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曾氏催修族譜文正公原啓》
解讀〔湘鄉〕《大界曾氏五修族譜》
鄒華享
《武城曾氏衍湖南湘鄉大界房分續宗聖曾子族譜》,又名《武城曾氏衍湖南湘鄉大界五修族譜》(以下簡稱《大界曾氏五修族譜》)是清末碩儒、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家譜,是譜也就自然成為名家之譜。
1. 纂修情況
(湘鄉)《大界曾氏族譜》草創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歷時五載,於雍正五年(1727)修成。嘉慶五年(1800)續修,是修只是始修的拾遺補闕,未作任何校訂,其凡例、譜序一仍始修。道光十四年(1834)開始三修,主修是曾國藩的叔父曾驥雲,派名毓駟,道光二十年成稿。曾國藩曾協助其叔父蹤跡曾氏源流,修正舊譜錯訛。道光十九年十一月,還陪同叔父到寧鄉參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曾衍正在復修的寧鄉曾氏通譜,"凡集舊譜千百冊,校讎而考定之南宗,纂錄東宗,鈐篆上之朝廷,號《翰博譜》,家乘也,而兼官譜矣。吾宗從之正訛補闕"。四修始於光緒二十年(1894)春季,至光緒二十六年三月告竣,主修是曾國藩之侄孫曾廣祚和長孫曾廣鈞,"與廟山匯譜"。以上四次所修之譜,筆者無緣恭閱,但據筆者推斷,更改譜名、條理世系、套用派語都始於三修,譜尊曾參為一派祖,曾參,又稱曾子,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凡尊曾參為一派祖之曾氏均稱"武城曾氏"。三修主修曾驥雲是在參閱了寧鄉曾氏通譜後對舊譜進行了"正訛補闕",譜名由(湘鄉)《大界曾氏續修族譜》改成《武城曾氏衍湖南湘鄉大界三修族譜》,清晰了世系脈絡,至於派名的套用,下面將有所闡釋。五修是在烽火狼煙的抗日戰爭時期,主修是曾約農,派名昭(木、炎、佔三字合一),曾國藩之長曾孫。1938年11月12日,長沙文夕大火後,曾約農與堂姐曾寶蓀隨父曾廣銓倉皇避居香港,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曾約農姐弟又輾轉逃回故里湘鄉荷葉塘富厚堂(今屬雙峰)。在家鄉隱居期間,曾協助地方組建抗日武裝,籌備續修大界曾氏族譜。民國三十三年(1944)被曾氏族人推舉為《大界曾氏五修族譜》主修,於是"著手收集齒錄、文藝",時日寇侵凌湖南,"風聲鶴唳,彈雨槍林",然而,"未曾少息,不辭辛苦,欣欣然以譜為樂"(見曾寶蓀《大界曾氏五修族譜跋》),民國三十五年譜成付梓。是譜十九卷,首一卷,三省堂木活字本,是歷修族譜中內容最豐富的,除了通常收錄歷修序、跋外,在"褒頌"目內收錄了清朝皇帝給曾國藩及其兄弟和兒子紀澤的御制匾額、恩詔、御制祭文、碑文;在"祖訓"目內收錄了"文正公遺訓";在"傳志"目內收錄了曾國藩、李鴻章、郭嵩燾、曾國荃等人寫的墓表、壽序、祭文、傳略;在"典制"目內,收錄了大量的有關條規、契據等資料,從而提高了是譜的質量和使用價值。
2. 世系源流
據譜載曾約農"序": 曾氏世啟軒轅黃帝。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生昌意。其後高陽氏、夏後氏皆聖德有天下。夏後氏禹四傳至帝少康,封子曲烈於。曲烈五十有二傳至時泰, 亡,世子巫奔魯,自別為曾氏。再傳至 (dian),為孔子弟子。子參,盡傳孔子之道,後世尊為宗聖,譜稱一派祖。十五派據,關內侯,恥事新莽,挈族渡江而南居(江西廬陵)吉陽,於是山東無復曾氏者千有餘載。三十四派,生唐開元間,留吉陽。弟舊,上柱國,魯郡開國公;次略,廣祿大夫、節度使,皆他徙。文定公鞏,略後也。吾宗則後也。三十八派偉,御史大夫,弟駢,駢裔質粹,明嘉靖間奉旨東歸,授翰博世職,守宗聖廟、墓,故號東宗,山東始復有曾氏,而偉後遂號南宗。偉子輝,第三子崇德,其孫孟魯徙茶陵,為遷湖廣始祖。四十五派霸,南宋時徙衡陽之唐福,為遷衡始祖。六十二派孟學,字少林,清順治元年由衡陽大花堰遷衡山白(草頭下加果),康熙十年(1671)攜長子宏佑、次子宏奉遷湘鄉荷塘二十四都小羅漢,終卜居沙溪石牌熊家灣,為遷湘鄉始祖。六十四派聞(草頭下加一個富),生貞菖、貞連、貞瑞、貞楨、貞(草頭下加一個祥)、貞鴻,為大界老六房共祖。貞楨房螽斯衍慶,蔓延藤茂。貞楨,字應楨,號元吉,大界曾氏家族稱元吉公,生尚(木旁加梁)、尚庭、尚榜、尚懷、尚位、尚烈,為新六房。尚庭,名輔臣,族人稱輔臣公,其長子衍勝,字儒勝,號竟希,衍勝第三子興,名玉屏,號星岡,是曾國藩的祖父,對曾國藩為人處世影響甚大,興長子毓濟,名鱗書,號竹亭,,配江氏,生傳豫、傳晉、傳謙、傳恆、傳履,即"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兄弟五人,名滿天下。曾約農稱湘鄉大界曾氏乃宗聖曾參之後,天下曾氏都是這樣說的,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但曾孟學從衡山白(草頭下加一個果)遷湘鄉大界,這是可以採信的。(湘鄉)《大界曾氏族譜》始修於康熙年間,離始遷祖來大界時間不長,口耳相傳,不可能有大的出入。對遷湘鄉始祖以上的世系只能疑信參半,五修族譜的"凡例"中說"三十三派祖丞公三子、舊、略,據《雲溪譜》:略公十七傳至霸公(一作壩公)遷衡陽,又六傳至祖仔公。據《翰博譜》:公十二傳至霸公,又十一傳至祖仔公。兩譜不符。明清兩代《翰博譜》為朝廷優免曾氏差徭戶役所依據,且昭穆秩然,垂絲不紊。《雲溪譜》則訛脫顯然,垂絲屢中斷,今從《翰博譜》。","凡例"的交待是值得稱道的,誠實地說明了《大界曾氏族譜》所敘述的世系源流有一部分是"從"《翰博譜》,即從"寧鄉曾氏通譜"抄過來的。
3. 派語
派語,也稱輩分詩、班行詩、字輩、行輩、班派等等,沒有統一的名稱,俗語云:"派為譜之綱也,輯譜定派則大綱既舉,萬目斯張。"某一個家族在纂修家譜時,都會選用一些吉祥字作為輩份用字,把不同輩份字排列起來,組成幾句五字、四字或七字詩,琅琅上口,便於記憶,用於體現宗族關係,明確世系次第,不然的話,在同一家族之內,就會形成尊卑長幼不分。因而,派語是一個家族男性成員取名的依據,直接反映出家族內部不同輩份成員之間縱向的、前後相繼的關係,以及相同輩份成員之間橫向的、平行配合的關係。
《大界曾氏五修族譜》曰:"派序清聖祖仁皇帝賜名派十五字:弘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清宣宗成皇帝續賜名派十字: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中華民國元年)大總統賜名派二十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蔚文煥景瑞 永錫世緒昌。"曾約農案曰:"溯自六十三代始請派字,故系宏(避明孝宗皇帝的年號"弘治"諱-筆者注)為名。自第六十三代始,較孔孟氏宏派晏兩代,遞至祥字則七十七代矣。"還說明"繼"字犯六十一代祖諱,即以"紀"字代,這就交代了"曾紀澤"、"曾紀鴻"是"繼"字輩而不用"繼"字的緣由了。
果真曾氏家族使用的派語是清康熙、道光皇帝和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所賜的"名派"?筆者未見有史料記載。但在中華大地上,曾、孟、顏三大姓派語大都奉用孔氏家族的派語。明朝初年,一說是朱洪武,一說是建文帝,御賜孔府自五十八代起輩份用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清代因避雍正皇帝"胤"諱,改為衍)",孔府再加上五十六代的"希"和五十七代的言字偏旁,構成了第一個10代字輩用字"希言公彥承 弘聞貞尚胤(衍)"。到明天啟年間,這10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衍)植奏請皇帝,又續10個字"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清道光年間,又續10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八年(1919)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咨請北洋政府核准後,又制定了20個輩份用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長、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孔子後裔乃"聖裔",其輩份用字由皇帝御賜,並頒令天下,一統孔氏家族,其族裔必須按規定的輩份用字取名,凡隨意取名者,概不準入《孔氏世家譜》。孟子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曾子、顏淵都是孔子的學生,世人尊為"宗聖"、"復聖",因而,孟子、曾子、顏淵的後人也是"聖裔",於是套用了孔氏家族的派語,但並沒有達到全國統一,各地的孟、曾、顏氏家族多是自家制訂的派語,就是湘鄉大界曾氏也是在三修族譜時套用的孔氏家族派語,五修族譜是在套用完善後所成帙的"新譜"。清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曾國藩有一信"致沅弟""商家人派名事":"沅弟左右:孫兒排行,擬用浚、哲、文、明四字,再多則添溫、恭、允、塞,派名果應用廣字輩否?庚子年修族譜(指道光二十年三修《湘鄉大界曾氏族譜》-筆者注),不應將輔臣公一輩之興字改為(草頭加興)字,星岡公之為字改為興字,為孫曾者(叔字下加心)焉不安。一二年內必須續修家譜,將興、儒、為三派仍用舊派,上、國、楨三輩始改新派毓、傳、紀字樣。弟意若用廣字,接複信後再取派名可也。"曾國藩這封給曾國荃的信使人明確了幾個問題:其一,曾氏家族輩份用字並非皇帝御賜,如果是清朝皇帝御賜,身為道光進士,官至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應該很清楚,絕不會責難三修譜的編纂者套用孔氏家族派語,更不會要求續修族譜時"將興、儒、為三派仍用舊派";其二,湘鄉大界曾氏是在三修族譜時才開始套用的,在一修、二修時,使用的是衡陽唐福曾氏霸公派行字輩,由"四十六派祖玉堂公手訂字派":"思量邦宗祖 大可應子孫 惟汝仁文舉 朝元必世興",輔臣公一輩之"興"字是老派,要套用新派語,星岡公是六十八派,正好是新派的"興"字輩,只好在輔臣公的"興"字上加一個草頭,以示區別。大界曾氏在始修族譜時,應該有續派,由於難以見到一修、續修譜,沒有辦法知道續派用字,從曾國藩家信中可以知道在"興"字後有"儒、為、上、國、楨",其實,國藩就是派名,"國"字輩,因為套改派名才改成"傳豫";其三,五修譜上所言"自六十三代始請派字,故系宏為名",這已經違背了曾國藩的意思,曾國藩是要求從其父輩開始改用新派,即孔氏家族派語。
4. 內容特色
湘鄉大界曾氏五修族譜 並非完全遵循了"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修譜原則,在敘說世系源流時也不免落入世俗窠臼;"齒錄"中遷湘鄉始祖之前的列祖列宗也很難給人"信史"的認知。但瑕不掩瑜,是譜是筆者所經眼的湖南家譜中的名譜,名人之譜,名人主修之譜。主修曾約農既有深厚的國學根柢,又有留學英倫的背景,所修之譜自然有其過人之處。窮究是譜,其特色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是設"祖訓"目,傳儒家之道。一般家譜、族譜上都有"族規、家訓",內容雷同,缺少各個家族的特色,而是譜沒有"族規、家訓",專設"祖訓"一目,主要載"宗聖遺訓"、"文正公遺訓"。宗聖,即曾子,以孝著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和"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的主張。"宗聖遺訓"就是曾子轉述孔子的話,"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以孝事親,以孝事君,終於立身。一句話,以孝行天下,以孝治天下。"文正公遺訓",摘錄自曾國藩致諸弟書及訓子書。這類家書,決非世人所常見的報平安道家常的書信,而是教育諸弟和子侄如何治家、修身、養性、為學,反映出清末"大儒"曾國藩的儒家思想和道德風範。曾國藩總結其祖父星岡公平日"家訓"之言為"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永為家訓"。讀書、種菜、養魚、餵豬,為居家之事,起早、打掃潔凈、誠修祭祀、善待親族鄰里,是治家之法。這八字"家訓"循循善誘,平實可行,但要真正一以貫之卻不易;教子弟"八本三致祥":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修身千言萬語,以不忮(嫉賢害能)不求(貪名貪利)為重;日課四條: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把曾國藩的"家訓"載入大界曾氏族譜,就把"家訓"變成了"族訓",用儒家思想去浸潤大界曾氏族裔。
二是在"典制"目內,不僅收錄了一般家譜都會收錄的"冠禮"、"笄禮"、"昏禮"、"喪禮"、"祭禮",還收錄了大量的契據之類的原始資料。筆者所見湖南家譜中,也有家譜收錄了契據資料,但數量不多。是譜收錄了從清咸豐十年(1860)到民國35年(1946)近百年來曾氏宗祠條規、祠產管理、義學賑恤、獎勵條例、祠產公谷貸放、公墓管理、山塘管理、公祀田契據、買賣土地契據、禁山封林議約、山林界分管契據等等,相當詳細、規範,連哪一座墳墓由哪一家後裔公管公掃,墳墓周圍的楠竹樹林"乾枯雪壓風折"由哪一家後裔公管公收等方面都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譜載這些條規、契據,其目的應是"立此存照",要求後人遵守,避免族內外因山林、田土、墳山引發的各種糾紛。同時,也為我們研究農村經濟史、社會史、民俗風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
三是打破私修家譜慣例,准允女子入譜。家譜是封建倫理道德的產物,對女子是不尊重的,女子只能作為男子的附屬入譜,連名字也沒有。在《大界曾氏五修族譜》"凡例"中規定:"女子不字且經親支公認有承嗣權者得照男丁例提行",開湖南家譜有女子入譜之先聲。但也不是公平的,只允許"不字"女子入譜,也就是一輩子不出嫁的女子才有資格入譜,因此,曾寶蓀、曾寶菡等才能"照男丁例提行"入譜,曾寶蓀還為五修族譜撰寫了跋語。曾昭,一代才女,受堂姐曾寶蓀的影響,也終身未嫁,不知為什麼未上族譜?但在"傳贊"目內有她寫的"家祭文"。
曾約農於1986年12月31日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溘然長逝,享高壽而去天國。他在上世紀40年代困居故里時主持修纂《大界曾氏五修族譜》,給曾氏族人留下了珍貴的家族史料,也為湖南家譜纂修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道光十四年(1834)開始三修,主修是曾國藩的叔父曾驥雲,派名毓駟,道光二十年成稿。曾國藩曾協助其叔父蹤跡曾氏源流,修正舊譜錯訛。
《武城曾氏催修總譜》-文正公(曾國藩)原啟
(2007-04-09 16:59:44)
清 曾國藩 撰
一氏中,僅知近祖數代,而不知所自出,是謂忘祖。即知發源之祖,而不能記一本之裔,是謂忘族。忘族則將途人呼骨肉;忘祖則等拜墓於汾陽,皆非仁人孝子所忍出。此譜系所以嚴,三十年不修為不孝之例也。我族自先賢萊蕪侯祖暨宗聖公祖,父賢子聖,均為孔門高第,既往聖之道統,開後學之津梁,久已甲於天下矣。
迄今疊沐皇仁、翰博有襲,差瑤有免,其視前代為加隆,則後裔之流衍于海內者,安得不清查聖裔,修總譜以歸劃一乎?宗聖十五代嫡孫據公,挈族南遷,迨傳御史大夫慶公,生二子,長偉次駢。駢公後質粹公,奉詔歸東,即現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房,為東宗。偉公後知州芝公,遷湖南,即前請翰林院五經博士房,為南宗。海內嫡譜,歷系東宗查核,南宗設局修管。嘉慶間,東、南兩宗,大修總譜。道光甲午年,東宗來南總局,復與南宗滙核。各房支系,厘其舛謬,不忍一脈流為異種。李文貞公有言,以祖宗之心為心者,無不愛之子姓,茲可謂能愛者矣。國藩叨厠詞館,乞假旋里,敬謁南宗,隨閱老譜,分衍各處眾多,而未入總譜者,更難仆數。何相需甚殷,而相遇甚疏耶?意各房宗台,水源木本之思,依依若接,當必聞之而踴躍爭先也。茲特飛催翹懇,速繕草冊,解送溈寧總局,謹遵咨部,老譜源流,武城譜式重鎸。並遵各憲,札飭呈明聖府,蓋以紫印,東宗蓋以鈴記,南宗恭將欽賜「省身念祖」 四字圖章逐頁戳蓋,甄別混冒而邀優免。誠為千古極美之舉,記曰: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況為大聖大賢之後,迥別齊民,敢棄祖而甘流雜異乎。現奉東文催結總局,倘或游移,視為具文,局結冊賫案定,萬難增入,深為可惜。藩赴都在即,未暇登龍,伏冀宗台飲水思源,以血脈而承道脈,俾聖賢後裔一脈相傳而不紊,合族畢舉而罔遺,既無忘祖,又無忘族,則篤親追遠之義,於是乎在,光前裕後之功,亦於是乎基矣。懇切懇切!
文正公在道光十九年長達近一年的時間致力修譜事,曾撰文《武城曾氏催修族譜文正公原啓》
推薦閱讀:
※侯氏族譜
※昭陽王氏族譜 傳記錄
※萬氏族譜(連灘)
※《上古柏龔氏族譜》(完整版)
※宗族文化詳解:第二期
TAG:族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