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言語交際》平時作業一及答案
一、名詞解釋
1.言語:是人們所說的話的總和,包括以說話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個人的組合和實現這些組合所必需的同樣是與意志有關的發音行為,即話語和言語行為。
2.交際主體:從事言語交際活動的個人或團體。特指言語交際參與者中的表達一方。3.語言能力:說話人(聽話人)所具有的關於他的語言(母語)的知識。4.角色:是一個人由其在社會關係中的位置所決定的,擁有相應權利和義務的地位、身份。5.交際能力:交際主體恰當地應用語言開展交際活動的能力。
二、簡答題
1.簡述索緒爾關於「言語活動」過程的幾個環節。(參見《言語交際學》P3)
2.簡述言語交際學的主要任務。(參見《言語交際學》P37)
3.簡述角色的主要類型。(參見《言語交際學》P60)
4.簡述如何消除交際主體的角色衝突。(參見《言語交際學》P73-74)
三、辨析題(辨別下列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
1.兩個人之間說話的行為,可以稱作「個人言語行為」。(×, 兩個人之間說話的行為改為純屬個人的言語行為)
2.顧客對營業員說:「請給我拿點鹽來。」這反映了言語交際的人際功能。(×,是行為功能)
3.語用學與語義學的最大區別在於研究某一語言實例時是否考慮語境。(√)
4.當面對自己的子女時,「父親」是先賦性角色、活躍性角色、依賴性角色。(√)
5.在具體的言語交際活動中,只有活躍性角色起作用,潛隱性角色不會對交際產生影響。(×,潛隱性角色有時也會影響到言語交際活動)
6.交際主體只有按照經常性角色實施言語行為,才有可能與交際對象達成角色共視,保證言語交際的成功。(×,經常性角色改為交際角色)
四、材料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後面的問題)
1.母親對兒子說:「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老師在課堂上說:「亞里士多德是最早研究言語交際的學者之一。」
老張和老王相遇。老張:「早上好!今天天氣不錯啊。」
(1)母親說的話反映了言語交際的何種功能?——行為功能
(2)老師說的話反映了言語交際的何種功能?——認知功能
(3)老張說的話反映了言語交際的何種功能?——人際功能
2.一位顧客買了一瓶桔子汁,回家後發現買重複了,到商店退貨。
售貨員:「不能退!」
顧客:「為什麼不能退?」
售貨員:「不能退就是不能退,不服氣找我們頭兒去!」
顧客:「你怎麼這種態度?」
售貨員:「這態度怎麼了?買的時候不琢磨好了,還怨別人!」
顧客:「……」。
(1)結合「角色期望」的涵義,說明售貨員的語言行為做得如何?(參見《言語交際學》P61-62)
(2)結合「角色共視」的涵義,說明售貨員與顧客發生矛盾的原因。(參見《言語交際學》P62)
(3)要避免售貨員與顧客發生「角色衝突」,請為售貨員設計一段合適有效的對話。(參見《言語交際學》P73)
電大《言語交際》平時作業二及答案
一、名詞解釋
1.語境:是交際主體進行言語交際活動的環境。
2.社會文化語境:是與言語交際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可分為文化習俗和社會規範。3.話語:是語言運用實例的統稱,是由一次交際行為而產生的語言。4.話語語境意義:話語在特定語境中體現出來的所指意義,或者說是一段話語在一個特定場合,在此時此地是什麼意思。5.話語語用意義:交際主體說出這一話語的意圖。
二、簡答題
1.舉例說明語義上下文對言語交際的制約作用。(參見《言語交際學》P94-101)
2.舉例說明交際雙方的親疏關係對言語交際的制約作用。(參見《言語交際學》P108-109)
3.舉例說明文化習俗對言語交際的制約作用。(參見《言語交際學》P114-115)
4.簡述話語語言意義的主要特徵。(參見《言語交際學》P132-133)
5.舉例說明言外行為的五種主要類型。(參見《言語交際學》P139)
三、辨析題(辨別下列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
1.語境只有在被交際主體認識和選擇之後才能發揮作用。(√)
2.情景語境中的「地點」因素,主要是指交際主體在開展言語交際活動時的地理位置。(×,是社會位置)
3.當交際雙方存在客觀的尊卑關係時,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這種關係的影響,說話比較自由。(×,位卑者改為位尊者)
4.所有的話語都需要依賴語境才能夠獲得明確而具體的意義。(×,並不是所有的話語都需要依賴語境才能夠獲得明確而具體的解釋,有些話語在任何語境中其意義都是明確而具體的。)
5.在話語的語音表現中,語調可以用來表示不同的語氣和情感,但沒有區別意義的作用。(×,語調也具有一定的區別意義的作用。)
6.在話語的銜接中,能夠用於句子與句子之間起連接作用的虛詞,主要是連詞和介詞。(×,介詞改為副詞。)
四、材料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後面的問題)
1.有一位青年參加廠里一個同事的婚禮,客人們三五成群,談笑風生,無非是逸聞趣事、社會新聞之類,這與婚禮的熱鬧氣氛是適合的。他想,別人都那麼海闊天空,妙趣橫生,自己不講點什麼顯得太拘謹。為了顯示自己博學多聞,便大講起社會上剛剛發生的一件凶暴殘忍的殺人案,而且有頭有尾,繪聲繪色,連被害人遭肢解的細節都一點不落。主人家的老太太聽著這些直皺眉頭,他卻毫不理會。事後,老人家一再念叨:「大喜的日子講這個,真不吉利!」
(1)從「時間」和「地點」的角度看,這位青年是如何違背情景語境的制約的?(參見《言語交際學》P101-103)
(2)從「話題」和「文化習俗」的角度講,這位青年是如何違背語境因素的制約的?(參見《言語交際學》P104-105,115)
(3)根據以上材料,說明作為情景語境構成因素之一的「話題」所具有的特殊性。(參見《言語交際學》P104-105)
2.考試前,一個小學生的爸爸跟他說:「我告訴你,這次考試要是不及格,有人要挨打的。」第二天上學,小學生告訴他的老師說:「我可不是嚇唬你,我爸爸說了,我這次考試要是不及格,有人要挨打的。」
(1)以上材料中,小學生的爸爸用陳述句式實施了一個什麼含義的言語行為?——這次考試要是不及格,我要打你的。
(2)這種通過實施一種言外行為的方式去實施另一種言外行為的現象,被稱為什麼?——間接言語行為
(3)以上材料中的小學生為什麼會誤解他爸爸所說的話語的真實意圖?(參見《言語交際學》P143)
電大《言語交際》平時作業三及答案
一、簡答題
1.簡述誠實準則和信用準則的要求和二者的區別。(參見《言語交際學》P172-174)
2.舉例說明命令行為的角色條件。(參見《言語交際學》P178-179)
3.簡述禮貌原則的各項準則。(參見《言語交際學》P193)
4.簡述言語交際學中公共道德準則的具體要求。(參見《言語交際學》P199-205)
5.簡述我國傳統的家庭道德觀念對言語交際話題的影響。(參見《言語交際學》P212-213)
6.簡述在言語交際中如何遵循對象安全準則。(參見《言語交際學》P219-221)
二、辨析題(辨別下列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
1.並非所有的言外行為都對交際主體的角色有所要求。(√,闡述類、承諾類、表達類言外行為並沒有十分特別的角色要求,但宣告類言外行為和指令類言外行為中的命令行為對主體的角色條件有十分嚴格的要求)
2.在交際主體扮演的角色中,與語言風格相關的主要是主體的經常性角色。(√)
3.會話含義是因為說話人違背合作原則而產生的,其中因違背質量準則而產生的會話含義最為常見。(×,質量準則改為關聯準則)
4.語言歧視屬於一種行為歧視。(√)
5.言語交際的「安全原則」,關鍵在於「少說話,少惹禍」。 (×,言語交際的安全原則」,關鍵還不在於少說話,更應當考慮的是「說什麼?」「跟誰說?」「在什麼地方說?」「用什麼方式說?」)
6.言語交際中提出「地點安全準則」,主要是為了迴避和提防潛在的聽話人。(√)
三、材料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後面的問題)
1.李大嬸和王大姐是住在同一個小區的鄰居。一天早晨兩人在菜場相遇。
李大嬸:「喲,王大姐,買菜哪?」
王大姐:「是啊,你瞧——都是兒子喜歡吃的。」
李大嬸:「你兒子真聰明,學習成績特別好!」
王大姐:「別提了,淘氣死了。」
(1)以上王大姐的話語違背了主體規則中的哪兩條準則?——數量準則和質量準則
(2)以上王大姐的後一句話語又符合主體規則中的哪一條準則?——禮貌原則中的少貶人揚己的準則
(3)請說明以上王大姐的話語既違背主體規則又符合主體規則的原因。——在現實言語交際中,一部分違背合作原則的行為是出於禮貌的原因,王大姐想炫耀自己的兒子,又不好意思直說,故而違背了數量準則和質量準則。當面對表揚時,又能夠謙虛對待,遵守了禮貌原則中的少貶人揚己準則。
2.1988年上海發生甲肝流行病,很快流言四起,傳至周圍幾個省份。流言說上海這次流行的不是甲型肝炎,而是某種血液病,患者會在7—15年後複發,又有人說患這種病的人至多活5—10年。
(1)以上材料中所說的「流言」,確切的解釋是什麼?
(2)傳播「流言」,違背了言語交際中哪一條原則以及具體的準則?——道德原則中的公共道德準則
(3)「流言」對社會的危害是什麼?如何在言語交際中阻止流言擴散?(參見《言語交際學》P204-205)
四、案例分析題
1.請運用教材中的相關理論分析下面的案例。
一位學生請他以前的哲學教授寫一封推薦信,證明他在哲學方面的學歷,以此去找一份工作。結果教授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先生:
某某同學的語言運用能力非常出色,並且一貫能夠正常上課。
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的關聯準則。具體參見《言語交際學》P188
2.請運用教材中的相關理論分析下面的案例。
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後,美國新聞界都在猜測蘇聯有沒有原子彈以及有多少顆原子彈。當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率領一個代表團訪問美國時,在下榻的旅館前被一群美國記者包圍了。有位記者問莫洛托夫:「蘇聯有多少顆原子彈?」莫洛托夫綳著臉僅用一個英語單詞回答道:「足夠!」
符合安全原則中的對象安全準則,有意違背合作原則中的數量準則。具體參見《言語交際學》P220-221,184-185
電大《言語交際》平時作業四及答案
一、簡答題
1.舉例說明漢語普通話詞語規範方面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參見《言語交際學》P229-230)
2.簡述話語表達中的話內冗贅和話外冗贅現象。(參見《言語交際學》P241-242)
3.簡述言語交際中幽默的作用及其適用範圍。(參見《言語交際學》P2254-255)
4.簡述言語交際中話語均衡的作用。(參見《言語交際學》P258)
二、辨析題(辨別下列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
1.普通話在語法規範方面,沒有正式的國家規範和標準。(√)
2.有些有歧義的話語,在特定的語境中可以消除歧義。(√)
3.話語詞項的減少體現了表述簡潔的要求,如「廣播電視大學」簡稱為「電大」。(√)
4.幽默不同於諷刺,但與「滑稽」其實是一回事兒。(×,幽默不像滑稽那樣「低級」,幽默必能令人愉悅)
5.話語的比例均衡,是指話語中相鄰的句子在句式上要儘可能保持一致。(×,句式改為數字)
三、材料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後面的問題)
1.德國大詩人歌德在魏瑪公園與一位批評家相遇,兩人都在嘲弄對方。
批評家傲慢地說:「對於一個傻子,我絕不讓路。」
歌德聽後,微笑著往旁邊一讓說:「我卻讓的。」
(1)以上歌德回答批評家的話語中,省略了什麼?——對於一個傻子
(2)你認為歌德的話語屬於哪一種形式的幽默?——超常類比
(3)請結合理論分析說明為什麼屬於這種形式的幽默。(參見《言語交際學》P251)
2.當市委書記徐楓在C城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工業布局、招聘人才、開源節流,並對工業體制進行初步改革,在部分工廠開始推行經濟責任制,調整領導班子,提拔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廠時,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1)以上話語,可以用審美原則的哪一條準則來衡量?——均衡準則
(2)從該準則的具體要求看,以上話語的問題在哪裡?——比例不均衡,狀語太長
(3)請修改以上話語,使之符合該準則的要求。——市委書記徐楓在C城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工業布局、招聘人才、開源節流,並對工業體制進行初步改革,在部分工廠開始推行經濟責任制,調整領導班子,提拔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廠。這時,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四、案例分析題
1.請運用教材中的相關理論分析下面的案例。
中國古代有一位雄辯家晏子,曾經用話語救了一個人的性命。事情發生在齊國。齊景公愛打獵,讓人養了許多老鷹和獵犬。又一次,負責養老鷹的燭鄒不小心讓一隻鷹飛走了,齊景公大怒,下令把燭鄒推出斬首。晏子聽說後立即拜見齊景公說:「燭鄒有三大罪狀,不能輕饒了他。讓我先數說他的罪狀再殺吧!」齊景公答應了。晏子就當著齊景公的面,指著燭鄒說:「燭鄒!你替大王養鳥,卻讓鳥飛走,這是第一條罪狀;你使大王為了一隻鳥的緣故而要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把你殺了,讓天下諸侯都知道我們大王重鳥輕士,這是第三條罪狀。」數說完畢,對齊景公說:「現在殺了他吧。」齊景公說:「別殺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符合審美原則中的含蓄準則,屬「言有盡而意無窮」式的含蓄。具體參見《言語交際學》P244,248-249。
分享到搜狐微博上一篇:《言語交際》歷年試題及答案 下一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簡答、論述、分析題綜合練習及答案(二)推薦閱讀:
※【梧桐細雨】一見傾心的別緻~~曉枝(素手閣作業)
※作業之一:四字
※《江南書院》第49期同題作業——七律二章**詠梅
※中國好作業
※聯友作業專欄(小笨對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