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倫理、煽情:馬航事件的混亂代言
國內國際社會軍事評論歷史圖片天氣編輯推薦
謠言、倫理、煽情:馬航事件的混亂代言財經陶舜2014-03-13 14:10我要分享 13
[摘要]無論個人或是媒體機構,僭越式的情感代言,已經能夠看出危害:揣測被當成事實,情緒掩蓋了真相,偽人文關懷秘密取代了真正的人道主義。這是一個不折不扣地「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
陶舜 時政評論員
馬航失聯已經多天,回顧近日的新聞與輿論動態,混亂中大致有三個現象:1,主流媒體號召大家不要傳謠、靜候定音,不要添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2,媒體與讀者聯手號召記者不要採訪失聯者家屬,莫造成二次傷害,引發新聞倫理爭議;3,媒體與造謠者都極盡抒情之能事,或通過煽情化的文字或編造有喜感的故事,將受眾、失聯者及其家屬圈定在一種催人淚下的氛圍當中,但隨時間推移收穫褒貶不一。
公共媒體與社交媒體是觀察社會的重要窗口,據此窺見一個現象:人人都樂於且擅長僭越人我界線,從而代他人立言,卻似乎對被「代」之人(或人群)並不興趣,他們沉醉於自己所見的世界,滿不在乎自己所見是否真實。每當中國有重大的社會事件發生,這種現象都會漂移在新聞核心之外,不斷發酵。不久前發生的昆明暴恐事件如此,馬航事件也如此。其中尤以媒體所為,影響最大。其背後,當是新聞專業主義缺失下對社會情緒的操縱所致。
事實代言人的媒體,仍未倖免於傳謠
從第一個「失聯」信息發布截至3月8日(周六)中午,信息的匱乏造成了普遍的不安、驚恐與疑問重重的社會情緒。社交媒體上充滿了祈禱、猜測和各種後來被證偽的小道消息。突發事件面前,信息自然產生並無序競爭,從而呈現事件的樣貌。因而在有公信力的信息披露之前,小道消息(亦即官方所謂的謠言)不脛而走,實是信息競爭初始階段不可避免的狀況,這也並非簡單地號召一番「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所能改變。
坦率承認,周六上午絕大多數人都無意間「傳謠」:當那條傳說航班降落在南寧的推文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傳播時,「相信」並轉在微信朋友圈者不計其數——還有比這更讓人高興的嗎?謠言並非一無是處,應該看到,它有一些積極的社會學意義:災難後目瞪口呆的人們,倒常常經由一些錯誤的解釋,「理解」了災難,哪怕是錯誤的理解,也要比驚恐萬狀的無明狀態好得多。
不過,事件發生之初,合理撫慰人的情緒、適度消除對未知的恐懼固然應當,但如果不以有限事實為基準,不從科學角度予以解釋,必然會對受眾造成二次傷害。
這幾天各路媒體「造謠傳謠信謠」絕非少數。在社交媒體互動傳(轉)播時代,面對讀秒轉播和信息匱乏,公共媒體怎樣對事實進行多方核實、審慎從容發布,的確有諸多值得檢討的地方——今天,很多媒體機構都把製作新聞的流程搬到了微信或QQ群,它讓複製和轉發變得容易和輕率,這種挑戰要比日報時代嚴峻得多。
媒體鼓勵輿論的自我凈化,並沒有什麼不對,既是對以往信息管制的抵抗,又是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寄望與秉持。但一方面率先喊話,不要傳謠;另一方面,自身在現實中卻未能嚴格遵循專業規範。先樹起了道德大旗,隨後又親手將其推倒,不僅消解了其自設的道德代言人形象,一定程度上也讓其事實代言人的形象受損。
庸眾的僭越代言:「不要採訪」
目前最強勢的傳播平台是媒體的官方微博,它堪稱輕騎兵,而微博用戶輕思考、重判斷、來情緒,決定了它首先是一個體驗平台,其次才是一個發布平台。正是這個原因,直接導致了當前幾乎所有官微都在災難報道中自覺不自覺地選擇了煽情。
普遍的社會情緒有兩個維度:一是通過罵記者來表達對家屬的同情,二是直接代家屬甚至代公眾傷感流淚,後者曾被譏為「災難面前的心靈雞湯」。
周六下午輿情出現分歧,很多人指責媒體對現場家屬的採訪與攝影。這是一個老問題。不僅有專家教授號召不要採訪失聯者家屬,甚至還有黨媒、市場化媒體等官微附合接棒。他們的理由是:要尊重家屬的隱私,別對悲傷難過的家屬造成二次傷害。上述號召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普遍的同情和悲情,因此聲勢積聚較快,半天之內形成巨浪,直到周日,仍有大批網民在媒體官微跟帖謾罵採訪家屬和刊登照片。這種以愛之名偽裝出來的「恨意」,聽起來貌似合情,頗具人文情懷,似乎惹人點贊,其實是另一種代言。
顯然,透過報道會發現,多數家屬仍然接受了採訪,只有極個別家屬不滿媒體報道,連日來家屬的不滿一直聚焦在馬航這邊,他們知道媒體在充當何種角色:多家媒體都採訪到了家屬,並寫出了有血有肉的現場報道。
其實,家屬不一定反感媒體採訪,他們希望藉助媒體把聲音和信息傳遞出去,這對他們是有利的,亦可對後續索賠立據增勢,有一位女士就直接讓記者拍護照,希望自己的親友及時知道這件事。連日來家屬的不滿情緒都集中針對馬航解決問題的低效與消極。媒體前去採訪當然是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不必硬扯公眾知情權之類的大詞,雙方各有利益訴求,經由較為客觀中立的報道,順便推動真相的曝光和問題的解決,大家各就各位、各爭其命,這就會是一個好社會。
從所謂的新聞「專業」來看,毫無疑問,分歧不在於要不要採訪,而在於怎樣採訪。正如媒體人韓福東所指出的:連代表中國新聞業官方立場的2014年采編人員考試內容,都承認這一點——「不要採訪受災群眾」的建議並不合理。
當然,事實上也沒有人會傻到拿采編考試所倡導的那一套新聞觀去工作,除非他不想幹了。媒體人會有自己的取捨和判斷,也許良莠不齊,卻無法用統一標尺去劃線——包括各家媒體是否有必要都派記者前往,以及這些記者在現場怎樣採訪,現場如何,偶然性遠遠大於計劃性,它決定於從業者的職業素養以及社會整體的文明水準,這種「新聞倫理」爭議,恰恰體現了受眾對媒體的刻板印象,以及新聞行業在這種基礎問題上並無共識。沿著這個思路可以繼續追問:這是為什麼?
新聞抒情之代人流淚
最不可思議的是第三個主題:情感代言。早在周六晚間,網上出現一則謠言稱:飛機被找到,未解體,傷亡程度遠低於預期,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該段子還惟妙惟肖地描述機艙機尾的狀況。像白天的假消息過山車一樣,這個段子一樣讓很多人空歡喜一場。帖子已被刪除,據說發帖者當時自己跟帖說是杜撰的,只是為了表達美好期待。
3月10日(周一),繼續出現這樣的博文,一個粉絲很多的媒體老總說:「冒出一個挺傻的想法,既然這麼久了,失蹤的客觀還是別找到了。這樣家人們就會一直有機上親人還活著的希望。」兩者一正一反,都忙著替失聯者家屬抒發莫須有的感情。整個上午,這條微博快被網民的口水吞沒,博主最終刪除了它。
馬航失聯事件中,情感代言的泛濫成災與核心信息的匱乏形成了鮮明對比:虛擬地滴幾滴廉價的眼淚是容易的,采寫有乾貨的新聞是困難的。隨便打開幾個媒體的微博賬號,你都能很不費力地找到電子眼淚和雞湯式的撫慰劑——弔詭的是,真正需要安慰的失聯者家屬在現場未必看到也未必有時間去看這些,無論那帖子被贊還是被拍,都幾乎是因當事人而起又與當事人無關的情感裸奔。人們在謠言中感動、流淚、掙扎、咒罵,累了的時候就喝點怪怪的雞湯,洗洗睡了——那睡不著的,是聚集機場的家屬。
某些情感豐富的個人,熱衷僭越代言他人的情感,也許只涉個人的同理心,那麼媒體的僭越代言又是什麼呢?它是新聞抒情,新聞抒情應該被警惕並審慎使用,它有其自身的陷阱和危害,對此,我去年在《新聞抒情腔之過》一文中已詳細論述過,這裡不再重複。有必要追問:為什麼國人這麼熱衷於僭越他人而代言之?我想,這或許因為國人一向被代表慣了,外在地養成了一種代表強迫症,更內化了「代表無意識」式的思維模式。
無論個人或是媒體機構,僭越式的情感代言,已經能夠看出危害:揣測被當成事實,情緒掩蓋了真相(以及對真相的追問),偽人文關懷秘密取代了真正的人道主義。這是一個不折不扣地「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
再往前追問:為什麼沒有人僭越代言「馬航」?顯然,玩「代言」遊戲者,深知代言馬航有法律風險甚至政治風險,而事實上,在整個事件中,最應該被拷問的就是馬航——無論信息披露的不及時、不充分(亦不能排除其故意隱瞞重要信息的可能性)或善後工作的暇疵。
不幸的是,不管馬航服務質量如何,有些人還是不得不乘坐他們的航班回國。交通工具畢竟還有替代方案,真正的困難或許在於:如何避免對他人的冒犯和僭越,中國社會什麼時候可以杜絕那種荒唐可笑的「代言」?
相關鏈接:《新聞抒情腔之過》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小米與張傑的合作?
※看到新聞說:禁止10歲以下兒童廣告代言,但允許拍廣告。廣告代言和拍廣告有和區別?
※肯德基為什麼會選擇劉一帆代言,或者說劉一帆為什麼會代言肯德基,這與他的理念不會違背嗎?
※孔令令代言過什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