道。-
-
腳底的失眠穴 腳底下有一個稱為「失眠穴」的特效穴道。此穴即為「取回失去的睡眠」之意,所以,無法入眠時刺激它,非常有效。失眠穴在腳後跟的中央,此穴可以拳頭捶擊刺激,輕輕的來回多捶幾下。此穴又稱為百敲穴。因為在床上,只要敲100次此穴,就可以安然入睡,故而得此名。。-
-
【治療頭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頭痛發作時,患者自已回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壓至脹痛,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
【治療暈厥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中暑、中風、虛脫時,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續2一3分鐘,也可按壓人中穴(鼻與上唇之間的溝凹處),一般會緩解。-
-
【治療休克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遇到中風、中暑、中毒、過敏的病人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陷壓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
【治療降血壓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高血壓患者因生氣、暴怒、激動、勞累,血壓會急劇上升,對患者生命有極大威脅。此時按壓勞宮穴(屈指握拳,中指與無名指尖之間所對的掌心中),可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
【治療呃逆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一分處。呃逆時,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人,至有酸痛感為度,持續半分鐘到1分鐘,呃逆可止。-
-
【治療嘔吐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嘔吐時,可用中指壓內關止嘔。內關穴在掌面腕橫紋上二寸兩筋之間,壓至有酸脹感即說明已中穴位,約1分鐘即止嘔吐。-
-
【治療便秘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便秘者在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就有便感;然後屏氣,增加腹內壓,即可排便。-
-
【治療鼻血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鼻子出血時,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後跟(踝關節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即回止血。-
-
【治療胃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胃痛時,用雙拇指按揉患者雙腿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麻脹感後3一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
-
【治療膽絞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膽囊炎、膽結石發作時,右上腹可發生劇烈絞痛。病人可在右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1寸凹陷處的陽陵泉穴上,用大拇捂持續授摩2分鐘,可獲良好止痛效果。-
-
【治療腎絞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腎絞痛發作時苦不堪言,此時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陰交(內踝上三寸脛骨後緣),反覆授摩3一5分鐘,腎絞痛即回緩解。-
-
【治療心絞痛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心絞痛發作常伴有胸部壓迫、窒息感。此時可按壓至陽穴(位於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坐位低頭垂臂,兩側肩胛角下緣直線交於脊柱五中點即是此穴),授壓3一6分鐘,心絞痛即可緩解。-
-
【治療腳腕扭傷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腳腕扭傷的機會比是各種扭傷的總和,而且輕微的扭傷即嚴重影響活動,本法最簡單:強力刺激腳底湧泉穴,用拇指強烈按壓令患者有強烈的刺痛感,如拇指力量不夠時可用中指彎曲用力頂壓,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覺即可,約3 - 5分鐘即可活動自如-
-
【治療急症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
跌打摔昏用拇指壓:人中穴、合谷穴、百會穴、大椎穴即可(用公雞冠血點入鼻內即醒。-
-
打傷氣急欲絕按壓:肺愈穴、檀中穴、神門穴。-
-
【附】:-
-
內治法:昏死後用白糖沖熱酒, 用白糖二至三兩沖熱酒飲服,不引酒者用溫開水沖白糖愈墮愈妙,無論受傷有多重,服之可免淤血攻心,切勿輕心。如牙關緊閉用半夏在肋邊擦,牙關自開灌入。如無半夏打開一牙灌入,此法甚妙,安全實用。-
-
跌打痛昏的救醒法:取承泣穴、太陽穴、檀中穴按摩片刻即可。此昏後可急用小孩童便(5歲以下)越多越好,服之可免淤血攻心。-
-
中暑(俗稱發痧)推拿法:重拿合谷穴、內關穴、人中穴以醒為度。然後拿委中穴、按足三里穴一分鐘,待其醒後取坐勢,再拿風池穴十五至二十次。如胸悶則橫擦胸部以熱為度,最後拿肩井穴十五至二十次。-
-
【日常療疾小絕招】-
-
腿或腳抽筋時,可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嘴唇的人中穴,持續用力捏20秒至30秒後,抽筋的肌肉就可鬆弛,疼痛也隨之解除了。-
-
口舌乾燥、咽喉腫痛時,可泡濃茶1杯(綠茶最好),加蜂蜜1湯匙攪拌,待蜂蜜完全攪勻後,用以漱口,然後緩慢咽下。每日3次,數次後便能使咽喉腫痛癥狀消失。-
-
出外旅遊不小心碰破皮膚,身邊如沒有葯,可把香煙撕開,將煙絲貼在傷口處,能止痛止血。-
-
頭痛嚴重而身邊一時無葯時,沖一杯淡鹽水飲服,可以緩解頭痛。-
-
皮膚被油或開水燙傷,用風油精、萬花油、醬油或植物油輕輕塗抹患處,皮膚未破者,一般5分鐘便能止痛。-
-
患齲齒後牙齒遇冷遇熱極易疼痛,找到牙洞直接放入花椒或用藥棉蘸蒜泥汁、風油精放入,都可止痛。-
-
「落枕」-
-
1.點穴:用拇指點按風池、肩井、合谷穴、承山穴,每穴半分鐘。-
-
2.松筋:首先在頸部兩側尋找壓痛點,在壓痛點上用拇指按揉約1分鐘,再用手捏拿頸部和肩部肌肉,約2分鐘。-
-
3.活動頸部:用手指按住患側的肌肉,頭部先做左右轉動,再做抬頭低頭運動,最後再做頸部環轉運動。當轉到某個角度出現疼痛時,手指立即按揉局部,頭部繼續轉動。-
-
4.抱頸:雙手手指交叉,掌根抱住頸部,雙掌根相對用力,捏擠頸部,並向上提起,反覆10次,再用手掌在患部使用掌擦法操作20次。-
-
以指壓承山穴治療落枕,往往能收到明顯效果。患者俯卧於床上,術者用拇指壓按兩側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腓腸肌(腿肚)肌腹下方,伸小腿時,當肌腹出現交角處便是。取壓痛明顯的一側穴位,用指壓法,以患者能忍受為限度。同時囑患者活動頸部,活動幅度由小到大,逐漸加強。指壓的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每日1次。 -
-
點點穴位就能壯陽
-
-
【 附 】穴點陣圖、穴位名稱-
-
頭部穴點陣圖-
-
頭維穴 髮際穴 陽白穴 印堂穴 攢竹穴 魚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絲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後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倉穴 承漿穴、前頂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當陽 五處 曲差 眉沖 素髎 兌端 齦交 上迎香 百會穴 後頂穴 風府穴 風池穴 天柱穴 啞門穴 太陽穴 下關穴 客主人 耳門穴 聽宮穴 翳風穴 頰車穴 大迎穴 人迎穴:四神聰 強間 腦戶 目窗 正營 率谷 承靈 腦空 頭竅陰 完骨 天沖 頷厭 頭臨泣 懸顱 懸厘 聽會 和髎 角孫 顱熄 玉枕-
-
-
-
胸部腹部穴點陣圖-
-
天突 璇璣 華蓋 紫宮 玉堂 膻中 中庭 鳩尾 巨闕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闕 陰交 氣海 石門 關元 中極 曲骨 會陰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贗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沖 髀關 足五里 陰廉 急脈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日月 期門 天池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中府 雲門-
-
-
-
人體背部穴點陣圖-
-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靈台 至陽 中樞 脊中 懸樞 命門 腰陽關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風 天宗 臑俞 肩貞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 小腸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會陽 長強 魄戶 膏肓 神堂 膈關 魂門 陽綱 意舍 胃倉 肓門 志室 胞肓 秩邊 白環俞-
-
-
-
上肢內側穴點陣圖-
-
天泉穴 天府穴 俠白穴 青靈穴 曲澤穴 尺澤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門穴 間使穴 內關穴 列缺穴 經渠穴 太淵穴 大陵穴 靈道穴 通里穴 陰郄穴 神門穴 魚際穴 少商穴 勞宮穴 少府穴 中沖穴 少沖穴-
-
-
-
上肢外側穴點陣圖-
-
曲垣 秉風 巨骨 肩髎 肩髃 臑俞 肩貞 臑會 臂臑 消濼 手五里 清冷淵 肘髎 天井 小海 曲池 手三里 上廉 下廉 四瀆 支正 溫溜 三陽絡 支溝 會宗 偏歷 外關 養老 陽谷 陽池 陽溪 腕骨 後溪 中渚 前谷 液門 少澤 關沖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
-
-
下肢內側穴點陣圖-
-
箕門穴 血海穴 陰包穴 曲泉穴 陰谷穴 陰陵泉 膝關穴 地機穴 中都穴 漏谷穴 築賓穴 蠡溝穴 三陰交穴 交信穴 復溜穴 商丘穴 中封穴 太溪穴 大鐘穴 水泉穴 照海穴 然谷穴 公孫穴 太白穴 大都穴 隱白穴-
-
-
-
下肢外側穴點陣圖-
-
居髎 環跳 髀關 風市 中瀆 伏兔 陰市 梁丘 膝陽關 犢鼻 陽陵泉 足三里 上巨虛 條口 豐隆 外丘 陽交 飛揚 光明 陽輔 懸鐘 跗陽 解溪 沖陽 丘墟 太沖 陷谷 足臨泣 第五地 內庭 行間 大敦 厲兌 足竅陰 至陰 俠溪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門 申脈 仆參 崑崙-
-
-
-
手掌穴位彩圖-
-
-
-
足底穴位-
-
-
-
頭頸部-
-
1、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即後髮際正中上七寸。-
-
2、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約一寸凹陷處。-
-
3、印堂:在面部、兩眉內側端聯線的中間。-
-
4、聽宮:在耳屏的前方、下頜關節後方的凹陷處。-
-
5、魚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視時下對瞳孔處。-
-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髮際一寸五分處。-
-
7、晴明:在內眼角上方0.1寸處。-
-
8、耳門:在聽宮穴上方,耳屏上切跡的前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
9、素髎:在鼻尖端正中處。-
-
10、頰車: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當用力咬牙時,咬肌隆起處。-
-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二的交界處。-
-
12、承泣:眼平視時,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緣上。-
-
13、下關:在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處。-
-
14、風府:在後髮際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處,即兩筋之間陷中。-
-
15、風池:平風府穴,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之間凹陷處,-
-
16、腦戶:在後髮際正中上量二寸五分,當枕骨粗隆之上緣陷中。-
-
17、上廉泉:在頜下正中一寸,舌骨與下頜緣之間凹陷處。-
-
18、頸臂:在鎖骨上方,胸鎖乳突肌的後緣處。-
-
19、啞門:在項後髮際上五分,第一頸椎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處。-
-
20、缺盆:在頸外側處部、鎖骨上窩之中點處。-
-
21、天容:在下頜角後下方、胸鎖乳突肌前緣。-
-
22、廉泉:在頸前部正中線、喉頭結節上方陷處。-
-
23、扁桃:在下頜角下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
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鎖乳突肌後緣近髮際處。-
-
25、天柱:在啞門穴旁開三寸處。-
-
26、人迎:在結喉旁開一寸五分、胸鎖乳突肌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
27、翳風: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頜骨之間的凹陷處。-
-
28、扶突:在胸鎖乳突肌後緣與結喉相平處。-
-
29、天窗:在頸外側部、下頜角下,扶突穴後、胸鎖乳突肌後緣處。-
-
30、天鼎:在胸鎖乳突肌後緣,扶突穴下一寸處。-
-
軀幹部-
-
31、天突:在胸骨切跡上緣凹陷處。-
-
32、膻中: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
-
33、氣海:在腹部正中線、臍下一寸五分處。-
-
34、大包:在極泉穴與第十一浮肋端之中點處。-
-
35、腹哀:在大橫穴上三寸、即劍突尖下。-
-
36、期門:在臍上六寸、巨闕穴旁開三寸五分處。-
-
37、鳩尾:在臍上七寸,即劍突尖下。-
-
38、神闕:在腹部、臍窩中央處。-
-
39、步廊:在中庭穴旁開二寸處。-
-
40、極泉:舉臂開腋時,在腋窩中間、腋動脈內側。-
-
41、日月:在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即期門下一寸。-
-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線上,臍上五寸處。-
-
43、京門:在第十二肋骨頭下。-
-
44、急脈:在大腿內側面上部,從恥骨聯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
45、梁門:在腹上部、臍上四寸、中脘穴旁開二寸處。-
-
46、章門:在側腹部第十一肋遊離端的下緣。-
-
47、庫房:在鎖骨中線第一肋間隙處,即華蓋穴旁開四寸。-
-
48、維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樞前下五分處。-
-
49、淵腋:在腋下三寸,乳頭旁開四寸陷中。-
-
50、中府:在雲門穴下方約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間,距胸骨正中線六寸處。-
-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線,臍上二寸處。-
-
52、不容:在幽門穴旁開一寸五分,即巨闕穴旁開二寸處。-
-
53、帶脈:在章門穴下與臍相平處。-
-
54、乳中:在乳頭中央處。-
-
55、乳根:在乳頭直下第五肋間。-
-
56、關元:在曲骨穴上二寸、臍下三寸處。-
-
57、中極:在臍下四寸處。-
-
58、曲骨:在臍下五寸,恥骨聯合上緣。-
-
59、輒筋: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處。-
-
60、天樞:在肚臍旁開二寸處。-
-
61、食竇:在任脈旁開六寸的第五肋間。-
-
62、會陰:在大便前(指肛門)小便後兩陰之間。-
-
63、大椎: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間正中處。-
-
64、風門: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
65、天宗:在肩胛崗下窩的中央。-
-
66、至陽: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之間。-
-
67、脊中: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間。-
-
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處。-
-
69、魂門:在第九第十胸椎突棘旁開三寸處。-
-
70、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旁開一寸五分處。-
-
71、意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處。-
-
72、腎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
73、胃倉: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處。-
-
74、志室: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三寸處。-
-
75、腰眼: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三至四寸處。-
-
76、命門:在第二、三椎之間。-
-
77、肩井: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肩部高處。-
-
78、長強:在尾骨尖與肛門之間。-
-
四肢部-
-
79、巨骨:在鎖骨肩胛崗之間凹陷處。-
-
80、臂臑:在上臂外側、三角肌止點稍前處、肩(骨禺)與曲池的連上。-
-
81、尺澤: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號肌腱外側處。-
-
82、曲澤: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近尺側緣。-
-
83、曲池:屈肘時,在肘橫紋頭與肱骨外上髁之中點處。-
-
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處。-
-
85、少海:屈肘時,在肘橫紋尺側端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
86、青靈:在少海穴上三寸處。-
-
87、內關:在腕橫紋正中直上三寸。-
-
88、腕骨:在手背尺側,當第五掌骨與鉤骨、碗豆骨之間凹陷處。-
-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點稍偏食指處。-
-
90、陽溪:拇指向上撓時,在腕關節橈側凹陷處。-
-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頭之間、掌指關節上方一寸凹陷處。-
-
92、八邪:握拳時,每個掌骨小頭之間處。-
-
93、風市:在直立兩手自然下垂時,在大腿外側中指尖所到之處。-
-
94、陰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
-
95、陰廉:在大腿內側、氣沖穴直下二寸動脈處。-
-
96、血海:在大腿內側面下部、髕骨內上緣上二寸處。-
-
97、箕門:在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處。-
-
98、承扶:在臀部下緣橫紋中點處。-
-
99、委中:在窩部橫紋中點處。-
-
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脛骨前肌上。-
-
101、膝陽關:在陽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處。-
-
102、承山:在小腿後面正中出現"人"字形凹陷處,即委中穴與足跟之中處。-
-
103、懸鐘:在外踝高點直上三寸,腓骨前緣。-
-
104、三陰交:在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後緣。-
-
105、解溪:在足背的踝關節橫紋中點、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
-
106、崑崙:在外踝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
107、太溪:在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
108、湧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界處。-
推薦閱讀:
※風水點穴秘訣之穴訣
※氣功 · 點穴 | 四十六擒拿法(一)
※點穴改運——氣順運自旺
※臟腑圖點穴在兒科的應用
※尋龍點穴之《三勢定穴法》天地人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