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順序表【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15--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231--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195--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60--公元220-280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155--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195--公元386-581年本書∷來自∷幻 f36 劍 o81 書 k97 盟 閱讀無限 x71 贏在幻劍!
隋朝37--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289--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53-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319--公元960-1279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97--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276--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267--公元1644-1911年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順序
高祖李淵(566-635)618年稱帝,在位9年,626年讓位於李世民
高祖李淵,陝西人,世襲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農民起義時,他乘機起兵攻入長安,建立唐朝。李淵是一個酒色之徒,並無雄才大略。退位後死於635年,時年70歲。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統一全國的一系列戰爭中,他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軍隊統帥,在即位後,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實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無所作為,後期被武則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時年56歲。
則天皇帝(624-705)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則天於655年被高宗立為皇后,開始參與朝政,690年自立為帝,國號「周」,雖然稱帝十幾年,實際統治卻有五十多年。武則天當政期間,社會發展很快,國庫豐盈。她注意選拔人才,量才適用。她於705年讓位與李顯,同年病死,時年82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顯(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顯,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後即位,但僅僅2月,被武后所廢。705年武后讓位與李顯,無所作為,被皇后韋氏毒死,時年55歲。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擁立為帝,690年被廢。710年其子李隆基剿滅韋後,擁李旦為帝,712年讓位與李隆基,死於716年,時年55歲。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為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使國庫豐盈,百姓安樂。但後期,卻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致使政治腐敗,「安史之亂」險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讓位與其子李亨,761年死,時年77歲。
肅宗李亨(711-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肅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亂」時被擁立為帝。死於762年,時年52歲。
代宗李豫(726-779)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肅宗長子。762年被宦官擁立為帝。平亂守成,中才之主。死於779年,時年54歲。
德宗李適(742-805)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適,代宗長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為唐朝滅亡埋下了禍根。死於805年,時年64歲。
順宗李誦(761-806)805年即位,在位八個月
順宗李誦,德宗長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給李純,806年死,時年46歲。
憲宗李純(778-820)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純,順宗長子。憲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統一戰爭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亂以來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在憲宗時,基本結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終被宦官所殺。時年43歲。
穆宗李恆(795-824)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恆,憲宗第三子。穆宗是一個荒淫的皇帝,剛登位就縱情聲色。他企求長生不老,服藥過量而死,時年30歲。
敬宗李湛(809-826)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長子。......
826年12月被宦官殺死。時年18歲。
文宗李昂(809-840)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當政時宦官專權,文宗成為宦官的傀儡。死於840年時年32歲。
武宗李炎(814-846)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時,社會矛盾有一定的緩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藥而亡,時年33歲。
宣宗李忱(810-859)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憲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藥毒死,時年50歲。
懿宗李溫(833-873)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長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死於873年時年41歲。
僖宗李儇(862-888)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間發生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一度佔領長安。僖宗死於888年,時年27歲。
昭宗李曄(867-904)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曄,懿宗第七子。被朱溫(即後梁太祖)所殺,時年38歲。
哀帝李拀(892-908)904年即位,在位4年遜位
哀帝為昭宗第九子,907年讓位與朱溫,908年被朱溫所殺,時年17歲。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
(1)宋太祖趙匡胤
生卒:927——976.1250歲
在位:960——976.12
建隆(960——963.11)
乾德(963.11——968.11)
開寶(968.11——976.12)
三弟
(2)宋太宗趙匡義(又名趙光義、趙炅)
生卒:939——997.359歲
在位:976.12——997.3
太平興國(976.12——984.11)
雍熙(984.11——987)
端拱(988——989)
淳化(990——989)
至道(995——997)
因箭傷屢發而死
三子
(3)宋真宗趙恆(原名趙德昌)
生卒:968——1022.255歲
在位:997.3——1022.2
咸平(998——1003)
景德(1004——1007)
大中祥符(1008——1016)
天禧(1017——1021)
乾興(1022)
六子
(4)宋仁宗趙楨(原名趙受益)
生卒:1010——1063.355歲
在位:1022.2——1063.3
天聖(1023——1032)
明道(1032——1033)
景佑(1034——1038)
寶元(1038.11——1040.2)
康定(1040.2——1041.11)
慶曆(1041.11——1048)
皇佑(1049——1054.3)
至和(1054.3——1056.9)
嘉佑(1056.9——1063)
中毒暴亡
堂侄,收為養子
(5)宋英宗趙曙
生卒:1032——1067.136歲
在位:1063.4——1067.1
治平(1064——1067)
(6)宋神宗趙頊(原名趙仲針)
生卒:1048——1085.338歲
在位:1067.1——1085.3
熙寧(1068——1077)
元豐(1078——1085)
(7)宋哲宗趙煦(原名趙名佣)
生卒:1077——1100.124歲。
在位:1085.3——1100.1
元佑(1086——1094.4)
紹聖(1094.4——1098.5)
元符(1098.6——1100)
弟
(8)宋徽宗趙佶
生卒:1082——113554歲
在位:1100.1——1125.12
建中靖國(1101)
崇寧(1102——1106)
大觀(1107——1110)
政和(1111——1118.10)
重和(1118.11——1119.2)!
宣和(1119.2——1125)
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子
(9)宋欽宗趙桓(原名趙亶)
生卒:1100——115657歲
在位:1125.12——1127.3
靖康(1126——1127.3)!
國亡被俘後被馬踩死
金滅北宋北宋亡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
(1)宋高宗趙構
生卒:1107——118781歲
在位:1127.5——1162.6
建興(1127.5——1130)
紹興(1131——1162)
禪位於子
養子
(2)宋孝宗趙昚(原名趙伯琮)
生卒:1127——1194.668歲
在位:1162.6——1189.2
隆興(1163——1164)
乾道(1165——1173)
淳熙(1174——1189)
禪位於子
三子
(3)宋光宗趙敦
生卒:1127——1194.668歲
在位:1189.2——1194.6
紹熙(1190——1194)
被廢
三子
(4)宋寧宗趙擴
生卒:1168——1224.857歲
在位:1194.7——1224.8
慶元(1195——1200)
嘉泰(1201——1204)
開禧(1205——1207)
嘉定(1208——1224......
服金丹中毒
侄,養子
(5)宋理宗趙昀(原名趙與莒)
生卒:1205——1264.1060歲
在位:1124.8——1264.10
寶慶(1225——1227)
紹定(1228——1233)
端平(1234——1236)
嘉熙(1237——1240)
淳佑(1241——1252)
寶佑(1253——1258)
開慶(1259)
景定(1260——1264)
侄
(6)宋度宗趙禥(原名趙孟啟)
生卒:1240——1274.735歲
在位:1264.10——1274.7
咸淳(1265——1274)
二子
(7)宋恭宗趙顯
生卒:1271——132353歲
在位:1274.7——1276.2
德佑(1275——1276.2)
被俘送入西藏,後被冤殺
長兄
(8)宋端宗趙昰
生卒:1268——1278.411歲
在位:1276.5——1278.4
景炎(1276.5——1278.4)
在元軍追擊中受驚而死
弟
(9)宋祥興帝趙昺
生卒:1271——1279.29歲
在位:1278.4——1279.2
祥興(1278.5——1279)
由陸秀夫背負投海而死
元滅南宋南宋亡
元朝皇帝譜
太祖鐵木真(1162-1227)
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太宗窩闊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窩闊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後,由其四子拖雷監國一年,1229年才由窩闊台即位。1234年,聯合宋朝滅掉金國。又攻南宋,1241年,死時年56歲。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稱制
昭慈皇后,姓乃馬真,窩闊台的第六皇后。窩闊台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稱制。
定宗貴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
欽淑皇后----
(1248-1251)年稱制
欽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憲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憲宗,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父拖雷。即位後,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繼續擴張,1257年佔領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溫,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滅南宋,定都大都。改國號「元」。死於1294年,時年80歲。
成宗鐵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孫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稱為「善於守成」之君。死於1307年,時年42歲。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軍事實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死於1311年,時年31歲。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愛育黎拔力八達。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後利用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工具,並革除武宗的弊政。死於1320年,時年36歲。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溫,名碩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後進行革新政治。頗為振作。執法嚴明。於1323年,宮廷政變被殺。時年21歲。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孫鐵木兒,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父甘麻拉。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於1328年,時年53歲。
天順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
天順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兒子。在位1月,戰敗逃亡,不知所終。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戰,勝利後即位。死於1332年,時年29歲。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長子。在位八個月被毒死。時年30歲。
寧宗(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寧宗,名懿磷質班,元明宗次子。
順帝(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順帝,名妥歡帖睦爾,明宗長子。其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譴大將徐達率領明軍攻入大都,順帝出逃,元亡。1370年,順帝病死,時年51歲。
明代年表
年號紀年廟號名字即位時間即位年齡在位年數死時年齡世系
洪武1368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正月(1368.1)41......
3171朱世珍之子
建文1398惠帝朱允文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1398.6)224朱元璋之孫
永樂1402成祖朱棣建文四年六月(1402.7)432265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1424仁宗朱高熾永樂二十二年八月(1424.9)47148朱棣之長子
宣德1425宣宗朱瞻基洪熙元年六月(1425.6)281038朱高熾之長子
正統1435英宗朱祁鎮宣德十年正月(1435.2)914朱瞻基之長子
景泰1450代宗祁鈺正統十四年九月(1450.9)22830朱瞻基之次子
天順1457英宗朱祁鎮景泰八年正月復辟(1457.2)31838
成化1464憲宗朱見深天順八年正月(1464.2)182341朱祁鎮之長子
弘治1487孝宗朱佑樘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181836朱見深之第三子
正德1505武宗朱厚照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151631朱右樘之長子
嘉靖1521世宗朱厚璁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154560朱右樘之侄
隆慶1567穆宗朱載後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30636朱厚囪之第三子
萬曆1572神宗朱翊鈞隆慶六年六月(1572.7)104858朱載後之第三子
泰昌1620光宗朱常洛萬曆四十八年八月(1620.8)391月39朱翊鈞之長子
天啟1620嘉宗朱由校泰昌元年九月(1620.10)16723朱常洛之長子
崇禎1627思宗朱由檢天啟七年八月(1627.10)181735朱常洛之第五子
清朝的歷屆皇帝
努爾哈赤(入關前的皇帝):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於瀋陽城東,稱之「福陵」。
(1):皇太極(入關前的第二位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清朝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母葉赫那拉氏。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寧遠戰敗身亡後即後金汗位,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1643)。廟號「太宗」。
第一個廟號「太祖」
(2):順治: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瀋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3):康熙: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
(4):雍正: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5):乾隆:乾隆帝弘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6):嘉慶: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曆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7):道光:道光帝綿寧是清朝入關後的帝六代皇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
(8):咸豐:咸豐帝奕寧,道光十一年(
(9):同治:同治帝載淳是咸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生子。生於咸豐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親政。次年卒,年19。廟號「穆宗」。
(10)光緒:光緒皇帝(1871-1908),即愛新覺羅.載湉,廟號德宗,年號光緒,醇親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無嗣,載湉入繼為帝,當時年僅4歲,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光緒十三年(1887年)
(11)宣統:溥儀是醇親王的長子,光緒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慈禧太后於十月發懿旨,立溥儀為嗣帝,十一月初,溥儀登極,號宣統。
三年後,辛亥革命暴發,宣統宣布退位,中華民國宣布成立,並優待清室,讓宣統在紫禁城繼續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的順口溜
幫你記住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的順口溜——
堯舜禹 夏商周,春秋戰國亂幽幽;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一種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魏:220~265(45年)
蜀:221~263(42年)
吳:222~280(58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西晉:265~317(52年)
東晉: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
南朝:宋(420~479)
齊(479~502)
梁(502~557)
陳(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東魏(534~550)西魏(535~556)
北齊(550~557)北周(557~581)
隨:581~618(37年)
唐:618~907(200餘年)
五代:907~960(53年)
後梁(907~923)
後唐(923~936)
後晉(936~947)
後周(920~960)
宋:960~1279(300餘年)
北宋:960~1127(100餘年)
南宋:1127~1279(100餘年)
與宋同時期
遼:907~1125(200餘年)
金:1115~1234(100餘年)
元:1206~1368(1206鐵木真建國,1271年正是定國號為元,97年)
明:1368~1644(200餘年)
清:1616~1911(200餘年)
中華民國:1912~1949(3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0.1至今
===========================================================================================
朝代歌
又稱:歷史朝代歌
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
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此處提供幾種不同版本的歷史朝代歌:
第一種(通俗版)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簡易版)
歌訣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歸秦及漢三國休。
晉終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訣二(香港中學生常用簡易版本)
黃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
兩漢三國晉,晉後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第三種[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
北隋滅南陳,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第二首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國、秦。
西漢、新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用口訣法記憶中國歷史朝代
盤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東周)秦兩漢(西漢、東漢)成,
蜀魏吳爭晉(西晉、東晉)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
(註:三皇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用口訣法記憶「五代十國」名稱??
五代?d?d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可記作:??
梁唐晉漢周,??
前邊都有後。??
十國?d?d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又稱南平)、前蜀、後蜀、北漢,可記作:??
前後蜀,南北漢,??
南唐、南平曾為伴,??
吳越、吳、閩、楚十國,??
割據混戰中原亂。
▲用口訣法記憶南北朝國名
南朝:宋齊梁陳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東西(東魏、西魏),北周滅北齊。
▲補充五胡十六國口訣:前後南三燕,西秦南涼鮮卑建;前西二涼和北燕,政權仍為漢族建;前趙北涼夏匈奴;前秦後涼漢(成漢)氐建;羯後趙,羌後秦,十六小國長混戰。
附: 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創建人 都 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歷史大事記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d?d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d?d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d?d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 禹傳子啟 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夏 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武王滅商 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共和元年 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 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國學×參考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 秦始皇確立郡縣制 統一貨幣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 秦亡
公元前206年?d?d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 改國號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佔長安 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39年 北魏統一北方
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534年 北魏分裂東西
577年 北周滅北齊,北方統一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繼承北周 北朝結束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d?d649年 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 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 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 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併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 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d?d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d?d763年 安史之亂
780年
目錄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順序表: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民國再共和, 代代往下傳 1 漢朝和新朝 1.1 西漢 1.2 新朝 1.3 西漢 1.4 東漢 2 三國 2.1 魏 2.2 蜀 2.3 吳 3 晉朝 3.1 西晉 3.2 東晉 4 南北朝 4.1 宋 4.2 齊 4.3 梁 4.4 陳 4.5 北魏 4.6 東魏 4.7 西魏 4.8 北周 4.9 北齊 5 隋朝 6 唐朝 6.1 唐 6.2 周 6.3 唐 7 五代 7.1 後梁 7.2 後唐 7.3 後晉 7.4 後漢 7.5 後周 8 宋朝 8.1 北宋 8.2 南宋 9 遼 9.1 西遼 10 金 11 西夏 12 元 12.1 北元 13 明、南明 14 後金、清 15 中華民國和以後 16 其他 16.1 中華帝國(袁世凱稱帝) 16.2 滿洲國、滿洲帝國 漢朝和新朝 西漢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元光:前134年—前129年 元朔:前128年—前123年 元狩:前122年—前117年 元鼎:前116年—前111年 元封:前110年—前105年 太初:前104年—前101年 天漢:前100年—前97年 太始:前96年—前93年 征和:前92年—前89年 後元:前88年—前87年 始元:前86年—前81年 元鳳:前80年—前75年 元平:前74年—前74年 本始:前73年—前70年 地節:前69年—前66年 元康:前65年—前62年 神爵:前61年—前58年 五鳳:前57年—前54年 甘露:前53年—前50年 黃龍:前49年—前49年 初元:前48年—前44年 永光:前43年—前39年 建昭:前38年—前34年 竟寧:前33年—前33年 建始:前32年—前29年 河平:前28年—前25年 陽朔:前24年—前21年 鴻嘉:前20年—前17年 永始:前16年—前13年 元延:前12年—前9年 綏和:前8年—前7年 建平:前6年—前3年 元壽:前2年—前1年 元始:1年—5年 居攝:6年—8年 初始:8年—8年 新朝 始建國:9年—13年 天鳳:14年—19年 地皇:20年—23年 西漢 更始:23年—25年 東漢 建武:25年—56年 建武中元:56年—57年 永平:58年—75年 建初:76年—84年 元和:84年—87年 章和:87年—88年 永元:89年—105年 元興:105年—105年 延平:106年—106年 永初:107年—113年 元初:114年—119年 永寧:120年—121年 建光:121年—122年 延光:122年—125年 永建:126年—132年 陽嘉:132年—135年 永和:136年—141年 漢安:142年—144年 建康:144年—144年 永憙:145年—145年 本初:146年—146年 建和:147年—149年 和平:150年—150年 元嘉:151年—152年 永興:153年—154年 永壽:155年—158年 延熹:158年—167年 永康:167年—167年 建寧:168年—172年 熹平:172年—178年 光和:178年—184年 中平:184年—189年 光熹:189年—189年 昭寧:189年—189年 永漢:189年—189年 中平:189年—189年 初平:190年—193年 興平:194年—195年 建安:196年—220年 延康:220年—220年 三國 魏 黃初:220年—226年 太和:227年—233年 [[青龍:233年—237年 景初:237年—239年 正始:240年—249年 嘉平:249年—254年 正元:254年—256年 甘露:256年—259年 景元:260年—264年 咸熙:264年—265年 蜀 章武:221年—223年 建興:223年—237年 延熙:238年—257年 景耀:258年—263年 炎興:263年—263年 吳 黃武:222年—229年 黃龍:229年—231年 嘉禾:232年—238年 赤烏:238年—251年 太元:251年—252年 神鳳:252年—252年 建興:252年—253年 五鳳:254年—256年 太平:256年—258年 永安:258年—264年 元興:264年—265年 甘露:265年—266年 寶鼎:266年—269年 建衡:269年—271年 鳳凰:272年—274年 天鍹:275年—276年 天璽:276年—276年 天紀:277年—280年 晉朝 西晉 泰始:265年—274年 咸寧:275年—280年 太康:280年—289年 太熙:290年—290年 永熙:290年—291年 永平:291年—291年 元康:291年—299年 永康:300年—301年 永寧:301年—302年 太安:302年—303年 永安:304年—304年 建武:304年—304年 永安:304年—304年 永興:304年—306年 光熙:306年—306年 永嘉:307年—313年 建興:313年—316年 東晉 建武:317年—317年 太興:318年—321年 永昌:322年—323年 太寧:323年—326年 咸和:326年—334年 咸康:335年—342年 建元:343年—344年 永和:345年—356年 昇平:357年—361年 隆和:362年—363年 興寧:363年—365年 太和:366年—371年 咸安:371年—372年 寧康:373年—375年 太元:376年—396年 隆安:397年—401年 元興:402年—404年 義熙:405年—418年 元熙:419年—420年 南北朝 宋 永初:420年—422年 景平:423年—424年 元嘉:424年—453年 孝建:454年—456年 大明:457年—464年 永光:465年—465年 景和:465年—465年 泰始:465年—471年 泰豫:472年—472年 元徽:473年—477年 昇明:477年—479年 齊 建元:479年—482年 永明:483年—493年 隆昌:494年—494年 延興:494年—494年 建武:494年—498年 永泰:498年—498年 永元:499年—501年 中興:501年—502年 梁 天監:502年—519年 普通:520年—527年 大通:527年—529年 中大通:529年—534年 大同:535年—546年 中大同:546年—547年 太清:547年—549年 大寶:550年—551年 天正:551年—552年 承聖:552年—555年 天成:555年—555年 紹泰:555年—556年 太平:556年—557年 陳 永定:557年—559年 天嘉:560年—566年 天康:566年—566年 光大:567年—568年 太建:569年—582年 至德:583年—587年 禎明:587年—589年 北魏 登國:386年—395年 皇始:396年—397年 天興:398年—403年 天賜:404年—408年 永興:409年—413年 神瑞:414年—415年 泰常:416年—423年 始光:424年—427年 神麚:428年—431年 延和:432年—434年 太延:435年—439年 太平真君:440年—451年 正平:451年—452年 承平:452年—452年 興安:452年—453年 興光:454年—454年 太安:455年—459年 和平:460年—465年 天安:466年—467年 皇興:467年—471年 延興:471年—476年 承明:476年—476年 太和:477年—499年 景明:500年—503年 正始:504年—508年 永平:508年—512年 延昌:512年—515年 熙平:516年—518年 神龜:518年—520年 正光:520年—525年 孝昌:525年—527年 武泰:528年—528年 建義:528年—528年 永安:528年—530年 建明:530年—531年 普泰:531年—531年 中興:531年—532年 太昌:532年—532年 永興:532年—532年 永熙:532年—534年 東魏 天平:534年—537年 元象:538年—539年 興和:539年—542年 武定:543年—550年 西魏 大統:535年—551年 北周 武成:559年—560年 保定:561年—565年 天和:566年—572年 建德:572年—578年 宣政:578年—578年 大成:579年—579年 大象:579年—581年 北齊 天保:550年—559年 干明:560年—560年 皇建:560年—561年 太寧:561年—561年 河清:562年—565年 天統:565年—569年 武平:570年—576年 隆化:576年—577年 承光:577年—577年 隋朝 開皇:581年—600年 仁壽:601年—604年 大業:605年—617年 義寧:617年—618年 唐朝 唐 武德:618年—626年 貞觀:627年—649年 永徽:650年—656年 顯慶:656年—661年 龍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6年 干封:666年—668年 總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儀鳳:676年—679年 調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開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684年 嗣聖:684年—704年 周 文明:684年—684年 光宅:684年—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690年 載初:690年—690年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692年 長壽:692年—694年 延載:694年—694年 證聖:695年—695年 天冊萬歲:695年—695年 萬歲登封:696年—696年 萬歲通天:696年—697年 神功:697年—697年 聖歷:698年—700年 久視:700年—700年 大足:701年—701年 長安:701年—705年 唐 神龍:705年—707年 景龍:707年—710年 唐隆:710年—710年 景云:710年—711年 太極:712年—712年 延和:712年—712年 先天:712年—713年 開元:713年—741年 天寶:742年—756年 至德:756年—758年 干元:758年—760年 上元:760年—762年 寶應:762年—763年 廣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曆:766年—779年 建中:780年—783年 興元:784年—784年 貞元:785年—805年 永貞:805年—805年 元和:806年—820年 長慶:821年—824年 寶曆:825年—827年 太和:827年—835年 開成:836年—840年 會昌:841年—846年 大中:847年—860年 咸通:860年—874年 干符:874年—879年 廣明:880年—881年 中和:881年—885年 光啟:885年—888年 文德:888年—888年 龍紀:889年—889年 大順:890年—891年 景福:892年—893年 干寧:894年—898年 光化:898年—901年 天復:901年—904年 天佑:904年—907年 五代 後梁 開平:907年—911年 干化:911年—915年 貞明:915年—921年 龍德:921年—923年 後唐 同光:923年—926年 天成:926年—930年 長興:930年—933年 應順:934年—934年 清泰:934年—936年 後晉 天福:936年—944年 開運:944年—946年 後漢 天福:947年—947年 干佑:948年—950年 後周 廣順:951年—954年 顯德:954年—959年 宋朝 北宋 建隆:960年—963年 干德:963年—968年 開寶:968年—976年 太平興國:976年—984年 雍熙:984年—987年 端拱:988年—989年 淳化:990年—994年 至道:995年—997年 咸平:998年—1003年 景德: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 天禧:1017年—1021年 干興:1022年—1022年 天聖:1023年—1032年 明道:1032年—1033年 景祐:1034年—1038年 寶元:1038年—1040年 康定:1040年—1041年 慶曆:1041年—1048年 皇祐:1049年—1054年 至和:1054年—1056年 嘉祐:1056年—1063年 治平:1064年—1067年 熙寧:1068年—1077年 元豐:1078年—1085年 元祐:1086年—1094年 紹聖:1094年—1098年 元符:1098年—1100年 建中靖國:1101年—1101年 崇寧:1102年—1106年 大觀: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 重和:1118年—1119年 宣和:1119年—1125年 靖康:1126年—1127年 南宋 建炎:1127年—1130年 紹興:1131年—1162年 隆興:1163年—1164年 幹道:1165年—1173年 淳熙:1174年—1189年 紹熙:1190年—1194年 慶元:1195年—1200年 嘉泰:1201年—1204年 開禧:1205年—1207年 嘉定:1208年—1224年 寶慶:1225年—1227年 紹定:1228年—1233年 端平:1234年—1236年 嘉熙:1237年—1240年 淳佑:1241年—1252年 寶佑:1253年—1258年 開慶:1259年—1259年 景定:1260年—1264年 咸淳:1265年—1274年 德佑:1275年—1276年 景炎:1276年—1277年 祥興:1278年—1279年 遼 神冊:916年—921年 天贊:922年—926年 天顯:926年—938年 會同:938年—947年 大同:947年—947年 天祿:947年—951年 應歷:951年—969年 保寧:969年—979年 干亨:979年—982年 統和:983年—1012年 開泰:1012年—1021年 太平:1021年—1030年 景福:1031年—1031年 重熙:1032年—1055年 清寧:1055年—1064年 咸雍:1065年—1074年 太康:1075年—1084年 太安:1085年—1094年 壽昌:1095年—1100年 干統:1101年—1110年 天慶:1111年—1120年 保大:1121年—1125年 西遼 延慶:1132年-1134年 康國:1134年-1143年 咸清:1144年-1150年 紹興:1150年-1163年 崇福:1164年-1178年 天禧:1178年-1218年 金 收國:1115年—1116年 天輔:1117年—1122年 天會:1123年—1137年 天眷:1138年—1140年 皇統:1141年—1149年 天德:1149年—1153年 貞元:1153年—1155年 正隆:1156年—1161年 大定:1161年—1189年 明昌:1190年—1196年 承安:1196年—1200年 泰和:1201年—1208年 大安:1209年—1211年 崇慶:1212年—1212年 至寧:1213年—1213年 貞佑:1213年—1217年 興定:1217年—1222年 元光:1222年—1223年 正大:1224年—1231年 開興:1232年—1232年 天興:1232年—1234年 西夏 顯道:1032年—1033年 開運:1034年—1034年 廣運:1034年—1035年 大慶:1036年—1037年 天授禮法延祚:1038年—1048年 延嗣寧國:1049年—1049年 天佑垂聖:1050年—1052年 福聖承道:1053年—1056年 奲都:1057年—1062年 拱化:1063年—1068年 幹道:1069年—1070年 天賜禮盛國慶:1071年—1075年 大安:1076年—1085年 天安禮定:1086年—1086年 天儀治平:1087年—1089年 天佑民安:1090年—1098年 永安:1099年—1101年 貞觀:1102年—1114年 雍寧:1115年—1119年 元德:1120年—1126年 正德:1127年—1134年 大德:1135年—1138年 大慶:1139年—1143年 人慶:1144年—1148年 天盛:1149年—1170年 干佑:1171年—1193年 天慶:1194年—1205年 應天:1206年—1209年 皇建:1210年—1210年 光定:1211年—1222年 干定:1223年—1225年 寶慶:1226年—1227年 元 中統:1260年—1263年 至元:1264年—1294年 元貞:1295年—1297年 大德:1297年—1307年 至大:1308年—1311年 皇慶:1312年—1313年 延佑:1314年—1320年 至治:1321年—1323年 泰定:1324年—1328年 致和:1328年—1328年 天曆:1328年—1330年 至順:1330年—1333年 元統:1333年—1334年 至元:1335年—1340年 至正:1341年—1370年 北元 宣光:1371年—1378年 天光:1378年—1381年 明、南明 洪武:1368年—1398年 建文:1399年—1402年 永樂:1403年—1424年 洪熙:1425年—1425年 宣德:1426年—1435年 正統:1436年—1449年 景泰:1450年—1457年 天順:1457年—1464年 成化:1465年—1487年 弘治:1488年—1505年 正德:1506年—1521年 嘉靖:1522年—1566年 隆慶:1567年—1572年 萬曆:1573年—1620年 泰昌:1620年—1620年 天啟:1621年—1627年 崇禎:1628年—1644年 弘光:1645年—1645年 隆武:1645年—1646年 監國:1646年—1651年 永曆:1647年—1661年 後金、清 天命:1616年—1626年 天聰:1627年—1635年 崇德:1636年—1643年 順治:1644年—1661年 康熙:1662年—1722年 雍正:1723年—1735年 乾隆:1736年—1795年 嘉慶:1796年—1820年 道光:1821年—1850年 咸豐:1851年—1861年 褀祥:1861年—1861年 同治:1862年—1874年 光緒:1875年—1908年 宣統:1909年—1911年、1917年7月1日至7月12日 中華民國和以後 中華民國紀年「中華民國」,簡稱「民國」,公元一九一二年為民國元年。這並不是年號。 其他 中華帝國(袁世凱稱帝) 洪憲。1916年,為期83天。 滿洲國、滿洲帝國 大同:1932年—1934年 康德:1934年—1945年
================================================================================================
框架學之三:《論語》解讀
春節期間,又看了一遍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這本書是我讀的幾本《論語》注釋書中我最喜歡的。 孔子的偉大就在於在幾乎2500年前,他已經把該說的道理都說過了,後人很難超越他。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回到孔子時代跟他直接對話,後人只能通過自己的理解來闡述孔子的道理。朱熹同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儒,就是因為他注釋的《四書五經》成為被官府認可的注釋,任何人想通過科考必須「背誦」朱同學的注釋。當然,這也是毀壞了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原因。南先生對朱熹同學的注釋就很不滿意,在《論語別裁》中,充滿了對宋儒的批評。南先生的大部分觀點我都同意,我也喜歡他把整個《論語》串起來理解的思想。南先生的注釋同時也是一個故事書,充滿了各種歷史和詩文故事,實在受益非淺。南先生在書的前言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尤其欣賞:「至於孔子學說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
一直以來,我希望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理解或者說整理一下我認為的儒學重點,就是用框架式思維來整理孔子思想。這是個很無恥的想法,因為我實在太卑微了,作為一個學數學的人,作為一個語文功底很弱的人,作為一個業餘的論語愛好者,我有什麼資格和能力來闡釋儒學呢?南先生上邊的話給了我勇氣,只要不是「故加曲解」,對《論語》原文本意的理解,始終是有價值的。我今天的觀點也許很幼稚,也許明天我就否定了自己的觀點,也許會由於有明顯的錯誤而貽笑大方,但畢竟是我今天的思考水平。 所以,姑且一試。
我的方法是先把基本要點找出來。 看了很多研究孔子的書,看到很多人提煉出各種各樣的辭彙,我總是覺得不是特別解渴。前天深夜,怕影響家人休息,我躲在酒店廁所里,靠著洗臉台,在我的筆記本里習慣性地勾勒,把我認為的儒學要點羅列出來,然後對它們邏輯分類,最後畫出一張圖出來,就得出了下邊的結論。
我認為儒學涵蓋了兩個主要領域:道德和哲學。在道德方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仁」,一個是「禮」。「仁」是儒學最高學問,講的是道德的修養,「吾道一以貫之」講的就是「仁」。禮是儒學的核心概念,講的是道德的次序問題,所謂「禮讓為國」。在哲學層面的關鍵詞是「和」,和諧社會的「和」,「和」是中國文化的頂級智慧,它的表現就是「中庸」,「極高明而道中庸」嘛!被「仁」、「禮」和「和」所教導的古代知識分子,或者叫「士」,形成了一種「有為」的民族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禮、和、有為」這幾個關鍵原則如果用一個框架來表示,我願意把它們描述成這樣一個框架:
凱文版儒家思想框架圖
下邊,我嘗試著繼續用框架的方式來分解一下這四個原則。沒有辦法,我是學數學的,框架就是我的拐棍,離開它我還真不知道怎麼說話呢!一、仁:內聖外王,推己及人「仁」是儒學的中心思想,太多的人解釋過它。為了畫好這個框架,我們學習南先生,先引入兩個佛學原理。佛說萬物只有三個理則:體、相、用。如一個茶杯,玻璃是「體」,「相」就是它的形狀,「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體的東西。體和用的關係可以用下邊的框架來描述:
「體」是跟自己相關的,「用」是跟別人之間的關係。 借用這兩個概念來解釋「仁」就再舒服不過了。我們先來看看「仁」這個字的組成,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是「二」。也就是說,「仁」首先是「做人」,「克己復禮為仁」,是一個人的自我修養,這就是「仁」的體。「仁」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仁者愛人」,這是「仁」的用。有一個詞來描述古代知識分子對於「仁」的追求目標是再準確不過了,就是「內聖外王」。內聖即仁之體,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要象聖人一樣;外王即仁之用,就是一個人對外要講究仁義,而不是霸道,要成就一番事業。所以,下邊這個框架就是對「仁」的描述:
凱文版「仁」字框架圖:內聖外王
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即為內聖,齊家、治國、平天下即為外王。關於領導力,《論語》里還有兩句話,我經常引用。一句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句話是講領導人的自身修養,邏輯上就是仁的內聖。還有一句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句話是講領導人的領導原則,邏輯上是仁的外王。幾乎所有跟仁相關的話都可以用這個框架來解釋。 所以我曾經說這個框架是我開啟《論語》的鑰匙。內聖的隱含邏輯順序是由內而外。 就是一個人要先做到自我的內心修養,然後才能去影響別人。比如說:「不患無位,患何以立。不求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你看講的多好!自己修養不到,就不要埋怨別人不給你機會。還有一句話非常好:「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你看,要想「安人」,首先要「修己」。我把領導力的第一層次定義為「修己安人」,這個以後再表。外王的隱含邏輯順序是推己及人。這也是孔子說的「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話,其實都是孔子他老人家說的。孔子兩次提到「吾道一以貫之」,「一」指的是什麼被認為是千古之迷。其中一次曾子解釋為「忠恕」而已。其實我同意南先生的話,一以貫之就是體用一貫,有體有用,既有內心修養,又有為人處事。二、禮:自我抑制,對人謙恕如果說「仁」是孔子關於道德的最高要求,那麼它的表現形式就是「禮」,禮其實是關於道德的秩序。換句話說,如果仁是體,則禮則為用。 這個框架怎麼畫,我想大家就都知道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可以算是我在歷史方面的啟蒙書,我特別喜歡它兩點,一是他能夠緊緊抓住中國歷史的「刺蝟優勢」:以農業為主營業務和以稅收為政府的核心能力;而且他能夠透視事件看到政治背後的道理,他明確指出儒家思想是帝制中國的憲法思想。後者跟南懷瑾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相當長的時間我不理解禮,不知道為什麼孔子這麼重視禮,直到最近幾天又讀了一遍《大歷史》,我才完全明白了以下這些道理。儒學中的「禮」,不僅僅指禮貌、禮節、禮儀等,而是社會秩序的禮,個人的禮,更深層度看它指的就是中國的倫理道德和人文文化。首先我們來談一下「禮」的來源。最早的時候,人們祭祀鬼神和祖先,形成一套固定的儀式;後來這些儀式演化成為人與人之間的禮儀;再後來,形式上的禮儀反應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秩序。這個秩序,就是禮的直接作用。2-1、禮的內外秩序當一個人跟另外的人相處的時候,禮的秩序是什麼呢?簡單一句話就是「卑己以尊人」,就是自我抑制,對人寬恕。畫張框架出來先:
凱文版「禮」字框架圖:卑己尊人
我們還有好多話是關於這個秩序的,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等,對待自己的要求是「溫良恭儉讓」,跟別人相處要「仁義禮智信」,你看不就是這個基本精神嗎?所以說「禮」是「仁」的外用,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中國人的禮!我們其實早就忘了什麼叫禮或者傳統道德了,但是作為有傳統的中國人,我們的禮早就融入到我們的血液當中了,我們甚至都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了。無論我們的個體差別多大,如果把中國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跟把西方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我們跟他們在禮的方面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此,他們是富有侵略性的。所以我們說自己是「禮儀之邦」。2-2、禮的家國秩序僅僅明白禮是道德的秩序還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它會成為中國帝制的憲法精神。為什麼自漢武帝開始,各個朝代都把儒學作為正統學說來扶持,甚至皇帝到孔廟都要磕頭。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回到2000年以前,當時中國是個巨大的農業國家,很多的時候多災多難,所有政府的收入來自於對農民的稅收,而且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徵稅。(稅的問題很有趣,研究透了稅,幾乎可以開啟朝代政治的大門。這個以後再說)。一個大而無當的官僚政府要管理一個寬闊的農村和繁多的農民家庭,而且當時沒有數字管理,沒有現代的通訊手段,怎麼辦?這個時候,儒家思想在產生了500年之後終於走到歷史前台。儒家思想極為看中家庭的禮節,如子對父親的孝,並且把家庭倫理推廣到國家,強調臣民對君主的忠,承認君權的至高無上性。這才是皇帝推崇儒學,尤其是儒學中禮學的最重要的原因。由於沒有精確化的數字管理,官僚組織治理龐大而分散的農民集團時,需要用抽象觀念和意識形態來管理,這時儒家的禮和道德理念實際上成為一種紀律,一種約束民眾的行為規範,成為帝制的基礎。過去法律,尤其是刑法的基礎都是儒家的禮教。皇權社會最終的裁判力量來自於皇帝本身的意志力,取決於他作為人的品德,而非組織機構上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儒家思想實際上也成了國家的「憲法精神」。它承認皇帝的絕對權利,同時在道德上要求皇帝他同時具有照顧臣民的義務,除非百姓安居樂業,為人君的不能安逸。「民為貴,社稷為輕,君為次。」 儒家禮法和傳統成為約束君主的最重要工具。 相信你已經極度厭倦了上邊羅羅嗦嗦的道理,我也是,還是讓我們用兩張框架圖來表示一下吧:
知道上邊的道理,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過去帝王會經常講幾句話:「禮讓為國」、「以孝治天下」和「忠臣必出自孝門」等等了。這些實際上是國家的基礎啊!
2-3、禮的相對順序五四的時候,人們反對儒家思想,因為儒學裡有很多很過分的話,如:「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為臣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等等。所以大家號召打倒孔家店。其實真的冤枉了孔子,孔子從來沒有說過這些話,這些話都是後期的大儒,如董仲舒、朱熹等人說的。他們的確宏揚了儒學,使它成為正統;然而,他們也在過程當中加了不少私貨進去,結果影響了儒學的成分。如果我們來看《論語》原著,孔子思想反倒是很民主和開明的呀。在兩個第三方之間,他提倡禮有相對順序,而且是尊者先表示禮才可以。如「父慈子孝」,就是父親首先要慈祥,兒子才孝順;「兄友弟恭」,就是哥哥首先要對弟弟友好,弟弟才尊重哥哥。他的名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直被人批評,認為這就是「三綱」,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首先做得象君主一樣,然後臣子做得象臣子一樣」,後半段的順序也是一樣的。在最忌諱的君臣關係方面,一方面儒家承認君主的集權,同時也對君主有很多約束和要求,要承擔照顧臣民的義務。孔子在回答魯定公關於君臣之道的問題時是這麼回答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孟子的話就更直接了,他的名句是:「民為貴,社稷為輕,君為次。」他還講過一句狠話:「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賊」。荀子也講過:「從義不從父,從道不從君」,他還有一句千古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看看這些先儒多麼有風骨啊!所以我們明白為什麼諸子百家時期是中國思想家的黃金期啦。還是讓我們用框架來表示吧:
以前我們總是很討厭「禮」,看了上邊幾個框架圖,我們就多幾分對「禮」的了解和理解,其實它並沒有離開我們,一直在我們舉手投足間存在著。這就是文化,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文化。三、和:極高明而道中庸「和」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最高智慧了。如果你去一趟故宮,會發現三大殿的命名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中和、保和都來自於《周易》,都是對「和」狀態的描述。「和諧社會」,其實本意不錯,在「階級鬥爭為綱」理論中是沒有和諧社會的概念的,它也只存在在中國的古文化中。 如堯的時候就提出「協和萬邦」的概念。簡單地說,「和」代表著事物之間最和諧的關係。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它相對應的另一個事物。宋朝理學家張載先生寫過一首著名的哲學詩,可以描述事物之間的哲學關係:「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1、二分法:非黑即白所謂二分法就是上邊說到的前三句,馮友蘭先生曾經把最後一句話改成「仇必仇到底」來描述二分法,單邊主義和階級鬥爭為綱。我們可以用下邊的框架表示:
在MAO的時代,曾經有這麼一句話: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這是地地道道的二分法。階級鬥爭本身就是二分法。當劉少奇提出在經濟領域階級鬥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的時候,MAO既而提出:經濟的上階級鬥爭已經結束了,但是思想上的階級鬥爭還是主要矛盾!這太可怕了!當時的中央黨校校長提出「合二為一」,則立馬被打倒在地。 布希的單邊主義也是二分法。你不尊崇我們的理念,我就要打你!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單邊主義的頂峰表現。單邊主義來源於西方的叢林法則,這是跟中國的傳統禮文化絕對不一樣的地方。2、陰陽圈:負陰抱陽同樣是兩個相對立的事物,在中國古文化的環境中,就產生了非常偉大的陰陽圈關係。它幾乎可以描述任何相悖的事物(概念)之間的關係。它們除了是對立關係之外,還可以互相轉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邏輯關係。
比如我們講「危機」,在英文中是「danger」的意思,在中文中卻同時包含著danger和opportunity兩個相對的概念。陰陽智慧在描述危機關係的時候指出,危中有機,機中有危;最倒霉不過50%,最幸運也不會超過50%; 危可以轉化為機,機也可以轉化為危,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你看,跟簡單的非黑即白相比,陰陽是多麼有智慧啊!3、和:中庸之道中庸被現代人批評了很久。一般來說,中庸被認為是「妥協」、「折中」、「沒有原則」。其實,我認為大家誤解了中庸,如果中庸是這麼沒有智慧的,也不會有「極高明而道中庸」的說法了。 中庸絕對不是妥協,它是「第三條路」,是一種能夠「化解」兩個相悖事物的極高的智慧的思考。 我們再回到張載的詩,「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描述的就是這個「和」狀態,在兩個「相對」的概念中間,一定可以找到一個超越他們之間矛盾的「和」概念。
凱文版「和」字框架圖:中庸之道
我已經完全忘掉了以前有沒有學過黑格爾的辯證法,他提出「正、反、合」的概念,我不知道是不是跟這裡的中庸之道是一樣的邏輯概念。 我也沒有特別研究過佛學中的「不二」的概念,我感覺它跟這個框架圖也有相通的地方。對於「和」的描述,更多出現在《易經》和《中庸》裡邊,在《論語》中不多,但也有幾句:過猶不及;欲速則不達;無可無不可;君子和而不同;禮之用,和為貴等。任何矛盾都有它的化解之道,如果我們找不到,只能說我們的智慧還不到。所以我說「仁」和「禮」是道德層面的概念,而「和」是哲學和智慧層面的概念。四:有為:自強不息在我們了解了「仁、禮、和」這三個概念之後,我們要回到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層面上來看。什麼是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呢?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已經提過,是兩句話: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其實就是儒家的精神,也可以用另外兩個字來概括:有為。儒家和法家都講「有為」,但不太一樣。儒家的「有為」指的是「為而無所求」。儒家講要承擔責任,以天下為己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是儒家其實沒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他講究「竭盡己力,成敗在所不記」,還有「盡人事,聽天命」。《論語》里有很多描述「有為」精神的話。比如:「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孔子也提出「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主張,不知道影響了多少人啊。孟子也有很多關於「有為」的話,比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比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等。後世關於「有為」的話就更多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可以說,「有為」的思想已經深深浸入我們每個人的血脈。為什麼中國人現在工作比美國人努力? 因為中國人潛意識裡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光宗耀祖。為什麼這麼多的加班甚至節假日都在工作?為什麼這麼多的過勞死?其實都是「有為」背後惹的禍!「仁、禮、和」,加上「有為」,就是我理解的儒家思想要點。 儒家思想是個大寶庫,每個人看都會不一樣,就算同一個人,每進去一次的收穫都會跟上一次不一樣。但是,重要的是要行動,要開始用自己的筐子來裝一些寶藏回來。哪怕最後發現拿回來的不全是寶藏,也沒有關係。 因為在思考的過程當中,這些東西其實已經變成你自己的東西了。
框架學四:道家思想之為人處世篇--退身以讓
在我的文章中,不停出現的一個字就是「道」,那麼到底什麼是道呢?我們來解一下這個字,會發現它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由日月星辰組成的「天道」;第二部分是由「之」旁引申出來的「地道」;第三部分是由「自」旁引申出來的「人道」。
所謂道,即規律,它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規律,包括天道代表的形而上的規律----這個世界是怎麼產生的,它是怎麼運行的等等;包括地道代表的事物之間的規律---道理;包括人道代表的為人處世的規律---道德等等。天、地、人合起來就是三才。孔子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三才之道焉。我來理解道家思想,也依據三才之道的思維框架。道家思想的框架圖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地道引申為哲學思維,我用四個字「相反相成」來表示。2)人道引申為為人處世,我用「退身以讓」來表示。3)天道引申為治國之道,就是治國要效仿天道,叫做「無為而治」。
在所謂「內聖外王」中,內聖代表人的自我修養,一般用儒道兼修來表示,就是要同時用儒道思想。儒和道可以說是中國人思想的兩面鏡子(林語堂語),儒家講究有為,代表進取的智慧,道家講究無為,代表放棄的智慧,一個人只有能夠同時學會進取和放棄,才是個大修為的人。(關於儒道互補和比較,我以後會繼續談到。)我先讀的是《論語》,是儒家的東西,覺得跟自己以前的狀況非常契合;近半年開始學習一些道家的思想,越學習越受它的影響,我能夠做出辭職的決定可以說是深深受了道家的影響。我來理解道家的為人處世思想,覺得可以用「退身以讓」這個詞來表示。為人處世邏輯上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自己跟自己的關係,另外一個層面是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每個層面基本都可以用兩個關鍵字來表示。自我修為方面的兩個關鍵字,一個叫「缺」,另一個叫「退」。人際關係方面關鍵字,一個叫「讓」,另外一個叫「柔」。以我現在的淺見,缺、退、讓、柔代表了道家的處世哲學。越體會,我覺得越有道理。
一、我們首先看一下自我修養層面。老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對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認在事情之中已經有了它自身的對立面。說得簡單一點,這種哲學思維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想「得「,但是你得到的最終一定會失去,你得到的越多可能失去的更多,因為在「得」中蘊涵著它的對立面「失」。你看那些貪官哪有最後不報應的!如果你想真正的「得」,必須首先考慮「失」。所謂「捨得」的意思就是不捨不得,沒有捨棄就沒有真正的得到。「舍」至少要做到「不貪」,不要貪那些能夠給你帶來惡性後果的東西,不該得的東西得到的越多越危險。不貪,包括對名、利、權的不貪慾。從程度上看一個是缺,即不求全;另外一個是退,即功成身退。30歲以下的人很有可能聽不懂這個道理,你可能會認為你在講什麼呀?太消極了吧!也許我表達不清,讓你以為是消極,其實不是。缺和退的本質不是為了退,而是為了更好地獲得,為了更大的成功,這是非常積極的一種方式,是非常智慧的一種方式,不到一定境界的時候是理解不了的。謀定而後動,匹夫之勇是沒有價值的!1、 缺---不求全「缺」字背後有很多哲學邏輯。1)首先是「物極必反」,老子講過「否極泰來」、「剝極而復」,你倒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好運就要來了;你發達到極點的時候就要衰落了。千萬別求全,別求滿,一到極點就要轉運了。有一次體育頻道請白岩松來做在線,有個網友問白一個問題,說你認為中國足球以後會怎麼樣。白岩松說了一句很有「智慧」的玩笑話:中國足球一定會越來越好!主持人很納悶,問他為什麼這樣說。老白說因為中國足球已經糟糕到極點了,已經不可能再糟了!什麼事情到了極點的時候,一定會轉折。有人說現在互聯網管制太嚴了,我則認為,現在其實是好機會,管制最嚴的時候意味著之後將開始放鬆,所以在這個時候堅持下去的以後一定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如果說輿論環境太鬆了,網路媒體太牛了,這個時候要倒霉了。大家還記得2003年,有人說那是「網路之年」,孫志剛案件、孫大午事件、劉涌案件、哈爾濱寶馬案,一個接一個,互聯網多牛,甚至被人認為存在著「網路審判」這個詞。但是物極必反,一下子到了2004年,政府嚴格管理網路媒體,一夜之間,我們的搜狐視線沒有了,傳媒頻道不在了,總編在線不能做了!什麼事情都是物極必反。2)另外一個是「相反相成」,相生相剋,「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依」,在福中有禍,千萬不要認為你現在所擁有的就是未來一定能夠真正擁有的。老子還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多好!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得到羞辱,知道停止的人不會有危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你看到哪個家庭能夠做到永遠有錢,能夠一直守下去的?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大將叫郭子儀,赫赫有名,五女拜壽講的就是他的故事,是古時候難得的能夠福祿雙全而又高壽完存的功臣。皇帝賜給他一個大大的府邸,老頭拄著拐杖去看,對工人說要給我好好蓋,蓋結實點!瓦匠說,我們祖孫三代在京城蓋房子,我們從來沒有看到我們蓋的房子倒塌過,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住我們房子的房主,很難有能把房子傳過三代的。老郭一聽這話,說,好!你們愛怎麼蓋就怎麼蓋吧!轉身走了,再也不來看了。房子不會塌,人卻不能持續富貴!「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又富又貴又驕縱不是找倒霉是找什麼嗎?越高貴,越要小心,越要夾著尾巴做人,可惜真的沒有人明白這個道理!2、 退---功成身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功業可以了,名聲可以了,你也該退了。除了職場上的功成身退,還有軍事上的窮寇莫追,商場上的見好就收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能說什麼事情是你做的就是你的,你做的不等於是你擁有的。很多企業的創始元老說這個江山是我打下來了,我要做這個江山。凡是這樣想的沒有能夠得到好結果的,或者他自己很慘,或者企業被內亂搞壞結果他什麼也沒有了。你只有不去想著要佔據、要獨享,你才能真正擁有!這個功名富貴才能真正的不離開你。什麼時候離開呢「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該轉折的那個時機叫「常」,什麼時候該轉不轉,就要倒霉了。對「勢」的判斷要依據「常」。但真的能夠發現這個「常」機,並能夠果斷地作出判斷和決策的,少之又少! 3、我們舉一些「缺」的例子。《易經》看世界始終都在變化之中,始終是不圓滿的。佛學對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就是能容忍許多缺憾的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月亮每天都是那麼圓的,但是每個月月亮圓的時候只有那麼兩三天,「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不要講我什麼都佔了,我又有名,又有利,還有漂亮的老婆,什麼都佔了,什麼都是你的,你的人生達到了完美!那不可能的!曾國藩的書房叫「求缺齋」,就是要求自己要有缺憾,不要圓滿,太圓滿了就完了,做事就要留一點缺憾。1)我舉《商道》中杯子的例子。200年前朝鮮有個首富,叫林尚沃,比今天中國的丁磊還有錢。林有個杯子,叫「戒盈杯」。林說:「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這個杯指的就是這個戒盈杯。什麼叫戒盈杯呢?戒盈的意思是酒千萬不要倒得太滿。那個杯子很神奇,如果杯子倒七分滿的酒,就是七分酒,正常如其他的杯子;但是如果想倒滿的話,則倒多少酒都倒不滿,把一罈子的酒倒到這個杯子里都倒不滿!那麼多的酒就都不見了!林尚沃從這個杯子里悟出了人生和商業的道理,就是什麼事情都不要太滿,財富也不要追求太滿。一個不求滿的商人反倒成了首富,那些營營計較的人反而什麼都得不到,這個道理還不夠清楚嗎?所以林說:「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2)再講一個鼎的故事,還是林尚沃這個朝鮮前首富的故事。有一個人要造反,跑來找他,說天下這麼腐敗,你跟我起來革命吧!革命成功之後你就是一等功臣,我讓你讓丞相,那麼你將除了是朝鮮首富之外還是朝鮮第二有權利的人,你還將名垂千古,成為一代偉人。我的軍事方面都準備好了,就是缺少你這樣一個有理財天賦的人加盟,革命畢定成功,腐朽的政府畢定被推翻!林很躊躇,我該怎麼辦呢?跟他一起革命的話,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如果我拒絕他,政府的確很腐敗,萬一他成功了我怎麼辦?我現在拒絕他他也會殺了我呀?躊躇不知道該怎麼辦。忽然想起一個事情,他以前在山上修道,臨別時師傅留給他一張字條,讓他在危險的時候拆看。打開一看,上邊之後一個字:「鼎」。鼎是什麼意思?這個字怎麼能夠救我呢?他搞不明白鼎是什麼意思,就去找朝鮮的一個大學者,說我現在遇到一個危機,師傅告訴我「鼎」字可以解救我的危機,請問鼎字什麼意思?鼎是什麼意思呢?是過去國家的象徵。大學者講了一個故事,是中國春秋時候的故事,當時的霸王是楚庄公,他很有勢力,諸侯都怕他,尊他為霸。當時周天子還在,名義上是所有諸侯的領導。楚庄公心裡不舒服,我是霸主了,可是上面還有一個周天子,我能不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呢?然後他帶著軍隊就到了周天子都城的旁邊。周天子就派了一個大臣去見他。楚庄公問了那個大臣一句話,你知道鼎有多重嗎?周大臣立刻明白了,鼎是周朝的象徵,他現在問鼎的輕重,就是想問周天子的天下有多重,是否可以取而代之的意思。周大臣回答說,鼎的輕重不在於它的重量,而在於它的德行。德行低,鼎再重也壓不住天下;德行高,鼎再輕也可以得到天下。現在周天子的德還沒有失去,現在不是你問鼎的時候。即使你得到了鼎,你會失去人心和德行,你也得不到天下。楚庄公一聽,很有道理,就帶著軍隊打道回國了,再也沒有挑戰周天子的權威。這個故事就是「問鼎輕重」的故事。鼎有三條腿,代表三件事情:名、權、利,這是天下人都想要的東西,不是名,就是權,不是權就是利。問鼎輕重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千萬不要想什麼都擁有。如果三個東西同時擁有在你的手裡,就象鼎的三隻腿都合在一起了一樣;如果只有一個腳在頂著這個鼎,你想想看,這個鼎一定會倒下去的,你也就完蛋了。你想當官,就是選擇了「權」,那就不要逐「利」,當官逐利就變成貪官了,貪官一定會完蛋的。你既然選擇了當官就要好好當官!學者也好,文人也好,專家也好,藝術家也好,求的是「名」,就不要去追「權」,好好當你的名人,做你的學問就是了。名人當了官員,既損失了原來的身心自由和輕鬆,又不能踏踏實實地做官為民謀福,還要撈上一筆,這樣其實最後什麼都得不到,搞不好要落個心理分裂症。同樣,商人就當你的商人就好了,守商人的本分,不要涉足權力。什麼都想得,就像一個腳的鼎一樣,一定會倒下來。林尚沃聽了這些話之後豁然開朗,我已經有錢了,幹什麼還要去追求權和名呢?沒有必要啊!我就算以後能夠得到權和名,但最終一定會全部失去!他就決定不參與革命了。果然革命失敗,他得到了保全。這個問鼎輕重的故事很好,世上就這麼幾件事,想什麼都佔全了,有錢,有名,有權,還有花姑娘,如果你的德行不夠,只用一個腳來頂這個鼎,你是頂不住的,它一定會倒下來!如果世人真正理解了這個故事,就不會做那麼多的傻事了!不要什麼好的東西都是你的。不要做暴利的行業,不要追求不正當的利潤,否則必有後患。那些做毒品生意的人、做賭場生意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逼良為娼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得意的時候千萬不要驕傲,越得意越要謙虛謹慎。招聘的時候不要招聘第一名的人,不要招聘學習最好的人,在學習上是第一名的人往往在其他方面有缺陷,最後的事業不一定最好。你看看你班的同學,小學、中學、大學,你說第一名的人他怎麼著了?他在某一個地方走得太急了,他就會失去更多。4、我們再舉關於「退」的例子。你知道剛出生小孩的手是什麼樣的嗎?是握著的。你知道人死了之後,手是什麼樣的嗎?是放開的。人生下來好象就是為了攫取,但最後什麼都帶不走,一切都是空的。甚至很多人就是死在了這隻手上,就跟猴子一樣。你知道印度人怎麼抓猴子嗎?用一個網,上邊留一個洞,小小的洞,在網的另外一側放著許多猴子喜歡的果仁。猴子把手鑽進這個洞,就抓住了果仁。但是洞口很小,握著拳頭就收不出來了。其實它一收手,把果仁捨棄掉,就可以把手拿回來,但是他就是不鬆手,結果被獵人輕鬆抓住。可笑嗎?可笑!有這樣的人嗎?太多了,比比皆是!為了抓什麼東西,不捨棄,結果人就被抓住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你看看這些年來,那些企業家們,那些官員們,凡是貪婪的人有哪些不被抓住的!有的人為了抓錢,有的人為了抓權,有的人為了抓名,偶的人為了抓面子,有的人為了抓其實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但是就是為了抓這個東西,最後有的把健康丟掉了,有的把名聲丟掉了,有的把身家性命都陷進去了。你願意當那個猴子嗎?如果不願意,就要明白一個道理:人要敢於放棄,有舍才有得,不捨棄小利得不到更大的自由。1)姜子牙幫助周武王打下江山之後,並不留戀都城的繁華和治國的權利,他知道那些不是他應該再繼續的了,就立即到自己的封地齊國去了。齊國是姜子牙的,他樂於放棄治理整個國家,而去選擇建設齊國,最後留下了一個強大的齊國給後人。張良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立了大功,打下江山之後,他淡薄名利,懂得謙退韜晦,沒有在政府當官,只是要了一個小小的地方留城作為封地,自己在那裡讀書修鍊,其樂陶陶。後來發現,凡是要大封地的人全都給劉邦殺了,而張良以自己的功成身退得到了保全。大家都知道範蠡的故事吧?他知道勾踐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富貴,於是在勾踐稱霸之後,立即功成身退,帶著西施泛舟西湖,同時做生意賺大錢,過上了多麼快樂的生活。姜子牙、張良、范蠡都是比較好的功成身退的例子。你會說,他們多傻啊,工作那麼努力,立了那麼大的功勞,卻得到那麼少!但其實他們得到的最多,他們得到了自己身心的自如,得到了一種「自由度」,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們儘管從世俗角度看事業舞台變小了,但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看,舞台其實變得更大更開闊更自如精彩。2)韓信則是個非常不懂得退讓的人。他功勞非常大,戰爭中間甚至有自立的念頭。建國後,一開始他被封為楚王,後來被懷疑謀反,被抓起來,證據不足;又被貶為淮陰侯,一個很小的地方,但也不允許他到自己的領地;最後又被懷疑謀反,被呂后和蕭何合謀抓起來,殺了。在韓信最高潮的時候,如果他幫劉邦,劉邦成;如果他幫項羽,項羽成。這麼厲害的人,沒有人比韓信更厲害了,最後被殺了。為什麼?韓信總是心懷一些東西,永遠心懷怨艾,我當年怎麼怎麼樣,我是有功勞的人,別人對不住我。手裡總是放不下昔日的光芒,放不下自己重新佔據政治中心舞台的慾望,放不下對那些其實不存在的機會的一種若有若無的渴望,最後自己成了那個猴子,被抓住了,被殺了。他忘了其實時勢環境都發生變化了,他過去擁有的在新的時候其實已經不存在了:「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不舍小利最後丟失的更多!也許金錢、地位這些實際的東西容易捨棄,但是那些虛無縹緲的你覺得很重要但其實已經不重要的東西,其實捨棄起來更難一些。所以說道家是關於捨棄的智慧,捨棄是需要有大智慧的啊!一個人就知道沖沖沖,什麼目標我想同時得到,不知道得到這個東西的同時也會另外的東西。人和人之間相處其實也是「捨得」的道理,你給予別人越多,別人同樣也會給你很多。你什麼都不給別人,別人什麼也不會給你。自私的人,其實是得到最少的人。所以一個人的自我修養,有兩個字,一個是缺,即不求全,一個是退,即功成身退。現代人講EQ,一個EQ不好的人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緒,另一個是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學會了缺和退,實際上就學會了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也就提高了自己的EQ,在組織中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二、我們再來談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老子認為在人和人交往當中,要用柔弱對剛強,用忍讓對強硬,最後達到「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地步。人和人相處從層次上分有兩個原則,一個是「讓」,一個是「柔」。1、讓---退身以讓老子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報怨以德」等,這些都是關於「讓」的道理。《易經》里有句話:「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實際上成了道家思想中為人處世的最重要原則。2、柔---以柔克剛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守柔處弱: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武當派的太極功,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你打過來,我退,我退,我退退退,等退到你的力氣衰了,「時」和「位」已經發生變化了,新的「勢」已經形成的時候,我再反擊。一反,你就敗了。柔道,或者曰隱忍,都是「以柔弱勝剛強」之意。現在流行「亮劍」,說面對天下第一高手,明知不敵,也要亮劍,也要迎戰。這更多講的是精神。敢不敢亮劍是一回事,能不能戰而勝之是另外一回事。你一伸手,對方一劍把你搞死了,你還搞什麼搞!亮劍是需要時間的變化,需要有形勢的變化來配合的。不要輕易出手,一旦出手而不能得手,講非常被動,要保證自己出手就贏。你看那些老是跟人家吵架的人,他根本吵不贏,大家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了,知道他吵架的功力了,他自己就喪失力量了;那些平時根本不跟人吵架的人,關鍵時刻說出一句話就很硬。「夫常不言,言之必中」!以柔克剛中柔的目的不是為了忍,是告訴你除了硬對硬之外還有別的選擇的,我可以用柔的方式得到這個東西。這雖然看起來時間上可能更長,但更穩妥,更深遠,負面破壞力小。3、 退身以讓的例子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張廷玉,是康熙時代的大學士,他的老家在山東,他的家人要蓋一個新宅院,隔壁的鄰居也要翻蓋自己的宅院,兩家人同時往中間爭宅基地。張廷玉的家人給張廷玉寫了一封信,張廷玉是丞相,他們希望他能夠跟當地政府說句話。張廷玉回了封信,非常好的一封信:「千里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爭了半天爭了什麼呢?爭來爭去得到什麼呢?後來張家主動讓出三尺,鄰居一看也讓出三尺,最後中間空出一個六尺巷,傳為美談。毛澤東後來跟蘇聯人見面時引用了這首詩,藉此表達在邊境衝突中各讓一步的意思,可惜翻譯不知道怎麼翻譯,蘇聯人也沒有聽明白。為什麼舜把天下禪讓給了大禹,大禹治水治了九年,踏踏實實的,不爭功,不自誇,舜謂之曰:「汝惟不矜, 天下莫與汝爭能; 汝惟不伐, 天下莫與汝爭功。」這麼多人,只有你不誇耀自己有功勞,但是天下誰也跟你爭不了功勞,結果舜就把天下給禹了。鄧小平很聰明,鄧小平在外交上有個策略就是「永不當頭」,「不結盟」。鄧小平太聰明了,這就是道家的「讓」字思想。與人相處要保持低調、禮讓,不積怨,讓一讓,無所謂。不要想什麼都跟人家爭。有一種人很有才華,可以就愛抱怨,埋怨,評論,批評,爭論,吵架,甚至罵人,凸逞口舌之利。這樣的人其實最後什麼都得不到,一般下場都不好。三國的時候有一個名士叫彌衡,才華橫溢,冠絕四海。可是他有一點不好,因為自己太有才華了,就瞧不起所有的人,老罵人,誰都罵,看見曹操也罵。因為他是名士,曹操也不願意落個罵名,就把他送給劉表。見了劉表之後,罵劉表,劉表也煩了,就把他送給一個大將叫黃祖的。結果他同樣連黃祖也罵,最後黃祖下面一個大將忍不過,殺了他。年紀輕輕,才華橫溢,什麼都沒有做,就輕易喪命了,這樣的罵人有必要嗎?這樣的人生有價值嗎?有的人願意爭論,什麼都跟人家爭,吵架,爭論,有必要嗎?有什麼用呢?什麼都爭,結果什麼都爭不著。佛教講不兩舌,口舌之利是沒有用的。跟競爭對手商戰,跟合作夥伴談判,要給對方留一口氣,這樣你自己才有氣;對方沒氣了,你自己也沒氣了。讓一讓怎麼樣,雙贏才可持續發展。佔小便宜吃大虧,吃虧就是賺便宜。退身以讓,不是懦弱的表現,是有涵養的表現,是有更長時期戰略的表現。4、 以柔克剛的例子。
朱熹寫過很有名的一首詩,「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舟童)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天晚上下雨了,江裡面的水漲起來了。沒有水的時候,這個船怎麼推都推不動。水來了,船漲起來了,一個竹竿下去輕輕一推就動了。你為什麼一定要在沒水的時候推船呢?幹什麼不等等,等水來了之後再推呢!太極就是這個意思。太極功夫認為世界是有「時間」這個緯度。除了考慮物理的環境,一定要考慮時間的環境,等時間過去了,新的情況發生了,在合適的時候反擊的時候,就跟江中有水的時候來推船一樣,四兩撥千斤,多麼容易啊!
古代有很多關於「柔」的案例,比如劉邦鴻門宴以柔克剛,是最有名的。劉秀的哥哥被皇帝殺了,劉秀忍,低調,自我批評,結果皇帝放了他,讓他去河北,他終於有機會重振雄風。想想如果他當時一怒之下就動手打起來呢?可能連他自己都得送命。98年的時候大陸給台灣海發射了三顆導彈,本來要恐嚇台灣人民不要選擇台獨,結果反倒激怒了台灣人民,把陳水扁送上台了。這就是以剛對剛的後果。胡錦濤很聰明,我不打你,我送熊貓給你!結果弄得陳水扁很尷尬。這是胡錦濤在搞統戰,打導彈把人搞急了,反倒搞破壞了,現在送熊貓,水果免稅,學歷認可,小小的台灣,讓你三尺又何妨?無所謂的。胡在等什麼呢?就等著「江邊春水生」。到了一定的時候,如果台灣經濟80%靠大陸,台灣想不統一都不行了。現在無所謂。所以台灣的企業在大陸多優惠都無所謂的,賺錢就賺吧,台灣的學歷在這邊認,無所謂的,全來拿我的工作機會也無所謂的,最後就分不開了。胡就是以柔克剛,你以為是退讓嗎,你以為是軟弱嗎,那是更高智慧的做法。所以馬英九說胡這個人很厲害。「為之親」和「為之君」是兩種領導方式,為之君一定要權威,要嚴厲;為之親以情感的方式對待你,是不是也是一種方式呢?或許是更高的方式呢!
道家講個人修養要求缺和退讓,跟人相處要禮讓和柔弱。學習道家的處世就是把「缺、退、讓、柔」這四個字重點理解一下。我還很年輕,也沒有能夠完全體會它們的真諦;但是對這四個字越體會,越覺得裡邊有東西有內容。很多人認為道家是陰謀家,其實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明白道家。我願意窮畢生之力來體驗這些道理。唯有我們做到「缺、退、讓、柔」,我們才能看到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
框架學五:法家思想及儒法兼用
法家思想似乎離我們很遠,一呢,它不象儒、道、佛那麼深入人心,基本每個讀書人都知道;二呢,我們近代的法律基本都是從西方學習而來的,在感覺上傳統中國是個不太講「法」的國家,甚至絕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中國還有「法家」這麼一個學派。但實際上法家太重要了,在中國近2000年的歷史中,各朝統治者表面上追捧的是「儒」,但實際上用的是「法」,所謂「陽儒陰法」或者說「儒表法里」就是這個意思。法家對中國政治的實際影響力遠遠超過道家。不僅僅在「封建時代」,在49年建立人民共和國之後,法家還是重要的治國思想。我們的長輩們經歷了**,很多那個年代的學生們對儒法等傳統思想的了解過程說起來滑稽,是從批判林彪開始的。林彪摔死之後,要批判他,江青派人去搜查林彪的家,翻出不少林摘錄的孔孟語錄。於是得出一個結論:林和國民黨一樣,都是「尊孔反法」的,後來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批林批孔」運動。孔子算倒了霉了,死了2500年了還被拉出來跟林彪一起受批判。後來繼續發動 「評法批儒」運動,矛頭又指向了被成為「黨內大儒」的「周公」。為了準備這些批判工具,人們開始大量閱讀古文,從裡邊尋找批判的工具。我看到一個人在他的書里說他接觸《論語》就是從一本逐字逐句批判《論語》的書開始的。批判的話他沒有接受,被批判的東西反而打動了他,這倒是批判者所始料不及的了。法家思想及其淵源:
法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法家是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裡最後出現的一個學派。不象儒家有唯一明確的代表人物---孔子,道家有唯一明確的代表人物---老子,法家沒有明確的代表人物。一般來說,學術界認為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他之前,法家分為三派,一派以慎到為首,他主張在政治和治國方術中用「勢」,即權利與威勢最為重要;第二派以申不害為首,強調「術」,即權術謀略;第三派以商鞅為首,強調「法」,即法律和規章制度。韓非子認為這三者都必不可少。他認為:明君如天,執法公正,這是「法」的作用;他駕馭人時,神出鬼沒,令人無從捉摸,這是「術」;他擁有威嚴,令出如山,這是「勢」。三者「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跟儒家相比較,法家有一個進步的地方,前者認為人類的黃金時代在過去,在堯舜時代,在文武周公時代;而法家則認為,新的情況勢必產生新的問題,只能用新的方法來解決,「世事變而行道異也。」毛澤東在評法批儒中說:歷代有作為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法家,他們都主張法治,厚今薄古;而儒家則滿口仁義道德,主張厚古薄今,開歷史倒車。他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也絕對不能把法家當作現代的法學或者法律,法家歸根到底是「帝王之具」,是一套組織領導的理論和方法。法的實質是強力控制,勢的實質是強權威懾,術的實質是權術陰謀。一個人如果想走集權主義道路,組織大眾,充當領袖,則法家是可行的。它為統治者提供了一套儒表法里、霸王道雜之的統馭之術。MAO之所以如此偏愛法家,一方面是推崇其富國強兵的主張以及在中國完成大一統的歷史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為法家的理念跟他本人「以階級鬥爭為綱」、「全面專政」的治國思想相結合。除了學術之外,歷代可以歸入法家的改革者也有幾個人。管仲可以被稱為法家的鼻祖,商鞅變法最有名了,而李悝的變法,尤其是對稅制的變法,對後世影響最深。秦後漢朝的桑弘羊、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張居正有時也被列入法家,但我覺得他們其實跟鄧一樣,是時代的改革者而已,談不上是「法家」。
在帝王層面,秦始皇是帝王中法家的代表者,曹操也可以歸為法家,朱元璋儘管大力推行宋明理學,但他是實實在在的法家皇帝。MAO曾經主張為曹操翻案,他也說過殷紂王的好話,並一再為秦始皇翻案,自稱「馬克思加秦始皇」,他寫了一首著名的為秦始皇翻案實際上表明他自己的治國方式的文章: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雖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讓我們回到法家思想本身,它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我們還是來畫個框架先:
法家思想框架圖
法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三原則:法、勢、術。1)所謂勢,指權力與威勢,一個領導擁有威嚴,令出如山,這就是 「勢」。勢就是絕對的權威,是不必經過任何詢問和論證就必須承認和服從的絕對的權威。有一個故事頗能說明這個道理,秦始皇之前秦朝有個國王叫秦襄王,有一次生病了,有些百姓向神靈祈禱他的健康;等到他病癒的時候,百姓們殺牛宰羊來感謝神靈。秦襄王聽說之後,不但沒有獎勵這些百姓,反而責罰了他們和當地的地方官。大臣們很奇怪,他說:百姓之所以為我所用,是懼怕我的權勢,而不是因為我愛他們。如果他們現在這樣做,說明我已經放棄了權勢而與他們講仁愛了。這樣很危險,他們就不怕我了。所以我要責罰他們,以絕愛民之道,立法勢的權威。」「愛臣太親,必危其身。」聽聽,這是什麼邏輯!用現代話說,勢講的是領導的職務權威。很多國家機關、公司單位的領導人一定要做出跟下邊人等級分明的樣子,其實本質道理來源於此。他們認為領導就是要讓下屬怕的。勢的核心是「獨斷獨攬」,所有現在企業領導的「一把手」思維,或者說是「天才+1000個助手」的思維,本質上是「勢」的影響。2)所謂術,指政治權術,皇帝駕馭人時, 神出鬼沒, 這就是「 術」。勢是目的,術是手段,在過去來說,術就是皇帝統治、防備、監督和刺探臣下以及百姓的隱秘的具體的權術和方法。「人臣太貴,必易主位。」用現代話說,講的是領導如何「管理」下屬。每次去機場我都要去逛逛書店,幾乎每次都失望而歸,書店裡管理學方面大多數的書都是關於此類「術」的書,什麼管理下屬的36招啊什麼的。現在一個流行是把所有的古代的書,都跟「管理」和「權謀」掛鉤,從周易學權謀什麼的,讓我非常的討厭。的確很多領導者願意用權謀的方式來駕御下屬,但這不是常道,是不正常的。曹操同學就擅長此道。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他編了一個故事,說自己睡覺時會殺人,讓人不要在他睡覺的時候接近他。他的一個侍妾看到他睡覺的時候被子掉了,就來給他蓋被子,果然被他起來殺掉。曹醒來之後,還故做不知。隋文帝也樂於此道,為了考察大臣是否廉潔,他自己給他們設置了一些圈套,安排人給大臣們行賄,結果很多人中圈套,就被殺了。3)所謂法,指法律和規章制度,明君如天,執法公正,這是「法」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績效評估,說話算數。商鞅同學剛開始變法的時候,擔心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就在南城豎起一個大木頭,然後公告天下:如果有人把木頭搬到北城,賞10金。開始時,人們奔走相告,議論紛紛,不知道這個傢伙要幹嘛,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後來商鞅又把賞金提高到50金。人們更是疑惑而又奇怪了,更認為是個騙局。後來人們慫恿一個愚漢去搬這個木頭,當他把木頭搬到北城的時候,商鞅果然給了他50金。舉國為之轟動,人們相信商鞅是個說話算數的人了。借著這個信任,商鞅開始了他的變法事業。儒法之爭:
法家和儒家歷來爭論很大。儒家推崇「王道」,法家嚮往「霸道」。儒家認為法家嚴刑峻法,急功近利,法家認為儒家迂腐可笑,紙上談兵。孔孟兩個人周遊於列國,希望國王相信並推行他們的「仁義之道」來治國,可是各國國王都覺得他們的方法好歸好,就是太慢,等不及,他們更願意用法家思想,他們認為法家思想見效快,重實際。這種爭論有點類似於武俠小說中關於氣宗和劍宗的爭論,或者說內功和外功的爭論。
秦朝就是一個最重要的例子,在秦始皇之前幾百年他們就開始用法家思想來治國了。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用五張羊皮買了奴隸百里羊,開始變法。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重農重兵,很快秦國開始富強起來。秦始皇更是任用韓非子的同學李斯為相,把韓非子的思想作為治國思想,很快便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偉大事業。
但是治理國家和奪取政權是兩回事。奪取政權的時候可以急功近利,但是治理國家的時候取需要長治久安啊。可惜秦始皇不懂得這個道理,在他取得天下的時候,繼續實施法家道路,繼續嚴刑峻法,結果這麼強盛的一個國家,一個一舉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的國家,14年之後,就被兩個農民率先揭起的起義給推翻了。
劉邦取天下之後,儒生陸賈勸告他說:「乃公天下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劉邦深以為然,借鑒秦滅國的教訓,廢棄嚴刑峻法,採用簡單的法律;採用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黃老之道,形成了王霸兼用的治國方針。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開始了中國2000年儒法兼用、儒道兼修的治國策略。(MAO是靠鬧革命奪得天下;建國之後,思維上卻沒有轉過來,繼續用革命和階級鬥爭思維,自己造自己政府的反,這就可怕了。GCD長期沒有明白自己已經不是反對當黨,而是執政黨了。直到江胡時代,才明確提出GCD的執政黨身份,強調提高執政能力,現在又強調建設和諧社會,彷彿有點回歸傳統的味道,這些方向是對的。)儒法兼用:
如上所述,儒家和法家的確有特別多相悖的地方,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水火不容。但是我倒是認為如果用合適的邏輯方法,可以把他們很好地結合起來,各用其所長,所謂「儒法兼用」。這個邏輯方法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哲學:
儒法兼用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比較重要的我認為是以下三個方面:關於人性論、關於情理法論、關於無為而治等。1、儒法兼用之人性論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根基的爭論就是關於人善還是人惡的討論。孔子在《論語》里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本是句中性的話,沒有結論。他的兩個隔代再傳弟子卻分別做了不同的解釋。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後來通過《三字經》等廣為流傳,成為儒家對人性的正統解釋。而另一個大家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他們關於人性的結論不同,但是解決之道卻是一致的:教育。通過教育宏揚人好的方面;或者通過教育去掉人不好的方面。荀子教了兩個學生,韓非子和李斯,他們後來都成為法家代表,都繼承了「人之初,性本惡」的人性論,但卻提出了跟儒家不同的解決之道。儒家的主旨是「揚善」,通過道德教育,把人性中善的部分發揮出來,發揮到最大;法家的主旨是「 抑惡」,他們不寄希望把大眾改造成為新人,而是通過法律和獎懲,減少人為惡的機會。
(我們在MBA學習的時候,經常會聽到「X理論」和「Y理論」,其實它講的道理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和法家關於人性的論斷。讓我禁不住再一次感慨:我們老祖宗這裡有這麼多的寶庫,我們這些不肖子孫卻把他們統統仍掉了!再一次增強了我把傳統思想貫穿入現代企業管理之中,建立「倫理管理學」的信念。)這兩個完全相反的悖論。按照一般思維,非A即B。要麼你相信人性本善,寬容治國;要麼你相信人性本惡,嚴刑峻法。而按照「和」哲學,我們則沒有必要一定要採用這樣簡單的二分法,而是要承認他們在不用的領域/角度各自有積極的意義,我們可以畫出這樣一張圖: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解釋這個圖,就是:左手抓文化,右手抓制度,兩手都要硬。首先我們看右手,如果一個企業沒有沒有好的制度,不但壞人會更加的壞,而且好人也會變壞。這就是有人說的壞制度把人變成鬼的道理。所以制度的基本意義是減少為惡的機會,讓你絕了這個念頭,就根本不要去想做惡的事情。舉個例子,以前商店裡售貨的時候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售貨員,手裡有大量的現金,而且特別難於統計。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發生售貨員貪圖小利的機會。後來發明了收銀機,所有的錢都進了收銀機,使得售貨員根本沒有貪污的機會,這反而也絕了他作惡的念頭。再比如說,經常有人指責銷售人員太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發財,不管他人和團隊。其實這不是銷售人員的錯誤,而是銷售獎金體制的錯誤,這個體制就是鼓勵銷售員個人業績的呀。我是農村人,以前在生產隊里,大家都懶懶散散的,不好好工作;後來承包了,結果生產效率大大大提升。同樣還是那些土地,同樣還是那些人,為什麼生產力提高了?制度的問題。所以,一個企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系統,包括人和系統之間的關係(組織機構),包括事和系統之間的關係(績效評估)等等。你看,這不就是「企業管理框架圖」中的第三部分「法」嗎!
我們再來看看左手。當我們「抑惡」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人性中「善」的方面,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善的方面充分宏揚出來,它就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會文化,一個道德上的「看不見的手」,它會比任何制度法律等更有意義。作為一個民族,這就是宗教。你看西方人,無論你的社會地位高低,你都有自己的信仰,宗教里教給你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中國傳統宗教實際上是儒學。你看,從五四運動到現在那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現在甚至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儒學了,但是它還在我們的骨髓中影響著我們,讓我們溫良恭儉讓,讓我們仁義禮知信,讓我們卑己尊人等等。在一個企業里,這就是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員工共同的行為規範。任何書面的契約、合同、法律都是「不窮盡」的,你的勞動合同是否把你要做的事情100%都列入了呢?沒有!能夠彌補這些空白的,就是文化,是「看不見的手」。所以一個企業務必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有自己的文化,然後教育員工,感化員工。儘管這個工作進展緩慢,但是如果想建設百年老店,就是不得不為的工作。你看,這不就是「企業管理框架圖」中第四部分「道」嗎?
所以,「儒法兼用」的第一條就是「性善」和「性惡」的兼用,它們在企業管理中的意義就分別構成了「道」和「法」兩大角色。2、儒法兼用之情理法論
儒家由於信奉人性本善,所以在方針上推崇仁義道德;而法家信奉人性本惡,所以在方針上講究刑罰更多一點。孔子曾經有過這樣的論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就明白地講出了他們之間的區別。
在《論語解讀》一文中,我講過在過去帝制時期,儒家思想是隱含的「憲法精神」,是帝制運轉的基礎。皇帝一方面要推崇儒家禮法,另一方面又要嚴刑峻法,他們是怎麼協調的呢?就是常說的陽儒陰法,具體到法律,尤其是刑法,就是這麼8個字:儒為法本、法助儒威。
儒為法本指的是法律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如果仔細研究過去的刑法,其實的確它們是以禮教為基礎的,是為了維護禮教而建立的法律。法助儒威指的是法律是扶持道德的具體手段。黑格爾說過這樣的話:「在中國。。。國家法律的一部分是民事的敕令,一部分是道德的規定。。。道德被當作立法的條例,而法律本身也具有一種倫理的形態。」
法和儒的關係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理法"中"情"和"法"的關係。我們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爭論「情理法」的次序問題了,因為大家已經廣泛認同了「法理情」的次序。這跟西方的法律紀律有關,也與**中泯滅家庭倫理有關。《論語》中有一段文字,我看了好幾遍,很為感慨。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聯想**期間丈夫揭髮妻子,兒子跟父親脫離關係等等,真是唏噓感慨。我們早就沒有了這個傳統,但是韓國法律中卻保留了很多這樣的倫理。比如窩藏罪,如果是親人之間的窩藏,罪刑要稍微少一點;而如果刑事發生在親人之間,要罪加一等;如果你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你的房屋稅金要少一等。
在這個段落,給我們在企業管理上的啟示也是關於「情理法」的討論。我們不能一味強調「法」,卻忘了「情」,法和情應該左右互補。與此對應的有兩種領導方式:「為之君」和「為之親」。與此同樣的邏輯,不能在領導上一味用「君」之道,卻忘了「親」之道,「君」和「親」應該雙手互博。在領導力模型的時候,我們會仔細研究領導力中的「君」和「親」。此處暫時擱下。
3、儒法兼用之無為而治論
儒家和法家對君主的品質和才華要求有明顯不同的描述。儒家認為君主必須是聖人,要「為政以德」 ,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則和人格力量去感召百姓。然後通過任賢選能來實現無為而治的狀態,即先人後事。我們回顧幾段孔子關於無為而治的描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修己安人)。「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先人後事)。
法家則認為君主不需要是聖人,君主也不必一定具有高尚品德或特殊才華,只要建立法律系統,靠獎懲力量,一個具有中人之資的人就可以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實現無為而治(複合績效)。所有法家改革者,從商鞅變法到張居正改革,其實本質上都是這個思想的體現。
儒家和法家難得地在某一點取得了一致。其實除了儒法之外,最講究無為而治的是道家。我們道家關於無為而治的文字特別多,我們摘錄幾句:「少則得,多則惑」。聖人治國,不是要忙於做事,而是要裁撤廢除過去本不應該做的事情。(刺蝟優勢)。「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而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無為而無不為。」(框架自由)。
這三家思想在領導力方面殊途同歸,共同提出無為而治,這可不是偶然的巧合。雖然他們的結論一致,但是其實他們的出發點不同,在管理上能夠利用的點也不一樣。在「管理框架圖」里,我們提出管理的三原則:領導力、戰略和系統,其實從思想的角度,儒家、道家和法家分別對應他們。在他們之間的悖論背景中,我們繼續用中庸之道的「和」哲學來和解之:
領導力上用儒家思想,講究「修己安人」和「先人後事」;戰略上用道家思想,講究「刺蝟優勢」和「框架自由」;系統上用法家來保證,講究「複合績效」和「造鐘與報時」。以後我們會詳細闡述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此處暫時先畫一張框架圖描述如下:
1) 領導力:在近代歷史中,我覺得在領導力方面貫徹無為而治原則最好的是鄧小平。你看他復出後自己永遠不在最前邊,而是自己永遠實際上把握任用權,大膽起用一些有銳氣的年輕領導者,從胡到趙,再到江而後又傳到胡。表面上看他在打橋牌游泳,但是實際上他一直通過「先人後事」的原則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政局。鄧真的很聰明!他是個真正懂得領導之道的人。「人」的方面體現在中國政局上,從他復出之後一直相對比較穩定,「事」的方面體現在經濟方面,也取得巨大發展。當然,鄧時代的疏忽在於「法」和「道」。
2)管理:在戰略方面方面能夠無為而治的在中國古時候最有名的政治家是蕭何,他輔佐劉邦取得天下之後,廢除秦的嚴刑峻法,實行簡單的「約法三章」,減少百姓稅賦,實行休生養息的方針。劉邦之後,傳到文帝和景帝,他們更是信奉「黃老之道」,明確講究無為而治,於是實現了「文景之治」的黃金時光。近代中國的領導人可沒有這個服氣了,從周恩來總理到溫家寶總理,他們無不是「日理萬機」。據說周總理連北京公交在什麼地方設站點都要去管。相比較而言,有時候我覺得美國總統當得太舒服了。你看布希管什麼啊!經濟上靠格林斯潘,打仗有鷹派國防部長,外交有美女國務卿。即使在美伊戰爭期間,這個哥們都能回到老家去休息。
3)制度:在系統方面無為而治的領導人我最佩服的是華盛頓。在他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之後,不是想著如何去登基當總統,而是找了一幫人封閉起來去搞「憲法」。華先生擲地有聲: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選出一個好總統,而是希望能夠永遠選出好總統;即使選出一個不怎麼樣的總統,但是他也沒有辦法過度為惡------這就是系統和制度的力量。他在連任兩屆之後,掛靴而去,更是以身作則體現了這個原則。我真的覺得華先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政治家!
從道德層面,我討厭法家思想;從哲學層面,法家思想也有很多可取之處。如「勢」強調了領導者的職務權威,強調執行力和紀律性,與「為之君」的領導方式相對應;「術」講管理要講究方法手段,這本身沒有什麼錯,MBA中就提供了很多方法可以借鑒,另外,其實最高明的術是「以道為術」;我尤其欣賞「法」中的公正思想,它其實構成了績效評估的思想根基。實際上現實中企業管理更多用的是法家的思想和方式,這樣見效比較快;如果能夠適當引入儒家的「仁義道德」思想來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來平衡一下法家的效率和短期行為,才是合適的解決之道,也就是所謂「王道」。「和」為貴,誠不我欺也!
框架學六:三天不學習,就要餓肚皮!
"7 HABITS"說PRINCIPLE非常重要,PRINCIPLE-CENTERED LIFE。這裡的PRINCIPLE就是我所謂的"道"。從「7 HABITS」到「從優秀到卓越」,再到「框架管理學」,我學習了很多的PRINCIPLE,我最喜歡的PRINCIPLE就是「P/PC BALANCE」,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鵝和金蛋」的故事。
有個農民,叫阿波,很巧跟我們的馮志軍同學同名,是一個非常貪婪而又懶惰的農民。阿波窮啊,也是光棍,家裡沒糧食了,也沒飯了。有一天阿波實在餓得沒有辦法,就出門尋食去了,尋摸尋摸,就在村東頭荷塘邊的樹底下發現了一隻鵝,一隻瘸了一條腿而跑不動的鵝。阿波想老天爺真是有眼啊!但凡它能跑動,阿波也抓不住它。阿波就把這個鵝逮著,回到家裡,按到案板上,把那個刀子磨了一磨,舉起菜刀就要砍。千鈞一髮之際,鵝說話了。它說:阿波呀,你不要殺我,我不是普通的鵝呀,我是一隻能下金蛋的鵝呀,你要是不殺我,我保證每天給你生一個金蛋。阿波是一個貪婪的人啊,說:那好吧,我相信你一把,等到明天再說。就把鵝捆起來,捆在他家的那個只有三條腿的床的一條腿上了。沒糧食餓著肚子怎麼辦呢?從缸裡邊舀起來一瓢涼水,就喝下去了,把肚子灌大了。第二天起來一看,鵝果然給他下了一個金蛋,哎呀!一咬真的是金的,好!阿波很高興,說好啊,那你以後每天給我下金蛋吧。鵝說你每天讓我給你下蛋,你得給我弄一點好吃的呀?阿波說這個沒問題,就把這個金蛋換成錢,買了好多好多的吃的給這個鵝:羊肉串、麻辣燙、涮羊肉等……然後鵝每天給他下一個金蛋,後來阿波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買了很多房子和車子,也找了很多老婆。
有兩個東西,一個叫P,一個叫PC,P是什麼呢?就是產品(PRODUCT),PC是什麼呢?就是產能(PRODUCT CAPABILITY)。P/PC BALANCE的意思就是產品和產能的平衡。在這個例子裡邊,誰什麼是產品?金蛋。什麼是產能?鵝。他每天要買羊肉串、麻辣燙給這個鵝吃,就為了提高產能,提高產能之後就有蛋也就是產品了,他們之間就平衡了。只要有持續的產能就有蛋出來,想要有蛋一定要有雞,你一定要把雞伺候好了就有蛋了。這就是P/PC BALANCE的意思。
但是阿波本來是一個貪婪的人哪,說這個鵝他每天只給我下一個蛋,他為什麼只給我下一個蛋哪?它的肚子裡邊是不是還有很多的蛋呢?他為什麼每天只給我一個蛋呢,他是不是在騙我哪?不行,我要把這個蛋全都掏出來,我要成為中國首富,我要比丁磊有錢,我要買飛機、遊艇。幹嘛不把蛋一下子都給我?不行,我要把它的肚子剖開看看。一刀下去,一看什麼?什麼都沒有,全是囔囔踹,沒有蛋!結果怎樣?沒蛋了!完蛋了!你破壞了什麼?產能。就沒了什麼?產品。你破壞了產能就沒了產品。
產品是什麼?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都是產品;產能是什麼?能夠幫你得到你想得到的那個東西的能力就是產能。比如說,我想過這樣一種生活,我昨天做夢夢見巴黎了,我第二天早上起來就能坐飛機去巴黎購物,去巴黎逛街;我想買車我就能買車,買一輛小跑,保時捷小跑;我想買房就能買房,任何大城市都有我的別墅。這樣的生活叫什麼樣的生活?就是所謂HIGH QUALITY LIFEY。大家願不願意過這種有質量的生活呢?不願意是傻子啊。反正我想過這樣有質量的生活。
如果把這個「high qulity life」作為產品的話,你必須具備什麼產能?有人說那就只能嫁給大款了,那麼除了這個以外,你為了要過上這樣的日子,你要什麼產能?你唯一的路就是你必須具備賺錢的本事。天上不會掉餡餅的!ABO遇到瘸腿鵝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人還是要有賺錢的本事。你如果有了賺錢的本事就可以賺很多的錢,有很多的錢就可以過「high qulity life」,對不對?所以要有賺錢的本事,那麼你怎麼樣才能有賺錢的本事呢?如果把賺錢的本事作為你的P的話,也就是作為你的產品的話,你怎麼來得到這個本事呢?它的產能是什麼呢? 學習!你必須學習。你必須學習才能有賺錢的本事。學習是最重要的PC!
我講講親身經歷的事情給你們聽聽。我是農村人,我們農民最崇拜最羨慕什麼人哪?就是像你們這樣的工人!在我們農村,旱天的時候,莊稼長不出來了,一年到頭的時候沒得吃呀;澇天了,下雨了,又沒糧食了,又得挨餓。所以農民每日每夜沒有休息日地工作,我記得天還沒亮的時候我母親就下了地,晚上到了星星起來的時候她還在忙著。我們最崇拜的人就是工人啊,為什麼呢?旱田的時候工人有工資嗎?有。澇天的時候工人有工資嗎?有。九點上班,五點回來,每天有工資嗎?有。每天打打牌,吹吹牛,一天不幹活有工資嗎?有。那個時候我們村的旁邊有一個鎮,鎮旁邊有一個水電站,水電站里有工人,那是我們最羨慕的人,誰家的姑娘嫁給這樣的工人那就是要吃有吃了。那是我們的理想,我小時候的理想,就是當這樣的一個工人。
可是我也發現很多工人也就是在裡邊打打牌、吹吹牛,混日子,也不用學習什麼東西。因為有鐵飯碗嘛,你不需要學什麼東西。每天就這樣過去了,你什麼也不學就這樣過去了,你認為黨和國家會管你一輩子的。一段時間過去了,改革了,開放了,發展了,工人怎麼樣了呢?下崗了!大批大批的工人下崗了,工人老大哥下崗了,下崗了之後工人要自謀出路,有很多人奮發圖強發展起來,但是也有不少人活得很凄慘,甚至沒有辦法生活。有抱著孩子跳樓的,或者點著煤氣一家三口自殺的!你連活著的能力都沒有了,這是多麼凄涼的事情!固然結構性的問題是主要原因,是工廠「害」了你,但你說跟你幾十年不學習有沒有關係?你以為黨會管你一輩子的,你以為國家會管你一輩子的,你什麼都不學習呀,當情況突然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發現你什麼都不會了呀。因為你不學習,你就沒有了PC,就沒有了賺錢的本事,然後你不要說high qulity life,最後甚至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悲乎!
網站的人一直很牛,說我們是金領,互聯網牛,金領了不起,受人尊重,錢賺得多!我們不用學什麼新東西,我們是金領啊。我提醒大家一個例子,二十年前報紙用什麼方式排版?鉛字排版。鉛字工人那個時候很受尊敬,沒有鉛字工人這個報紙就出不來。很多鉛字工人很了不起,閉著眼睛噼哩啪啦的版面就出來了。要怪只怪王選老先生,他發明了什麼計算機排版,效率又好版面又美觀。結果那些鉛字工人失業了。吭哧吭哧地做了一輩子,不學新的本事,等到新技術來的時候,就無用武之地了。如果網路編輯只會COPY-PASTE,再過十年,誰敢保證你不是下崗的鉛字工人呢?誰敢保證你不下崗呢?所以一定要學習,要學習呀!如果你不學習,你的命運會很慘,真的很慘的!
學習,一定要學習,這是我剛才講的道理。學習是最大的產能;有了這個產能,才能有賺錢的本事,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或者HIGH QULITY LIFE。學習,作為老師要學習,你為了活下來也要學習呀,這是很恐懼的一件事,不是說我有沒有時間,我有沒有這個愛好,我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想學的。學習不是你可以選擇的,而是必須的!你現在不學習,十年以後你一定會後悔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那麼,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個教育模型,A教一個事情給B,B又把這個事情教給了C,這裡面誰是收穫最大的?B。為什麼B是這裡面收穫最大的呢?他是把別人的東西學過來之後,經過自己的理解又講出來。他把學到的東西由厚變薄,然後把自己的知識和體驗加進來由薄變厚,所以中間的人B學得最多了。
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教。很多主管不願意教東西給下屬,說我教給他我怎麼辦,或者是不願意花時間教給下屬。其實你不知道了,你教的過程就是你學的過程,你教別人你得先總結、整理吧,這是不是學習?你教的過程當中是不是學習?別人反饋給你是不是學習呀?所以作為一個領導一定同時就是一個講師。「LEADER AS COACH」,你就是一個講師呀,就是教練。這是你學習最快的方法。你幹嘛不把你這幾年的編輯能力整理成一個編輯手冊,講給大家,教給大家聽呢?如果你不整理,就跟你吃進肚子的食物一樣,一起進去了,然後又隨著其他被消化的食物一起排出體外。為什麼不教給大家呢?為什麼不呢?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教。為之師的要點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你學而不厭,一點點地學習,然後誨人不倦,學習之後再教給別人。說得再直白一點,你把這個東西教給別人,其實不僅僅是對別人好,對你自己更好。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注釋
框架學之七: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
中國人研究學問講究"經史合參",學好歷史和哲學,對我們為人和處世有特別大的意義。曾國藩說過一句話,「功名看氣宇」。如果你的氣宇能夠把一個國家那麼大的事兒都看過來了,你能把上下幾千年的事情都看過來了,你還有什麼看不出來的呢?正是這句話:「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
歷史真的這麼重要嗎?有一次講完課,有人問我,中國人信仰儒學,可是為什麼中國古代出了那麼多虛偽的人呢?那麼多沽名釣譽的人呢?我實在沒有辦法直接回答,我舉個眼前的例子吧!大家都知道江澤民同學退休以後,有人出了一本《江澤民傳》。我知道很多人說寫得什麼呀,都是為自己沽名釣譽的內容!一個人為自己揚名立傳,為自己身後留名,的確是他「虛偽」的地方;可是,如果一個人連名都不想留,根本無所顧忌,只管在位的時候狂風大作,不管死後江水滔滔,那豈不是更可怕嗎?一個人想揚名立萬,至少表明他是有所敬畏的,有敬畏的人做事是有底限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很尊敬江澤民同學。拿我自己來說,我馬上就要離開,可是為什麼我嚴格要求自己在搜狐要做得有始有終呢?為什麼一定要盡職到能夠盡職的最後一天呢?為什麼我最後這麼忙亂還給我的主編們開最後一課呢?這是因為我對歷史有敬畏,我對我在搜狐的歷史有敬畏,我希望能夠在搜狐留下一點兒東西。從這個角度上看,你說歷史重要不重要?
過去,帝王的地位是高度集權的,幾乎沒有什麼憲法方面的約束。但是其實他也是有約束的,歷史傳統和儒學紀律實際上是約束帝王的兩把尺子。拿歷史來說,皇帝身邊24小時總有一個人跟著,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見了什麼人,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甚至跟哪個妃子上了床,這個東西叫做「起居錄」。皇帝一般不可以干涉起居錄的記載的。過去修史都是後朝給前朝修史,所依據的主要就是「起居錄」。而皇帝的潛意識都是希望青史留名的,在這種情況下,你說皇帝是否怕史官?我給大家舉兩個非常有趣的例子。
有一天趙匡胤同學在御花園裡打鳥,這時候有一個官員來要求見他。他說我正忙著呢,回頭再說吧。那個大臣說我一定要面見皇帝,我有要事要跟皇帝講。趙同學只好放下手中的彈弓,接見了這個大臣,結果這個大臣只是說了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趙匡胤勃然大怒,他說這麼小的事情來煩我幹嘛?大臣說我彙報的事再小,也比打鳥的事情大。大家知道,趙同學原來是武官,武功高強脾氣暴躁,聞聽此言,一怒之下趙匡胤就用彈弓打了那個大臣一下,結果把那個大臣的門牙給打掉了。只見那個大臣不慌不忙,不惱不怒,彎下身來撿起那棵牙,小心翼翼地包起來揣在了懷裡。趙匡胤一看,說:你要幹嘛,難道你要保留證據告我嗎?你想去哪裡告我呢!大臣說我當然不會告陛下,但是史官會把今天的事情記錄下來的,歷史會做判斷的。趙同學一聽大驚失色,馬上換了一副笑容對那個大臣說:對不起,剛才是我不好。來來來,我們重新討論一下你今天的話題。左右,賞賜黃金千兩云云。任何人都是要有所約束的,不被約束的人很容易成魔的。幾千年來,中國一天都沒有缺少歷史的記錄,歷史在這樣被人尊重的過程中,成了監督帝王的一個利器。
各位有沒有看過文天祥的《正氣歌》,裡面有一句話「在齊太史簡」。什麼意思呢?春秋的時候,齊國有一個大臣叫崔杼,崔杼有個老婆是齊國的第一大美人,國王也喜歡上她了,他跟崔的老婆最後就勾搭成奸。國王就經常找理由派崔同學出差,出使各國,走的遠遠的,然後國王就會到崔的家裡和崔的老婆鬼混。崔知道了之後很憤怒,這個哥們兒的確是個爺們兒,有氣魄。有一次國王又安排他出差,他答應了,但是實際上他沒有出去,留在在家裡並布下了刀斧手、弓箭手等待國王。國王果然過來了,正在跟崔的老婆私混的時候,崔出現了。跟一般偷情的男子一樣,國王只好倉皇逃避,看到大門緊閉,就試圖從他家的牆爬出去,結果被射死了。崔就開始掌管齊國的國政。崔杼很關心史官的態度,怕史官記錄得不好。過去的歷史不是說誰想寫的就寫的,寫歷史的人是有傳承的,一家人世代寫歷史的,就象司馬遷和他父親一樣。別人寫是不管用的。崔就到了史官的家裡,問這個史官,今天的事情你準備怎麼記錄啊?史官說好,我現在寫給你看。他拿出專有的史冊,大筆一揮,寫了五個字:崔杼弒其君。「弒」是很重要的一個貶義詞。崔說我是替天行道啊,是國王無道,你怎麼能說我「弒」他呢?你能不能重新寫?史官說,這不可能,歷史就是這樣的!崔說你不寫我殺了你,史官說你殺了我我也不寫!崔拿出劍來逼著史官改史而未果,結果他就真的把這個史官殺了!這個太史死了之後,崔讓他的大弟弟出來寫史。大弟弟拿出筆來,嘩嘩嘩嘩五個字:「崔杼弒其君」!又殺了,讓二弟弟再寫,在刀劍威逼之下,還是那五個字:「崔杼弒其君」,他又給殺了,然後讓三弟弟出來寫,他寫的還是「崔杼弒其君」!史官有兩家,還有一個副史。那個副史聽說正史家裡的人快被殺光了,他就抱著史簡往城裡跑,說我一定還要寫下去。跑到一半的時候聽說崔杼最後不得不罷手了,接受了這五個字的判別!!!
這就是中國人的歷史觀!這就是中國古人的骨氣!文天祥在「正氣歌」中特別引用這個案例:「在齊太史簡」!對照歷史,我們今人是多麼的缺少骨氣和正氣啊!什麼是道?什麼是價值觀?價值觀就是在你心中比生命都重要的那個東西就是你的價值觀。今人不太理解價值觀和道,因為我們太現實了,我們只重視實實在在的錢和利益,我們不顧忌「虛名」。虛的東西不是不存在,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大家知道官吏的「吏」字是怎麼寫的嗎?就是歷史的「史」上面加這麼一個橫而已,政治是基於歷史之上的,不懂歷史的人是沒有辦法做官的。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大家知道過去是誰來修歷史呢?是宰相!比如說隋朝和南北朝的歷史,是房玄齡、魏徵這些人主持修的,都是丞相修史!你知道修史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了吧!不過現在的丞相和大官好像是連歷史都不看了,更別說我們普通人了。
我前幾天見到一個人,苑先生,他很早就在中關村創業。他說中關村創業的企業,一般都是幾個人一起做,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家就分裂,分成幾個小公司,再各自組合重新創業;再大一點的時候又會有意見分歧和利益之爭,又分開了。所以中關村有上萬個、十幾萬個小公司,但是像聯想這樣出來的大公司寥寥無幾。苑先生髮財很早,但一直不是很順,經常處於分分合合的過程,一直很焦慮,公司也很混亂,不安定。他說我焦慮到什麼程度呢?有一次開車到了郊外,什麼都不想管了,就隨便找個地方住下來,關了手機,誰都不知道他在哪裡。雖然很有錢,但是不順,焦慮,煩躁。後來他的老師找到他,他的老師是中國傳統文化書院的院長,說,你不能這樣過了,要不你過來跟我讀讀書吧,可能會改變一點兒。後來苑先生就跟著老先生讀書,讀歷史,讀哲學。他跟我講,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讀書之後我安靜下來了;我靜下來了,我心情好了,同時連帶這個公司也靜了,也順了,員工的心情也穩定了,原來四分五裂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我的事業逐漸發展壯大,走向正規。現在他同時在做三件大事,有互聯網,有教育,也有房地產方面的事情。事情雖然多,但是再也沒有以前的焦躁的事情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之是我讀了書之後才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這就是境界!做的事情雖然跟以前相比,表面上看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讀過書的人境界自然就高了。這個是沒有辦法用語言描述的事情,是外人不理解的事情。就象我常說的職業經理人和事業經理人,從表面上看做的事情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實質上境界完全不同,前者關心自己的利益,晉陞加薪,以老闆為中心;後者關心事業的成功,事業的價值觀比什麼都重要:所謂大臣,以道事君。
如果你只滿足做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話,你不用讀書。但是如果你想做一個領導人的話,只有讀書才能實現你的夢想,只有讀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喜愛讀書,通宵達旦地讀書,而且經常要大臣來陪他讀書的。過去的大臣都是有學問的人,一定要一輩子讀書的。毛澤東也是讀了一輩子的書啊。可是我們各位大學畢業之後還有人讀書嗎?幾乎沒有了,除了讀些花花雜誌和從網上快速瀏覽一些快餐文章。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讀了十幾年的書,我們存儲了很多的「精神能量」。我拿工資舉個例子吧,我們工作了很多年,每個人都有存款,然後每個人都有當月工資。現在有「月光小姐」這個詞,指的是有些同學,她當月賺的錢,當月就花光了。花光之後就開始動用存款;存款花光之後可就破產了。我們過去念的一二十年的書都是我們的積蓄,我們儲存了「精神能量」。現在我們每天不讀書,實際上每天都沒有新的能量進來。這個時候,我們消耗的遠遠超過我們擁有的,很多人連積蓄沒有了,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精神破產了!
精神層面實際上比物質層面重要得多,讀書比買LV包重要得多!所謂「盜亦有道」,連盜賊都要講究道義啊。我推薦一本書叫《商道》,是一個商人的故事,商也有道。了解道義的人,做什麼事情首先追求的是價值觀,事業的價值勝於職業的利益。至少可以了解一些歷史知識,一個中國人,如果對自己國家的歷史都不了解,實在是很羞愧的事情。
讓我們心懷崇敬,再看一遍文天祥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闢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最後錄上我自己整理的各朝歷史名人錄:
想一想,讀了歷史的人,對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營營腦腦,會是什麼樣的態度?會為一時得失寵辱喪志嗎?會為一點的成績而驕傲嗎?會去追求不義之財嗎?會去把短暫的業績作為人生的頂點嗎?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不我欺也!
框架學之八:兩千年帝王之我見
當我們討論領導力是什麼的時候,我們不妨先看一看古代帝王的管理案例。最大的公司莫過於國家,最大的CEO莫過於國王了。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你或許不是CEO,但是你要懷著這樣的願景;你在一個部門裡面或許有下屬,那你就是一個領導;就算你什麼職務都沒有,你也要領導你自己,對自己的領導也是領導力啊。處於這樣的考慮,我們應該來了解一下過去帝王的功業和領導方式,對我們是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可得的。 各個朝代都有一些優秀的或者政治突出的帝王,我用一種四字順口溜的方式簡單給他們做了評價。 1、秦始皇嬴政重農耕戰,嚴刑峻法;遠交近攻,統一中國。皇帝集權,官僚任用;焚書坑儒,萬里長城。
秦始皇是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他重農耕戰、嚴刑峻罰,是一個用法家思想治國的帝王。他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皇帝集權,推行了官僚任用制度。在秦始皇之前,周朝時用的是分封制,哪個地方是分給哪家的,一代一代就傳下去了。甚至中央政府官員也是世襲制的,比如說你是宰相,你們家就永遠是宰相;你們家是司法部長,那就永遠是司法部長。而從秦始皇開始採用了官吏委任的制度,中國到現在都還是這樣的制度。秦始皇被認為是「法勢術三絕」的法家皇帝。他讀了韓非子的書,很崇拜韓非子,希望按照他的思想來治國。他有一次說,哎呀我什麼時候可以跟韓非子在一起遛遛彎就很好了。但是所謂成也法家,敗也法家,建國之後繼續任用法家嚴刑峻法的做法,結果秦朝只有十四年的時間就完蛋了。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對體制的貢獻。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大貢獻的是孔子,孔子的思想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那麼第二個就是秦始皇,他建立的政治體制到現在還在影響我們,毛澤東說:勸君莫罵秦始皇,百代皆行秦政制。毛澤東對秦始皇的崇拜是有一定道理的。 2、漢高祖劉邦平民起義,八年乃成;善於將將,聽人勸諫。楚漢相爭,退進屈伸;鴻門赴宴,誅殺功臣。
劉邦是第一個農民皇帝,斬了一個白蛇之後就起義了,後來當了皇帝。他最大的特點是聽人勸諫,他特別善於用人,特別願意聽人家的話,這是劉邦最大的長項。劉邦取天下之後,儒生陸賈勸告他說:「乃公天下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劉邦深以為然,借鑒秦滅國的教訓,廢棄嚴刑峻法,採用簡單的法律;採用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黃老之道,形成了王霸兼用的治國方針。楚漢相爭的時候最大的事件一個是鴻門宴,劉邦最不好的事情就是誅殺功臣。後來的朱元璋就是向劉邦學習。他最大的長處就是善於領導人,善於聽人家的勸諫。但同時他也大興冤獄,殺了不少功臣。 3、漢武帝劉徹建立中朝,推恩消藩;窮兵黷武,漢匈戰爭。鹽鐵專賣,均輸平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劉徹是在治國思想上最有影響力的一個皇帝,他在位的時候奠定了儒家思想成為中國主流思想的基礎。「窮兵黷武,漢匈戰爭」,那時候匈奴人侮辱漢人到了什麼程度呢?當時匈奴王下了詔書給呂后說:我老婆死了,你老公死了,那麼你和我結婚吧。呂后也沒有辦法,就說我已經年老色衰了,就送你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吧!就用送美女解決了這件事情。劉徹用了兩個大將,一個是衛青,一個是霍去病,打了幾次大仗,就把匈奴的事情解決了。霍去病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啊,他死的時候才二十幾歲,衛青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鹽鐵專賣,均輸平準」,那個時候鹽商、鐵商賺了很多錢,後來漢武帝就規定鹽由政府專營,然後鐵也由政府專營。這叫什麼,這叫壟斷啊!通過這樣他把很多的稅拿上來了,到了後來,政府通過這樣的壟斷得到的收入甚至達到政府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厲害啊。「均輸平準」,老百姓剩餘的糧食你不得賣嗎?然後政府給你買下來,政府在市場價格低的時候買進來,在市場價格高的時候賣掉。你知道這叫什麼嗎?這叫「剪刀差」!你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國家從農民身上得到最多的是什麼?「剪刀差」!你看看均輸平準是不是「剪刀差」的雛形啊?但是比「剪刀差」要溫和多了。
劉徹的確是一個非常有為的皇帝,文功武略都非常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是從劉徹那時候開始了中國2000年「儒法兼用、儒道兼修」的治國思想策略。 4、東漢光武帝劉秀秀才造反,以柔興漢;雲台廿八,文治儒德。
然後到了東漢的劉秀,他是所有的皇帝裡面學歷最高的,曾經是太學院的高才生,「秀才造反,以柔興漢」。對人絕對不用強,用柔道。雲台二十八將,來幫助他成功。文治儒德,劉秀是非常有仁德的皇帝。 5、魏武曹操權機謀略,挾天子令;惟才是舉,東臨碣石。
曹操權機謀略,大家都知道,他本身是漢代的大臣,挾天子以令諸侯。唯才是舉,東臨碣石。這個表明曹操的詩寫得非常漂亮。他的兩個兒子就不說了,曹丕和曹植,他們都非常厲害。他還有一個兒子,曹沖稱象里的主人公曹沖,這家人的確是非常厲害的。 6、蜀漢劉備義結關張,三顧茅廬;千古人和,折而不撓。
跟曹操同一時代的是劉備,他千古人和,有仁有親,折而不撓。我看劉備的歷史都是很辛酸的,這麼困難的寄人籬下的打法。他就沒過幾天好日子,跑到這裡投奔你幾天,跑到那裡投奔他幾天。在一個小縣城過了八、九年蹉跎的日子,有一天他就落淚了,發現自己腿上肉多了,好多年沒有騎馬了。劉備一直都是這樣顛沛流離,直到他遇到了諸葛亮,他的運氣才好起來了,最後三分天下。關羽、張飛和劉備是「桃園三結義」,關張二人在劉備貧困的時候也跟他不離不棄。這樣的忠義之情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你想劉備本人就被人瞧不起,關張兩人當劉備的保鏢就更讓人瞧不起。但為什麼劉備受這麼多人的敬仰呢?為什麼關張會這樣忠心耿耿地對待他呢?最關鍵還是劉備的仁德。所以說一個人沒什麼本事不要緊,但最重要的是要對人家好,這就是仁德。 7、唐太宗李世民青年立國,征伐統一;玄武生變,逆取順守。任賢納諫,科舉興學;儒經道佛,修史立法。偃武修文,詩書頂峰;貞觀之治,千古一帝。
李世民在青年的時候就立國了,他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從太原打到長安。當時全國都在起義,一共打了六次討伐戰爭,李世民親自帶隊打了四次。李世民打仗非常勇敢,善用騎兵,對方常常都是幾十萬人馬,李世民經常就帶著幾十個人衝到敵人的陣營裡面去。毛澤東說過一句話:自古能君無人出李世民之右者。
「玄武生變,逆取順守」。李世民不是太子,太子是他的大哥,李世民在玄武門那個地方把他的大哥和三弟都給射死了,然後李世民採取逆取順守的方式來治理天下。他的優點是任賢納諫,科舉興學。過去當官的都是地主家的孩子,李世民不管你是誰,只要你考試考得好,我都來叫你當官,應該說中國的科考制度就是從李世民那個時代開始的。
道教成為了唐朝的國教。唐朝時儒家再度興起,並在思想界建立起了主導地位。李世民專門找人來修儒家思想。而且由於當時政府的自信和寬容,唐朝時各種宗教,儒、道、佛甚至景教都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所以李世民簡直太厲害了,包容一切。李世民還讓魏徵來修史立法。「偃武修文,詩書頂峰」,李世民寫詩非常漂亮,他自己就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後來就有了貞觀之治,他也被稱為「千古一帝」。 8、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杯酒釋權;立誓太廟,不殺諫臣;崇文抑武,始終偏安。
到了宋朝,最受人尊敬的皇帝就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出了幾個事情。第一就是黃袍加身。要到前方打仗了,他的部下就把一個黃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說你來當這個皇帝吧,我們來跟著你干吧。他就做了皇帝。這就是陳橋兵變。這個事情有沒有他的一點陰謀在裡面呢,我看是有的。
第一個這麼做的是隋文帝,楊堅是北周那個小皇帝的姥爺,也被部下黃袍加身了,這兩件事情差不多是一樣的,在中國歷史上兩個最動亂的時期,兩個統一者都是用了這樣的方法。趙匡胤當了皇帝之後,他心裡也不安啊,因為他的皇帝也不是正當拿來的,如果下面的人反對他怎麼辦呢?所以他有一天就把幾個老哥們聚集在一起,說我最近過得很不快樂呀。下臣就說你為什麼不快樂?我擔心江山不穩。部下說這有什麼可怕的,我們都輔佐你。趙匡胤說,我不怕你們不輔佐我,我怕你們的手下也把一個黃袍加在你們的身上。這些部下嚇得全都跪下了,說皇帝呀,您給我們指一條活路吧。趙匡胤說,你看這樣,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你們可以回到鄉下,喝喝美酒,享受美女,這樣的生活豈不美哉。於是部下們就說,謝謝皇帝啊!就這樣喝了幾杯酒,兵權就拿下了。
這樣做就不至於像朱元璋那樣濫殺。趙匡胤把蘇東坡貶來貶去,就是不殺他。趙匡胤在太廟立過一個誓,絕對不能殺文臣學者和諫臣,要殺的話會帶來不祥。當然到了南宋的時候秦檜殺岳飛這是另外的事情了。
「崇文抑武,強幹弱枝」。趙匡胤怕別人把他的兵權奪過去,他在各地派駐的最大的官都是文官,武官當副的。各地方的地稅很低,國稅很高,60%、70%的稅都到國家去了,強幹弱枝,所以導致了有宋積弱,始終偏安。宋朝其實從來都沒有正式地統一過中國,到南宋的時候地盤就更少了。 9、明太祖朱元璋三句真言,以南伐北;中央集權,特務錦衣。
朱元璋是第一個從南伐到北的皇帝。他有三句名言,緩稱王、廣積糧、高築牆。毛澤東改成「深挖溝,廣積糧,不稱霸」,其實是一樣的啊。起兵打仗的時候朱元璋一下子就冒尖了。朱元璋在管理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廢除了相權。他把胡文庸給殺了,他說我不要丞相,把權力都集中到我這裡來,還設立了特務機構錦衣衛。這是朱元璋的特色,集權在朱元璋那個時候到了頂峰。
朱元璋自己寫了一本書叫《誥書》,然後他要求每個人家裡至少有這麼一本書,如果你犯罪了,查你家裡有沒有這本書。如果沒有這本書罪加一等,有這本書的話就罪小一等。這個像什麼呢?像誰呢?歷史的確是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地方。
但那時候農民的地位是很高的,如果哪個官員擾民,農民是可以把他綁起來送到官府裡面去的。如果農民可以把官員綁起來送到官府裡面去,那麼可以看得出來朱元璋對於農民還是非常尊敬的。
「理學為經」。朱熹把佛道兩家的哲學修到儒家來,「存天理,去人慾」。朱熹編譯了《四書五經》。朱元璋說大家考試都必須考四書五經,考的也不是你的理解,考的是朱熹的注釋,一切要以朱熹的理解為版本。朱元璋把朱熹抬得很高,他還想把朱熹抬成他的祖宗,說我也姓朱,人家也姓朱啊,後來別人笑話他了,他就不提這個茬了。
朱元璋注重集權,痛恨貪官。他把貪官剝了皮做成燈籠掛起來,可見他對貪官恨到哪種程度啊。但是他對貪污恨到這樣的程度又怎麼樣呢,明朝到了後期又怎麼樣呢?貪污比哪個朝代都狠。
所以你集權不會持久,還是要講系統。朱元璋最讓人痛恨的事情,就是他幾乎把跟他一起打下江山社稷的人都殺了,只有一個人沒殺,為什麼呀?那個哥們中風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流口水。他開始殺人的時候還想辦法找找借口,到最後乾脆連借口也懶得找了,說殺就殺,他辦了兩次案子,就殺了五萬多人。
10、清康熙擒鰲平藩,拒俄收台;尊孔崇佛,滿漢一體。
康熙是李世民之後非常非常著名的皇帝。他八歲就繼位了,智擒螯拜,平定三藩,他跟俄羅斯打,然後把蒙古的疆土定下來,把西藏的疆域定下來。清朝那個時候國土是一千二百多萬平方公里,而現在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我們現在的國土是康熙打下來的。他尊孔崇佛,滿漢一體。他幾何、數學、天文、地理都學,文功武略,開創了康乾盛世。 11、皇帝排名很多人對帝王做過各種排名,我也狂妄地按照自己的理解稍微排一排。1)、按帝王功業來排序: 唐太宗康熙漢武帝按照帝王功業來劃分的話,排在第一位的是唐太宗,第二位是康熙,第三位是漢武帝;2)、按政治制度貢獻排序: 秦始皇隋文帝朱元璋 按照政治制度貢獻來排序,第一個是秦始皇,第二個是隋文帝,李世民的制度都是隋文帝建立起來的,科舉興學制、法律、三省六部制,都是隋文帝建起來的,隋文帝在制度上的建立是很重要的。再一個是朱元璋,他是高度集權的模式。3)、按治國思想貢獻排序: 秦始皇漢武帝毛澤東按照治國思想貢獻排序,一個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就是漢武帝時候建立起來的。另外一個就是毛澤東,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4)、按寬德仁厚來排序: 劉秀趙匡胤唐太宗 按寬德仁厚來排序,第一是劉秀,他手下建功立業的人一共有二十八人,他可能就殺了兩個人,第二是趙匡胤,然後是唐太宗,不但不殺還用,連降將都用,而且你降了我,又降了他,又降了我,這樣的人唐太宗也用。一個帝王心胸不開闊,是不會有事業的。5)、按殘暴誅臣來排序: 朱元璋劉邦6)、按個人學問來排序:劉秀康熙按個人學問來排序,學問比較高的一個是劉秀,他在當皇帝之前就是秀才了。康熙學問也比較高,他除了寫詩、寫詞之外就是他的書法了,而且他還學西方的東西,數學、幾何,甚至人體解剖他也學。唐太宗原來不好好學習,到最後取得了天下之後也讀書。另外有一個例子就是趙匡胤,趙匡胤到後來他也讀書了。有人告密說這個趙匡胤打仗了之後,拿了很多寶貝東西帶回來了,然後一看都是書。你說你再忙不會忙過打仗吧,情況再危急不會比戰爭的時候更危急吧。趙匡胤在戰爭的時候也是手不釋卷的,這樣的習慣我們現在沒有了。
皇帝的案例就講這麼多了。研究了這些我覺得真是很有意思的,「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我們以帝王為領導力的案例,並不代表只有做到皇帝,或者做到CEO才可以做領導,就是你一個下屬沒有的時候,你自己也可以領導你自己。領導力和你有沒有下屬是沒有關係的,只是跟你自己有關係。關鍵就是你有沒有領導力這樣的願景。再低的職位,只要心存領導力,就可以做領導的。
以後我們會繼續研究領導力到底是什麼,從這些帝王身上應該學到什麼。
框架學之九:先人後事
「先人後事」是我喜歡的幾個管理辭彙之一。這是我定義的領導力「外王」的原則,請看下圖:
什麼叫先人後事?先人後事是《從優秀到卓越》裡面的定義:所謂先人後事,就是把合適的人請上車,讓大家各就各位,然後讓不合適的人下車,然後才決定把車開向哪裡。
先人後事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就是「上車」。領導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選人,不論何時何地發現傑出人才,立即聘用他們,即使當時並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具體的工作。第二個關鍵詞是「合適」。過去常說「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其實這句話是錯的,「合適的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什麼叫做合適的人才?就是選擇人才注重品德匹配、能力匹配和文化匹配,並且用人所長,有一句話叫做「兼明善惡,捨短取長」。第三個詞是「下車」。對表現惡劣的員工的容忍是要有底限的,不要說我這個人是好心腸,對表現不好的人也要慈善一點兒這是不好的。對表現不好的人的容忍是對努力工作的人的最大的不公平。當然,你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決絕,一般來說要給人三次機會,就是說你還是要給人三次機會,實在不行,那就沒有辦法了,彼此良心上都過得去。先人後事就是這三個原則:上車,合適、下車。永遠要選人才,選合適的人才,不合適的下車。等召集到合適的人才之後,領導人創造合適的環境,這些人組合在一起就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向,設計合適的路線圖和行車計划了,自然就知道應該往哪裡開了。這是先人後事的概念。
有兩種類型的領導人,一種叫「教練型的領導人」,另外一種叫「明星型的領導人」,前者是「一個教練加一千個明星」模式,後者是「一個天才加一千個助手」模式。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圖:
明星型領導人就是說我先確定汽車應該開到什麼地方去,我設計好了路線圖,再召集助手來按照我的設計圖來實現我的願景。教練型的領導人,首先組建一個卓越的團隊,一旦有了合適的團隊,大家會選擇出通向願景的最佳的途徑。
先事後人的領導人,有很多是特別特別優秀的領導人,他指明了方向叫你去打。這樣的人有沒有?比比皆是啊。我認為在合適的時候這樣的策略是對的。比如在軍事戰鬥中,首長就是要一言九鼎!在具體事件上,在某些時間段內,在企業的開拓期,依靠領導人的天才來實現整體的勝利,有非常多的優勢。但是明星型領導人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天才而不相信別人,他就只能成功於一時、一事,而不能成功於一輩子的。我們的研究方式是「經史合參」,歷史典故是證明管理理論的最重要的案例。下面我們用帝王PK的例子來深入說明一下「先人後事」的道理。劉邦PK項羽。
項羽取得天下的那一年剛剛27歲,正當青壯年,事業大有可為,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亞歷山大大帝可以與之媲美!當時有一個姓韓的人建議他,你應該據關中以成霸業。誰料到項羽說什麼?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你大晚上的穿著華麗的衣裳,誰能看見呢?他一定要回家鄉去,不在關中建都。不但如此,還把那個姓韓的人給殺了,把他給活活煮了!垓下之役,項羽大敗。臨死的時候他做了這樣的詩句: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失利是因為老天爺不給我機會啊!是因為馬跑不動了啊!是因為手下人無能啊!他臨死的時候也沒看明白自己到底死在什麼地方。這首詩流傳已久,很多人藉此引項羽為英雄,其實他是盲目的個人英雄主義者,死不足惜。
劉邦是一個村的村長,,比項羽要大二十幾歲呀,項羽拿天下二十七歲的時候,劉邦已經快五十歲了,垂垂老矣。他最大的能力就是知人善任和樂於納諫。他打下天下以後,遇到一個儒生姓賈的,來給他提建議。劉邦說:老子的天下是馬上得來的,你們這些儒生懂得什麼?賈生說:「乃翁天下馬上得之,卻不能馬上治之。」劉邦馬上就聽了賈生的建議。劉邦也有一首詩是非常有名的,叫《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講什麼?我不是猛士,但我要找猛士來守四方。這兩首詩對比一讀就知道誰應該拿到天下了,對不對?
曹魏時期的《人物誌》說人可以分為「英」和「雄」兩類。夫草之精修者為英,聰明秀出謂之英;夫獸之特群者為雄,膽力過人謂之雄。英類人物可以為相,如張良蕭何等;雄類人才可以為將,如韓信關羽等。只有把兩類人物的優點會聚一身的才可以是君臨天下的大英雄,項羽和劉邦都是這樣的大英雄。不過劉邦英氣較多,可以識人才,聽人勸;項羽雄氣較多,自我英雄主義嚴重,乃至於連他的乾爹范增都留不下來,你說他能不敗嗎?奪得天下後,劉邦一開始封韓信為楚王,後來因為謠傳韓信要謀反,他就把韓信給逮住了。他說韓信咱們聊聊天吧,我打了一輩子仗了,你說我能帶多少兵啊?韓信說您最多能帶十萬兵。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呢?韓信說我帶兵多多益善,再多都可以。劉邦笑了,說你既然這麼聰明為什麼反倒被我逮住了呢?韓信一聽劉邦生氣了,出了一身冷汗,不過反應還算快,趕緊說陛下您雖然不善用兵,但是善於用將,所以我被陛下逮住了!這是一段著名的對話,原文是: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 信曰: 「陛下不過能將十萬。」 上曰:「於君如何?」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為為我擒?」 信曰: 「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 項羽和劉邦打仗,項羽凡是遇到劉邦,他們兩個人打仗的時候劉邦從來沒有贏過;可是韓信碰到項羽的時候就幾乎百戰百勝,垓下之役就是韓信指揮的。劉邦其實沒有什麼能耐,但是他就可以用人;他沒有什麼本事,但是他就能夠在關鍵時刻聽得進別人的話。這就是最大的本事。
劉邦打定江山的時候,和群臣一起喝酒,說你們說為什麼我能打下天下,而項羽為什麼不能呢?別人說這說那兒,都在吹捧劉邦。劉邦說,我告訴你們吧,你們說得都不對:「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張良,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鴻門宴實際上是張良導演的,還有那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都是張良的主意。「鎮國家,撫百姓,給餉垧,不絕梁道,吾不如蕭何。」打仗實際上打的是後勤,糧草的準備,後備軍隊的準備,這樣的事兒都是簫何乾的,簫何在後方從來沒有讓劉邦斷過糧,斷過兵,這就是簫何,沒有簫何不可能有劉邦的勝利。簫何是劉邦的後勤部長,張良就是他的戰略部長。「連百萬之軍,戰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在戰爭當中,如果他幫項羽,項羽肯定稱王;如果他幫劉邦,劉邦可以奪天下。是這麼厲害的人物。韓信自己的器具不夠,不但不能坐天下,甚至自己的結局也不好。但是劉邦最後能夠把江山打下來,韓信是立了大功的人。「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敗。」
項羽單手就可以把鼎舉起來,二十七歲的時候就把天下打下來了,劉邦開始打天下的時候已經是48歲的老頭子了,為什麼他能最後取勝呢?第一個是知人善用,第二個就是樂於納諫。
這樣的案例有很多很多,現代的我們看看李嘉誠,看看柳傳志,你會知道我說的這些原則不僅僅是歷史故事書中的童話,它同樣是現代職業生活最重要的原則。心胸開闊一點兒,找到合適的人才,哪怕他比你優秀,給他足夠的待遇,這樣你才能成功!
最後,我們要了解兩件事情。第一:先人後事的基礎是內聖。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有三個重要的幫助實現修身的原則: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知者不惑。第二:先人後事之後做什麼?如何領導下屬?答案是「為之君,為之親,為之師」。
到此為止,我講的是一個領導選下屬要遵循先人後事的原則;我們反過來思考,一個下屬選老闆,是不是也是這個原則呢?!先人後事!一句千斤!!歷代功業盡在此言中!!!
框架學十:內聖外王領導力
每次講課我都要首先問一個問題:什麼叫領導力?何為Leadership?翻開MBA書籍,對Leadership的定義比比皆是。比如:「影響一個團隊完成既定目標即為領導」就是常見的幾個定義之一。我的定義與此不同,我認為領導力就是「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這幾個字你不要以為是我隨便挑出來的,梁啟超曾經說過,「內聖外王之道」一語包舉中國學術之全體,其旨歸在於內足以資修養而外足以經世。你看梁先生給這四個字多高的評價啊,「內聖外王」是中國學術的全體啊!內,自我的修養;外,成就一番事業,這就是領導力。我們講過佛家「體」和「用」的道理,「體」是一個事物內在的本質,是它自己跟自己的關係,「用」是一個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別人的關係。內聖即為領導力之體,外王即為領導力之用。用一張框架表示一下,就是這樣一張內外圈的框架圖。
那麼「內聖外王」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中國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個字:修齊治平。「修齊治平」哪裡來的?來自於《四書五經》中的《大學》一文: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無論你是皇帝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為人的根本,這樣根本談不上其他的功業!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齊家;只有做好齊家,才可以治國;只有做好治國,才可以平天下。
近代學者熊十力根據《大學》以「修身」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為「內聖」功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王」功夫,接著他說:「君子尊其身,而內外交修,格、致、正、城內修之目也。齊、治、平,外修之目也。國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齊、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誠意」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內修,後者外修而已。就是說,無論你取得多大的功業,當了多大的官,賺了多少錢,這些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還是為了「修身」!今人讀來,固然有些失於「迂腐」,但是比上那些把權、錢、享受當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這個迂腐實在好上一百倍!
我們把「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這四個詞暫時放在一邊,(不是不講,而是對於一般人來說理解起來更困難),我們先專註於人們比較熟悉的「修齊治平」四個字,「修身」即為內聖,(其實還應該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齊家、治國、平天下」即為外王。所謂「內聖外王領導力」,就是「修齊治平」領導力。「修齊治平」是有邏輯順序的,修身之後齊家,齊家之後治國,治國之後平天下,這是由內而外的,沒有修身就沒有辦法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看這張圖吧。
我們用現在的語言定義一下「修齊治平」,否則一定要講「治國平天下」的話,離我們太遠,夠不著,沒有借鑒意義。我們可以轉換一下,修身可以定義為「personal leadership」,就是自我領導,或者說是「自我人格完善」;齊家可以定義為「interpersonal leadership」,或者說「團隊精神修鍊」,講的是如何與人相處;治國可以定義為「managerial leadership」,或者說「領導下屬」,是對人的領導能力;平天下可以定義為「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或者說「組織管理」,就是管理一個組織/部門的能力,包括人員領導和業務管理。這四個層次,也是由內而外的。
通過這麼轉換,「修齊治平」也就有了現在企業管理的應用意義,這也就是我要定義的「內聖外王領導力」的四個層次。再次借用「體」和「用」的概念,定義領導,一定要定義好領導的體和領導的用,領導的體就是內聖,內容就是修身,邏輯順序是「由內而外」,想跟別人好好相處,先作到能夠領導好你自己,進行自我人格修鍊。領導的用就是外王,內容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邏輯順序是推己及人,領導別人其實是領導自己的外延,把自己能夠做到的外推到去要求別人,能夠與人進行團隊合作,然後才能領導下屬,最後達到管理一個組織或者部門的狀況。
現代企業管理和MBA中,對領導力的定義一般都偏向於領導力之「用」,很少有人講領導力首先是領導人自己的修身,只有中國人傳統定義的領導力才把修身放在外用之前的基礎地位。的確,如果自己不修自己的身,怎麼能領導好別人呢?一個自己品行不正的人怎麼可能對下屬有影響力呢?人們有可能因為你的TITILE和你給別人發工資的能力而怕你,但這不是領導力,只是你的職務權威而已。可以太多太多人習慣於把職務權威等同於領導力了。可笑!
接下來一個問題是如何做到「修齊治平」呢?有什麼關鍵的原則呢?(注意,我用的是「原則」而不是「技巧」,我定義的領導力是「道」非「術」,講原則而不講技巧)。領導力的體是自我人格修鍊就是修身,兼而與人相處建立團隊精神就是齊家,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定義為「修己以敬」。這個詞哪裡來的?就是《論語》中子路問孔子如何做君子,孔子說: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如果想領導好老百姓,想領導好周圍的幹部,首先要做的是修鍊自己。只有修鍊好了自己,才可以去領導別人,管理別人。這個概念和邏輯順序跟我們上邊講的順序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們選「修己以敬」這四個字作為修鍊領導力之體的過程。「修己以敬」有三個原則,就是「知、仁、勇」。這三個字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還是來自於《論語》,孔子在《論語》里大概有兩、三次提出這三個字,都是對君子的定義,知就是「知者不惑」,仁就是「仁者不憂」,勇就是「勇者不懼」。這三個字就是自我修養的三個原則,所以我就把他們挑出來作為內聖的方法,就是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我也不是隨機選擇的這三個字,它們其實跟現代的管理辭彙很相關。我們都聽說過「3Q」或者說「三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即智商,指一個人對科學知識的記憶多少和對知識的思維及理解能力;EQ(Emotional Quotient),即情商,指一個人自我情緒控制和對團隊關係的運作能力;AQ(Adersity Quotient),即逆境商數,或者叫膽商,是一個人面對逆境的扛壓能力和堅忍不拔之志。我們用這三個指標來定義人才,甚至選拔和培養人才。但是,你再仔細看一下,IQ不就是「知」嗎!EQ不就是「仁」嗎!AQ不就是「勇」嗎!我們以後會詳細定義知、仁、勇,到時候你就知道我並不是牽強地這麼說。我們把過去孔子對君子要求的三個原則,輕輕一轉化就成了現在企業領導人提高自我修養方面的三個重要原則和方法。
內聖是修身兼與人相處;外王是選拔人才,領導別人就是治國,治國之後進而領導組織叫做平天下,我們可以把外王這個過程定義為「先人後事」。這四個字哪裡來的?來自於我非常喜歡的一本管理書:《從優秀到卓越》,原文的定義是:「把合適的人請上車,讓他們各就其位,讓不合適的人下車,然後才決定把車開向哪裡。」這是我非常欣賞的一段話,管理哲理豐富,「先人後事」也是我在管理上最常用的幾句話之一。當把團隊建立起來之後,你要做兩件事情,一是抓住關鍵事項,親自處理,就是我常說的刺蝟優勢;另外就是領導你的下屬。領導下屬又有什麼原則呢?我這裡引入3個字:君、親、師。就是你對你的下屬有三個原則,或者說三個角色,第一個叫「為之君」,第二個叫「為之親」,第三個叫「為之師」。「為之君、為之親、為之師」又是從哪來的嗎?就是從「天、地、君、親、師」來的,這是古時人們最敬畏的五個方面,就是說作為一個人,你一定要敬天、敬地、敬君、敬親、敬師。把天地去掉,你要敬君、敬親、敬師,那麼反過來講呢,你對你的下屬的角色無非是要「為之君」、「為之親」和「為之師」了,這是領導力外用的核心原則。
你可能又在問:KEVIN你是不是又在隨便找的這幾個字呢?首先,「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可不是隨便來的呀;另外,「君親師」的確代表了三種迥異的領導風格。「君道」指的是職務權威,講的是紀律性和執行力,是領導人指揮、命令下屬按照他的意圖做事,或者叫先事後人;「親道」指的是非職務權威,講的是情感和信任,是領導人首先選定下屬,然後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下屬自己去思考並做事情,或者叫先人後事;「師道」指的是領導人自己知道怎麼做事情,可是他卻教下屬然後讓下屬自己去完成任務,這是更高一級的領導力要求,也是我們常說的「Leader as Coach」的道理。除了這三種領導風格和領導方式,您還可以在同一個邏輯層面上找出其他的方式嗎?接下來,我們還是用框架的方式來詮釋領導力。「修己以敬」就是是領導者的體,「先人後事」是領導力的用;「修己以敬」是「先人後事」的基礎。
用孔子的話來解釋這個圖。孔子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舜的領導力方式是「無為而治」,但並不是完全無為,而是要做兩件事情:一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你看,這不就是「修己以敬」嗎?二是「舜有臣人而天下治。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你看,這不就是「先人後事」嗎!所以我說《論語》是領導力的書,孔子是領導力大師,是有道理的吧!最後我們就合成了這樣的一張「內聖外王領導力」框架圖:
這張圖再解釋一下,就是說領導力有三個層次,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指的是組織管理能力,我們以後再說)。修身就是先修你自己,然後再跟別人相處,這個階段叫什麼呢?就是修己以敬,齊家治國那部分叫什麼呢?叫先人後事。哪三原則能幫你修鍊自己呢?就是仁、知、勇。哪三個原則能夠幫助你實現先人後事呢?就是君、親、師。到現在我就把這個框架解釋清楚了,這是領導力的框架。這個框架外邊還有一個圈,我把它定義為「造鐘」。這個詞也來自於「從優秀到卓越」,講的是體系和制度,是人和系統之間的關係問題,這是我們中國人不太擅長的,要跟西方來學。
如果學過「SEVEN HABITS」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了,我們用的框架全是「SEVEN HABITS」的框架,我們講的應用全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辭彙—領導力,我們用的道理和原則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辭彙。這就是「西學為用,中學為體,框架為相」。
你可能還會問一個問題,這六個關鍵字,知仁勇和君親師,它們之間有沒有邏輯關係?你如果看的時間長一點,很容易會發現,其實他們之間有一一對應的關係,結構如下:
即仁為親之體,勇為君之體,知為師之體。而且「仁-親」偏於儒家,「勇-君」偏於法家,而「知-師」偏於道家。這個詳細的邏輯關係,以後會講,先提示一下,到此打住。
以上就是我定義的領導力,就是內聖外王領導力。無論誠意、正心,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修身,前者內修,後者外修。掌握這個道理,人生才能真正平衡而有意義。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做事就是做人!
框架學之十一:傳統思想發展史
古代讀書人的治學之道是四個字:經史合參。經,即以儒學為代表的各種先典哲學,所謂「經以載道」,就是通過研究哲學可以得到一些「常道」,即那些永恆不變的大道理。史,即各種記錄歷史的書籍,所謂「史以記事」,歷史可以記載經典原則之下的時代的變動和社會的變遷。中國人的歷史和哲學是分不開的,歷史中有哲學,哲學也通過歷史來體現出來。一、經史合參:本著這個道理,我按照「史」的年輪,盡量梳理了一下「經」的脈絡,並編了一些簡單的四字順口溜來表達。1、先秦歷史:三皇五帝,禹湯文武;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先秦哲學: 華夏文明,起源黃河; 黃土高原,農業立國。 炎黃子孫,文字曆法; 陰陽五行,八卦周易。春秋戰國,諸子百家; 黃老莊道,孔孟荀儒。管商韓法,墨子兼愛;鬼谷子術,孫子兵法。2、秦後歷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元成明朱,清康共和。秦後哲學:仲舒興儒,三綱五常;宋明理學,四書五經。鳩摩譯經,玄奘求佛;達摩傳禪,六祖慧能。3、經以載道:興世以道,道法自然;盛世以德,德化人心。治世以法,法約行為;衰世以術,術指弊端。亂世以兵,暴力至上;亂世以佛,難忍能忍。外王內霸,逆取順守;以儒為主,兼用道法。4、史以記事: 經以載道,史以記事, 春左史資,汗血丹青。 蘇武牧羊,張謇出使;孔明盡瘁,關羽忠義。魏徵敢諫,玄奘取經;岳飛精忠,天祥丹心。鄭和西洋,繼光碟機倭;國藩中興,成功復台。二、五個階段:按照以上的細節,我把中國傳統思想的發展劃分為5個階段,就是下邊的框架圖:
中國傳統思想發展階段圖
第一階段:形成期:是春秋戰國時候的諸子百家時期。
春秋戰國之「諸子百家」時期,是中國第一次有組織的思想運動, 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黃金的思想期,它構成了中國燦爛思想文化的基礎,產生了以儒、道、法等三家為主的眾多思想基礎. 第二階段:發展期:2-1、秦朝之法家思想:
秦國并吞六國,建立秦朝,第一次建立中央集權的中華帝國,開創了中國之後歷朝的政治體制。這是中國政治史上,除1911年建立民國之外最重大的歷史變革。秦朝講究嚴刑峻法,以法家思想為治國思想。 2-2、漢朝之道家和儒家思想:
漢帝國完成了政治的統一,同時完成了思想的統一。道家和儒家先後成為兩大主流的治國思想。
漢初「文景之治」提倡道家的「黃老之道」,講究無為而治,霸王道兼之。
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儒家在中國主流治國思想中的領導地位。提出「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儒家禮法思想。2-3、魏晉南北朝之佛家思想:
這個時候儒家思想暫時消沉,新道家思想興起。魏晉玄學,竹林七賢,他們把儒家思想注入道家學說中。
另外一個影響深遠的事情就是,佛教在南北朝的時候開始正式進入中國,佛家思想逐漸興起。當時的國王和當權者,很多人信奉佛教,包括梁武帝等,他們開始建設三大佛教石窟建築。佛教雖然是從印度引入進來的,但是到了宋朝時,佛教在印度幾乎已經泯滅了,如果研究佛教,只能通過中國佛教了。 第三個階段:鼎盛期3-1、隋唐:
隋唐重建了中國的統一,文化也發展到頂峰。儒家再度興起,並在思想界建立起主導的地位。
由於政府的自信和寬容,唐朝之時各種宗教(儒、道、佛甚至景教)都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佛教獲得空前發展,產生了本土的禪宗。由此之後,佛家在中國逐漸沒落,更多的是在民間的信仰。3-2、宋朝:
經過50年動亂之後宋朝統一中國,政治上不如唐朝強大,但文化上卻同樣輝煌。儒家思想重新興起,其繁榮為漢朝以來所未有。宋明理學或程朱理學的頂峰期。第四階段:收縮期4-1、元朝:
這並不是中國第一次被非漢族所統治,但是整個中國國土被異族統治確是第一次。儒家思想受到相當程度破壞。藏傳佛教成為國教。4-2、明清:
明朝時中國回到漢族統治之下,而清朝時中國則再度由非漢族統治。清朝中國繁榮昌盛,版圖甚至超過了漢唐。明清政治制度、治國思想基本相同。這個時期政府大力推捧宋明理學,「四書五經」成為考試和仕途教材。知識分子思想開始收縮。儒學中「心學」發展到了高峰。
明清小說尤其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在民間推崇俠義和忠義,影響深遠。俠義精神,追究其本原,其實是墨子思想的影響。
繼承元朝時候傳統,藏傳佛教同樣得到重視。第五階段:沒落期: 5-1、民國:
1911年的民國革命,結束中國帝制歷史,成為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在文化和思想上人們開始廣泛接觸西方思想和日本思想。1919年「五四運動」引入德賽,後期尤其是引入馬列,儒家在中國開始走向沒落。5-2、共和國:
建國後「破四舊」及「文革」對儒家產生毀滅性打擊。從此倫理和政治思想相結合於儒家的歷史結束,人民沒有共同的倫理思想基礎。共產主義本質上是治國思想、黨的理論,而不是人民的信仰。 三、五大流派:
經過這樣五個時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儒、道、法、佛、墨等5家為主的中國傳統思想主幹。
中國傳統思想流派5大家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道家的祖師是老子,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韓非子,佛家是從印度引入,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墨家的宗師是墨子。他們基本上構成了中國人現在思想的主幹,我們的一些想法,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以上幾家之一,儘管我們其實已經忘了他們本來是什麼了。
作為一個業餘研究者,我沒有任何資格進行學術認證;但從實用角度,我認為,以上五個階段基本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發展的脈絡,而五大流派也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的主要骨幹。學習中國歷史和哲學,不能不了解這些基本知識。而這些哲學思想是如何影響管理思想的,我將在以後的機會中繼續探討。
框架學之十二:歷史順口溜
學習歷史,一個基本能力就是記住各個朝代的順序和年代。以前這對我來說是天大的難題,我根本搞不清楚中國的朝代變更。在整理過程當中,為了便於記憶,我把歷史分成三個階段:秦朝以前、從秦到清、民國以後。而第二階段,也大致可以用三個帝國時期來描述,漢、唐、清分別是各個階段的代表。
其實以上幾個階段,跟我整理的另外一個圖:中國傳統思想的發展階段的時間點幾乎完全一致,也記錄如下;
在整理歷史知識的時候,我用了一種四字順口溜的方式。畢竟只是學數學的,沒有任何中文詩詞能力基礎,寫的很粗糙,還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但畢竟是個開始,也為以後的修改做了基礎。所以,簡單記錄如下: 一、歷史與哲學 1、先秦歷史三皇五帝, 禹湯文武;春秋五霸, 戰國七雄。2、先秦哲學華夏文明,起源黃河;黃土高原,農業立國。炎黃子孫,文字曆法;陰陽五行,八卦周易;春秋戰國,諸子百家;黃老莊道,孔孟荀儒;管商韓法,墨子兼愛;鬼谷子術,孫子兵法。3、秦後歷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元成明朱,清康共和。4、秦後哲學仲舒興儒,三綱五常;宋明理學,四書五經。鳩摩譯經,玄奘求佛;達摩傳禪,六祖慧能。5、史以記事經以載道,史以記事,春左史資,汗血丹青。蘇武牧羊,張騫出使;(漢)孔明盡瘁,關羽忠義。(漢)魏徵敢諫,玄奘取經;(唐)岳飛精忠,天祥丹心。(宋)鄭和西洋,繼光碟機倭;(明)國藩中興,成功復台。(清) 二、政治、經濟制度變革
我對各個朝代的政治體制很感興趣,在這個方面,周朝之後,秦始皇貢獻良多,之後各個朝代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修修補補而已。毛澤東說:勸君莫罵秦始皇,百代皆行秦政制。 1、周朝政制: 分土分侯,王位世襲士卿大夫,仕者世祿井田制度,土地國有封建宗法,制禮制樂 2、秦朝政制: 中央集權,皇帝世襲 三公九卿,郡縣派官 廢除井田,土地私有 焚書坑儒,法家思想 3、漢朝政制: 漢承秦制,另設中朝土地私有,十五稅一鹽鐵專賣,均輸平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唐朝政制: 三省六部,一台五監 均田制度,租庸調法 改法兩稅,按財徵收科舉取士,制律修史 5、明朝政制: 廢除丞相,內閣票擬東西錦衣,省道府縣按畝征賦,按丁征役一條鞭法,折丁入畝四書五經,八股科考 6、清朝政制: 清承明制,軍機集權 內務府制,地丁合一 三、優秀帝王 各個朝代都有一些優秀的或者政治突出的帝王,我也簡單給他們做了評價。 1、秦始皇嬴政 重農耕戰,嚴刑峻法;遠交近攻,統一中國。皇帝集權,官僚任用;焚書坑儒,萬里長城。 2、漢高祖劉邦 平民起義,八年乃成;善於將將,聽人勸諫。楚漢相爭,退進屈伸; 鴻門赴宴,誅殺功臣。 3、漢武帝劉徹 建立中朝,推恩消藩;窮兵黷武,漢匈戰爭。鹽鐵專賣,均輸平準;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4、東漢光武帝劉秀 秀才造反, 以柔興漢;雲台廿八, 文治儒德。 5、魏武曹操 權機謀略, 挾天子令;惟才是舉, 東臨碣石。 6、蜀漢劉備 義結關張, 三顧茅廬; 千古人和, 折而不撓。 7、唐太宗李世民 青年立國,征伐統一;玄武生變,逆取順守。任賢納諫,科舉興學;儒經道佛,修史立法。偃武修文,詩書頂峰;貞觀之治,千古一帝。 8、宋太祖趙匡胤 陳橋兵變,杯酒釋權;立誓太廟,不殺諫臣;崇文抑武,始終偏安。 9、明太祖朱元璋 三句真言, 以南伐北; 中央集權, 特務錦衣。 10、清康熙 擒鰲平藩, 拒俄收台;尊孔崇佛, 滿漢一體。 還有成吉思汗和毛澤東沒有完成,留待它日。以上的評語肯定以後還得繼續修改。姑且暫時記錄這裡。四、帝王排行榜 很多人對帝王做過各種排名,我也狂妄地按照自己的理解稍微排一排: 1、按帝王功業來排序: 唐太宗康熙漢武帝2、按政治制度貢獻排序: 秦始皇隋文帝朱元璋 3、按治國思想貢獻排序: 秦始皇漢武帝毛澤東4、按寬德仁厚來排序: 劉秀趙匡胤唐太宗 5、按殘暴誅臣來排序: 朱元璋劉邦6、按個人學問來排序:劉秀康熙
以上僅僅是個人學習小結而已,可以作為我的歷史學習的一個小工具,偏頗和漏洞頗多,不足為專家道。但的確歡迎各位指正補充。 姑妄記之。
推薦閱讀:
※中國朝代歷史順序
※有多少人以為二十四史是指24個朝代?其實那只是24部書而已
※單立人講史——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