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觀法師《六祖法寶壇經義解》第16集
《六祖法寶壇經義解》第16集
成觀法師講
台灣·大毘盧寺
般若品第二
第十六集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這裡接下去。
經文:〖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看到這裡。
「善知識」就是六祖稱呼與會大眾,就好像佛稱與會大眾說「善男子,善女人」的意思一樣,那這個「善知識」就包括所有的男子女人。「一切般若智」般若的智慧啊,「皆從自性而生」,「自心本性」而生出來的,為什麼說「生」呢?因為「用」的時候就「有」,「不用」的時候就「空寂無相」,所以稱為「生」。那這個般若之生呢?也是要與外面的因緣和合,所以會生起。就好像閃電一樣,閃電也是因緣和合,「陰陽二極」和合的時候而生的。「不從外入,莫錯用意」這個般若的智慧啊,不是從外面進來的,是「本性本心」本來就是有的,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莫往外追逐」,不要到外面去追逐「般若智慧」,「莫錯用意」,這個「意」就是「意識」,(是)第六意識,也就是說「莫錯用心」,也是可以說的,不要會錯了意思,然後不要用你的「意思」去妄想。「名為真性自用」你如果體會到自己「本心」的般若之智呢?就是自己的「真性」,然後自己「取用」。「一真一切真」如果你證到了或是體會到了這個「一真」,也就是你這個「自心」,這個「一真」的那個「一」就是指你的「自性」,證到自性是真的話,那麼就見得「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現」。「一切真」就是「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現」,一切法之「體」都是以此真如為體,叫做「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心量是成佛的大事,這個「大事」是指「成佛」。那個「心」是什麼呢?「心」是指「如來藏心」,「如來藏心」他要辦的事情是一件大事。什麼大事呢?最大的事莫過於「成佛」,所以「不行小道」,不要修行小道,這個小道是泛指一切的「凡、外、權、小」,一切「凡外權小」的境界就叫做「小道」。什麼是「凡」呢?就是凡夫、凡夫的境界;「外」就是外道、一切的外道;「權」呢?就是佛法裡面的「權法」,也就是說不是「究竟」的法;「小」呢?就是「小乘」;「權」就是指大乘菩薩裡面的「權法」,大乘菩薩道不是都是真實法,它有「真」有「權」,因為大乘菩薩道很廣,真實的「真諦」跟「權諦」是有一段距離的,所以如果要做這心量的大事呢,要成辦心量大事,那麼就不能行小道、不能行「凡外權小的境界」。要行什麼樣的境界呢?要行佛如來、以及大菩薩的境界。那麼這個凡夫的境界呢?譬如說我們講這個「壇經」就是講「禪」,那這個「禪」有很多種,現在有很多像六祖大師所說的「空心靜坐」,那這個算是凡夫的境界,那麼有的呢?坐在那裡就練氣功,乃至於美名之什麼「大乘禪功」、什麼「達摩功」啊、什麼「如來禪功」啊、「大日佛功」啊,很多,然後也稱之為修道很奇怪。當然修那個種種氣、乃至於氣脈明點、精氣神啦!那麼這都是在「會臭會爛的東西」(臭皮囊、身體)上面修,這個就好象經裡面講說,譬如煮沙終不成飯,你去煮沙怎麼能成飯呢?即使經過累劫你去蒸沙也不會把那個沙蒸成飯。還有人練這個什麼「達摩易筋經」,這個也不是佛法,那個只是稱為達摩,事實上跟達摩沒有任何關係,達摩真歹運、真衰,因為那裡面的道理、還有那個詞都是道教的,所以很多不知道的出家法師,還很神氣的練「達摩易筋經」,「達摩易筋經」如果要「易筋」的話,那個「筋」是「無相的筋」,不是「有相的筋」,不是那種橡皮筋的那種筋,所以達摩(祖師)怎麼易筋呢?「破相」就是易筋。聽過這個沒有「易筋經」?什麼叫「易筋」?「易筋」的意思(本意)就是說把那個筋脈全部都改變了叫「易筋」,把這個筋脈(會變臭的身體)變成(他們所謂的)「超凡入聖」、那就是指「打通任督二脈」,這個筋就「易」過來了,就改易過來了,然後就可以達到「白日飛升」,「陽神出竅」、「陰神出竅」這種境界,這不是道教的境界是什麼?所以學佛的人要有眼睛,自己要會看,不過世間睜眼瞎子很多,沒辦法。所以如果真要修「佛道」的話,是成佛的大事「心量大事」,是要成就「如來藏」的,因此「不行小道」。「行小道者」佛在「法華經」裡面說叫「樂小法者」。「樂小法者」是有一種人、有一類人是喜歡小法的,但是如果修「無上菩提」的人須樂大道,不樂小法。
「口莫終日說空」不要一天到晚都喊著說「空」啊!「空」啊!但是心裏面卻不修此行,學佛折人一天到晚喊著空啊!空啊!就有一點像花花公子一天到晚碰到一個女孩子,然後就跟她講「我愛你,我愛你」,但是「心中並沒有真愛」,是同樣的道理。但是他講那個愛是很容易,跟順口溜一樣,很容易講;同樣的那學佛人,也很容易就開口就「四大皆空」,或是「如如不動」啊!像這些都變成「順口溜」,要不然就變成什麼「繞口令」這樣的,「口頭禪」啦!口說不應心,心口不相應,「相應」的意思,就是「同時俱起」叫相應,「同時俱起,同緣同時」,同一個緣,它所「緣」的東西是一樣的,那麼就叫「相應」,這個是「唯識」的一個名詞。
「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就好像一般的老百姓,自己說自己是國王,那「終不可得」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名不應實」。「悲吾弟子」。如果是這樣子,你光說不練,就不是我的弟子,我的弟子的話,一定要就是說「解行相應」,當然這個「解行相應」,是一個很高的境界,是很難得的。有人問達摩祖師說「如何為祖」,因為學禪的人就是要「成佛作祖」,有人問說「如何是祖」?達摩祖師答說,「「解行相應」名之為祖」。「有解有行」以外,「解」跟「行」又要相應。下一段。
經文:〖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看到這裡。
諸位善知識什麼叫做「般若」?「般若」的意思啊,「唐言」唐就是唐朝,也就是中國話,中國話叫做智慧,「一切處」就是一切的地點、任何地方。「一切時中」就是一切時間、一切時候、無論什麼時候的意思。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什麼時候。「念念不愚」念念都不愚痴。這個「念」是什麼意思?這個「念」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時間單位」,那個時間單位就是「剎那」的意思,「一剎那」就是很短;那第二個呢?是「空間」的單位,就是「念頭」,我們心中的念頭就稱為「念」,所以說叫做「心念」。所以這個「念」,這裡的「念念」代表兩個意思:也就是說「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呢?就是說「心中的每一個念頭」就叫「念念」,念念啊不愚,念念「在很短的時間裡,心中每一個念頭都沒有愚痴,都不生愚痴,都不會有愚痴出現」,這樣子叫做「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這個常行的「常」不是說常常,是說「一直是這樣」、「永遠」的意思,永遠叫做「常」,永遠不變叫做「常」。永遠都沒有改變地修行智慧,這樣就是「般若行」。
一直說這個智慧,到底什麼是「智慧」?智慧有很多種,智慧有「聲聞智」、有「緣覺智」、有「菩薩智」、有「佛智」、有「凡夫智」或是「世間智」,這些都是「智慧」。當然這個智慧是有高低。這個凡夫智是最低的,「聲聞、緣覺」稍為高一點,菩薩又高啦,那佛制是最究竟的,那麼再說什麼是「聲聞智」呢?聲聞智就是「苦智」,代表的就是「苦智」,也就是「四聖諦」的第一個,苦集滅道那個苦智,如果能於世間一切苦啊生於(出)智慧就叫「苦智」,聽得懂嗎?因為我們世間的人,在這個世間受很多痛苦,但是只有受痛苦而已,沒有智慧,永遠都沒有智慧,白受苦而已。但是有聲聞智慧的人,他就可以在受苦的中聞,他就觀察,依照佛祖所教的法門去觀察,觀察以後就起了智慧,那個叫做「苦智」,這個「苦智」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一句話就是說「一切世間皆是苦」,這個叫「苦智」,這是依佛祖所說的,一切世間都是苦,沒有一點可以叫做快樂的,那你如果說有一點快樂的,那個快樂也很快就變成不快樂,那個(世間的)快樂要剛剛好的時間,剛剛好的量,才會是快樂,如果太慢也不會快樂,太早也不會快樂,那如果太多也不會快樂,太多也會討厭,太少也不會快樂,太早的時候你會說不過癮,不過癮心中就會起煩惱,剛才說太早的時候,太早來,你心裡沒有準備,也不會快樂,太慢來,你在那裡期待,也不會快樂,那就要你恰好需要時,它剛剛好來,這樣碰巧就真快樂,但是那個快樂也是一剎那,那個剎那快樂過去以後它會「變壞」,那麼變壞叫做「壞苦」。「一切法的本質是苦」,叫做「苦苦」。可是這個快樂會改變,它的性質會改變,會變壞,無常嘛!那會變壞,所以叫做「壞苦」。有一種苦呢,即使不是變壞,即使本身不是苦,也就是說不是「苦苦」,也不是「壞苦」,但是它會一直「遷流造作」,那叫「行苦」。「遷流造作,變動不居」那你把握不住,捉摸不定,那麼這就是「行苦」。舉一個例子,譬如說「善變的女人」,女人的脾氣最善變,男人常常被女人搞得糊裡糊塗的,那就是因為女人的脾氣善變,所以男人就因為這個「善變」而很苦,這個叫做「行苦」。不過人就是這樣愚痴啦!你若不讓他這麼受苦,他又覺得不過癮,所以非得這樣苦不可。那麼所以佛說「眾生顛倒,以苦為樂」,你如果不(令他)這麼苦的話或說不是這麼善變的話,又會說她「不夠女人味兒」。所以「聲聞智」就是「苦智」,是一切聲聞智的根本。然後聲聞因為要出離一切苦,所以從「苦聖諦」開始。這「苦」是「苦果」,「集」呢?是「苦之因」,由果推因,所以由「苦聖諦」到「苦集聖諦」,「集諦」是一個縮講,它的全稱叫做「苦集聖諦」。「苦集聖集」接著呢?是「苦滅聖諦」,「苦滅聖諦」就是「涅槃」。那要怎樣達到這個「苦滅聖諦」的果呢?那就是求它的「因」,(其因)就是「苦滅道聖集」(道)。這在聲聞乘裡面,所謂「阿含聖典」裡面都是這麼講,「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簡單的講叫便是「苦、集、滅、道」。好!那麼這之中都有一個「苦」字,對不?它是為了要「離苦」而修的,「離一切世間苦」。這個「世間」是指「三界」,「離三界之苦」,這個是「聲聞智」。接著「緣覺智」呢?「緣覺智」主要就是「無常」、「無常智」。「緣覺」是修「十二因緣」或「十二緣起」,「無名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病死,純一大苦聚」,那麼這「十二有支」表示三界「生滅的無常」,緣覺的修行人就體會到這個生滅的無常,所以是「無常智」,以「無常」為代表。接著「菩薩智」,菩薩的智慧主要「空智」,「空智」就是「人空、法空」。因為聲聞智是證到「人空」,那緣覺智除了證「人空」還證到部分的「法空」,因為「以無常故空」嘛!那「菩薩智」呢?就「人法二空」。接著「佛智」呢?佛智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智」,那即是「空不空智」,也就是「一切中道智」。那「凡夫智」是什麼?凡夫智就是所謂的世智辯聰。
那麼這裡講說「常行智慧」,當然就不是指「聲聞緣覺」的智慧,主要是指至少菩薩的智慧,菩薩跟佛的智慧,要常行這樣的智慧。那麼佛的最高的智慧呢?簡單講是「無有少法可得」,「於一切法不緣、不取、不著、不住」這就是佛智,如果能夠常行這樣的智慧呢?就是「般若行」。所以「般若」不是只是喊「空啊!空啊的!」因為所謂的「空」啊!是「空而不空」,是依「如來藏」而來的。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愚」就是若心中起「一念的愚痴」,假如心裡起「一念」,那一個念頭是愚蠢的,是愚痴的念頭,這樣你心中所有的般若,都斷絕了,都沒有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如果心中能夠生起一念的智慧啊,那麼就是「般若」生起來了,所以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心念」,這一點點的心念、心裡頭一點點的不要說有「智慧之念」,說「善念」善念就好了,只是這善念、一剎那的善念,就不知道過去世修了多久才有辦法,不然的話,一般的凡夫心裡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一小時有六十分、一分有六十秒,這樣一天有多少秒啊,你看(心中)有幾秒是善良的,有幾秒的念頭是「為別人想」的,有幾秒的念頭是「不為自己想」的,很少、很少,對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為自己想,其它時間都糊裡糊塗的,不知道在想什麼也不知道,那這樣子,一靠子就是昏昏暗暗、矇矇懂懂一靠子,那活了等於沒活、白活了,所以凡夫就是這樣子,心中沒有智慧,沒有光明,佛所謂「暗鈍」。所以心中像防空壕,防空壕知道嗎?(不見天日,很暗)。「一念智,即般若生」你若有一個「念頭」是智慧的出現,那樣你心中的「般若」就生出來了,但是不要小看這「一念的智慧」,是很難得(到)的,更何況你如果說這個「念念」能「相繼」,都是(有)智慧出生的話,這樣這個人過去世修行修的不錯,已經在修行的上面受了很多苦,很用功,才有辦法,不然的話,我們這個「內心」與外境有很多引誘、誘惑,讓你去胡亂想、一直想,而且都是想一些有的、沒有的(事),但是都沒有在想「正道」,你看有幾秒在想「正道」,你測試看看,你去叫較棒的醫生,在里心裏面裝一個表,開始測,現在如果有一個念頭是在想修行的事,就跳一下,那如果在想「悲慈」就跳一下,那又「不能生氣」就跳一下,那如果想其它的事就「叭」一下,這樣可能整天都在「叭、叭、叭」。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世間人啊都愚痴與迷惑,就好像沒有眼睛,沒有慧眼,所以不能看到般若,這個般若是什麼?般若是「法」。「法」就要什麼才看得見呢?要有「慧眼」的人才看得見,當然啦「法眼」更好,法眼就「見法」,對不!那至少要有「慧眼」,慧眼才看得到「般若」,那我們凡夫都好象瞎子,睜眼瞎子啊,都看「法」看不見,都看這個「五欲六塵」,種種形形色色看得到而已。「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嘴裡面雖然每天都在說般若、般若,空啊、空啊、空啊,空到後來,整個人都「空空」(台語,獃獃),但是心中卻常常都存著愚痴的念頭,這個情形你注意看,有很多,尤其是念「金剛經」的,念到後來,很多都這樣,落入斷滅空,一天到晚都在說「空」,但是你注意看看,「金剛經」不是在說「空」的,「金剛經」所說的不是「空」,一切都誤解了。我以前在美國有講一部「金剛經」錄音帶,以後有因緣再給你們說一遍,金剛經不是在說「空」,你們不要那麼「空」,實在不是在說「空」。「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常常都說「我是修般若的」,常常聽人家說,我父親是持金剛經的,好像「金剛經」是一條金魚一樣,說他們在「飼」(台語飼與持同音)金剛經。(他所說)「持金剛經」是什麼意思呢?早上念一部,晚上念一部,這樣就叫做「持金剛經」,應該是說他是誦「金剛經」的,這樣就可以了。「持」是什麼呢?「持」就是「受持」,「受持」不是用「手」這樣持(拿持),(不是)「拿經本」這樣就叫做「持」,那也不是用「嘴念」叫做「持」,「持」是用「心持」。「持」是什麼呢?「持金剛我的法門」,「持金剛經的道理」,「心裡就照這樣下去做」,這樣才叫「持」,不然的話只能說他是「念金剛經」,或是「誦金剛經」的。有的人看「般若經」,或是般若系的(經),然後就說他是「修般若」的,接著「念念說空」,好像世間的人在讀文學,讀浪漫的文學,那一天到晚都在談愛情、白馬王子,這樣子,每天到晚等於都在「打妄想」一樣,「念念說空」實在是不識真空,對「真空」實在是沒有真正的認識,其實呢「般若無形相」,「般若」的智慧是「無形相」的。
什麼是「般若」呢?就是「智慧心」,智慧的心就是「般若」。所以意思就是說「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那如果「沒有智慧」呢?就沒有「般若」,「般若」不是在「經」裡面,「般若」是在「心」裡面。「般若」不是在佛祖所說的「般若經」裡面,是在「眾生的心中」,眾生的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若沒智慧就沒有般若。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假如可以做這樣的「解」、理解,這樣就叫做有「般若智」。
經文:〖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何名波羅密」什麼叫做波羅蜜?「波羅蜜」梵文叫Paramita「波羅蜜多」,應該整個講叫做「波羅蜜多」(全稱),這是翻它的音。「此是西國語」,「西國」就是西方,就是印度的意思,西方的音;中國話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彼岸」是一個比喻而已,不是說真的有一條海,還是一條溪,「對面」就是「彼岸」,不是那個意思,那是一個「比喻」。譬如說什麼,比如說彼邊好地方,彼邊,過河那邊好地方,就叫彼岸。我們這邊「生死痛苦煩惱的地方」就叫此岸;過了這條「生死河」,去那個「涅槃」、「菩提」的境界,叫「彼岸」,「沒生死煩惱的地方」,那是一個比喻。
「解義離生滅」,「解」就是了解的意思,但是這個「解」有三種:一種是「理解」,一般的解是「理解」;第二種呢?是「悟解」;第三種是「證解」。這個理解是指一般「世間智」,凡夫的智慧去了解叫做「理解」,這是有煩惱的心,(用)有煩惱的心去理解一件事情,叫做「理解」;若沒有煩惱心,沒有煩惱心「與定心相應」、「善根相應」的叫做「悟解」,已經悟到的解叫做「悟解」,這個「悟」不是說「大徹大悟」啦!是一般的「悟」叫做「悟解」。這個悟有「通達」的意思;「證解」就是較高的境界。「解義」,「義」就是「道理」的意思,「佛理」的意思,假如有悟解到佛理就離「生滅」。所以這個「解」至少是「悟解」,或是「證解」。你若「悟解」到佛祖的道理,就可以「離處滅」。「離」就是離開,就是脫離的意思,「生滅」就是生死煩惱,「生死煩惱」叫做生滅。「著境」著就是貪著,貪著這個「境」是什麼?就是「內外境界」,內外的境界叫做「境」。那內外的境界,「內」也可以叫「境」,「外」也可以叫境。「外境」就是六塵,那「內境」就是六根,貪著「外六塵,內六根」的境界,叫做「著境」。如果貪著了內外的境界,「生滅」就起來了,「生滅」就是「生死」,就有「生死煩惱」起了。「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如果這樣貪著了內外境界的時候,生死起來,就好象水,這個「水」是指河水,好像河水裡面有波浪,一條河如果有波浪的時候,這樣就會阻隔航行,如果你要駕船,就比較危險,船就不能過了,所以這邊就叫做「此岸」,那邊就叫做「彼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假如「離」就是脫離,如果能脫離一切境,一切內外的境界沒有貪著,這樣就沒有「生死煩惱」,就沒有「生滅」了。如果能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就好像河水常常通流,不會起波浪,這樣子船都可以來來去去,通行無阻,這樣子的話就能夠「到達彼岸」,所以稱為彼岸。你那條船要划到對岸,就劃得到,叫做到達彼岸,所以叫做「波羅蜜多」。這一句、整句的意思是什麼?「什麼叫做波羅蜜多,什麼叫做到彼岸」?「波羅蜜多」我們又翻成「度」,「六度」,那什麼叫「度」呢?「度」的意思就是簡單一句話,就是「離境」跟「著境」。如果「離境」的話就是波羅蜜多,如果是「著境」的話就是「生死此岸」。所以簡單一句話,就是「貪著」與「離貪著」,如此而已。「貪著」就是「此岸」、就是「生死」,就是「煩惱」;「離貪著」就是「到彼岸」,就是「得解脫」。
經文:〖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這一段很有名,但是很容易誤解,這六祖大師歷害就在這裡,每一個人看都很懂喔!這「六祖壇經」我都看得懂。看懂是看懂,不知是「幾分目」而已(用幾分目來看)。
「善知識,迷人口念」這個迷的人,凡夫人啊!只是嘴巴念而已,用嘴巴講的、嘴巴唸的,用嘴巴講的比較快。「當念之時,有妄有非」當他在唸的時候,「有妄」有虛妄,也「有非」,就是有過錯。譬如說大家都念佛,大家都唸「阿彌陀佛」,見到師父就「阿彌陀佛」,見到同修也「阿彌陀佛」,但是在唸「阿彌陀佛」的時候,心裡也是打妄想,對不?「妄想」即是「非」,那就叫做「有妄有非」。「阿彌陀佛」跟你的「妄想」結在一起,「相應俱時而起」,聽懂嗎?這叫做「有妄有非」。因為念「波羅蜜多」是清凈法,好像念佛「阿彌陀佛」是清凈法,你在念清凈法的時候,還有「雜染」,污染法,跟一切雜七雜八的都結合在一起,所以變成你心中的「阿彌陀佛」,也不能超生,因為被你的「染法」包住了。所以(這樣)莫說你要往生,連你「心中的阿彌陀佛」都不能往生。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如果念念,每一個念,都心裡有在修行,這樣叫做「真性」。「真性」是什麼?就是「隨於真性」,跟隨真性來行(即)「隨於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假如可以悟到這個法的人,他所修的就是「般若法」,如果修這個行的就是「般若行」。「不修即凡」若沒有開始修行,就永遠是凡夫。「一念修行」假如一念間發起,一念間「發起修行」就「自身等佛」,「等」就是平等,與佛平等叫做「等佛」,與佛祖平等,假如一念間發起修行之心,這樣就與佛祖平等。這是什麼?這是不是很跨張?沒有。他(六祖)在說的是「究竟」的意思,這就是跟「華嚴經」所說的同樣的意思,即「發心畢竟兩無二」的意思。你一念間發起修行,就是「初發心菩薩」了,「等佛」就是跟佛祖一樣,佛祖已經是「究竟」成佛,而我們只是開始修行而已,開始發心修行,但是這個發心是非常困難的,頭一步是很難踏出去的。這()有一個比喻不要說太遠,(就說)早上開鐘聲的時候,要翻身爬起來那個時候,是很困難的,被窩裡很溫暖(比喻開始難),對不?休息。
第十六集完。
推薦閱讀:
※【重磅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 (十一) ——「阿羅漢道」與「...
※靜波法師《入不二法門品講記》第二講下
※凈空法師:什麼是妖魔鬼怪?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第五講(文字)講記
※破-凈宗法師:善導大師解釋的「迴向」是方便說,我的「迴向」理解才是究竟說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