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奧失寵是因為中國人口味善變?其實是女性解放的結果
06-13
三年前奧利奧餅乾在上海風光慶祝100歲生日,而上周他們正在關閉上海的一些生產點。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稱,中國大陸人民發展出了世界上最善變的口味:美國人希望放學後吃到媽媽做的同樣口味的餅乾牛奶,但中國人希望每天都有新花樣。該報道被各大媒體冠以「奧利奧失寵僅用三年,因中國人口味太善變」等標題轉發後,迅速引起熱議。有網友不甘心英媒將奧利奧「失寵」歸於中國人口味太善變,甚至分析了奧利奧不再受歡迎的各種原因:1、太甜太膩;2、太貴;3、吃了擔心變胖……不過,《金融時報》確實道出一部分的事實:不光中國人,其實全世界的口味都在變。「媽媽的味道」曾經是很多人一天疲憊的學習和工作之後無可取代的慰藉,然而在接下來的幾代人間,這一味道是否能傳續下去卻面臨著不小的問題。這一切都源於女性開始走出廚房。2014年零點研究諮詢集團發布的《中國大城市白領「回家吃飯」情況調研報告》顯示,京滬穗等地的白領在外吃飯比例在三成上下浮動,而在深圳,則有42.4%的白領每周多在外用餐。數據似不驚人,然而比較起10年乃至20年前的情況,這一變化極為可觀。不過,即使新一代人仍能頑強抵抗飯館文化對家庭用餐的衝擊,他們對在家做飯的時間投入也不比往昔了。在著名網路社區「知乎」上的一則中外做飯時間比較的討論中,多數年輕網友表示,憑自身經驗,在家烹飪中餐從「平均一頓飯14分鐘」到「用不了半小時」,並不比西式簡餐耗費更多時間。然而,這種以幾道簡單炒菜為主的菜品,和童年記憶中祖母、母親趕早買菜、幾乎大半天的時間耗費在廚房裡,最後烹煮出的滿滿一桌菜實屬大相徑庭。往往耗時多個小時、甚至需要隔夜提前準備的「功夫」家常菜的傳承被家常炒菜取代,而料理簡便的家常炒菜卻愈來愈多得被外賣、食品半成品和飯館取代。家常烹飪的時間投入銳減,會導致普遍廚藝水準的下降,進而使我們的下一輩嘗不到「媽媽的味道」嗎?這一問題或屬杞人憂天,在此之前,可以確定的是,家常烹飪時間投入減少這一趨勢,已經難以阻擋。世界性變局:女性走出廚房《每日郵報》的一份報道顯示,今天的英國女性平均一生花在烹飪上的時間約為2.5年,而這還達不到50年前的一半,在60年代,一位英國主婦平均一生要用6年時間為全家準備三餐。此外,男性的這一時間則增至1.4年。食品半成品與洗碗機這一類的新電器節省的時間都被考慮在內,並加以去除和修正。此外,根據2009年的一份研究,如果算上在旁「觀摩試吃」、調情和放鬆的時間,英國男性每天待在廚房裡的時間會比他們的伴侶還多14分鐘(不過多數時間就僅此而已了)。雖然7成的英國家庭仍由女性掌勺,然而進展還是顯著的。根據該報今年一份更新的報道,在應該已經有接近三成的父親承擔起了全家的烹飪工作,比起上一代人的4%蔚為可觀。87%的男性偶爾下廚,而上一代僅有55%會這麼做。在調查中,29%的英國男性將烹飪列為自己的愛好,超過足球的22%。據分析,這一現象或與英國女性的就業率提升有關。走出廚房,進入職場,使得半個世紀以來女性的社會角色發生了巨大轉變。BBC「電視大廚」安東尼·湯普森(Antony Worrall Thompson)甚至主張,對於那些在外承擔大量工作和壓力的職場女性而言,一輩子花2.5年的時間在烹飪上仍舊太多了。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情況也差不多惡劣。《華盛頓郵報》今年的報道顯示,比起30年前75%的比例,今天只有不到60%的美國家庭仍在家用晚餐。這一衰減的趨勢仍將持續,分析師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將只有不到50%的家庭仍選擇自己做飯。而在60年代,這一比率不分社會階層都在90%左右。60年代,美國兩性花在灶頭上的時間還有150分鐘,而到今天則僅約110分鐘。對此數字銳減貢獻最大的人群即是職場女性,2008年女性日均花費66分鐘在烹飪上,比起50年前減少了50分鐘左右。與此對應的是,上世紀初,只有20.6%的15歲以上女性和5.6%的已婚女性在外工作,到了1975年,這一比率達到50%,上世紀末,已經有65%的已婚美國女性身居職場,隨著女性就業率的上升,平均的家常烹飪時間也在一路下滑。這一趨勢在其他發達國家也普遍存在。隨著男女平等與女性獨立的觀念在社會和經濟領域得到實現,女性越來越多地走出家庭、步入職場,日均花費在烹飪上的時間越來越少,而這給自動化廚具、食品半成品與外賣行業創造了巨大市場。有充分理由相信,隨著世界各國步入更為富足和進步的階段,女性走出廚房,廚藝進一步簡化將是普遍趨勢。新中國:上海爺叔原來不燒飯不過,職場女性給家庭內部分工帶來的衝擊在中國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這一現象到近二十年才超出了地域局限。早從50年前開始,上海就因種種巧合和偶然經歷了類似的社會轉變。「上海男人原來是不做飯的。」今年初,美國馬里蘭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高崢在3月6日的哈佛大學中國兩性討論會中說道。上海男人真正開始下廚房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1949年,上海約有200萬女性居民,僅17000人為工廠女工,而家庭婦女的數量則佔120萬。隨著新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深化,到1958年,已經有約75萬名成年女性進入社會承擔工作。1960年,77.58%的家庭主婦走出家庭,上海的婦女就業率位居全國第一。婦女家務與職場的巨大壓力迫使著家庭內部其他成員分擔家務。隨著50年代複雜的票證系統引入社會,為了最大化糧油票的價值,尤其是最經濟地購置副食品(在上海這一方面的問題尤其複雜和突出,也被高崢教授闡釋為上海男性尤其多地承擔家務的原因),家裡的男性都被動員起來關心和參與採購和烹飪的行列。與此同時,由於在食堂往往換不到與糧票數量相符的食物,很多年輕的上海男性結婚前就開始了自炊生活。此外,新中國的員工集體宿舍也進一步推動上海爺叔加入燒菜大軍。由於員工宿舍條件簡陋,幾家人只能共用一個廚房甚至走廊來做飯。大家一起在廚房和走廊做飯聊天,「公共廚房就變成一種文化了」。原本只是一部分家庭的理性選擇,逐漸形成了上海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未來:「媽媽的味道」會消失嗎?其實,新中國曆來在推進男女平等,尤其是男女就業平等上不懈努力。2014年貝恩公司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女性就業率高達73%,領先於許多發達國家(澳大利亞為66%、英國67%、美國62%),是全世界女性就業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不過,如果眼光不局限於這一方面,就難免發現中國女性的負擔因而也常年維持在極高水準上,以網友戲謔的話來說「在歐美國家,如果一個女性既承擔有償工作,又承擔家務,會被人認為神聖而崇高——因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在中國,這種狀況,是人生的常態」。可以想見的是,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男女平等在全方位落實,一系列變化都會發生:家庭內部分工發生變化,男性將更多地承擔家務尤其是烹飪的責任。同時,為了節省時間,烹飪簡化、更多地依賴食品半成品乃至廚房自動化也將不可避免發生。就此來說,即使未來家庭的餐桌不僅僅被幾道簡便炒菜佔據(如同今天的英美年輕人一個三明治了事),那些耗時多個小時乃至多日準備的「功夫」家常菜,也無疑面臨著失傳或衰落的命運,傳統的「媽媽的味道」多少會失落一部分。然而,在追憶長輩的精湛廚藝與哀嘆年輕夫妻不會燒菜的同時,人們也應當衡量被家庭內部分工「剝削」著的婦女的重量:我們的祖母一輩女性,無可避免地生活而勞役在屋舍和廚灶中,她們的一生都被默默奉獻在炊煙之下。從女性權利的視角看,看似美好的「媽媽的味道」背後多少有種不人道的東西,如同任何一種人類的寶貴技藝,它是有著極其高昂的代價的:單純地、復古地談論它甚至有一種不虞的殘酷。每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都意味著不少美好事物的逝去。不過,在廚房失去的時間,終將由未來母親的自由來彌補。廚藝多少是要隨著時代變遷而嬗變的,幸運的是,這一次的改變換取來的是一半人類更美好的生活預景。為此,我們應當做好準備。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電影摸不透北美口味
※【蒜蓉小龍蝦】湖北龍蝦節當紅新口味
※不同口味的大燉菜,送給不想做飯的你。
※我們分析了10億辭彙,發現了中國人的口味
※如何評價中財食堂的菜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