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周易的陰陽五行觀和哲理、思維方式
淺談周易的陰陽觀
《周易》的「易」,上半部是個日字,下半部是個變形的月字,合在一起成為「易」字,以示「易」的含意,就是專門研究有關日和月,即陰和陽的問題。現在把易當作容易的「易」,就是說,按陰陽運行規律辦事,一切就都容易做到;再如交易的「易」,這實際正是指陰陽矛盾由對立走向統一的一個表現.說明這「易」字的含意,正是由這陰陽(即日和月)的關係引申而來。所謂《周易》,既是指周人祖先進一步研「易」的成果,也是指周人祖先用於指導後人怎樣研「易」和用「易」的—部專著,並且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後人從中總結出五個方面,這就是:(1)陰陽對立觀,(2)陰陽互根觀;(3)陰陽消長觀;(4)陰陽轉化觀;(5)扶陽抑陰觀。
我們下面把周易的陰陽觀和矛盾觀對比來證明周易的陰陽觀。
(1)「陰陽對立觀」,這是說在一切事物的內部,都是有陰和陽對立著的兩個方面所組成,事物中如果沒有了這種矛盾對立的運動,這個事物同時也就不存在了。這種觀點和《矛盾論》中所講的有關內容很相似,《矛盾論》中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2)「陰陽互根觀」,這是在說,陰陽兩方面的對立,都是把對方當作自己存在的根源,也就是說,當作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了對方也就沒了自己。這一觀點同樣和《矛盾論》中所講的有關內容很相似。《矛盾論》中說;「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和它作對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
(3)「陰陽消長觀」,這是講,陰陽在每一事物中所體現出的矛盾與鬥爭的力量既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會相互處在長期勢均力敵的地位上,而往往是以一方為主,—方為次。但在發展中,這主要的一方也會變成次要的一方,使自己在矛盾中所具有的支配地位得到消失;而次要的一方,又會成長為主要的一方,即在矛盾中成長為具有支配地位的—方,從而使矛盾鬥爭的主次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觀點和《矛盾論》中有關內容也很相似。《矛盾論》中說:「無論什麼矛盾,矛盾的諸方面,其發展是不平衡的。有時候似乎勢均力敵,然而這只是暫時的和相對的情形,基本的形態則是不平衡的。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而且「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轉化著」。
(4)「陰陽轉化觀」,這又是講,陰和陽本身不是屬於同一性質的東西,互相轉化就是指陰變陽,陽變陰,即指性質發生了變化。這一點《矛盾論》中也作了充分肯定。《矛盾論》中說:「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
(5)「扶陽抑陰觀」,在這個問題上,《周易》的作者是把陽當作是正義的象徵,把陰當作是邪惡的象徵。「扶陽抑陰」,就是教人們都要站在正義者的立場上,扶持正義戰勝邪惡,讓新生力量戰勝腐朽力量,這種觀點在《矛盾論》中,毛澤東是這樣論述的:「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其新舊兩個方面的矛盾,形成為一系列的曲折的鬥爭。鬥爭的結果,新的方面由小變大,上升為支配的東西,舊的方面則由大變小,變成逐步滅亡的東西。」正因為這樣,毛澤東在寫《實踐論》時就已經指出:辯證唯物論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因為無產階級是代表新生事物的一方。
歷史上在這個也有一定的貢獻,漢代易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三百六十五日,並以此解釋節氣的變化,解說《周易》原理,被稱之為卦氣說。卦氣說的實質就是講一年四季防陽二氣的消長運行,京房作為漢易的代表人物,其對《周易》占筮體例的理解,都貫穿了這一基本思想。他發展了《易傳》中的陰陽說,鮮明地提出了陰陽二氣說,並以此解釋易學中的陰陽,範疇
把周易的陰陽觀能和五行觀解釋出來:以五行學說解釋《周易》中的象和數,是鄭玄易學的一大特色。把《周易》中的數同五行聯繫起來,始於西漢劉歆的《三統曆》。以五行解釋八卦爻位則始於京房。揚雄受其影響,將五行生數和成數配以時間和方位,納入其《太玄》圖式之中,講一年四季的變化過程和萬物的盛衰消長。鄭玄吸收了他們的觀點,用來解釋《繫辭傳》中的天地之數和大衍之數。
他認為,《繫辭》中所說的天地之數,就是五行之數。天地之數各有五,一二三四五和六七八九十之數即五行水火木金土的順序。前者為生數,即生物之數;後者為成數,即成物之數。此天地之數又代表天地之氣,天奇之數為陽,地偶之數為陰。僅有奇數,無偶數相配,即只有陽而無陰,還不能生成萬物。所以五行之生數和成數要相配合,即地六配天一,天七配地二,地八配天三,天九配地四,地十配天五,這就是《繫辭傳》所說的「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有此陰陽之數相配合,天地之氣方能生化萬物。
以上所舉之例,是古人從《周易》對陰陽矛盾的具體運用中提煉出來的幾個觀點,從現在看,這些觀點,又正是馬列主義辯證唯物論對矛盾論述的一些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也可以這樣說,《周易》是我國最旱出現的近似《矛盾論》的著作。說它是近似的,就是因為它的內容還遠不及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所闡述的論點那樣精闢、宏偉、全面、深刻、肯切、系統和完善。但它則又是矛盾論中所論述的內容,所以只能說它是近似《矛盾論》內容的著作。
淺談周易的五行觀
戰國前期和中期,道家倡導陰陽學說。到了戰國中後期,齊國稷下學者鄒衍以陰陽觀念為核心,創立了陰陽五行學派。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對《周易》的理解和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些觀念為易學家們所吸收,用來解釋《周易》筮法中的變化法則。《易傳》的作者們就是以陰陽變易的觀念來解釋《周易》的原理,《莊子·天下》篇概括為「《易》以道陰陽」。雖然還沒有使用金木水火土的範疇,但其講天地之數,以五為貴,也是受了五行學說的影響。漢代以後,易學中的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都以陰陽五行觀念解《易》,歷代易學家成了陰陽五行學說的主要闡發者,從而推動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
通行本《周易》由「古經」和「十翼」兩部分組成。「古經」即64卦卦爻辭,據高亨先生研究表明「大抵成於周初」[1],而「十翼」即十篇《易傳》則作為註解「古經」的作品成書較晚,其各篇的問世時間已不可考,大致在戰國後期至漢初才最後定形。《周易》古經是流傳至今最古老的一部闡發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態觀念、展示中華先民智慧的著作,包含有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是中國古代生態倫理文明的發韌之作。 一、「既雨既處」的生態道德觀 《周易》古經《小畜》卦上九爻提出了一個與生態倫理相關的命題——「既雨既處,尚德載。」即該下雨的時候就下雨,該停雨的時候就停雨,這是因為人們有至高無上的道德能夠載物(容納天下萬物,既對人講道德,也對萬物講道德)的緣故。句中「雨」為動詞「下雨」,「處」為動詞「停止」,「載」,按《周易·象》的解釋是「德積載也」,也就是人類效法大地「厚德載物」之「載」義,指人們積蓄了高尚的道德,可以容納天下萬物。這是現今所能見到的我國古代傳世文獻中最早提出的一種生態倫理思想,說明在西周初期我國先民已經將風調雨順生態平衡的自然現象與人類自身擁有的高尚道德聯繫在一起了。
《易傳·乾文言》和《易傳·繫辭上傳》的解釋是符合《周易》古經本義的。得到上天佑助的「神而明之」的人,的確是重視「德行」的。《未濟》卦六五爻辭說:「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把「有孚」即有誠信,看作是「君子之光」即君子的光輝所在。「有孚」馬王堆帛書《周易》古經寫作「有復」,有學者認為這個「復」是「返回」之義,這是不對的。「復」並非僅僅只有「返回」之義,這裡「有」為動詞,「復」顯然為名詞或名詞片語。我們認為當為「實踐諾言」亦即是「誠信」之義。《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朱熹集注云:「復,踐言也。」說明「信」與「復」同義相關。所以馬王堆帛書《周易》古經將今本《周易》古經中所有的「孚」字寫作「復」,完全可作「誠信」之義解。 「君子之光有孚吉」明確給西周初期先民們的「重德」思想作了最好註腳,因為只有講誠信,老天爺才會佑助,否則就會失去天助,出現「羞辱」之事。《恆》卦九三爻辭說:「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即不能永久地自守德行,就會有羞辱之事發生。這句話曾被孔子引用過。《論語·子路》記載道——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佔而已矣。」可見,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也很看重《周易》古經這句重視「恆德」之言。由此可見,孔子儒學受到《周易》古經之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周易》古經講了「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後緊接著例舉了一件「羞辱」之事,即「九四:田無禽。」因為不能恆守德行,所以打獵一無所獲,得到了天的報應。《周易》古經作者這種「重德」觀,把人之德與天之德緊密相連,體現了「天人合一」最初形態觀念的德性價值取向,這是《周易》古經最為突出的一大特徵。這種德性價值取向也影響了「亞聖」孟子的生態倫理觀。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離婁上》)「人之道」與「天之道」能夠相合一就在於有「誠」這種德性。這種價值取向,成為歷代儒家生態德性倫理思想的共同特徵。從中,我們也可體會出為什麼《周易》在漢代地位突出,成為「六經之首」的深層原因所在。
二、「繫於苞桑」的生態愛護觀 《周易》古經的作者看到了風調雨順對農業生產的極端重要性,主張通過「尚德載」這種厚德載物的美德感化上天,達到「既雨既處」的生態平衡目的。但是自然界並不總是風調雨順的,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災害也是經常會遇到的。《周易》古經就描繪了諸多災害現象:《離》卦九四爻:「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一場大火災,不僅燒毀了森林,也燒毀了家園,失去了親人。《井》卦初六爻:「井泥不食,舊井無禽。」嚴重乾旱,連古井都變成了廢井,井裡只剩下乾巴巴的泥土,再也不見鳥兒光顧。《既濟》卦上六爻:「濡其首,厲。」洪水泛濫,人頭在洪水中掙扎,多麼危險呀!……正是基於現實生活中火災、旱災、水災等的危害對人們的生存帶來的可怕情形,《周易》古經的作者才充滿了生態憂患意識,提出了生態愛護和資源節用思想。
三、「鳴鶴在陰」的生態和諧觀 《周易》古經作者倡導生態資源的愛護、節用,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資源枯竭,危害人類的生存。但是難能可貴的是,《周易》古經還看到了「生態之樂」,提出了自己的生態和諧觀。 《中孚》卦九二爻描繪了一種將動物擬人化的「生態之樂」——請聽:「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一隻鶴鳥在樹下陰涼的地方鳴叫,它的好夥伴聲聲應和:我有好酒,想與你共同受用。這是一幅生態和諧的美景畫,大樹為鳴鶴提供乘涼的棲息地,大自然為這對聲聲相應的鳴鶴提供了「好爵」,好令人羨慕,它讓人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這實際上是作者借鳴鶴抒發自己的生態社會理想。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在不斷的相生相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淺談周易的思維方式
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長期適應環境演化發展的成果,是每一個民族深層思維的根。因此西諺有云:「不以自己的文化來觀察、思考、推理、解決問題,則一切都是無根的」。現代科學哲學與認知科學的研究趨向指出,現代及未來廣義信息化時代(智能時代)的主流思維方式將從「西方傳統的機械典範」轉向「東方傳統的系統典範」;在教育方面也將由傳統的分科教學逐漸轉向統整或合科的跨學科及跨學門的教學,由「本位主義的小教育觀」轉向「立足整體、綜觀全局」的大教育觀(例如我國教育改革中「九年一貫的課程綱領」所提出的「統整課程與協同教學」的前瞻性觀點)。學者的研究早已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具有豐富的系統典範思想,本文嘗試以現代系統典範的認識論和方法論觀點來篩選、整理<<周易>>的思維方式以與現代認知科學和科學認識論的部分研究成果(與系統典範相通者)進行對比,相互啟發,期能以「思維方式」為切入點,為自然與人文的多元交流建立另一個管道,為「國語文與自然科學之課程統整與協同教學的實踐」提供參考。關鍵詞:認知模式、認知規律、思維模式、思維成長機制、統整典範、系統典範、周易思維。何謂「思維」
「思維」的定義目前尚無共識,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人強調「思維=利用信息(吸收、儲存、加工、傳遞等)去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人認為「思維=不包括感知覺的高層次認知」,有人認為「思維=心智中的表徵結構以及在這些結構上進行操作的計算程序」等等。本文擬采廣義的說法把「思維直接等同於認知」(原因參本文),是認知狀態和認知過程的有機整體(狀態與過程相互建構支撐、不斷成長的整體(明確的內涵參圖一及第五小節),並於下文中以與現代認知科學和科學認識的研究成果相一致的系統典範觀點,根據思維的要素、層次、結構和運演機制等來分類和描述「認知(思維)」。
科學認識(思維)過程及其範疇結構
較簡單的認知目標可以由上述較低層次的認知來達成,但對較複雜的任務,就需要較高思維層次的「科學認識」來解決。科學的認識以概念及概念的結構(圖式)為主要要素,以邏輯為主要(但非唯一,參下)的推理「規則」,因此科學的認識過程主要就是概念和概念結構的發生、成長和運用的過程。根據運演(操作)水平的不同來分類,科學概念由低至高可以分為潛概念、前概念、初概念和邏輯概念等四層次,分別對應於皮亞傑的四個認知或思維階段(即感知運動時期、前運演時期、具體運演時期,以及形式運演時期)。因此,科學概念及其結構的發生和發展是在感知活動、經驗事實(包括感知性經驗和實驗基礎;與意象、符號等要素相聯繫)和觀察實驗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的穩定結構都具有數理邏輯結構的特徵。科學概念的數理邏輯結構是科學概念成長的結果,但它又會反過來(反饋)加深主體對既有概念的理解,並且建構更多的新概念、新規則(法則、原理、定律、公理等產生式或程序性系統)。它們(概念的邏輯數學結構)同時也被用來解決問題、培養科學技能、檢驗和熟練科學方法的應用等等;而這些應用的實踐成果又會反饋回去,對於概念和概念結構的成熟和進步提供助益。因此,我們可以說科學概念的數理邏輯結構是一個動態的有機整體,它藉由概念的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法的應用、能力的培養等相互支持、相互建構的耦合反饋,使得科學認識能不斷的成長。另外,在科學概念及其結構的形成過程中,邏輯方法(規則)(例如比較、分類、抽象、概括、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並不是唯一的方法,非邏輯的直覺、頓悟、靈感、信念、聯想、想像、相似、類比等方法也被用來建構概念及其圖式或體系(數理邏輯結構)。而且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運用它們進行推理所得到的結論,都需要接受「經驗之可重複性」的檢驗,這是科學認識的理性基礎。根據過去科學發展的歷史事實,人類對於自然界之科學認識的成長就是這種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相互支持、相互建構的結果。<<易經>>的思維要素是「符號」(代表陰陽的斷線與連線),在<<易傳>>中此類符號經由概括性的象形、模擬性的諧聲、聯想性的會意、類比性的借喻、象徵性的隱喻、和標誌性的指事等方式(方法)發展成為意象、文字、數字、圖形、概念和範疇。根據這些思維要素的表徵結構及其運演(操作)機制來分類,<<易經、易傳>>(下稱<<周易>>)的思維方式,由低至高,可分為潛邏輯思維、前邏輯思維、半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等五種。以前述的術語來詮釋,<<周易>>中邏輯思維的外延與上述「概念思維」一致(即<<周易>>中概念的結構是邏輯性的結構,概念的運演是邏輯性的運演);半邏輯思維的外延與上述「綜合型思維(例如意象和概念的聯合運作)」一致(這種思維既有邏輯性,又不完全遵守邏輯的規範,其有序性時隱時顯,故稱半邏輯);前邏輯的外延與上述「意象思維」一致(意象結構和意象的運演既不是邏輯的,也不是非邏輯的。它沒有明顯的邏輯結構和邏輯的格,但卻有某種邏輯化(有序化)的傾向);潛邏輯思維與上述「直覺思維」一致(直覺思維的程序具有不連續性、跳躍性、突發性和瞬間性,但具有潛意識(非自覺的)的邏輯性,故稱)。討論如下:
1. 潛邏輯的直覺(觀)思維。
直觀思維是以感官的直接感受和經驗來體認和判定事物的整體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觀物取象」是這種思維的主要特徵。例如<<繫辭傳>>的作者把<<易經>>的形成(陰陽、八卦、64卦等),視為是古聖賢「觀物取象」的直接結果(文曰:『古者庖(伏)犧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另外,「擬諸其形容(觀物)、象其物宜(取象)、觀其會通」等都帶有通過直接觀察和模仿來認識事物的外貌和整體的意義。「觀象制器」(觀=對事物的觀察或模擬=直觀,象=卦象=卦象所象徵的事物。從觀象出發,以斷定吉凶,探求意義,製造器物)、「觀象繫辭、觀象玩辭」(通過觀察卦爻象及其所象徵之事物,去揣摩卦爻詞所表徵的具體事物,以此來判定當前事物的發展趨向)等也都是直觀思維的表現。2. 前邏輯的意象思維。
「觀物取象」不但是直觀思維的特點,也是意象思維的一個具體表現(例如算卦時分別賦予八卦以象徵性的意義,並據此推斷64卦的象徵意義)。不過直觀思維常常只注意事物的整體印象,以整體類比的方式去了解其他事物;而意象思維則不限於事物的整體類比,也著重局部的型態、結構或功能等的類比,甚或進行類比推理(創新)。<<周易>>特別注重形象,認為形象之中具有深刻而豐富的蘊意,有的蘊意包含豐富的感情和主觀信念等難以用言語來表達,所以形象比言語具有更強的蘊意和表意功能。此即<<繫辭>>所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之立象以盡意」(意象)。象有爻位之象、六爻之象、八卦之象、互反之象、互體之象、方位之象等等,所以『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用卦爻象及其所象徵之事物的意象來判斷眼前事物的情況,用有限的卦爻象來照應客觀世界的無限形象,並進行有序的運演正是意象思維的深刻特點。
3. 半邏輯的象數思維。
它以「符號、意象和數」為思維要素,以「象數合一的運演規則」來認識、推斷或預測事物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與規律。<<周易>>中既有象又有數,例如陰陽爻象對應於奇偶之數、在算卦的過程中「以數定象」(『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並由象與數合在一起運演來推斷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趨勢,這是象數思維的一種體現。象數思維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從自然到人類社會,都有「象與數」兩個方面(即既有可感知的性質、又有數量上的規定)。象數思維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是抽象思維(如符號系統)與具體思維(如取象系統)相結合的產物。它從具體中引出抽象(如聖人觀象做八卦),再從抽象中認識具體(如依卦象以判定吉凶),將抽象與具體合而為一。4. 辯證邏輯與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是以整體的(陰陽一體,層層嵌套)、聯繫的(陰陽相互滲透、相互制約、互為條件、互為因果)、動態的(陰陽消長、相互轉化)、有機的(陰陽相互支持建構,相反相成的)、同構的(陰陽現象的體驗同構、運演同構、功能同構;一陰一陽之謂道)觀點來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這些辯證思維的特徵既有區別又有關連,討論如下:(1)相反相成的有機思維方式強調任何事物都存在對立面(通稱為陰與陽),且任何對立面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不但能相互調節、相互制約以達成某種穩定的平衡態,而且會互補互助(相互支持、彼此建構,相當於控制論的「反饋耦合」,系統典範的「自組織」)使得這個對立統一的整體(系統)可以不斷的成長。<<周易>>認為這種相反相成的機制是諸爻象、卦象所象徵之萬事萬物穩定存在和發展變化的基本法則。例如陰陽爻雖然對立,但作為<<易經>>64卦的基本要素它們又是不可分割,不可獨立存在,否則就不能構成<<易經>>的爻象與卦象。兩者之所以能構成64卦象,並進而組成種種不同層次的整體穩定結構(穩定的複雜巨系統,參下整體性思維),一方面是因為它們是相異的、對立的,而另一方面則又是因為它們是相依的、相成的。(2)<<周易>>的整體性思維是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陰陽互補、可以穩定存在並能不斷發展的小整體(小系統),而它們同時又是更複雜、更大整體的一個部分(子系統)。例如64卦的每一卦都自成整體(包含陰陽爻、內外卦,是一個包含天人地之陰陽變化於一身的小整體),且可兩兩組成「相綜」或「相復」的32組互補對(功能或結構互補(反饋耦合)的小整體),又可組成8組以八卦為單位的較大整體,或四族(干、坤、泰、否)以16卦為單位的更大整體,再並為以32卦為單位的乾坤兩族,最後64卦本身則是一個更複雜的整體(即64=1×64=2×32=4×16=8×8=16×4=32×2=64×1)。因此每個卦的組成部分不但按照一定的規則,有序的組織起來自成一個整體,又以各種不同的聯繫方式相互建構支持、成長成為層次不同、複雜度更高、更多新質的更大整體(有如中國的套箱模型;箱中有箱,箱外有箱,層層嵌套。或太極的陰陽模型: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相互包含),而這種複雜的整體性又是經由系統內外的複雜聯繫和關係表現出來的。(3)<<周易>>的聯繫性思維是以普遍聯繫、內外聯繫、多樣聯繫、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觀點來看待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現象以及它們的抽象指代物(意象、符號、文字、概念、範疇等思維要素)。認為宇宙是廣大悉備的,其間之萬事萬物(及其指代物)旁通統貫,形成一個環中有環、鏈中有鏈,環環相扣、鏈鏈相連的關係網路。因為聯繫(關係)一般都是雙向的,因此它具有使各種具體事物之間(或其抽象指代物之間)以及事物與其環境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定義的特點。所以聯繫(關係)實際是事物本身、事物之間(或指代物本身和指代物之間)以及事物與其環境間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自耦合小系統(即聯繫具有自反性、相互性、普遍性、多樣性)。由具有這種特徵的關係所組成的整體也通過這種關係形成一個有組織、有結構,可以相互定義的整體,脫離了這種關係所聯繫的整體,每個組成部分將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例如上述的有機性思維與整體性思維中的陰陽對立(相互制約的一種聯繫關係)、陰陽的相互滲透、互補互助(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相互轉化(轉換使得整體的不同要素之間聯繫起來,有如皮亞結結構主義的轉換規則。參下動態性思維)、自成整體、並以多樣的方式互成整體等這些內容都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具體表現。(4)動態性思維是以變化發展(變易)的觀點來看待世界。與聯繫性思維相較,動態性思維強調每個小整體(例如卦)在各方面的時間聯繫和過程聯繫(聯繫性思維則側重系統整體的內部及內部與外部環境的空間聯繫),它把系統整體看做是一個「過程的集合體」,由系統內部要素(或子系統)之間,以及系統的整體與部分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中探求和把握系統整體的運動特徵、變化的原因和發展的趨勢,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設計、改造和控制系統變化發展的程序和方案,以作為因應未來人事發展的指導。學者的研究指出,<<周易>>中的變易思想包含三個層次,一是爻象與卦象的變化,二是爻象、卦象所象徵之人事吉凶的變化,三是爻辭、卦辭所指代之自然現象的變化。在<<周易>>中,卦象可以經由變爻來改變,稱為變卦。通過變卦可以把各有象徵的不同卦關連起來,從而反映了人事及自然界之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和聯繫關係。由此發展出一系列有關變化的觀點,例如變化日新(即伴隨著事物的變化,舊事物不斷消亡,新事物不斷產生)、陰陽流轉(變化的形式是陰陽、剛柔、開闔、往複、同異等等相反的東西,不斷的相互交替、相互推移)、陰陽不測(即事物的發展變化紛繁多樣,難以完全確定的預測未來的發展)、物極而反(事物發展到極點之時,就會向與自身相反的對立面轉化)等的觀點。<<繫辭>>對聯繫陰陽與八卦的太極S曲線,有「順之則吉,逆之則凶」(即系統的演化過程具有方向性或不可逆性)的警語把上述<<周易>>之思維方式的內容與認知科學和科學認識論對認知或思維過程的描述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周易>>之思維方式對認知科學和科學認識至少有如下的啟發:1.<<周易>>提出一種融合「知、情、意」為一體的思維要素(意象),並提出意象之形成和發展的具體方式和步驟為象形、諧聲、會意、借喻、隱喻、指事等,藉由觀物、取象、運數、比類(比較、分類、類比、類推)、求故、推理、解題等來發展思維。2.<<周易>>提出一種使「認知(思維)結構成長的普遍機制」。此機制是對立面(陰陽)的相反相成形成穩定平衡態,然後以此為核心,由小局部逐步耦合擴展到大整體(例如二儀、四象、八卦、64卦,以及上述「整體性思維」)。此類似於系統典範之反饋耦合或自組織的成長機制。這種組織結構的成長機制對行為科學和認知科學之「刺激─中介─反應」的普遍機制有一定的啟發3.<<周易>>提出一個把思維要素、運演、結構和層次統合為一個有機整體(複雜巨系統)的理論模型(參「辨證思維」)。此對於行為主義、結構主義、符號主意、連接主義、建構主義等都有重要的啟發(參下注)。<<周易>>把認知(或思維)視為是一個由多要素(意象、符號、語言、文字、概念、範疇等)、多聯繫(要素、屬性、結構、功能等之間的多通道、多迴路(多反饋)等的辨證聯繫關係)、多層次、多狀態、多變數、多參量、多目標(每卦自成一整體,且相互組成多層次的更大整體,每一整體都有其各自的、各可由一組變數、參量和目標等來刻畫的狀態、結構與功能(有如圖一),每一整體都具有整體性、自我穩定性和自組織性,並處在某一更大整體之一定層次的結構中)的複雜巨系統。提出應把整體(系統)視為是由各個部分(要素、功能子系統等)在一定的條件下所構成的功能耦合網,並且表明了這個功能耦合網是通過各個部分的互為條件、互為因果來完成的,完成後的整體其功能大於各部分的總和。4.<<周易>>提出一個整合認知科學各流派和科學認識,以及其「範疇對」的理論模式。例如運用上述1,2,3的結果,我們可以(1)把認知科學的「表徵─計算進程和動力學進程」看做是可以逐次、逐層耦合成長的複雜巨系統;(2)把表徵─計算進程的宣告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看做是可以逐次、逐層耦合成長並且是彼此同構(參圖一說明)的複雜巨系統;(3)把動力學進程的內外反饋和正負反饋看做是逐次、逐層耦合成長,且彼此同構的複雜巨系統。
淺談《易經》中蘊含的哲學思想
內容提要:
對易經中蘊含的哲學思想進行分析,其主要是從哲學的辯證法出發進行闡釋,並且分析了易經中所體現的深刻思想內核。
導言
《周易》是一部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書籍。它內容豐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歷久常新的義蘊,也熔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數人便把算命、占卜、問卦等概念與之聯繫起來。《周易》在最早的時候確實是用來卜筮,但用《周易》來占卜並不能隨便,所謂「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並不是讓碌碌無為之人無須做任何事只憑算命便能得到什麼,而是當人在進退兩難之時為人們稍做判斷。關於《周易》到底是什麼性質的書,歷代學者多有爭議,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絕不單單是一本卜筮之書,而是融合了哲學、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學科為一體的書。
正文:
一 易學思想與中國哲學的聯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哲學概念是對事物本質的最高概括,其內涵最小,外延最大。《易經》中乾卦說明了事物由淺到深的發展過程。初九爻:「潛龍勿用」,潛在水裡的龍自然是未成氣候。「飛龍在天」才是事物發展的成熟時機。如果過於狂妄自大,必樂極生悲,正是「亢龍有悔」。又如《彖傳》中:「『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說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周易》以「神道設教」,接過一般民眾都迷信的筮法,裝進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的內容。將卜筮與哲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對哲學不感興趣的民眾也易於接受。正如《春秋》的「微言大義」一樣,《易》學中也包括許多看似淺顯,但內涵十分豐富與深刻的哲學道理。 二、《大象傳》在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精神。細讀這兩句話,會發現這其中有可貴的涵義存在。如今,中華民族的子孫仍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規勉著自己,鞭策著自己。由此可見,《周易》中的哲學精神對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 《周易》蘊涵著關於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學《易》能修身養性,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易》,對學習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大的幫助。孔子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然後力行」。我認為學習周易,便能使人向著這一個方向走去。
二
《易經》作為一部古老的經典著作,從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預測之書,但是,從卦序、卦名、卦象、卦辭、爻序、爻辭、爻象、斷辭以及其推演過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著中國傳統道德哲學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於老子、孔子而成書,成為老子、孔子哲學思想的源頭活水。一、《易經》包含著「道非常道,有無相生」的宇宙觀「道非常道,有無相生」是中國道德哲學對自然界本質的深刻揭示,是對自然規律的高度總結。不僅包含著西方現代哲學唯物觀、發展觀、聯繫觀更重要的是創立了西方哲學一直未重視的終始觀。《易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自然界這些發展變化規律滲透到自己的預測理論體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論體系置於正確的、科學的宇宙觀指導之下,為其預測的科學性,準確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追溯《易經》中包含的哲學原理,有助於我們對《易經》的理解,準確的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也有助於我們駁開《易經》的神秘面紗,糾正唯心主義的不全面、不客觀認識。《易經》通過卦名、爻名立論,通過卦辭、爻辭論述事物的發展變化,通過斷辭指導人們吉凶趨僻。哲學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變、爻變之中。(一)《易經》中包含終始觀。終始觀是中國道德哲學對哲學原理的巨大貢獻,其深刻程度、影響廣度和對立統一一樣可以稱之為規律。自然界的萬物從那裡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產生以後,無一不是無條件的走向死亡,西方哲學偏重於論述從生到死的過程,沒有注意從死到生的過程。終始觀和發展觀相比較終始觀居於其上,終始是發展的終始,發展是在終始的總原則下的發展。(二)《易經》中包含唯物觀。世界是物質的,這是西方哲學唯物論的最基本觀點。中國道德哲學認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組成的,二者同質而異名。《易經》中體現這一觀點的方法獨特而且實用,全面而且深刻。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風,離代表太陽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兌代表澤,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義雖然不完全顯示具體物質,但其所代表的內容離不開物質現象。另外,中國的文字屬象形組合文字,每一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質的筆劃或部首組成,所以每一卦都帶有物質的烙印。如乾有日,坤有土、解有刀、困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於唯物論。有人懷疑,文字本身就是物質及其現象的代名詞,這樣分析還有什麼價值,其實這正說明《易經》是以物質為基礎的,是立足於唯物論的。(三)《易經》包含發展觀。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發展變化的,發展變化遵循「道非常道」的發展觀。《易經》對物質的發展變化體現的最為淋漓盡致。六十四卦的編排順序就充分體現了自然界的發展變化。如上經三十卦,始於天(乾)地(坤),終於日(離)月(坎)。把事物的變化寓於其中,屯代表初生,蒙代表幼稚,需代表飲食、訟代表爭執,師代表示搶奪,比代表和平,小畜代表積蓄力量,履代表從前慎後……,剝代表消落,復代表回歸,頤代表舒坦…….大過代表過分強大,其本未己弱,「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己」《道德經》。
(四)《易經》中包含聯繫觀。《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分別代表著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無論從那一卦那一爻開始變起,都可變出所有六十四卦。通過這種聯繫,把本爻所代表的事物,和天(乾)地(坤)日(離)月(坎)、山(艮)澤(兌)、風(巽)、雷(震),及其它各卦爻所代表的事物普遍聯繫在一起。《易經》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充分體現了自然界普遍聯繫的觀點二、《易經》中包含著「遵道重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觀源自於正確的宇宙觀(世界觀),具體體現為終始觀、唯物觀、發展觀、聯繫觀。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就要求我們按照自然規律和原理去辦事,這就是中國道德哲學的遵道重德觀念。宇宙觀揭示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人生觀則揭示人與人關係的本質,實質是遵道重德。人與人的關係不分民族、國家,不分歷史朝代,自始至終表現為君臣(上下)關係,父子(先後)關係,夫妻、兄弟、朋友(左右平等關係)儒學稱為「五典」關係。上下、先後、左右類似於宇宙空間,因而人生觀也類似於宇宙觀。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人的品德,堅持用正確的人生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以自我為原點、履蓋全人類的科學的人生觀(類似於宇宙觀,宇宙觀是以觀測者為原點的時空無限,天地四方之謂宇、往古來今之謂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以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等警句名言都是深刻的寫照。由此可見,《易經》是一本教人進德修業,樹立正確人生觀的書,不明確這一點專求卜筮,其預測水平永遠也提不高。三、《易經》中包含「對立統一,負陰抱陽」的辨證法。對立統一和負陰抱陽,是中西方哲學關於對立統一規律的不同表述,其實質相同。西方哲學關於對立統一的基本表述是對立雙方,相互對立,相互聯繫,互為存在的前提。中國道德哲學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既分陰陽說明二者不同是對立,既負又抱說明陰陽不可分離是統一,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雙方就是在消長運動中達到平衡,從而使負陰抱陽的平衡體,能持續一定的時間而存在。當這個平衡被打破的時候,就是事物滅亡的時候,構成了萬物皆有生命(持續時間)的從有到無的過程。中國人應用對立統一負陰抱陰的規律,表現為一分為二、合二而一的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這也是西方人認為中國人有獨特的邏輯思維方法之所在。中國人對這一規律的應用可以說與生俱來,得心應手。西方人在對立統一規律的應用方面,自始至終顯得生硬,不切合具體事物。《易經》中對一分為二,合而為一的運用可謂出神入化,
四、總結和建議《易經》在科學正確的宇宙觀、人生觀的指導下立說和論述,是人類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一部完完全全的人文科學著作。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易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研究,拋棄從唯心主義出發認識《易經》的立場和觀點,確立其科學地位,使之儘快進入理論殿堂,進入國民教育的正式內容,為以德治國,人格治理奠定理論基礎,為中華民族全面復興做出貢獻。《易經》的立意體現著宇宙觀、人生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