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偶像如養豬,練習生們能為金主霸霸們帶來什麼?

與十多年前的「超女」選秀造星不同,如今的偶像類節目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玩法上,都因為大眾關注點的嚴重分化,而日漸走向了「養成」這一路數。這兩年時間裡,《美少年學社》《超次元偶像》、《次元星計劃》等等一大批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不斷出現,雖然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並沒有幾個真正具有特色和魅力的偶像誕生,但是這絲毫沒有阻擋住資本及市場的熱情,這不,《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節目再次掀起了一股偶像養成熱潮。

這類節目的前赴後繼,也恰恰說明了市場需求的旺盛,資本盼著出個搖錢樹,粉絲觀眾希望捧出個大明星。然而,簡單複製照搬韓綜的模式,短短几個月時間的訓練,是否真的能夠培養出粉絲觀眾們所需要的偶像呢?被短暫關注後的偶像們又該怎麼實現持久發展呢?

實際上,像《偶像練習生》這類節目,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秀」上,至於「養成」元素未必真的存在。國內外近40家經紀公司、100位練習生,龐大的規模的確為節目帶來了話題性,但是練習生們缺乏自己的風格或定位,甚至完全照搬「人設」的做法,很難讓觀眾找到認同感,這樣「演」出來的節目效果,也讓人食之無味。但這絲毫不妨礙「小姐姐們」為自己心儀的選手投票助威。就跟養青蛙、養男人一樣,養偶像讓越來越多的人找到了此類節目的樂趣。

對於熟悉網路遊戲的朋友們來說,一定知道網路遊戲之所以讓人著迷的原因有三:自由選擇、沉浸式體驗以及成長快感。現如今的偶像綜藝就如同網路遊戲俘獲宅男一樣,俘獲著「小姐姐們」的歡心,為練習生奮力瘋狂打call、拉票,然後欣慰地看著他茁壯成長。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正是讓《偶像練習生》播放量達到30億,並狂攬1.8億投票的主要原因。不過,節目模式上步人後塵、亦步亦趨的做法,卻又讓人有點被「圈錢」的感覺,資本們賺的盆滿缽滿,日後肯定還會緊追這種「偶像養成」的趨勢,直到觀眾消費者出現審美疲勞為止。

但是,這種按照老闆們自己的想法推出預備出道人員,在通過綜藝節目去培養粉絲的做法,與其說是養成,倒不如叫「填鴨」,說白了,觀眾們pick到的練習生們,都是公司、資本的力捧的,放在你面前的就是這盤菜,你愛吃不吃。

如果,想要造就中國觀眾真正喜歡的養成偶像,第一還是要少一點急功近利,多一點培養機制,三個月就出道?養豬都沒這麼快;第二節目少一點作秀,多點真槍實彈,當然節目嘛,劇本肯定是有的,但是也不要表現的太明顯好吧;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少一點生搬硬套,多一點自主創新,日韓的綜藝節目的確值得我們借鑒,但借鑒不意味著照搬,文化背景、受眾群體統統不一樣,一味追求眼前利益,最終只會「曇花一現」。

推薦閱讀:

2000年的今年18歲,報snh,還是其他四個分團,機會更大?
如何評價堂本剛?
Sunshine組合的換人行為能否挽救人氣?新Sunshine與3unshine誰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48G有沒有不是藝人志願的成員?後來她們的發展如何?
第二章,10、snh48 group——「混血兒」 ?中國女子偶像的奠基者(季)

TAG:偶像 | 練習 | 養豬 | 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