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端午的回憶

●朱雪飛

小時候,小夥伴們的端午是這樣迎來的——

還有個把月才到端午呢,女孩子們就開始尋找五顏六色的線,編小網袋,迎接端午節的到來了。

小網袋是用來裝蛋的,有鹹鴨蛋、雞蛋、鵝蛋。端午節那天,小夥伴們要在自編的小網袋裡放幾個蛋,掛在胸前,到學校去比誰的蛋多,特別是要比比誰的鹹鴨蛋多。為了這一天,家中的母親提前好多天就開始腌制鹹鴨蛋。孩子們呢,手也不閑著,一有空就編五彩的小網袋,編一個還不夠,有時要編好幾個,一個給自己,一個給弟弟,還有的,給要好的小夥伴。好像端午這天總有好多好多的鹹鴨蛋等著我們的網袋來裝。

網袋不容易編。一根線先結成圓圈,再用十幾條長度相等的線對摺後掛在圓圈上,每一條都打好結。線多了,就理不清了,編著編著,就把不相鄰的兩根線結到了一起。有時,打的結疏密又不一致,網袋的洞要麼太小要麼太大。我曾經編過這樣的網袋,洞大的鴨蛋要掉出來。這樣的情況往往是過後才發現,一個個結解開嫌太麻煩,只好放棄,重新找線再編。

線也是不好找的,特別是那種既結實又好看的線不容易找到。實在找不到了,就用大人插秧時用來間隔取直秧苗的墨綠色尼龍線,這種線編出的網袋結實極了。不過不是女孩子們最喜歡的,我們最愛那種用多種顏色的絲線編成的網袋。如果哪個女孩編出這麼一個網袋,在端午節那天再在網袋裡裝上鹹鴨蛋和鵝蛋,那是要羨煞別的孩子的。

除了準備網袋,還有一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掏鹹鴨蛋的小勺子。做小勺子通常要請家裡的大人幫忙。他們找來一根粗鐵絲,用老虎鉗截取一小段,用小鎚子把其中的一端錘扁,用銼子磨一磨,砂子打一打,然後再用老虎鉗把錘扁的一端折彎,就成了一把能掏鹹鴨蛋的小勺子。

掏鹹鴨蛋是有講究的。找到鹹鴨蛋的空頭,輕輕磕一個小小的口子,剝掉磕碎的殼子,那把鐵絲做的小勺子這時就有了用武之地。它可以從磕開的小口子進入蛋殼,在蛋內自由活動,那一點點的鹹蛋白或鹹蛋黃被我們掏出來,放進嘴裡,慢慢品嘗,好像是難得的人間美味。這樣慢慢掏著吃的鹹鴨蛋,吃完了,鴨蛋殼還是完好無損的。我們把這鴨蛋殼偷偷放在草堆或灰堆邊,冒充真鴨蛋,躲在不遠的地方看是否有人上當受騙。如果真有人蹲下去拾起來,然後失望地扔了,小夥伴們就哈哈哈笑著跑開了。上當的人往往在我們身後說一句:「這幫細路!」

江南端午吃蛋,並且用五彩絲線做成小網兜掛蛋,據說是為了驅邪避暑。小時候,我們沒有多少蛋吃,會過日子的婦女把雞蛋鴨蛋攢起來賣錢,給家中的孩子交學費、買文具。唯有端午節這天,父母最慷慨,雞蛋鹹鴨蛋敞開供應。

上世紀90年代後出生在江南的孩子們,還有這麼有趣的端午記憶嗎?他們還會把雞蛋鹹鴨蛋裝在自編的五彩小網袋裡,掛在胸前,到小夥伴們面前「炫耀」嗎?


推薦閱讀:

如痴如醉 銀色回憶
深淺不一的印記,付之一笑的回憶
家鄉的回憶
那些年,媽媽帶給你的回憶。

TAG: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