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度修得般若心

  季羨林先生有一部書叫做《我的一生》,書中說道,他以前一個人在德國好長時間,它長期只在三個地方出現:教室、宿舍、研究所。他會把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放在研究所里。當我們把工作和人生價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時,便真的能夠做到廢寢忘食,從工作中找到很多樂趣。這裡最關鍵的就是要有認可,認可才能信服,信服才能虔誠。

  回到六度修行的問題上,我們從六個方面做一個簡單地說明。

  第一是布施度。佛法說,布施的種類有好多,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施捨自己的錢財名為財施;法施原指歷代三藏法師說法,令人悟道,實際上我們用自己技能,用自己的同理心去布施也是法施;無畏施就是指捨去生命,毫無畏懼地幫助別人。我前段時間看了德蘭修女的自傳,當她走到兩伊戰場時,戰場上的人就會自覺地停戰。她說,她就是用愛心去感化身邊的人,她的一生都在不斷地付出。當你想要富有,首先你就需要擁有一顆布施心。我們付出以後,可能很多接受布施的人已經忘記了我們,甚至有的人可能以怨報德,這種例子可能比比皆是。如果我們沒有一顆三輪體空的心,沒有一顆博大的心,那麼當我們布施得越多,可能就會越不平衡,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當我們有三輪體空(施空、受空、施物空)的心時,我們的能量才是最大的。當我們用減法去看待萬事萬物,直到歸零時,外在的行為產生的力量才會乘以倍數地增加。當我們的內心不斷地追求名和利,不斷地索取的時候,我們的能量就會失常。比如說我覺得一個小夥子不錯,不斷地提拔他,最後他爬上來以後卻一腳把你蹬開。如果你總是記掛著自己曾經幫助他,那就會非常不平衡;但是如果忘記了自己對他的恩惠,忘記自己認識他,那還會有不平衡的心理嗎?但是反過來講,如果哪個人幫助過我們一點一滴,我們都要記得感恩。有感恩之心的人,你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

  第二是持戒度。很多人都會認為持戒是出家人的事情,並且,在世人的眼中,持戒是一件令人苦惱的事情。經常有人會來問我:「師父,你們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不能說謊,甚至不能娶妻,這不是很痛苦的事情嗎?」實際上,我們出家人持「三皈五戒」,並不旨在限制我們的行為,相反的,是要保存我們的慧命。就像我們需要遵守法律法規以保持自己的生命一樣,佛教對於僧人的要求也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依此修行,證得一顆清凈的心來續佛慧命。那麼各位在家的朋友是不是就不用持戒了呢?實際上,如果你的內心對於他人,對於世界缺少起碼的敬畏,不按照自然規律、法律制度來行事,就會很快使自己的生命失落。法律規定不殺人、不搶劫,這是不是戒律?自然告訴我們不要貪婪地攫取資源,這是不是戒律?人類社會約定俗成的文字、語言規則,這是不是戒律?老祖宗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不是戒律?如果你覺得這一切都無所謂,都可以肆意踐踏,比如父母給你一個好身體,可是你不按照自然規律加以限制,日夜顛倒、聲色犬馬,那麼到頭來犯戒的苦果還是要你自己來嘗。這些清規戒律看上去是用來約束個體的,而實際上恰恰保護了每一個個體,是我們能夠喜樂、自在地生活。西方有些無政府主義者宣揚無限的自由,後現代主義者更是提出要「解構一切」,而隱藏著這些自由追求表面之下的,將是無盡的騷亂、暴動,最後導致人心惶惶,失去了人之為人的可貴自由。因此,請記住,自由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將走向它的反面。「戒律」就是這個底線,因此佛勸我們持戒。

  第三是忍辱度。由於因果律的存在,這個世界生生滅滅,由原因帶來的結果,由結果帶來的下一個原因生生不息地出現。你種下一個因,就要結一個果,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果都不一定是好的,你幫助了別人,可能別人反而來報復你,這是你們的夙仇來沒有了盡,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忍辱。忍辱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更加是成大事者需要練就的切要本領。越王勾踐戰敗而能夠卧薪嘗膽、韜光養晦,蘇秦受到「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的待遇卻能懸樑刺股,受到司馬懿經歷罵陣的挑釁而堅守不出,韓信能夠忍受胯下之辱,可見古來成就事業之人都需要具有忍辱的精神。如果別人誇你一句你就洋洋自得,貶損一句你就感到嗔火攻心,這就是「我執」還沒有放下。所以佛陀要求我們要忍辱,忍辱也就是學著放下我執。你今天罵了賢崇,罵的真的是我嗎?名字只不過是一個代號而已,再說你所見到的賢崇也並不一定是我本身,那麼我為什麼還要生氣呢?如果被羞辱,就觀照自己的心,多念念佛號也就是了。放下自我的當下,就是修梵行。

  第四是精進度。有人會問我,佛教又教我們精進,又教我們放下我執,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實際上,精進與放下我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執是「自我」所堅持的東西,主要是「自我」所認為的「個體永在」、恆古不變的妄想。這種妄想使得我們忘記了或有意排斥死亡的趨近,而不斷地進行自我肯定,認為自己是長命百歲、萬壽無疆的。對於自我的反覆認定使得個體長久被束縛在狹小的畛域之中,而無法「開眼看世界」。而精進則是要求我們用「正思維」,行「正道」,在正道上不斷去修持、前進。我們順從遷流變化的規律做一份事業,立一份功德,進行一些布施,這都是精進。

  第五是禪定度。禪宗是我國佛教的重要宗派,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國本有的各家哲學思想有一個碰撞與合流的過程。禪宗一派因為其思想的深刻蘊藉與修行的獨特法門而受到重視。禪宗講究行跏趺坐,入禪定,以此修心。因此六度修行法中就有告誡我們入禪定的修行法門。就像今天大家到此所追求的,我教你們數息觀想,所行的就是禪定。佛教中的佛像手勢形形色色,有一種就是禪定印。施禪定印的菩薩雙目微閉,雙腿盤起,雙手置於股上,進入一種「凝神靜慮」的狀態之中。在這種狀態之中,我們可以時刻觀想自己的每一個念頭,觀想自己內心的每一息流動。禪定教我們合上雙目,認識真正的、本然的自我。

  第六是般若度。般若就是究竟的智慧。佛教的追求有兩個向度,一個是慈悲,一個是智慧。兩者兼得的人,可以成為上師。般若度就是要求我們在修行中徵得無上的智慧,當然這般若中也包含了慈悲。不追求般若的人,雖有心而未明,雖有眼而未開,看到的只是世界的表象,總是容易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告訴自己的事情。證得般若的人,就不再掛礙這些表象,行的是自在地行為,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是他能從山水中所領受到的風韻是痴愚之人萬萬想像不到的。

編輯:凈陽

投稿聯繫微信:yczyzq(備註:投稿)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七頁)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七十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周止庵居士著 - 『心经共修』 - 地藏缘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10-419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第五百六十一卷~第五百七十卷)

TAG: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