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應注意孩子人格的培養
小楊是一名13歲的初二學生,因父母忙於做生意無暇管他,從小由奶奶養大。奶奶視小楊為心肝寶貝,給他很多零花錢。整日零食不斷的小楊因此養成了愛花錢的惡習。小學時,他經常因為錢不夠花而養成了小偷小摸的習慣。進入初中以後,小楊開始經常說謊,好發脾氣,不願接受父母和老師的批評,而且,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好支配和指責同學,缺乏同情心。有一次班級大掃除,他故意將水潑到清掃過的地面,還哈哈大笑。為此,同學們都遠離他,他幾乎沒有朋友了。
許多心理障礙根源就在兒童時期
小楊到底怎麼了?他的父母焦急地找到醫生,詢問中充滿著困惑和無奈。醫生告訴父母,孩子目前的情況屬於「品行障礙」,很容易導致成年後人格變態和犯罪。
的確,心理異常、人格變態與惡性事件及犯罪關係密切。近幾年來,從劉海洋事件到馬加爵事件,葯家鑫事件,以及屢屢見諸報端的各種學生自殺、殺父弒母、殘害同學等案件,幾乎都能從當事人身上看到病態人格的特徵。據廣州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理諮詢門診統計,3828個諮詢病例中,10~29歲的青少年學生佔66.35%,病態人格的諮詢病例則佔了87.5%。廣州的一項調查表明,有人格障礙的學生比例在逐年上升。來自北京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大城市兒童有7%~20%存在各種類型的人格障礙或心理疾病。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普遍對心理健康開始關注,「抑鬱症」,「焦慮症」大家已經不再陌生。然而,兒童心理問題尚未引起重視。殊不知,許多的心理障礙根源就在兒童時期。
生活的艱苦,感情的折磨使一些人走入歧途,行為失控;而大部分人可以調節和適應環境的變化和掌控複雜的事件;更有不少人激勵和升華了自己的心理狀態,重新開闢了一片「新天地」,成為了事業成功和家庭幸福的佼佼者……同樣的環境,同樣的遭遇,人生境況迥然不同。究其原因,關鍵在於「心理防禦機制的強弱」和「人格的健全與否」。而決定心理防禦機制和人格健全的決定因素在於心理和人格發展的關鍵期——兒童時期心理是否健康。
重軀體輕心理,重智力輕能力,導致青少年心身發展不和諧
現階段,我國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正如媒體報道的那樣,「中國的家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為孩子的教育投入如此多的時間、金錢和心血」,而事與願違的是,「中國的孩子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對如此多的問題:自私、任性、好吃懶做、不講禮貌、沒有規矩、缺乏理想……」研究表明,獨生子女常合併較多的心理衛生問題:任性嬌氣、脾氣暴躁、獨立性及社會交往能力差在獨生子女中較為突出。當今獨生子女教育,重軀體輕心理,重知識輕能力,重智力開發,忽視人格培養的傾向極為嚴重。
素質教育在我國呼籲了已經二十幾年,但仍有些人認為「跑跑跳跳、寫寫畫畫或彈彈唱唱」就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其實,這是對素質教育的膚淺之見,甚至是曲解。它實際上只注重了素質教育的一些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其最本質的東西——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
所謂健全人格,是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有正確的人生觀,有較好的智力水平,胸襟開闊,人際關係良好,情緒經常愉快,善於客觀地分析所遇到的事情和問題,具有解決問題或矛盾的毅力和能力。從兒童心理衛生的角度看,培養兒童的健全人格實屬必要,能使他們長大後,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基對各界名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後認為,個人事業上的成功,15%是取決於他們卓越的學識和專業技術,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質。因而有人說:「人格即命運」。也就是說,除了才華和機遇外,人格是決定人的一生成功與否、快樂與否的關鍵因素。
0~6歲是人格形成的黃金時期,健全人格的培養應從孩子出生抓起
在我國著名精神衛生專家陳學詩教授的帶領下,我們進行了嬰幼兒健全人格的系統研究。研究結果表明:0~6歲是人格形成的黃金時期,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格的可塑性會越來越小。
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也非常強調幼兒時期的人格培養,他認為:「主要的教育基礎是在5歲以前奠定的,而在此期間的人格教育將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國有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因此,健全人格的培養應從孩子出生抓起。
現代心理和教育專家也總結和歸納齣兒童心理發展關鍵期的作用,認為兒童心理發展存在語言敏感期(0~6歲) 、秩序敏感期(2~4歲) 、感官敏感期(0~6歲)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動作敏感期(0~6歲) 、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書寫敏感期(3.5~4.5歲)、閱讀敏感期(4.5~5.5歲)、文化敏感期(6~9歲)9大敏感期(蒙特梭利)。關鍵期的正確引導和科學教育可以對兒童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是決定性的結果。如果一個孩子在語言的關鍵期沒有語言的環境,十幾歲再訓練語言幾乎是無用的,「狼孩」的例子即是如此。在兒童的身心發育過程中,家長往往對於孩子的生理營養補充很及時,但是對於心理營養的補充不但不重視,甚至還「好心辦壞事」。例如,有的家長以學習為由,剝奪孩子遊戲和交友的基本心理需要,還附加違背孩子心理發展和理解不了的大量「成人化的抽象知識」,更缺乏秩序、社會規範、規矩、禮貌等基本教育和引導。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孩子的行為問題層出不窮:學習拿不了第一,就往第一名的飲水中投「鉈」;同學關係處不好,就置人於死地;甚至吸毒、自殺、殺人……
科學育兒,防患於未然更為重要。對青少年的培養,應該強調:不求人人成天才,要做到人盡其才,行行出「狀元」。
1986年世界兒童代表在美國紐約簽署的《兒童和平條約》里寫道:「我們要共同歡笑,共同遊玩,共同工作,互相學習、探索和提高大家的生活。」這就向我們昭示了,21世紀兒童人格發展的趨向:兒童不僅要學會生存,而且要學會關心人,愛護人,團結人,不僅具有開拓的競爭精神,而且要善於與人合作。
我們就葯家鑫事件所折射的心理-人格障礙做一剖析:
6月7日,曾一度在網路上引發口水戰的葯家鑫案終於以葯家鑫被判死刑畫上句號。而葯家鑫的悲劇所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仍是一個待解難題。這位貌似溫和的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在開車發生車禍後,居然用他那彈鋼琴的手對受害者連捅8刀致死。透過葯家鑫案,審視其惡行背後的心理誘因,反思我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或許更具現實意義。
人格障礙導致悲劇發生
葯家鑫案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心理衛生問題——我國部分青少年存在人格障礙。所謂人格障礙,《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定義為:「人格特徵明顯偏離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的異常行為模式」,表現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不良。病人為此感到痛苦,但這種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難以矯正,僅有少數病人在成年後有所改善。
人格障礙通常開始於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往往由不良的成長環境所導致,其因素包括不良的家庭人際關係、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以及不良的夥伴群體等。
回頭審視葯家鑫的人生,令我們感到難過的是,他之所以會以自我為中心,且有偏執、敏感等不良人格特點,與他的成長環境關係很大。葯家鑫從小就是生長在帶有暴力傾向的家庭,「為了練琴,媽媽都會打我,或者拿皮帶抽我」,「有一段時間,爸爸看我的成績不好,沒有努力學,除了打還曾經把我關在又黑又冷的地下室。除了吃飯能上樓以外,其他時間都在地下室里待著」。再來看葯家鑫與父親的關係。朋友說,葯家鑫「常常會在背後罵父親」。他小時候,一切都要聽從父親的,否則就會挨打。葯家鑫的父親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除了打還曾經把他關在又黑又冷的地下室,而且父親還經常諷刺葯家鑫,「你那麼丑,沒有人會喜歡你。」這樣的親子關係是一種強控制。孩子小的時候,因為生存的需要,必須依附照料者(一般是父母)。於是,照料者擁有了對孩子的「處置權」。父母如何使用這種「處置權」,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徵。
這樣的家庭環境給幼年的葯家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以至於他「覺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壓力特別大,我經常想自殺」。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他整天只關注自己的東西,很少接觸外界,長此以往,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同時,母親太過嚴厲的教育和體罰,形成了他偏執、敏感的性格,使他對侮辱和傷害不能寬容,性格多疑,容易將別人的中性或友好行為誤解為敵意或輕視,感覺到受壓制、被迫害。因此當車禍發生(發生了挫折),受傷者記他的車牌時(覺得對方的行為是敵意行為),葯家鑫害怕受害人以後無休止地來找自己和父母的麻煩,同時也害怕父母找自己的麻煩,於是對受害人連捅8刀,然後駕車逃跑。
葯家鑫幾乎沒有朋友,平時較少與同學交往,導致他可能具有將自己所遭遇的外界事件解釋為「陰謀」的非現實性的觀念,因此與人打交道時過分警惕和抱有敵意。在他溫和、平靜的外表下,在學業的光環下,掩藏著的是一顆扭曲、變態的心,連葯家鑫自己也已意識到自己的心理不正常。存在人格障礙,並伴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說,葯家鑫「出事」是遲早的事。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但這種獨立常常得不到尊重。在一些家長看來,孩子是我的私有品,必須按照我的方式來成長!葯家鑫的父親充分地行使這種權力,他的「一反叛,就打你」的教育方式的確令孩子顯得很聽話。殊不知,這是孩子在迫不得已的壓力下自動作出的選擇,其背後是極大的恐懼——如果不聽話,就會挨打,而且,他的潛意識傳達出這樣一個信息——你不聽話,就無法生存。在他幼小的心裡,這樣的教育模式直接帶來的是對於死亡的恐懼。
在這種強控制的教育模式下,孩子在嬰幼兒期,乃至上了小學,都會表現得很聽話,到了初中期,一些孩子的叛逆意識開始增強。如果在這個時期,能享有叛逆的「權利」,孩子就能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完善自己的個性;相反,如果此時期的父母仍是強勢的控制,孩子的個性再次被壓制,獨立的火苗從此熄滅。
是否,這樣就大功告成了?孩子終於成長為父母「想要的樣子」?不是的。經過長久的隱忍、壓抑,孩子對被控制的不滿積累成無名的恨意,甚至形成了扭曲的個性和心靈。
葯家鑫殺人的起因就是恐懼,一種被喚起的童年的深層恐懼情緒——「如果你再犯錯,將會被如何處理」。所以,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會演變成一出不可挽回的慘劇。當他連續把刀刺進被撞者的身體時,已經完全被潛意識所控制,那就是恨意!所以,在事後,他表現得很無措,不知自己做了什麼,處於一種失真的幻覺狀態。
我們經常忽略情緒的能量。恐懼情緒在平常,可能會令人顯得乖巧、膽小、怕事。不良情緒若是長時間地受壓抑,就像積蓄已久暗涌的熔岩,一遇時機便會噴涌而出。葯家鑫殘忍殺人的背後,亦是長期被控制的情緒的肆意宣洩!
教養出現偏差易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多是因為父母的教養出現偏差所致。父母對待孩子,過分溺愛或過分嚴厲,都會使之形成不良性格,甚至造成人格障礙。
張某是大學二年級學生,討厭自己所在的大學,看不起周圍同學,認為同學之間的交往都是有所圖的,厭惡那些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在校期間,他習慣獨來獨往,人稱「獨行俠」。他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可往往是沒說幾句就與父母激烈爭吵,甚至怪父母為什麼生下自己,揚言回家要把父母殺了。
張某的這種性格其實與他的成長經歷有關。作為家裡的「獨苗」,他從小被家人溺愛,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爺爺、奶奶更是對他寵愛有加。上幼兒園時,經常不願去。父母漸漸發現孩子行為不好,想通過教育加以改變,但祖輩們仍慣著他,說「等長大了就會好的」。此後張某越來越不合群,高中三年只在重大考試時才去學校,還經常與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動不動砸家裡的東西,有時母親下班都不敢回家。
如今兒子的情況十分糟糕,父母傷心欲絕,只能後悔當初。
心理健康教育需「從娃娃抓起
因家庭教養方式不良導致的人格障礙或心理障礙,一旦形成之後,心理干預糾正的效果很難能令人滿意,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關注下一代的心理健康需要「從娃娃抓起」。
筆者建議,做好家庭教育有必要遵守下列原則:
孩子儘力由父母自己撫養,避免隔代撫養。一般而言,隔代撫養,大人之間存在著更大的教育理念上的差別,這會導致孩子行為容易出問題。
父親和母親的教養方式應該一致,不一致時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達。一些父母常常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如果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且當著孩子的面不斷爭吵,甚至大動干戈,這種一家兩制的環境必將導致家庭教育失敗。
不能溺愛孩子,要堅持以身作則原則。如果過度溺愛孩子,越俎代庖,容易造就孩子任性、懶惰、自我中心的性格,也會耽誤孩子動手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家長的影響對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所以家長要在孩子面前約束自己,做到「謹於言而慎於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好。
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期望,教育應以表揚為主。作為父母,不妨明確告訴孩子,你對他有什麼期望,並保持一致性,讓孩子有「法」可依,這樣孩子就會更明確自己應該如何做。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應以表揚為主。在孩子做了正確的決定或事情時,要抓住時機表揚。讚揚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自己的決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視的。
我通過此文呼籲中國的家長,別只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和身體營養狀況,還要關注孩子人格 的培養和心理健康。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孩子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
新中國軍徽推薦閱讀: "天才少年"黃藝博...
2011.05.02 "天才少年"黃藝博...
推薦閱讀:
※做人很矛盾是一種什麼體驗?
※官場文化——病態人格群體產生的病態文化
※中國人是否能內省?
※天生敏感而又自信的人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