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變卻家國事 百年烏克蘭慘象
有人把烏克蘭稱為「區域國家」,意即指它在種族、語言、宗教和社會經濟上,由於歷史原因而形成了永遠的區域性裂痕。目前屬於烏克蘭的很多地方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曾在「烏克蘭」進進出出,因此很難說烏克蘭有一部在時間和地理上都完整的歷史。不同的歷史記憶及政治、外交上的多元化傾向成為烏政局動蕩的根源……
波爾塔瓦會戰是俄國沙皇彼得大帝的軍隊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的軍隊於1709年6月28日(一說7月8日)所發生的一場戰爭,是大北方戰爭中最著名的戰役。這場發生在烏克蘭東部的大戰,使俄軍以決定性勝利終止了瑞典成為歐洲列強的時代。
1880到1891年之間,由伊利亞·列賓描繪的哥薩克與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四世。講的是當時統治烏克蘭的哥薩克給勸降他們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寫的回信,用骯髒的語言回擊了那位不可一世的帝王。
弗朗基米爾王子是俄羅斯人民心中數千年之久的傳奇人物,有人將他描繪成俄國史詩中保護俄羅斯領土的傳奇人物,也有人將他塑造為統一斯拉夫民族的民族英雄。在大多數俄羅斯人民心中,他是個聰明有才智的君主。他對軍隊不採取強烈管理,會注重士兵的看法以及取得他們的支持。他與西方鄰國建立和平共處的關係,並加強對南方好戰民族的軍事防禦,保障了他的領土安全。在一千年前,他為俄羅斯人的命運決定了一個重要的方向,雖然俄羅斯民族的起源仍備受爭議,但基督教國教化,受拜占庭帝國影響而產生的文明,確實是由他所努力的,也為俄羅斯人建立了王國的雛形。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外國武裝干涉時期,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佔領。圖為1919年3月20日,烏克蘭臨時工農政府的高級黨政官員。
1919年12月5日,索菲亞地區的蘇聯軍隊進入基輔。
1919年12月20日,在哈爾科夫舉辦的烏克蘭國會第四次會議。
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此時的烏克蘭正在鬧大饑荒,圖為1922年9月20日,頓巴斯地區,正在上繳食品稅。
2002年初,烏克蘭政府解密了1000多份有關饑荒的秘密文件。烏克蘭總統庫奇馬也簽署法令,將11月22日定為「饑荒紀念日」。
2006年11月25日,烏克蘭各城市下半旗,並在國旗上纏上黑絲帶,向大饑荒的死難者致哀。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和議會議長莫羅茲主持了大饑荒紀念館的奠基儀式,並在市中心廣場舉行燭光哀悼活動。全烏克蘭的電視台和電台停止播放娛樂節目。
1921年到1922年,烏克蘭發生了嚴重的大饑荒,死亡人數至少在百萬以上。在1932年到1933年大饑荒達到高峰時,烏克蘭農村中甚至出現了人吃人,以及在冬季把已經埋葬的貓、狗、家畜和人的屍體重新挖出來再食用的事件。
1932年8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頒布了一項新法令,規定「盜竊集體農莊財物」可以判處死刑。這一法令從根本上禁止農民將任何農產品據為己有。至1933年1月,有+7.9萬名農民根據該項罪名被逮捕,其中4880人被判處死刑。
圖為1921年9月20日,克列緬丘格地區的華洋義賑會,目的地是烏克蘭的饑荒重災區。2002年初,烏克蘭政府解密了1000多份有關饑荒的秘密文件。烏克蘭總統庫奇馬也簽署法令,將11月22日定為「饑荒紀念日」。
1921年12月20日,梅利托波爾區,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彼得主席正與村民會談,試圖解決饑荒問題。2006年11月25日,烏克蘭各城市下半旗,並在國旗上纏上黑絲帶,向大饑荒的死難者致哀。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和議會議長莫羅茲主持了大饑荒紀念館的奠基儀式,並在市中心廣場舉行燭光哀悼活動。全烏克蘭的電視台和電台停止播放娛樂節目。
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圖為1922年12月20日,莫斯科,參加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的烏克蘭代表團。
1933年11月20日,頓巴斯地區,孩子們在集體農莊挖掘馬鈴薯。
1939年11月,二戰爆發,波蘭被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圖為1939年12月20日,基輔地區的舍甫琴科紀念碑落成。
圖為1939年12月20日,莫斯科,烏克蘭代表團參加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三次會議。
二戰期間,烏克蘭在1941年9月19日至1943年11月6日期間被納粹佔領者。圖為當地少女被組織舉行儀式歡迎德軍。
二戰期間的基輔,這座城市在1941年9月19日至1943年11月6日期間被納粹佔領者,成為一片廢墟。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佔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二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二戰期間,兩位德國士兵站在喬爾斯克修道院的4層鐘樓遠眺基輔市區。
1941年發生在利沃夫的大屠殺,圖為被追殺的女子,二戰期間,納粹、烏克蘭當地土匪團伙在烏克蘭境內大肆屠殺波蘭人和猶太人,有人估計至少10萬人慘遭殺害。
1943年2月9日,班德拉團伙打著蘇聯游擊隊的幌子進入羅夫諾地區的波蘭村莊,這群土匪嫌村民上交的援助不夠,故開始強姦和殺人。土匪們在殺害婦女前,割下乳房、鼻子和耳朵,並用斧子砍下男人的生殖器。他們有時還在砍下受害者手腳後,在傷口處撒鹽。這個村莊一夜之間被虐殺173人,其中包括43名兒童。第二天,真的游擊隊來到村莊,發現這裡的慘劇。圖中的孩童是被活活釘死的,而且嘴裡還塞著土匪們吃剩的腌黃瓜。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佔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二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1945年6月24日,蘇聯少將亞歷山大正與妻子慶祝勝利日。亞歷山大出生於1902年,於1918年參加紅軍。1945年1月,他與麾下的第一烏克蘭方面軍第13軍第112步兵師在維斯瓦河突破納粹層層防禦。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和列寧勳章。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
1981年,哈爾科夫,整座城市一片蕭條和頹敗。
1986年,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的爐心融毀輻射外泄事件,造成嚴重後果。但當時蘇聯官方開始時向世界和該國人民隱瞞事件真相,被國外媒體和核輻射檢測部門揭露後,蘇聯的官僚意識受到廣泛批評。圖為Marco Fieber所拍攝的近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圖為切爾諾貝利的輻射測量,電腦屏幕輻射是0.9,但是距離屏幕5厘米外,就只有不到0.1的輻射。在切爾諾貝利,輻射值超出1000到1300倍。Marco+Fieber拍攝。
現今切爾諾貝利附近的廢棄軍事基地,都是廢棄的放射性金屬物質。
1985年,戈爾巴喬夫在蘇聯上台後,歷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面化,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急劇動蕩,同時,烏克蘭開始了其獨立步伐。1989年9月,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簡稱「魯赫」)成立,成員迅速擴大到百萬人。
1991年10月1日,烏克蘭市民在巴比雅獻上花朵,紀念在這裡被納粹屠殺的10萬國民。在此前的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6年烏克蘭通過新憲法,確定烏為主權、獨立、民主的法制國家,實行共和制,總統選舉後任期5年,最高議會有450個席位。
2004年總統選舉因違規而進行再次投票,維克托·尤先科贏得選舉。2006年3月26日,烏克蘭舉行最高蘇維埃選舉。3月30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選舉結果,5個黨派進入新一屆最高蘇維埃,其中地區黨獲得450個議席中的186席,季莫申科競選聯盟129席,我們的烏克蘭81席,社會黨33席,烏克蘭共產黨21席。8月4日,最高蘇維埃批准地區黨領導人亞努科維奇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新政府由地區黨、社會黨、共產黨和我們的烏克蘭4黨聯合組成。10月17日,我們的烏克蘭負責人宣布退出聯合政府。圖為2004年11月22日,橙色革命正在基輔獨立廣場上進行。
2013年12月1日,歐盟一體化的支持者在基輔舉行集會,集會過程中,抗議者想要攻破在總統行政大樓附近由警察排列而成的人牆。這場集會有35萬人參加,是自9年前的」橙色革命」以來,在首都基輔舉行的最大的抗議運動,為此烏克蘭的反對黨領袖要求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和他的政府辭職。
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局勢突變,反對派宣布控制局面,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迫逃離首都基輔,連夜趕往俄羅斯尋求庇護。圖為2014年烏克蘭示威期間,廣場上一片火海。
圖為2014年烏克蘭示威期間,反政府人士穿著中世紀的盔甲遊行。
2014年烏克蘭示威期間,廣場上一片火海。。。。。。
2014年烏克蘭示威期間。
2014年3月,克里米亞地區的巴拉克拉瓦,大批俄羅斯軍隊裝甲運輸車輛集結。代行烏克蘭總統職責的烏議長圖爾奇諾夫1日晚下令烏克蘭武裝力量進入完全的戰鬥準備狀態,兩國開戰在即。
延伸閱讀:
烏克蘭大饑荒:700萬人餓死慘劇怎釀成◎ 王彬彬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導讀]烏克蘭餓死700萬人的慘劇,就是在「讓新經濟政策見鬼去」後發生的。1932年12月,斯大林在烏克蘭地區發起了一場實質是種族滅絕的行動。先是烏克蘭地區農民,幾乎都成了富農,成了「階級敵人」。
古代有「坑殺」一說《史記》中屢見。《白起王翦列傳》敘秦趙長平之戰,趙國40萬兵士降秦,而白起「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這通常解釋為以欺騙手段將40萬人活埋。白起坑降卒一事很著名。比這更著名的,是秦始皇的「坑儒」。《秦始皇本紀》,敘秦始皇將460多個儒生「皆坑之咸陽」,這也一直被解釋為將460多個讀書人活埋。其他,如《項羽本紀》,說「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理由是將數十萬人同時活埋,很難想像。我以為,這關鍵是對「活埋」的「活」字如何理解。如果把「活」理解成活蹦亂跳、生龍活虎,那可能在相當程度上是誤解。我的想法是,白起也好,項羽也好,都是在用刀、劍、箭等兵器對幾十萬兵卒粗略打擊後,再行掩埋。幾十萬人,完全不打擊,在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情況下掩埋,很難。而將幾十萬人一個一個地殺死後再埋,不但很費事,也無必要。只要將這些士兵擊殺得不能反抗,如同死物,便可以了。一陣亂射,一番亂捅亂砍後,幾十萬人全都倒下了。有的固然當場咽氣,更多的人,則可能只是不同程度地受傷,在喘息著、呻吟著、哀嚎著。這時候,再來掩埋,就很容易了。而只要還有些人沒有完全死去,這種掩埋就在一定意義上是「活埋」。這說的是大規模地「坑」的情形。至於秦始皇「坑」460多個儒生,那是完全可以在毫髮無損的情況下進行的。
我本來沒有資格談論古代的問題。忽然斗膽對此問題發議論,是最近看了一點斯大林時期烏克蘭大飢餓的資料引起的。
「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黨立即實行經濟上的「軍事共產主義」,對糧食則實行壟斷制、徵收制。翻閱沈志華主編的《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可知這種「軍事共產主義」,實際上與「軍事」並無必然聯繫。列寧在「十月革命」以前就宣稱:「糧食壟斷、麵包配給制和普遍勞動義務制,在無產階級國家手中是一種實行計算和監督的最強有力的手段。」所以,「軍事共產主義」,在列寧看來,是一種基本國策,並不僅僅是戰時的權宜之計。為了對糧食實行完全徹底的壟斷,國家派出大批征糧隊到農村,農民賴以為生的口糧都往往被奪走。這種「軍事共產主義」於是引發劇烈的社會矛盾,蘇聯各地農村都爆發了農民起義。
喀琅施塔得的水兵更起而暴動。
這使列寧感到蘇維埃政權面臨「最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為穩定局勢,度過危機,於是有所謂「新經濟政策」出台。「新經濟政策」決定以糧食稅取代糧食徵收制,允許農產品自由買賣。在工業方面,也一定程度地鬆綁。「新經濟政策」使危機暫時緩和。然而,「新經濟政策」是在嚴重危機逼迫下的不得已之舉,列寧不喜歡它,繼任者斯大林更痛恨它。當危機似乎度過,當局勢已經穩定,當對付反抗的措施已布置得更周密,當專政的鎖鏈已鍛造得更堅固,當人們心中的恐怖已普遍消泯了反抗的衝動,「新經濟政策」就該廢除了。自實行「新經濟政策」始,斯大林們就想著早日廢除它。到了1929年,斯大林終於公開宣布:「讓新經濟政策見鬼去吧!」於是,重新實行的,還不是此前作為「列寧模式」的「軍事共產主義」,而是比「列寧模式」更嚴酷、更無視人民生存權利的「斯大林模式」。
烏克蘭餓死了700萬人的慘劇,就是在「讓新經濟政策見鬼去」後發生的。
1932年12月,斯大林在烏克蘭地區發起了一場實質是種族滅絕的行動。先是烏克蘭地區的農民,幾乎都成了富農,成了「階級敵人」。繼而宣布沒收該地區的所有糧食和生產資料。每一粒糧食,包括種子,都收歸公有。所有傢具,所有牲畜,都被奪走。無數支搜糧隊在烏克蘭地區橫衝直撞。他們闖進每一戶人家,牆角、床底、屋頂,所有可能藏匿幾粒糧食的地方都搜遍;土豆、甜菜、捲心菜,所有能吃的東西都搶走。於是,飢餓很快來臨。餓得要死的烏克蘭人試圖逃往外地,但決無可能。烏克蘭所有通向外面的道路都被封鎖。一些餓得發瘋的孩子不顧一切地想衝出去,於是,克格勃像打野兔般將他們打死。飢餓的人們大量聚集在鐵路兩側。道路雖然被封鎖,但這畢竟是道路,畢竟是有可能成為生路的道路啊!然而,他們終於成堆成堆地死在鐵路兩側。許多人死了,兩眼還順著鐵軌望著遠方。
搜糧隊走了。搜屍隊來。或許,是搜糧隊直接變成了搜屍隊。他們之所以是「搜屍」而不是「收屍」,是因為每處置一具屍體,可得到200克麵包。而這在那時的蘇聯是很大的誘惑。於是他們便十分積極地搜尋屍體。他們把那些皮包骨的屍體,像垃圾般地扔進巨大的坑中,再草草覆以泥土。當他們搜屍時,那些還有一口氣的人,那些餓得鼓脹的肚皮還在起伏著的人,也往往就被同樣扔進了坑中。畢竟,搜屍隊也想早一天得到200克麵包。有時候。那還活著並且還有最後一絲氣力的人哀求搜屍隊:「我還沒有死!我想活!」搜屍隊的回答是:「今天就走吧,省得我們明天再來!」一位倖存者哽咽著描述她目睹的情景:當搜屍隊離開萬人坑時,那上面覆蓋的泥土還在蠕動。
希特勒於1933年1月登上總理寶座。當希特勒開始手握大權時,正是烏克蘭大飢餓發生之時。斯大林用這種手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消滅了數百萬烏克蘭人,這給了希特勒巨大的啟發。斯大林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希特勒的引領者、教導者。當然,斯大林並不僅僅是希特勒的引領者和教導者。順便說一句,斯大林從烏克蘭搶奪的糧食,出口到了西方,換取斯大林需要的外匯,總計有數百萬噸。
斯大林在烏克蘭的行為,也可以借用司馬遷的用語:「坑殺」。萬人坑上的泥土還在蠕動,那應該有很多人在掙扎。這不是「坑殺」是什麼?當然,也並非所有的活埋都會有泥土的蠕動。「文革」期間,北京郊區的大興縣曾活埋「地富反壞右」。一位祖母抱著幼年的孫兒站立在坑中,四周有人揮揪填土,飛揚的塵土眯住了祖孫的眼睛。孫兒說:「奶奶,眯眼。」奶奶平靜地說:「孩子,一會就不眯了。」當泥土填到胸部時,祖孫二人就會死去。死得靜靜悄悄。連頭頂的泥土都不會蠕動一下。
烏克蘭舉行紀念活動!哀悼大饑荒死難者!
2016年11月26日,烏克蘭各地人民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哀悼1932年至1933年大饑荒的死難者。當天,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國家博物館前的大饑荒紀念碑前,烏總統波羅申科、政府總理格羅伊斯曼、第一副議長格拉先科等領導人參加了紀念活動。烏總統波羅申科發表講話說,這個發生在八十多年前悲劇不僅僅是烏克蘭的悲劇,也是世界歷史中的悲劇,它喚醒了烏克蘭人民保衛自己未來的決心。
基輔市市長克里契科說,蘇聯時代的歷史教科書隻字不提大饑荒,沒有任何有關大饑荒中眾多死難者的描述,但儘管如此,烏克蘭人任然牢記民族的歷史和悲劇。克里欽科說,他第一次知道大饑荒是來自祖母的講述,祖母每次提到大饑荒都會痛哭。當天,烏克蘭全國降半旗,人們手持麥穗、土豆、麵包,敬獻到紀念碑前,並點燃蠟燭,以寄託哀思。當地時間下午4點,民眾默哀1分鐘,行駛在路上的各種車輛停下並鳴笛致敬。
十月革命後列寧執政時的20年代烏克蘭曾爆發過大饑荒。在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三次大饑荒中,30年代的大饑荒規模最大。烏克蘭人口與社會研究所的研究報告認為,1932年到1934年的大饑荒造成大約400多萬烏克蘭人死亡,相當於當時烏克蘭人口的13%。在烏克蘭,這次饑荒有時被認為是故意製造的、針對烏克蘭民族的行動,因此當地也稱為「饑荒種族清洗」。一些烏克蘭人認為蘇聯對這次大饑荒的責任相當於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並且認為蘇聯專門利用饑荒清洗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其行為法律上構成種族滅絕。
版權聲明:本公號除發布對於時政資訊、社會熱點、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原創評述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與本公號編輯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 烏克蘭:向左走,向右走?
※烏克蘭:被迫寄居他人籬下的文化苦史
※烏克蘭代孕 寶寶回國手續辦理
※非法旅遊死亡之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港獨分子目的昭然若揭 企圖將香港變成烏克蘭
TAG: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