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中東地區的局勢變得更微妙了
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重新實施對伊朗關鍵領域的制裁。儘管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其他協議簽署國不同意美國的決定,希望國際社會尊重和維護伊核協議的嚴肅性和有效性,但是,美國已經開始單方面對伊朗進行制裁,並遊說美國的盟國與其保持一致。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舉動,將為已經深陷動蕩的中東局勢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並有可能引發更為激烈的地區衝突,而相關各方也會在中東地區形成新一輪的交鋒和博弈。
助推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升級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以色列將是重大利好,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戰略環境可能會進一步改善。
伊朗是以色列最大的敵人之一,以色列建國以來,許多中東的伊斯蘭國家逐漸放低了反對以色列的調門,不少國家與以色列展開了戰略合作,有的甚至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但是,伊朗始終堅定不移地反對以色列,其最高領導人甚至不止一次的放言消滅以色列。
在這一背景下,伊朗的每一次技術進步和能力提升,每一次武器升級,都會讓以色列感到壓力倍增。伊朗核計劃無疑是最能提升伊朗綜合能力的技術升級計劃之一,也是最能讓以色列感到害怕的伊朗計劃之一,因為這一計劃包含了發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在技術上毫無障礙。
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強化對伊朗的最高級別制裁,可以有效延緩伊朗核計劃的發展進程,為以色列破壞和摧毀伊朗核設施、提高自身防禦能力留出更多的時間。不僅如此,美國對伊朗的全面制裁,還可能全面延緩伊朗的經濟發展進程,進一步拉大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實力差距,為以色列營造出更多的安全空間。
所以,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之前,以色列積極煽風點火,總理內塔尼亞胡親自出面,亮出摩薩德從伊朗偷來的一噸半核武器計劃文件,大肆渲染伊朗發展核武器的「險惡用心」。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後,以色列第一時間表示支持和歡迎,還積極配合美國,協調俄羅斯等國的立場,並為部署打擊伊朗勢力做軍事準備。
與之相對應的是,伊朗遭受的損失是最直接的。根據以前美國的做法進行推測,美國宣布對伊朗進行最高級別的制裁可能涉及限制伊朗能源、石化、金融、船運、造船、貴金屬、石墨、鋁、鋼鐵、冶金用煤和商業軟體等領域產品的國際貿易,並特別限制易貨交易以防範伊朗規避措施,對向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朗蒂夫國際貿易公司、伊朗中央銀行等關鍵部門提供支持,或向伊朗政府提供金融幫助的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此外,美國的這些制裁措施,將嚴重打擊伊朗的石油出口,導致其石油收入銳減,重創伊朗經濟,引發伊朗貨幣貶值,並會重創伊朗的工業製造體系,造成伊朗石油生產設備老化,飛機和航運設施等難以為繼。
伊朗受到美國制裁打擊後,可能不得不收縮國際戰線、減少對外國盟友的支持力度,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會首當其衝,儘管伊朗政府將支持巴沙爾什葉派政權作為其在中東地區推廣伊斯蘭革命政權模式的重頭戲。
以色列與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較量,主要圍繞兩條主線展開。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前期,以色列主要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的南方勢力,在戈蘭高地和大馬士革之間打出一片根據地,形成以色列與巴沙爾政權之間的緩衝地帶,穩固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佔領和控制。這是第一條主線。
後來,隨著在敘利亞境內打擊IS(「伊斯蘭國」)的戰爭逐漸接近尾聲,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聖城軍司令蘇萊曼尼開始轉變鬥爭策略,著手將敘利亞打造成鞏固伊朗影響力和打擊以色列的戰略平台。以色列敏銳察覺到這一變化,並堅決進行反制,於是開闢了其在敘利亞境內作戰的第二條主線。以色列明確表示,不允許伊朗軍隊在以色列邊境附近設立據點,禁止伊朗通過敘利亞向黎巴嫩真主黨走私先進武器,這是以色列為伊朗劃定的兩條紅線,一旦觸碰必施以打擊。近一年來,以色列的跨境空襲,主要針對第二條主線的目標進行。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的第二天,伊朗首次對以色列在戈蘭高地的軍事設施進行了導彈襲擊,作為對美國退出核協議和以色列轟炸其敘利亞軍事基地的報復。作為回應,以色列隨即轟炸了伊朗在敘利亞的幾乎所有軍事基地,破壞了伊朗在敘利亞的導彈發射設施。
在這次相互打擊之後,儘管以色列主動求和,要求雙方的報復性攻擊就此止住,但是,這很可能是以色列的緩兵之計。正如以色列國防部長利伯曼所言,以色列相信伊朗仍具有對以色列發動遠程導彈攻擊的能力。而且,以色列相信,伊朗堅決打擊和消滅以色列的意圖不會有任何改變。所以,以色列近期徹底清除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中遠期摧毀其核計劃和導彈計劃的戰略目標,也絕對不會放棄。以色列甚至罕見地公開向巴沙爾政權喊話,希望他主動將敘利亞境內的伊朗勢力驅逐出去,否則必將受其所累。
可以預見,在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並重申堅定支持以色列的背景下,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很可能會發展成為中東地區的另一個國際熱點,兩國間的全方位明爭暗鬥也可能會逐漸上演。
遜尼派和什葉派之爭
對於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尤其沙特來說,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則無疑是重大利好,沙特等國的戰略環境將進一步改善。
2015年7月,當奧巴馬政府與伊朗簽署核協議時,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一樣,都備感沮喪和震怒。沙特和伊朗之間一直存在著宗教正統性和國際影響力的激烈競爭,「阿拉伯之春」爆發以來,這種競爭進一步激化和表面化。奧巴馬政府與伊朗簽署核協議,放鬆對伊朗的制裁,使伊朗重新成為沙特等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有力競爭者,而且,伊朗可以將從石油貿易中獲得的巨額收益輕鬆轉化為與沙特等國的綜合競爭力,導致沙特在與伊朗的競爭中更加被動。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實施嚴厲制裁,會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受限、發展空間被壓縮、綜合國力受損,從而減輕沙特等國的競爭壓力,改變他們與伊朗競爭的被動局面。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後,沙特官方立即發表聲明,重申支持特朗普政府的伊朗政策。阿聯酋和巴林也在第一時間對特朗普的決定表示歡迎。沙特還表示,它將與有關國家協商,通過增加本國原油產量應對美國制裁伊朗導致的國際石油供應緊張局面,其藉機搶佔伊朗石油市場份額的用心顯露無疑。
就目前的事態發展來看,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和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國家在中東地區的全面爭奪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伊朗佔上風的趨勢有可能被扭轉。
自從沙特王室高舉瓦哈比主義的旗幟統一大半個阿拉伯半島並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沙特王國政權以來,沙特就以伊斯蘭教的正宗自居,不遺餘力地向其他國家推廣瓦哈比派(遜尼派的教法學派之一)伊斯蘭教信仰。中東地區的多數遜尼派伊斯蘭國家,如阿聯酋、巴林、卡達、埃及甚至土耳其等國,陸續皈依了瓦哈比派。另一方面,伊朗於1979年爆發了什葉派穆斯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從此,伊朗革命政權也以宗教正宗自居,開始向其他伊斯蘭國家輸出什葉派革命,力圖在其他國家建立自己主導的什葉派政權。於是,伊朗和沙特在中東地區相互角力,展開全面競爭。
在這場競爭中,由於伊朗堅持通過培養代理人的方式以小博大,策略比較得當,所以逐漸處於上風。在「阿拉伯之春」爆發和美國簽署伊朗核協議後,伊朗的這種優勢更加明顯,沙特痛感陸續「失去」了伊拉克、葉門、敘利亞、黎巴嫩,這些國家先後落入伊朗支持的什葉派勢力手中。雖然沙特針對性地開啟了對葉門內戰的強力軍事干預模式,但幾年下來,效果也不很理想。
不過,隨著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施加更嚴厲的制裁,伊朗的對外干涉能力可能會大打折扣。這時候,沙特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妥善應對,有可能擺脫目前跟伊朗競爭的全面被動局面。在敘利亞問題上,沙特主導的遜尼派伊斯蘭聯軍將在美國的要求和幫助下進入敘利亞,協助甚至部分替代美軍,支持庫爾德武裝在敘利亞穩住陣腳,發展壯大,直至成為削弱甚至替代巴沙爾政權的強大力量。隨著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下被迫減少在敘利亞的投入,以及以色列強力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勢力,沙特領導的遜尼派聯軍很可能在敘利亞扳回一局,力壓伊朗佔據上風。
同理,伊朗因受到美國制裁可能在葉門內戰中也會減少投入,胡塞武裝的力量也可能因此受到削弱。如果沙特能夠抓住機會且措施得當,有可能在美國陸軍特戰隊的配合下,從葉門首都薩那趕走胡塞武裝,扶持遜尼派的塞迪總統恢復統治,從而在葉門挽回敗局。
在黎巴嫩和伊拉克,什葉派勢力的影響短期內相對穩定一些,黎巴嫩真主黨在伊朗的大力支持下,深度介入敘利亞內戰並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歷練和提升,而且,在最近的黎巴嫩議會選舉中,真主黨及其聯盟贏得了多數席位。但是,隨著伊朗受困於美國制裁,其得到的援助力度也可能會大幅削減,這可能會影響到真主黨自身的長期穩定和發展。而沙特也可能趁機採取一些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一些顏面。
俄羅斯不想與美國迎頭相撞
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後,俄羅斯對伊朗和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態度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尤其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問俄羅斯後,這一變化更加明顯。
俄羅斯是中東地區局勢尤其是敘利亞問題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之前,俄羅斯深度介入敘利亞內戰,強力扶持巴沙爾政權穩住局勢、重新掌控了敘利亞的大部分領土。美國和以色列對巴沙爾政權和伊朗軍事基地進行的打擊,俄羅斯反應強烈,公開宣稱要進行嚴厲反制。
在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後,俄羅斯的立場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首先,俄羅斯面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和以色列的情緒性衝突升級,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超脫和中立。俄羅斯中東特使博格達諾夫表示,(伊朗和以色列衝突)事態發展令人擔憂,雙方有必要緩和緊張局勢,不要偏離在敘利亞與伊斯蘭國戰鬥的軌道。其次,在俄羅斯此前宣稱的向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提供先進防空導彈一事上,俄羅斯總統助手科欽也發表了有利於以色列的聲明,表示俄羅斯沒有與敘利亞政府就提供先進的S-300地對空導彈進行談判,也不認為存在這種必要性。
這些變化從一個側面說明,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尤其是敘利亞的目標是有限的(確保巴沙爾政權不倒台),在美國強化對伊朗制裁和大力支持以色列的大背景下,俄羅斯不想與美國迎頭相撞,以免付出與自己的戰略目標不相稱的代價。
俄羅斯的這種態度變化,客觀上可能導致中東局勢向著有利於美國和以色列的方向傾斜。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特朗普總統已經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重新實施對伊朗的嚴厲制裁,但是,英國、法國、德國、歐盟均對特朗普的決定表示遺憾,希望繼續保留伊核協議並留在該協議框架之內。美國的非西方盟國俄羅斯也希望繼續維持伊核協議,伊朗也表示願意與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磋商維護伊朗核協議的可能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也明確表達了中國政府的態度,中方將本著客觀、公正和負責任態度,同各方保持對話協商,繼續致力於維護和執行全面協議。中方將在不違反自身國際義務的前提下,繼續同伊朗進行正常、透明的務實合作。
這意味著,中、俄、英以及法、德等歐盟國家和地區有可能與伊朗達成繼續保留伊核協議的共識,從而將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打開一個缺口,削弱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中東地區所產生的衝擊和影響。
推薦閱讀:
※中國到了推行「婚前協議」的時候
※如何達成婚前協議
※廣場協議
※GSM 駐網 註冊 打電話 流程總結(精華)
※丈夫手包里的那紙協議,讓我心如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