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手槍強勢登場

暮色中的科迪·威爾遜和他設計的新「解放者」3D列印手槍。作為「分散式防禦」組織的創始人,這名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法學專業學生近來已經多次成為《福布斯》和《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的頭條。

2013年5月4日,一個平淡無奇的炎熱下午,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一處鄉間私人靶場中,傳出了一聲槍響。這一槍絕非平淡無奇,甚至將來有可能載入史冊,因為它標誌著世界上第一支全3D列印手槍正式試射成功。

這次試射是一個名為「分散式防禦」(Defense Distributed)的民間非營利團體的系列試驗之一。團體的創始人,也是這次試驗的親身參與者——科迪?威爾遜(Cody Wilson),近年來一直在不遺餘力地試驗和推廣利用3D列印技術來製造槍械及其零部件。這次試射的手槍全部16個零件中,除擊針外全部為塑料材質,而且是由「3D印表機」製作完成。

去年年底,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曾刊登了一篇名為《今日未來武器》的文章,文中提出2013年最值得關注的武器,應首推3D列印槍。隨後的事實證明,這篇文章很有預見性。3D列印槍並不僅僅只是槍械製造本身的革命,全塑料槍支的逐步實用化以及其製造技術與普通生產工具、互聯網路的深度融合,使得它可以很容易繞開現實社會中為防止槍支濫用而設置的種種「門檻」——只要擁有一台電腦和一台「3D印表機」,利用網上下載的數據模型文件和常見的塑料,只需幾個小時就可以造出一支可以致人死地的槍支,這種可能性已經引發了對相關技術的新一輪激烈爭議。

「無所不能」的3D列印

在討論3D列印槍之前,首先要來了解一些有關3D列印技術的基本知識。

3D列印是近年來全球製造業領域內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技術,被認為是引領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數字化製造關鍵工藝之一。運用這一技術進行生產時,先通過計算機設計出立體的產品樣式即「建模」,然後通過俗稱「3D印表機」的專用定型設備,以液化、粉末化、絲化的固體材料,通過塗覆、燒結等方式,來逐層「列印」出產品。

3D列印最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主要實現形式。傳統的產品成型技術,均為「去除製造」,即在整塊原材料基礎上,使用切割、磨削、腐蝕、熔融等辦式,去除多餘部分而得到所需產品,有的還要以拼裝、焊接等方法再行組合,才能得到最終產品,既便最先進的數控機床(CNC)也是如此。而「增材製造」與之截然相反,通過計算機的幫助,將任意形狀產品的立體設計分解為一系列二維平面的組合,通過以專用設備逐層「疊加」材料的方式直接生成最終產品,而無須其他工序,因此製造時間只有傳統工藝的十分之一,費用減少到三分之一以下。

3D列印的發展融合了多個學科領域的尖端技術,重點是信息技術、精密機械技術和材料科學。其中,信息技術主要是製作產品的三維數字模型,使「3D印表機」能夠自動分析列印工序,控制列印器材的運動;精密機械技術著眼於提高「3D印表機」的精準程度和穩定性;材料科學重在研究適用於3D列印的特殊材料,包括塑料、金屬和陶瓷,既要能液化、粉末化或絲化,在列印過程中又能夠重新結合,並且成品具有合格的物理、化學性質。

  新「解放者」包括槍管在內,幾乎全部是使用這種塑料製造的。這種稱為ABS的塑料,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五大合成樹脂之一。

3D列印的應用領域主要是工業設計製造,比如概念設計、原型製作、模具設計和功能驗證等等。假設要為某種新槍設計塑料護木,雖然運用CNC技術,不需要先加工毛坯,直接設計出3D圖紙,就可以制出模具,然後用模具注塑出樣品,而「3D印表機」更加直接,從圖紙到實物之間只需一步,無需制模過程,設計程序得以大幅度簡化。而且3D列印特別適合生產形狀複雜、尺寸細微、性能特殊或小批量的產品,因此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特別是某些零件數量多、性能要求高、需要反覆測試的產品上多有應用。3D列印除了有速度上的優勢外,一些特殊形狀產品可以直接加工而不必考慮裝配工藝,有利於簡化產品設計,攻克一些原本無法迴避的技術難關。

  世界上第一支能夠發射實彈的3D列印手槍——新「解放者」。旁邊是該槍發射的.380ACP手槍彈,又稱9×17毫米手槍彈或勃朗寧短彈,是一種威力較低的槍彈,最大膛壓148兆帕,槍口動能270-275焦耳,分別只有9毫米貝拉巴魯姆手槍彈的63%和52%左右。

  新「解放者」的槍身依靠3D建模軟體設計,然後直接由「3D印表機」列印完成,較通常的製造方法簡單許多。

美國是3D列印技術的發源地,也是相關技術最為先進發達的國度,在陸、海、空武器裝備研發甚至實戰中早已廣泛應用,為戰時後勤保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特別是美國陸軍在阿富汗實施「擴展3D列印行動」,截至今年1月已部署兩個移動實驗室,每個實驗室所用的原型設計設備、「3D印表機」和相關工具只需一個集裝箱便能裝下,可以在野戰條件下現場快速製造所需配件。美軍計劃通過這種做法,有效增強單兵作戰、戰區巡邏以及前線小型基地的自我保障能力。不過,此前3D列印技術的軍事應用多數停留在輔助設計製造和裝備保養維修層面,奧斯汀試驗中直接利用其列印可以發射實彈的塑料槍支,確實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3D列印槍支的前期嘗試

科迪?威爾遜現年25歲,是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法學專業的一名學生,同時也是一名激進的自由主義者。2012年8月,威爾遜在奧斯汀市成立了名為「分散式防禦」的非營利性團體和相應的網站,並在全球各地陸續發展了15名志願參與者和工程師。除了開展相關設計和試驗外,他們還將一些設計作品,如製造AR-15和AK-47自動步槍的高容量彈匣以及其他一些零部件的3D列印數據文件上傳到網路平台,供用戶免費下載。

威爾遜的名字第一次為多數世人所知悉,是在2012年底。當時很多媒體報道稱,他用「3D印表機」製造出一支5.56毫米口徑的AR-15自動步槍,並成功地進行了射擊試驗。但實際上,這次試驗並非像媒體所渲染的那樣神奇,因為槍上真正用「3D印表機」製造的部件只有下機匣和彈匣。從事後公開的視頻和圖片來看,試驗中使用的顯然都是用零部件自行組裝的民版AR系列步槍,除了3D列印出來的那些外觀呈白色的塑料件外,其他均是在武器市場上能夠購買到的成品部件。AR步槍的特點之一就是大量採用了鋁合金部件,下機匣是其中之一,由鋁合金毛坯經銑削加工而成。這一部分用於連接槍托和容納發射機構,所起作用十分重要,但在發射過程中卻不直接接觸高溫高壓的火藥燃氣,也不用承擔主要的后座力,所以即使是「3D印表機」製造的塑料下機匣,只要尺寸合規,是能夠勉強行使其原有功能的,只是機械性能遠不及原配的鋁合金產品。威爾遜的作品發射到第6發時就出現了3處破裂,正式「壽終正寢」。經過改進後,這種下機匣耐受實彈發射的最高紀錄也只是11發。雖然這一領域內的另一位領軍人物,曾在網上獨家發布過多項3D列印槍支製作技術的邁克爾·古斯林克聲稱,裝有他製作的3D列印下機匣的AR-15步槍成功發射了100發子彈,但這連鋁合金機匣通常壽命零頭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當然,與下機匣相比,「3D印表機」生產的彈匣實用性要強一些,但其所用的普通塑料材質相對脆弱,壽命和可靠性都無法與正規的聚合物彈匣相提並論。

  「分散式防禦」組織開發的3D列印AR步槍下機匣,外觀顯然比較粗糙。在實彈的強勁后座力作用下,壽命也很短。

  3D列印的AR步槍用30發彈匣(上圖)以及威爾遜將其裝在步槍上進行試驗時的場景(下圖)。顯然它的壽命比3D列印下機匣要長一些,但外觀和質量還不能與傳統方法製造的同類產品相比。

其實近年來,在軍用輕武器上已經出現了許多由合成材料製造的部件,包括下機匣這樣的重要部件,但不論此類部件比例多大,槍管、自動機等關鍵部位仍舊都是金屬材質的。所以,所謂「3D列印出來的步槍部件能承受正常射擊」只是媒體以偏概全的一個噱頭而已。再者,作為一支自動步槍來說,雖然下機匣很重要,但槍管、自動機和上機匣更加重要,沒有後面這些,就算3D列印出1萬個下機匣,仍舊只是下機匣,永遠成為不了一支實用化的步槍。也正因為如此,科迪·威爾遜將下一步的目標鎖定在製造一支功能完整的全3D列印槍支上。

新「解放者」的開發和試驗

這項工作開始於2012年的10月份,但至少此前4個月,威爾遜已經開始著手思考「3D列印個人防衛系統」的相關方案。為製造方便和安全起見,他決定開發一款單發射擊的簡易手槍,並將這一設計稱作「解放者」(Liberator)。這個名稱是用於紀念二戰期間美國開發的一種發射.45ACP手槍彈的廉價單發手槍,盟軍曾向在敵後活動的抵抗組織大批空投這種武器。

雖然名稱一樣,都採用翻轉擊錘擊發原理,槍彈也要手工裝填,但研製年代間隔了70多年的兩者還是有很大不同。歷史上的「解放者」是全金屬的,大量了採用鋼板衝壓和焊接技術,只有槍管等極少量零件需要機加工。而新「解放者」幾乎全部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製成,是一種常見的用途廣泛的熱塑性工程塑料。考慮到材料的特殊性,威爾遜的新槍結構與老「解放者」差異很大,特別是槍管可以從槍身上拆下,裝入槍彈後再重新固定在槍身上,其整體結構和後半部分的外形,非常類似老式的撅開式信號槍。

  國外收藏者在試射二戰期間美國生產的「解放者」.45口徑單發手槍。「解放者」的滑膛槍管很短,依靠較大的口徑來保證殺傷力。這種專為敵後抵抗組織生產的武器,要求就是方便生產和成本低廉,所以這種手槍結構簡單、製作也相對粗糙。不過該槍雖然零件數量很少,但需要用到衝壓、焊接等多種工藝,沒有一定的設備條件和相關知識,是很難自製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新「解放者」要比它簡單很多。

  .380ACP口徑新「解放者」分解圖。全槍包括作為擊針的鋼釘在內,只有16個零件。

新「解放者」的原型產品共有16個零件,包括握把、槍身、擊錘、擊錘簧、擊錘座、扳機、扳機簧、擊針、槍管和若干銷子。其中握把最為簡單,僅起到連接槍身、方便握持的作用。槍身側面略呈三角型,帶有一體成型的扳機護圈,主要用於容納擊錘、扳機組件和固定槍管,相關零部件都是通過三根主要的銷子固定在槍身上的。槍管的形狀最為特殊,特別是長度極短,以發射.380 ACP手槍彈的型號來說,全長不到40毫米,除去彈膛部分槍管長度只有10多毫米,但最大直徑卻超過了35毫米,而且槍管內部沒有膛線,實際上只能起到為彈頭導向的作用,這主要是考慮到ABS塑料承受高壓的能力極為有限,彈頭飛出後槍膛需要儘快減壓,所以槍管必須做得短而粗。槍管末端有一圈擴大的錐體部分,用來和「T」形凸筍共同配合,將槍管固定在槍身前端的半圓形凹槽中。根據「分散式防禦」組織的試驗結果,如果將這種ABS塑料槍管安放在傳統的金屬槍身上,可以成功進行10次實彈射擊,直至第11發時才損壞。之前有報道稱該槍「可以使用標準手槍彈匣,並支持不同口徑的子彈」,多半是誤譯,因為這種單發槍並沒有彈匣,裝填槍彈和排除空彈殼都要手工操作,但支持不同口徑的確是真的,只要更換彈膛尺寸不同的槍管就可以輕鬆做到這一點。由於ABS塑料缺乏彈性,所以這支武器的扳機簧和擊錘簧不僅形狀特殊,其體型較其用途來說也顯得特別大,而且擊錘簧採用了雙渦卷簧的設計,就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彈力。出於同樣的考慮,槍上其他部件尺寸也較通常金屬材質的同類零件要寬厚許多,以盡量保證發射時的安全。

這些塑料部件都是威爾遜用8000美元買來的一台二手Dimension SST「3D印表機」製造出來的。這台設備是Stratasys公司的產品,它和3Dsystems公司一樣,都是佔據3D列印產業主導地位的美國企業。整個新「解放者」上唯一的非3D列印部件是擊針,同時也是全槍獨一無二的金屬材質部件,其實它只是一根在隨便哪個五金店裡都能買到的鋼釘。但如果需要的話,這個部件也可以是塑料的,並且同樣可以用3D列印的方法製造。

  「3D印表機」加工新「解放者」部件時的情景。塑料部件是逐層「疊加」出來的,這一過程需要數個小時。

  威爾遜購買用來加工新「解放者」部件的二手Dimension SST印表機。放在那裡,像不像一台家用冰箱?

今年5月1日,威爾遜將這支3D列印手槍的所有部件組裝起來,並在奧斯汀市的私人靶場進行了實彈射擊。他同意由《福布斯》雜誌記者安迪·格林伯格來記錄試驗的整個過程,但前提是不公開視頻,直到證明這款手槍能夠穩定工作後,「分散式防禦」組織才會在YouTube發布視頻並提供相關數據文件下載。

為了確保安全,新「解放者」裝入一顆標準的.380ACP手槍彈後,被安置在鋁製支架上,扳機上拴了一根6米多長的繩子,然後威爾遜的一名工程師朋友拉動了繩子——槍響了,彈頭鑽入灌木叢中。拆下槍管後,沒有發現明顯的損壞。但緊接著的第二次發射卻出現了啞火現象,檢查後發現原因是擊錘座在前次發射時因擠壓發生了變形,導致擊針未能對準底火。在接下來的試射中,威爾遜替換了一根槍管,嘗試發射威力更大的5.7×28毫米槍彈,後者近年來在美國被多種自衛武器所使用。不過,數小時前才列印完畢的塑料槍管這次再也承受不住壓力,發生了膛炸,白色的槍身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片飛得到處都是。初次試射被迫就此結束。

  新「解放者」的槍管。左圖為試射前從正面看去的情形,右圖為發射一發後拆下的槍管,燒蝕情況並不算嚴重(貌似兩圖中槍管口徑不同,左圖更像後來炸掉的5.7毫米口徑)。

  第二次試驗中,威爾遜在奧斯汀靶場中以手持方式試射新「解放者」。

兩天之後,全球首支3D列印手槍的照片發布在《福布斯》雜誌網站上,並引發了強烈反響。不過,威爾遜沒有時間對此做出反應,他忙著修改設計圖,調整擊針的尺寸和位置,並重新列印了槍管、擊錘以及槍身等部件。因為威爾遜對前一次試驗的結果並不滿意,認為只取得了相對成功,他想在數字模型文件最終上傳到「分散式防禦」網站之前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決定用直接手持射擊的方式來再次證明3D列印武器的可靠性。

5月4日下午,威爾遜回到了他上次試射新槍的靶場。這次隨行的是他的父親丹尼斯·威爾遜。和上次一樣,威爾遜打開帶來的箱子,拿出列印好的各個部件,將它們組裝起來,然後裝入子彈,戴好耳塞,接下來深吸氣——瞄準前方——扣動扳機——然後呼氣,動作非常連貫。槍聲響過,自己的手和新「解放者」都完好無損,這時威爾遜才放鬆下來,開始檢查手槍,發現除了一根銷子斷裂以外,沒有其他的損壞跡象。隨後,威爾遜終於說出了他的第一句話:「嗯,還需要再進行一些修改。」

威爾遜實現了他自己的目標,這是他個人的歷史性一刻,同時也更新了槍械發展的歷史。

強烈的反對之聲

不過,威爾遜和他的團體的所作所為,正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美國引起一場軒然大波。特別是在去年年底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發生嚴重槍擊案之後,美國強化國內槍支管控的輿論高漲,3D列印槍支引發公眾的廣泛憂慮。特別是一些政界人士、反槍支團體擔心,這種新技術可能使那些本不應持槍的人更易獲得槍支,比如恐怖分子、罪犯、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甚至兒童,它的問世將會助長犯罪和暴力。在此之前,美國媒體與國會已為此辯論了數月時間,很多組織或個人都站出來反對威爾遜的試驗和傳播活動。去年8月,「分散式防禦」組織的籌資活動遭到了眾籌平台Indiegogo的抵制,最後不得不通過比特幣的形式募得所需的款項。去年10月,在了解威爾森的計劃之後,Stratasys公司收回了租給他的印表機,兩個工作室的房東也先後收回了租賃權,今年1月,個人3D列印公司Makerbot從其網站上刪除了所有與列印槍支有關的文件。作為《連線》雜誌評選的全球最危險的15個人之一,以及民間組織「制止涉槍暴力聯盟」聲稱的提倡反政府暴力的「首要分子」,威爾遜甚至已經收到了10多次死亡威脅。

其實,公眾對於3D列印槍支的極度擔憂主要來自於它的三個特性。首先是目前3D列印槍使用的塑料材質的低檢測性。如果犯罪分子獲得了這種全塑料槍支,那麼就可以毫無阻礙地通過各公共場所設置的金屬探測儀,絕大多數的安全檢查將形同虛設。同時,作案後的槍支若被付之一炬,或重新製成其他完全無害的物品,便可將痕迹銷於無形,對犯罪行為的追查將更加困難。英國《星期日郵報》兩名記者就進行了一次很有爭議的試驗。他們從網上下載了新「解放者」的數據文件,併網購了一台價值1700英鎊的「3D印表機」,用了36個小時將16個零件全部列印出來。5月10日,兩人將組裝好的手槍拆成三部分藏在衣服內,順利通過了倫敦聖潘克拉斯火車站的安檢,將其帶上了「歐洲之星」列車,最終抵達法國巴黎。這次「闖關之旅」公布後,更助長了公眾對3D列印槍支的疑慮。歐洲刑警組織網路犯罪中心表示,現階段罪犯更願意使用普通槍支,然而隨著3D列印技術更加實用、便宜,未來他們可能會改用後者來製造犯罪工具。

  按圖索驥造出3D列印手槍並將其攜上「歐洲之星」列車的英國《星期日郵報》記者以及他們的作品。由於「3D印表機」性能的差距,他們制出的新「解放者」似乎更加粗糙,是否能夠實際發射很值得懷疑。

第二個特性是3D列印槍支製造技術的不可控性。互聯網的一大特點就是擁有海量的下載資源,與槍支相關的3D數據屬於正常信息還是受限信息往往難以界定,而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下載,擴散速度極快並且無法根除。當新「解放者」的數據文件在網上公開後,3天之內就有超過10萬人次的下載。此外,任何人都可以公開購買「3D印表機」,目前只是因成本等因素,私人擁有量還較為有限,但這種設備的性能以及可以兼容的材料正在與日更替,未來可能成為普及型的家用設備。這樣即使毫無槍械知識以及動手能力的人,只要從網上下載數據文件,均可以在家中成功造出槍支,而且這些零件沒有序列號等可以證明其來源和數量的管理方式,那麼現有法律對槍械的管控措施,比如對購買者的背景調查以及槍支登記、辦證等管理和追溯手段,全部都將失去作用,這將嚴重破壞政府等強力部門控制槍支的努力。威爾遜及其團體的基本信條也是建立在這一特性基礎上的。他們把3D列印槍支稱為「維基武器」(Wiki Weapon),而且並不否認3D列印槍支可能會被用於謀殺或其他暴力,在一段公開視頻中威爾遜曾表示:「只需要致命一擊時,維基武器非常好用。」他們認為其所做的只是展示如何利用技術來繞開現行法律。當導致26名兒童和成年人死亡的康州小學槍擊案發生後,國會考慮對容量大於10發的步槍彈匣施加限制,「分散式防禦」組織便發布了製造30發彈匣的數據文件,使得有心獲得大容量彈匣的人可以避開相關規定。「維基武器」的命名也是取Wiki技術使用簡便、內容開放的含義,目的要踐行他們「哪裡有電腦和網路,哪裡就有槍支存在」的理念。

第三個特性是法律監督於對3D列印槍支的缺位性。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法律對這種槍支及其生產手段還缺少必要的監控。至少目前在美國,能夠對3D列印槍支生產和流通有所控制的重要法律,只有頒布了數十年之久的《不可探測槍支法案》(Undetectable Firearms Act)。而作為法律專業的學生和一名執業律師的兒子,威爾遜顯然懂得如何去規避它們。在今年3月份,他甚至成功申請到了聯邦煙酒火器管理局頒發的准許製造槍支的執照。這次威爾遜試射的新槍上有一個非功能性的金屬零件,也是該槍除了擊針之外的另一個非列印部件,即槍身上事先安裝的一個重170克(6盎司)的鋼片,和槍身塑料融為一體,目的是確保金屬探測器能夠發現這款手槍,從而滿足法案要求。但威爾遜自己也承認,誰也不能保證所有下載並列印新「解放者」手槍的人都能夠按規定放置這樣的鋼片。

世界不必為此不安

雖然人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但3D列印技術本身只是改變了槍支的製造手段,還沒有到真正萬能的地步,大部分所謂的弊端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或者說完全有辦法加以控制。

首先,塑料槍支本身並非第一次出現,也並非完全不可探測。1993年上映的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影片《火線狙擊》(In the Line of Fire)中,陰謀刺殺總統的前中情局特工里爾就自製了一支這種武器,混入競選演說現場並險些得手。影片完整地描繪了這種全塑料雙發手槍的製作過程和動作原理,手槍本身可分為槍身、握把兩大部分,採用簡單的「ZIP」原理,均採用某種樹脂澆鑄,只是彈簧和槍彈仍為金屬件。里爾是將彈簧藏入簽字筆、槍彈放入兔子腳吉祥物中,混過了安檢,並在現場將武裝組裝完畢的,其構造原理顯然已經實用化。同樣,在司法實踐中,也出現過各種利用非金屬材料製造的槍支,比如美國就在監獄中發現過囚犯用卷緊的畫報紙、PVC水管做槍管的霰彈槍,這些材料雖然對使用者來說十分危險,但也的確存在成功擊發的可能併產生實際殺傷力。由於3D列印槍支所用的塑料密度較大,雖然不會觸發金屬探測儀,但也難逃X光透視儀的法眼,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槍管、扳機等難以偽裝的部件形狀,而且槍彈上的彈丸、底火等金屬件同樣會暴露其真實用途。

  美國電影《火線狙擊》中殺手裡爾自製的雙發塑料手槍,從製作方法和結構原理來看,具有相當的可行性。

其次,3D列印技術本身的局限限制了其在武器上的應用。槍械發射時要經受超高溫、高壓的考驗,槍管、自動機等關鍵部位的材料不僅強調強度和韌性,還要耐高溫燒蝕,眼下只有鋼材是最好的選擇。就複合材料來說,即使是在槍械上應用最為成功的玻璃纖維增強聚醯亞胺,其機械性能也無法與鋼材相提並論,最高耐受溫度不過400℃。而「3D印表機」除了少數工業級產品之外,在加工流程的穩定性、支撐材料生成和處理、特種材料的製備等諸多具體環節上還存在較大缺陷,難以滿足槍械這種特殊產品的製造需求。目前的普及型「3D印表機」多數只能加工塑料材質,而且普遍存在尺寸精度及邊緣翹起等問題,工件尺寸也很少超過30公分。與承擔同樣功能的金屬零件相比,由於存在這些差異,塑料零件的尺寸和裝配公差必須很大,使得武器外形相當臃腫,對於塑料槍管來說,為了避免炸裂,必須做成粗短形狀,而且不能發射大威力槍彈,基本上只能起到支撐彈殼並為彈頭導向的作用,火藥燃氣對彈頭的作功時間太短,因此射程、精度和威力都極為有限,而且高溫燃氣會使觸及的塑料表面迅速融化或碳化,因此現有的3D列印槍支一般都屬於一次性或壽命極短的武器,對使用者本人來說也需要冒著很大風險。而既使採用金屬粉末激光燒結成型原理的3D列印設備,其產品就目前技術水平來說在表面光潔度、耐熱性能和機械強度上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想獲得一支帶有膛線或具有自動功能的3D列印武器尚不太現實,即使技術上可行,其製造成本也是普通人所無法承受的。

第三,應用3D列印技術製造槍支的法律漏洞完全是可以彌補的。就在威爾遜試驗他的新作品同時,紐約州議員史蒂夫·伊瑟萊爾、參議員查爾斯·舒默正在試圖推動對《不可探測槍支法案》的修訂,針對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槍支零部件加入新的限制條款。在歐洲等一些國家,執法機構已經開始監控3D列印和其他可能用於犯罪的新技術。其實,政府若想對3D列印槍支進行嚴格管控,可以採取的手段還有很多。比如如何判斷3D列印產品是否槍支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發射物的動能是否達到殺傷標準來界定,而不用去糾纏是否具有槍管等典型零件。同時,與其去查禁網上的相關數據文件,不如直接控制3D列印槍支的源頭,即如何防止「3D印表機」被濫用,這樣解決起來可能更加事半功倍。現在花上數千元就可以買一台小型數控車床,但能夠加工槍管這樣的精密零件的車床不僅動輒上百萬,而且往往只有少數廠商能夠製造,很容易控制其流向,高精密度並且能夠加工金屬材料的工業用「3D印表機」同樣也是如此。就是家用級的設備,今後也可以強制登記,同時規定生產廠商必須在其產品上增加相關功能,在每一件列印出來的產品上都自動標上肉眼無法察覺的特定代碼,據此可以追溯到是哪台設備製造了相關產品。最後一點,嚴格管理那些具有特殊性能、可能被用於製造槍支零部件的3D列印材料,也許比控制設備本身更為有效。

是「潘多拉魔盒」還是「阿里巴巴寶窟」?

任何科學技術的進步都帶有雙面性,比如沙林,初始目的只是想獲得一種新型農用殺蟲劑,結果卻找到了一種可怕的神經性毒劑,而硝化甘油在有效緩解心絞痛的同時還是最危險的爆炸品,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出現的3D列印技術也是如此。新技術究竟是「潘多拉魔盒」還是「阿里巴巴寶窟」,關鍵看我們如何去運用和管理。

  威爾遜的3D列印手槍試驗成功的消息,經《福布斯》等媒體披露後,立即引發了美國政界和民間的廣泛爭議。 3D列印槍這一新生事物給世界帶來的,不僅是現代前沿技術飛速發展的強烈震撼,同時也有人類如何利用法律、道德等規範來約束技術負面效應的嚴肅思考。雖然在美國這樣的國家,由於槍支管理上存在大量漏洞,有很多渠道可以獲得槍械,因此利用3D列印製造槍支似乎只是游泳池裡增加的一滴水,其負面效應並不明顯。但必須認識到,科技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想像,眼下的3D列印槍支只不過是個開始。如果「3D印表機」具有更低的價格、更高的精度,並且可以在更廣的範圍內選擇材料,3D列印槍支泛濫的可能性就會更加現實和急迫,而且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我們雖不必為此而杞人憂天,但卻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完善相關法律規範,採取必要的技術手段,來預防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讓3D列印技術為全球製造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多的正向推動作用。


推薦閱讀:

八字看你的母親為何這般強勢?
在多頭排列的強勢股中做高拋低吸,勝算更大!
強勢股補跌 下跌可能進入收尾階段
婚姻中如何面對強勢婆婆?

TAG:3D列印 | 列印 | 強勢 | 手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