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幸福了嗎?你為什麼不幸福呢?

你幸福了嗎?你為什麼不幸福呢?

作者:陳柳欽時間:2011-09-21

.TRS_Editor TABLE{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4px;} .TRS_Editor{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4px;} .TRS_Editor P{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4px;margin-top:0em;margin-bottom:2em;line-height:2;text-indent:28px;} .TRS_Editor H1,.TRS_Editor H2,.TRS_Editor H3,.TRS_Editor H4,.TRS_Editor H5,.TRS_Editor H6,.TRS_Editor HR,.TRS_Editor BLOCKQUOTE,.TRS_Editor DL,.TRS_Editor DD,.TRS_Editor DT,.TRS_Editor OL,.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PRE,.TRS_Editor CODE,.TRS_Editor TEXTAREA,.TRS_Editor SELECT,.TRS_Editor CITE,.TRS_Editor PRE,.TRS_Editor CENTER,.TRS_Editor TABLE,.TRS_Editor DIV{margin-top:0em;margin-bottom:2em;line-height:2;text-indent:28px;} .TRS_Editor FORM,.TRS_Editor FIELDSET,.TRS_Editor LEGEND,.TRS_Editor SELECT,.TRS_Editor TR,.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margin-top:0em;margin-bottom:2em;line-height:2;} .TRS_Editor BUTTON,.TRS_Editor OPTION,.TRS_Editor ADDRESS,.TRS_Editor DFN,.TRS_Editor EM,.TRS_Editor VAR,.TRS_Editor KBD,.TRS_Editor INPUT,.TRS_Editor SMALL,.TRS_Editor SAMP,.TRS_Editor SUB,.TRS_Editor SUP,.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A,.TRS_Editor B,.TRS_Editor I,.TRS_Editor U,.TRS_Editor S,.TRS_Editor STRONG,.TRS_Editor LABEL,.TRS_Editor IMG,.TRS_Editor BR,.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ext-indent:0;}

  (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研究所,天津,300191)

  幸福了嗎?如何幸福?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追問。一般認為,幸福是個人在需求和慾望得到滿足時產生的愉悅感。從根本上說,個人是幸福的主體,幸福應當是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幸福是人類追求的終極價值,也是人類探討的永恆主題。人類發展的歷史,說到底,就是一部爭取幸福的發展史。正如保爾·霍爾巴赫(Paul Holbach)在《自然的體系》(System of Nature,1770)所言,「我們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識,都不過以怎樣能獲得我們的本性所不斷努力追求的幸福為對象。」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大概沒有什麼別的東西能象追求幸福那樣燃起人們的熱情。幸福是人生的最終目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類個體具有的天賦權力。千百年來,人們從未停止過對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正因為如此,人類才而顯得壯美與偉大,人類也才得以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保持並弘揚作為萬物之靈的崇高和榮光。

  財富和收入是否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早在公元前6-7世紀,古希臘著名的政治家梭倫在與呂底亞國王克洛伊索斯談話時就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論斷,「許多有錢的人並不幸福,而許多只有中等財產的人卻是幸福的」。亞里士多德也贊同梭倫的觀點,在他看來,幸福這種合乎德性的活動還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但儘管幸福也需要外在的東西,我們不應當認為幸福需要很多或大量的東西……只要有中等的財產就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從梭倫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出發,在對個人收入與幸福感關係的考察中,我們理應得到的是一條倒「U」型的曲線。在這條曲線上,收入特別低的人和收入特別高的人,幸福感水平都相對較低,而那些擁有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幸福感最高。這一假定與我國傳統的「中庸」思維也十分耦合,「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思維定勢很容易令特定人群滿足,因而中等收入者更容易獲得某種幸福感便在情理之中。

  近幾年來,幸福成為了世界的熱門話題。中國人現在也要面臨如何幸福的大問題了。在經濟學上,人均收入3000-5000美元是一個分界點,在這個點之前,國民幸福感會隨著GDP的增長而遞增。我國過去30年的經濟騰飛,確實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幸福體驗。但隨著臨界點的到來,幸福感不再跟隨GDP的增長而同比例增長,甚至會帶來幸福感的下降,轉變為拋物線(即倒「U」型的曲線)。

  財富和幸福之間的關係與選擇的問題,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國家,以至於全人類都要思考和選擇的頭號大問題。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是其幸福生活的基礎條件。正如亞當·斯密所說:如果一個社會中的大部分成員貧窮而又悲慘,這個社會就談不上繁榮幸福。沒有必要的經濟收入和財產,幸福生活就無從談起。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要使人民群眾過上一種富足的生活,就要大力發展經濟,就要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改善民生。這與政府的發展戰略直接相關,在中國尤其如此。那麼,國家認為發展了,老百姓一定幸福;企業認為,有效益了,一定幸福;老百姓認為,掙了錢一定幸福。這有沒有道理呢?有道理,改革之初,國民經濟面臨崩潰,老百姓溫飽問題沒解決,把發展作為硬道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把佔有財富作為唯一的價值目標,這個社會將是什麼樣呢?那就是我說的人與自然矛盾惡化,人與人關係惡化,人與自我關係惡化。

  這些年我們注意到一個「困惑」: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人均收入水平也一定會越來越高,但這個國家的居民並未相應地變得越來越快樂。與此同時,如果我們去做橫向比較的話,也並不是說收入水平高的國家的居民就一定更快樂。我們對財富與幸福感關係的實證考察顯示,財富的增長並沒有帶來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同步增長,也不存在居民幸福感水平隨著地區富裕程度的提高而提升的趨勢。這不能不促使我們對傳統經濟學的這一假定進行反思。財富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幸福。當一個社會財富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果沒有社會、文化、精神等領域的相應跟進,民眾普遍的幸福感提升也不會預期而至。從社會滿足民眾需求的角度看,馬斯洛(A. H. Maslow)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五個需求層次理論可以較好地做出解釋;但僅從這個角度來解釋,則無疑忽略了社會精神供給和個體的自主滿足及自我調整對於幸福感獲得的作用。

  同時,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在感嘆:為什麼我不幸福?或者,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高,為什麼我的幸福感越來越低?當初那種篳路藍縷,餐風露宿,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快樂是什麼時候遺失了?智者曾說: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長期的抑鬱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情感破產。很多人經常緊鎖眉頭,煢煢如白兔,東走西顧,早生華髮,那麼到底誰偷竊了他們的幸福感?有一句話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性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所以這些人肯定不是很幸福,賺到錢,但並沒有賺到幸福。一個國際研究調查組織對25個發達國家的國民進行的一項「你是否每天愉快」的抽樣調查表明,60%以上的人已經做不到每天都有愉快的感覺了,其中20%的人明確表示「我每天都不愉快」,還有人強調說:「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愉快,我就是不愉快。」一些社會精英將他們自己的生活改編成如下歌詞:「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應酬最多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吃飯最少的人是我,喝酒最多的人是我;吃得最好的人是我,缺乏營養的人是我;跑路最多的人是我,運動最少的人是我;陪笑最多的人是我,快樂最少的人是我;住店最多的人是我,回家最少的人是我;朋友最多的人是我,心靈孤獨的人是我;看似瀟洒的人是我,麻煩最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我們從這改編的歌詞中可以深層次地了解發現,他們存在著諸多的困惑。財富並不意味著幸福。在很多時候,財富越多似乎越容易失去幸福。道理淺顯易見。他們在掌握巨大財富的同時,身上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很多時候他們都主動或被動地成為別人的人生評判:成功是必須的,失敗是可恥的;奮鬥是必須的,退後是無能的;慷慨是必須的,慈善是作秀的……在種種「有色眼鏡」的透視下,要有個陽光而幸福的心態,似乎比較困難。

  當前,不知不覺間,一種全民焦慮的氤氳開始蔓延,從城市發酵生長,伴隨著城鄉勞工交流而向鄉村擴散,很多人開始逃遁尋找新生活,也有很多人硬扛著,在社會大機器流水線上支撐。自感不幸福的人越來越多,幾乎每個人都處於不安全感、無歸屬感的忐忑中。到底是什麼原因,開始讓眾人感覺不幸福呢?為什麼現在許多人擁有更多的物質和財富,幸福感卻在下降?找不到幸福的原因在哪裡呢?總體來看,筆者認為人們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1)老愛攀比。攀比在心理學上被界定為中性略偏陰性的心理特徵,即個體發現自身與參照個體發生偏差時產生負面情緒的心理過程。由於每個人的資源、條件、稟賦、機遇不同,再加上社會的不公平,在物的佔有上是無法攀比的。攀比的結果一定不幸福。攀比心理導致不滿足及幸福感落差。現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競爭中,比職位、比房子、比財富……比來比去,人們的心裡只剩下慾望,沒有了幸福。在現實中,有的為得不到的失落而不滿、而自卑,有的為得到的競爭而心絞、而疲憊,有的為得到的瞬間而亢奮、而狂躁,有的為得到的過後而空虛、而自大。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麼比別人幸福時,幸福也就離你遠去了。(2)唯錢是上。現在全社會都認為,一個人是否成功,唯一的標準,是有沒有錢,能不能開寶馬、住別墅?有錢就幸福,有錢就成功,有錢就是英雄,是當今世界的主流看法。然而,現實世界卻驗證有錢並沒得到幸福。國家為了發展可以不顧一切,民族為了掙錢可以不擇手段。個人在社會運行中淪為工具,慾望和市場理性屏蔽了心靈和精神。一些人除了賺錢,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標與追求到底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公務員的責任是維護公共利益,他要掙錢第一!老師的責任是為人師表,他要掙錢第一!醫生的責任是治病救人,他也要掙錢第一!校長、教授、藝術家所有人都掙錢第一!沒有關係、沒有能耐的,就騙啊、搶啊、偷啊,這個社會能和諧嗎?能不出問題嗎?能產生長久、快樂的幸福感嗎?不,絕不能!以金錢與財富為幸福,就永遠得不到幸福。 (3)心胸陰暗。生活中有許多積極的、好的方面,但許多人卻忽略了它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小了自己的快樂」是其真實寫照。一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也對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大肆宣傳報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但同時也削弱了人們的積極心態。(4)過於利己。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曾顯示,在生活中多去幫助他人,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現代人往往把幸福看作是自我的滿足。在現代社會中,樂於無私奉獻的人越來越少,斤斤計較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總算計著「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做這件事值不值得」,就會生活的很累。在善良的人眼裡,別人也都是善良的,即使是遇到不平之事,也常常歸因於自己的失誤;若獲得滴水之恩就會備感幸福,覺得應以湧泉相報;而在自私的人看來,別人也都是自私自利的,需時時防備才是,即使獲取很多,也總是不知足,覺得一切都是自己該得的,這自然就難以感受到幸福。過於利已,必然患得患失,心胸狹窄,不顧及別人,人際關係不好。現實世界不可能圍著他轉,他怎麼幸福得起來?結論是利己可以理解,自我應該承認,但是人生活在人的世界中,生活在意義的世界中,人顧及他人、服務他人、奉獻他人,才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才活得充實、活得幸福。(5)不知足。幸福是心靈的寧靜,是知足常樂。可是,一個自由而平等地弱肉強食的社會,也常常是一個逆水行舟的社會。知足常樂,很容易連現在的東西都保不住。你知足常樂,別人巧取豪奪;你是知足常樂的羊,別人是貪得無厭的狼;結果,就很容易被人害,被人騙。所以,無數人都會說知足常樂,但很少有人能夠做到。能知足的人越來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換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換更好的,有了錢想賺得更多……這些慾望,指使著人無休止地奔波勞碌,硬撐著去爭取登上那「輝煌」的頂峰。佛教有一句話說得好,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麼是屠刀?我看就是貪慾。貪慾是被一個墮落的社會環境激發起來的慾望,不是自然慾望。你只要放下貪慾,轉變觀念,轉變那種對快樂、對於感官享受的流行觀念,你就接近佛了。佛是什麼?諸位不要以為佛很高大,佛永遠不可接近、不可實現。其實,佛就是覺悟者。當我們能覺悟到,貪慾恰恰是讓自身受奴役的心靈枷鎖,恰恰是讓我們不能夠實現實質自由的沉重羈絆,我們就接近佛了。總是不知足,即使已經很富有,心中仍難免會經常失落,經常遺憾,經常痛苦,心態不會平衡,身體不會健康,生活不會幸福。(6)缺乏信任。古代社會,交通、通訊極不方便,但是,心與心是相通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或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現代社會雖然通訊高度發達,但是,心與心的交流被隔斷了,所以,身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挨挨擠擠的人群中,手機、簡訊的頻繁往來中,卻覺得很孤獨。現在的人越來越傾向於「右腦」思維模式,而右腦掌管個體、權力、地位等,對於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來自於左腦的感受,很多時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們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其實,一個人幸福不只是有物質、權利和地位層面上的幸福,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善才是最大的幸福。(7)過於焦慮。日常生活壓力重重:買不起房,開不動車(堵),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結不起婚等等問題,不一而足,讓人怎能快樂得起來。加上子女養育、家庭養老負擔等問題;因為職場晉陞空間感到擔憂而產生的工作壓力;朋友同事之間人際關係的處理等都成為了中國人的「壓力源」。特別是,在大城市中,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孩子,多處於一種煩躁不安的焦慮狀態,這讓人們無法從心底感受到幸福。長期的焦慮不安,逐漸沉積,就成為種種精神疾病,狂躁症,躁鬱症,抑鬱症。有的人還會出現各種生理疾病,例如,胃病、腎病、肺病、頭疼病,嚴重的還可以發展成癌症。如此,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交織,最終心理崩潰,殺人或自殺的念頭都有了,這要的生活肯定是不幸福的。(8)不會感恩。感恩是一種覺察和感激生命積極機能的生活取向,它與人們的人格特質、幸福感、人際關係、健康都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感恩作為一種積極的生活取向,與那些一起個體產生抑鬱情緒的關於自我、未來、世界的一些負性觀念是不相容的。在當今社會,不少人感恩意識嚴重缺失,出現了不會感恩、忘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識膨脹等現象。感恩意識的缺失給社會和個人造成了極為消極的影響。不會感恩的人,血是涼的,心是冷的,帶給社會的只能是冷漠和殘酷。不感恩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冷漠。冷漠的人對人對物都沒有多少情感,他們認為不值得付諸情感。用一味中藥叫「獨活」,不感恩的人就是「獨活」。一個心中不知感恩的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人,也是一個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有的人。如果一個人不會感恩,那他就沒有了道德與愛心,幸福感亦無從談起。因為太多的自我,因為太多的理所當然,因為沒有感恩的心,他永遠不會真正幸福起來!

推薦閱讀:

做男人的第幾任女友最幸福
英國「最幸福寶寶」:從母親腹中到出生笑不停
太懂事的孩子,往往都與幸福無緣
女人走向幸福婚姻的16句箴言
每個人的幸福都近在咫尺

TAG: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