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語:怨天怨地 不如自己拍出好電影
「進到影院看電視」,綜藝電影現象在2015年的賀歲檔再次發酵。6天,3億元,《奔跑吧,兄弟》電影版撈金速度驚人。票房火爆的同時,也引來爭論。有導演就批評這類綜藝電影,將導致沒有製片人會願意投資嚴肅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電影。更有導演呼籲,職業協會必須發出聲音,並知會主管部門,不能在沉默中盡喪職業性。
其實,綜藝電影能夠獲得市場認可,自有其道理。綜藝節目長達半年的熱身,明星話題效應的發酵,積累了大量人氣,有著天然的觀眾基礎。更何況,綜藝電影沿用綜藝節目的敘事和製作方式,周期短、投入小,在投資回報率上,也可謂有著天然的優勢。去年春節,熱門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的電影版票房直逼7億元。從這個角度看,對於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綜藝電影無疑是一條攪局的「鯰魚」。
觀眾選擇、市場選擇,真的只是「人傻錢多」嗎?恐怕未必。看什麼電影,都有個「機會成本」在裡面。然而,在名不副實的宣傳、眾說紛紜的評論之中,觀眾早已「亂花漸欲迷人眼」。走進影院,「拳頭」「枕頭」「噱頭」背後,是電影類型單一和跟風嚴重;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拼湊的往往是「創意欠奉」;畫面再精美、特效再炫目,也讓人「腦補」不了故事的空洞。這樣的情況下,與其花錢花時間去當「小白鼠」,還不如選擇自己熟悉,有一定的品質保證的電影。而綜藝電影,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預期。
但並不是所有的綜藝電影,觀眾都會買賬。前幾年紅火的綜藝節目,其衍生電影如《快樂男聲》的《樂火男孩》,《中國好聲音》的《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都遭遇了票房滑鐵盧。換個角度看,這也正說明,不管是什麼形式的電影,質量才是關鍵。當綜藝節目都能打敗電影,電影人或許更應該回過頭來捫心自問:我拍的電影,為什麼觀眾不買賬?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電影市場正迸發出強勁的活力。從美國到歐洲,世界各國的電影,都來中國淘金;從電視到網路,各種形式的娛樂,都來影院「跨界搶錢」。互聯網時代,更多資本、人才跨界進入電影領域的同時,也促成了業態的多元,傳統影人面臨危機的同時,也面臨轉機:有品質、有誠意的電影,不缺投資商,更不缺用腳投票的觀眾。
未來中國電影業還將呈現更加開放競爭的市場格局,觀眾對提高影片水準的需求將越來越強烈。如果只是抱殘守缺,恐怕只會把電影市場的份額拱手讓出。慶幸的是,已經有業內人士在自省。在2014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會上,導演們投票決定「年度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獎項空缺,對於當前中國電影的創作現狀,他們正在反思。
改革極大地解放了中國電影生產力,其利好,深諳電影工業流程的大腕導演們,其實挺清楚。在與自個兒利益相關的時候,與其端出部門管制這一說,倒不如自己好好加油。不要低估了觀眾的智商和欣賞水準,拍出好電影,觀眾自然會買賬。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09日 15 版)
推薦閱讀:
※《人民的名義》里的那些「巨嬰」
※剖宮產,難降溫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金台隨感:米的恩典
※人民網—二戰中三大著名勳章
※觀博觀出「全球觀」--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頻道--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