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稱「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06-13
2009年9月初,生成於東太平洋的「希梅納」颶風,以趕超千軍萬馬的聲勢撲向墨西哥海岸,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形狀奇特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這個本來很少在新聞電訊中露面的地方,突然「名聲」大著。 說這個半島形狀奇特,是因為它既像一條修長的手臂,與墨西哥主體部分大體平行延伸了將近1300公里,又彷彿一把巨大無比的利劍,護衛著墨西哥的大陸部分。這種地理態勢,舉世無匹。正是由於它的「挺身」阻擋,才使得隔離在加利福尼亞灣以東的墨西哥內地,很大程度上少受風災之苦。與此同時,細心的人們也許會對半島的名字大惑不解:何以叫「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莫非還有「上加利福尼亞半島」不成? 當然,事實上只有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沒有上加利福尼亞半島。但這不是明擺著違反地名命名原則嗎?既然沒有上加利福尼亞半島與之「配對」,何不幹脆直接叫「加利福尼亞半島」?也好跟它內側的加利福尼亞灣名稱「配套」。 話雖如此,半島的名稱卻自有來歷,特別聯繫到墨西哥近代不堪回首的「喪權辱國史」,半島的名稱尤其應該與世長存,更動不得。 此話怎講?說來話長! 原來所謂「加利福尼亞」,最初是個範圍非常廣闊的地區的名字。它沿著北美大陸西部海岸,自西北向東南延伸,長達3000公里,縱深近千公里,是原「西班牙美洲」西北部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墨西哥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獨立建國(1821年)後,曾幾乎是構成這個年輕國家的「半壁江山」。當時的加利福尼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無所謂「上下」。可惜新國家剛剛成立,就遭到「好鄰居」——美國的覬覦、挑釁、欺凌,最後索性製造借口,發動了美墨戰爭(1846~1848年)。在這場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戰爭中,墨西哥割讓北部近260萬平方公里領土給美國,相當墨西哥當時45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56%。其中就包括加利福尼亞地區資源肥美的大部分,僅僅把宛如一條長尾巴的相對貧瘠得多的南部剩餘下來。遭美國「大包大攬」劫走的部分由於偏北,等於原來整個加利福尼亞的「上部」,這剩餘的半島部分,便只好叫「下」加利福尼亞了。 由此可見,所謂「下加利福尼亞」意味深長。它不僅是「地理位置」上的一種「標誌」,也是「歷史滄桑」里的一種「印記」:「上」加利福尼亞喪失了,而「下」加利福尼亞,仍然可以自己的名字,不時甚至永遠提醒墨西哥的國人,歷史上有這檔子失掉「上」加利福尼亞的大事。 而在老加利福尼亞或舊加利福尼亞那大塊被美國割占的地方,美國建立起了一個州,州名仍然襲用原有的西班牙語名,可見本來稱為「上加利福尼亞」才名正言順,但美國居心要割斷歷史,絕不做這種傻事。果然,多年以來,人們知道美國有個大名鼎鼎的加利福尼亞州,至於墨西哥還有什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對不起,聽也沒有聽說過。聽說了,也會迷惑一陣子。 在近代史中,滅人國有之,瓜分他國有之,但割占敵國一半以上的領土再與之媾和,這樣的例子,美墨戰爭大約是唯一的一個。墨西哥被鄰居強加的這場戰爭,歷史意義和地理意義都很深遠:不但等於這個「領土巨人」被攔腰斬斷,而且連累遼闊的拉丁美洲從北端大大向南收縮了十幾個緯度(1個緯度的寬度即達110多公里),美墨戰爭影響之大,豈僅「下加利福尼亞」一地而已!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是自然地理實體,由這個半島劃分的兩個行政區域——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是人文地理實體。前者基本穩定,不會有什麼變動;後者則會有所變化,比如這裡原來以北緯28°為界分成兩個行政區域,北緯28°以北,最初叫下加利福尼亞州,北緯28°以南則叫南下加利福尼亞地區;1974年,南下加利福尼亞地區升格為州,下加利福尼亞州為與其區別,改稱北下加利福尼亞州,1979年,又恢復叫下加利福尼亞州。行政區域的這種名稱變化發生在20年前,但我們國內很多地圖集迄今沒有予以反映,仍然因循注以「北下加利福尼亞州」舊名未改。以致這次報載電訊和電視有關墨西哥遭強颶風的報道,都一再言及希梅納颶風襲擊了下加利福尼亞州,而在當今我國出版的相關世界地圖集的「墨西哥」圖幅里,一概找不到這個州的位置及其名稱,難怪人們「按圖」怎麼也難以「索驥」,甚至還可能錯怪報紙和電視的報道,是否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誤作下加利福尼亞州了。而這二者是很有差別,不可相混的。這不僅關乎地理概念的「釐清」,也影響對災情範圍大小的了解:如果是說「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表示半島的兩個州——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都遭颶風肆虐;如果是說「下加利福尼亞州」,則說明風災僅及於半島的北半部。假若地圖更新及時,就不會出現這種圖注與現實脫節的事情。 這件近在眼前的實例,再一次提醒地圖工作者有必要密切注意和追蹤最新有關信息、資料,以便與時俱進更新地圖。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TAG:加利福尼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