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峽佛學會 雪歌仁波切講授《 攝類學 01 》
06-13
《 攝類學 01 》雪歌仁波切講授 2008/11/09台中學習基礎課程的目的攝類學、心類學、因明學、般若七十義、地道、四部宗義等,都是基礎的課程。學習這些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能紮實了解《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為什麼這些課有助於《廣論》的學習?《廣論》本身是五部大論的核心要義。五部大論精要的內容,都被整理進《廣論》裡面。可以說,《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五部大論的一個結論,並且解說這些精要的內容如何與自己的心續連接,而成為修行的次第。這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與這些基礎課程,有何關聯?宗大師的《證道歌》裡說,他學習五部大論時,一看到《道燈論》,整個五部大論的內容,即刻全成教授。於是,宗大師寫下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大師寫《廣論》時,心裡怎麼想?他內心將五部大論精要的內容,依《道燈論》,全部排放成為一個修行的次第,而寫下《菩提道次第廣論》。證道歌中如是雲,我們應明其意。現在要學的,雖不是《廣論》,但它們是學習廣論之前必備的基礎,也可以說,它們是為了學習五部大論的準備工作。這些基礎課程,與《廣論》何關?在家人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時,無法如三大寺的出家人那般紮實的、完整的學習五部大論,真的很困難。如此一來,五部大論的重要內容,我們還要學嗎?當然要學。沒學,就無法紮實正確的理解《廣論》內容。《廣論》是一個結論,若結論背後的理由都不懂,那麼,這個結論,也就無法真正於內心成立起來,不會真正生起定解。因此,五部大論的重要內容或理由,一定要學習。眼前我們所要學習的課程,對於一位在家人而言,應該是最恰當的方式。宗大師安排三大寺的五部大論課程,一位在家人,沒法像出家人那樣完整深入的學習,但其中重要的道理與邏輯,又一定要學。就算想學,也無法一打開五部大論就能學啊!所以要先學一些基礎課程才行。《廣論》、五部大論、基礎課程 之 三角關係這些基礎課程與《廣論》有何關連?二者沒有直接關係,但有間接關係。基礎課程與五部大論,才有直接關係。然而,五部大論又與道次第,直接相關。因此,三者是三角關係。也就是,基礎課程與五部大論有直接關係,而五部大論又與道次第有直接關係,因此,基礎課程與道次第,似乎形成某種距離。因為有距離,所以會覺得「學它幹啥?」、「學了有什麼用?」會有這種疑惑的。所以,你們要有心理準備,要有耐心!一定不要退,要繼續往前走!同時,我教的時候,會儘量將課程內容與道次第連接起來。這樣開始,你們比較不會有那種「這個跟我們修行無關」「這個跟道次第無關」的感覺,會比較學得下去,學的有興趣。我會儘量這麼做。我們要在戒的基礎上,學習、修行方便與智慧的法門。學習、修行之時,應透過邏輯推理,而非迷信。要這樣學。邏輯推理以 陳那 和 法稱 為主邏輯推理的部分,主要以陳那和法稱為主。《二勝六莊嚴》中,深見的代表是龍樹與聖天,廣行是無著與世親,邏輯則是陳那與法稱,戒則是功德光和釋迦光。二勝六莊嚴,即修學的主體。不論廣行或深見或戒,都必須透過邏輯推理來學習,是一種合於理性的學習,而非盲目的相信。有道理了,心中才會生起不退轉的信心,這是認識後所產生的信心,不是那種完全不懂卻有信心的信心。內心真的認識法,就會有信心。這非常重要。宗大師傳下的三大寺課程,不管哪種課,任何一種法,都必須透過邏輯來理解。看一看宗大師自己或其大弟子所寫的論著,無一不是透過邏輯來講述。就像《廣論》,裡面沒有一句話沒有邏輯,不論內容或次序安排,通通都有邏輯。種種的道理,就靠邏輯一直成立一直成立,因為…所以…等。不僅宗大師這麼做,過去印度那瀾陀佛學院的祖師們,也都是如此。祖師中,邏輯方面,以陳那和法稱最為著稱。特別是法稱,他的闡述既精闢又深細。學習邏輯推理的方法,第一步,即依法稱《釋量論》等七部論來學習,於是,三大寺特別設計了攝類學這門課。攝類學,藏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收攝整理」,意指將法稱《釋量論》等七部論裡面,重要的內容與關鍵全部收攝起來弄成一門課。所以,「攝」是從哪裡攝呢?從法稱《釋量論》等七部論著中攝。這一點要明白。此即攝類學這門課的由來。為什麼要學習攝類學?第一個理由是,任何法,都必須依靠邏輯來理解,所以,第一步要先學邏輯推理的方法。邏輯推理方面,法稱論師寫的論著,最圓滿殊勝。然而,對我們來說,一開始就直接學習法稱的論著,又有點太廣太深,不那麼恰當,但還是得學啊,還是得有一些基本的認識才行。沒有「工具」,無法學習。於是,收攝法稱論著精華的初級課程,「攝類學」於焉誕生。攝類學的範圍?小理路、中理路、大理路、心類學、因明學,以上都是攝類學的範圍。這些內容,都依據《釋量論》而說。至於,《般若七十義》或《地道》,我們跟隨的就不是法稱了,而是跟隨獅子賢菩薩。《廣論》是《現觀莊嚴論》的教授,而《現觀莊嚴論》是彌勒菩薩的著作。解釋《現觀莊嚴論》的注釋中,獅子賢菩薩的注釋,最好最圓滿。因此,學習《現觀莊嚴論》《般若七十義》及《地道》…等,必須跟隨獅子賢。跟隨獅子賢或法稱,有何差別?獅子賢菩薩,屬中觀宗,而法稱,則是唯識,甚至有時,他也會開示經部宗的宗義。所以,既然攝類學的內容是跟隨法稱學習,那我們就不要在學習小理路中理路…時,腦子想的都是中觀,那就不對了!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哪一階段的課程必須跟隨哪個宗義,不可以學小理路時,用的是中觀思想,這樣子沒辦法學,也學不好。第二個理由是,將來學習四部宗義時,有很多的名相定義,各個宗義的主張或用詞,十分繁複,若不了解這些名詞背後的意義,根本無法學習無法理解。然而,攝類學將這些名相定義,解釋的非常好而清楚。有攝類學的基礎,將來學習四部宗義,才會順利學習與理解。現在,我們這裡學攝類學,要不要比照三大寺的模式來學?實在有點困難。三大寺那邊,學的很廣大深細而紮實,在家人沒時間,所以辦不到,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再者,還有語言上的障礙。不以藏文解說,很多內容無法表達出來,這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個原因呢,也可以說沒有這個必要!哈…。既然我們不要用三大寺的方式學習,但又無法找到另一套合適的教材,怎麼辦?我們的做法是,擷取三大寺教材的精華,排成簡易扼要的內容。這應該是最適合在家人學習的方式了!這份講義上,只有「立宗」的部分(即自宗的主張),至於其他的破他宗及斷諍論等,都沒放上去。我覺得這樣子,會相當有幫助。學習重點以「了解名相及定義」為主學習這些,第一個,你們要有耐心。第二個,學習時,主要是「了解名相的定義」。名相定義弄清楚、正確,將來解釋法理時,很容易了解,不會錯。否則,名相不清楚不準確,再怎麼解釋,也都糊里糊塗、不清不楚。現在學攝類學,先不必去想法理、佛法的內容等,我們還沒到這個階段。現在只要單純的先把定義名相搞清楚與準確,也就是,大家手上要先有一把精準的尺,一個精確的工具在手。不要一個講東,一個講西,兜不起來的樣子。大家的理解與認知,都是同一尺度,就不會雞同鴨講,各說各話。三大寺的格西去聽開示,他們聽到的東西,會是相同的版本。若是在家人呢,一場開示聽下來,可能每個人心中的版本,通通不一樣。何以如此?這是因為每一個人心中所認知的名相與定義都不同,而且不準確。於是大家猜嘛,我猜你也猜,解釋自然也五花八門。佛法若靠這種方式傳遞下去,太可怕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版本,怎麼辦啊?怎麼傳承下去?根本傳不下去的! 因此,現階段的學習,先不討論法理,重點只是將使用的名相和定義搞清楚、搞正確即可!你們學攝類學,千萬不要一直想著:「我要怎麼修行?法理要怎麼理解?」這些先不要想,否則會亂喔。大家一定要清楚現在的學習重點與目標。為了目標,所以,要背一些名相和定義喔!佛典中用的各種名相,一定要背起來。至於,名相的意義,若記不起來,至少要懂它的意義。這種學習,有點像學校上學的樣子。這種學習,感覺上,跟佛法沒有直接相關,但你們一定要有耐心。這些在將來必定有很大的助益。你們要認識這一點。應有的學習心態這些學習,也許有一點難度,但這也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也是對傳承上師最好的供養。因為,我們有聽祂們的話好好學習,我們這樣做,佛菩薩應該最最歡喜了。我們有沒有真的做到是另外一回事,只要努力去學、去做,他們就會歡喜。讓他們最歡喜,就是最好的供養,一個最佳累積福德的方式。平時都說誦經是累積福德,這樣學習,等於是誦經,甚至比誦經還好。誦經時,我們大多光唸而已,完全不懂經典的內容與意義。而現在,起碼我們有去思惟經典的意義。光唸誦和實際去思惟意義,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去思惟意義,功德更大。我們要有「努力學習並將此功德供養佛菩薩及傳承上師」的心態,如此一來,不僅努力學習,同時也能累積福德資糧。若想跟傳承上師一樣,想跟宗大師一樣,祖師們怎麼學,我們也該怎麼學!光心裡想跟宗大師一樣,而不照著宗大師的學習過程實際去做,怎麼可能變成跟他一樣?真心歡喜宗大師,那麼,宗大師過去如何學習,我們也得照做才行。這樣學習,有助於累積福德,更直接能增長智慧。再者,從自己心裡立下的目標而言,也應該如是學習。這是學習前應有的心態。攝類學小理路攝類學是取材於《釋量論》收攝而成的一門課。課程內容本身,就是東邊拿一點、西邊拿一些,所以,你們也許會覺得內容有點繁雜,又沒前後關聯,毫無次第的感覺。這很正常。因為攝類學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次第安排下來的,它是很多重點收攝而成,所以,一定會有混亂的感覺。我會儘量有條理順序地講給你們聽,儘量連貫裡面的內容,但你們還是要有心理準備,不然,會跌倒喔!量識所成先看一下表格,再進入立宗,會比較容易了解。表格中,有「所知、所量、有、成事、境、法」的解釋。佛法是基道果。佛法基 (二諦)一切外在對境或內在有境,都是法。法的實相、行相,就是基。道 (智慧、方便)一直拉近法的實相與有境本身的距離,此即修行,就是道。果 (法身、色身)修行的成果、結果,即「成佛」,這就是果。一切「外在的對境」或「內在的有境」,就是法。基本的法、基礎的法,有它的一個行相存在。法的實相、行相,就是「基」。我們心裡的想法,與法的實相,沒有距離,就是修行,就是「道」。何謂道?基礎的法本身,與自己內心一直靠近,這就是道。一直拉近法的實相與內心的距離,將來會有成果,這就是「成佛」,此即「果」。一般我們會說,二諦是基,智慧和方便是道,果就是法身和色身。法身和色身的來源,就是智慧道和方便道。為什麼有此二道?如世俗諦而修,即廣行方便分的法,如勝義諦而修,即深見智慧分的法。法,有它的體性,即「世俗諦的體性和勝義諦的體性」。如法的體性,我們內心去認識,去調整,行為也跟著去做,即曰「修行」。如方便的法和如智慧的法而修,成果即法色二身。佛法就是這樣子,很有邏輯。基怎麼樣,就有道,努力修道就會成就果位。此過程,完全合乎邏輯,毫不相違。佛,不是無中生有的禮物。「基」非常非常重要。不過,你們也別以為像努力研究科學一樣,就能了解基。我們只要知道「心中的六識,如何不錯亂地面對外境?」即可,只要能如「法的實相」不錯亂的去理解境就好了。我們並不需要了解一切的基、一切的萬法,只要懂基的基本的道理即可。真正要解析的基是「我們的一顆心」!攝類學或四部宗義講基,只會舉一些基本例子來說明,例如眼識的對境、耳識的對境…法則有常法、無常法…等等,基本的了解一下就好,不必一個一個萬法都去了解,就像科學鉅細靡遺的分析,這倒也不必。跟我們最有關係的是「第六識」。最常與第六識接觸的境,我們清楚它們的基本的道理,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因此,不必將基礎的法分析的太細,大概認識一下就好了,真正要仔細分析的是我們的心!因為它跟我們關係最緊密。「一切法的存在」這件事,佛經用了很多不同的名詞,有時用「所知」,有時用「有」、「所量」…等。我們要知道,名詞不同,但是同義。你們要熟悉這一點喔!不然,將來學毗婆舍那、四部宗義、《中論》、《入中論》…時,名詞及意義不懂,會霧煞煞。這裡一卡住,就什麼都卡住了。大家要體會這一點。所知、有、所量、成事、境、法,都要背!它們都是同義詞。先解釋一下字面的意義。名 詞定 義所知一切能知道的境、存在的東西。能知,也是所知的一種。有如果「有」的話,一定會有一個智慧能了解它。所量只要是量,一定有一個「能量」能去量這個所量。人所不知的量,並不代表不存在。佛會知道它,所以佛的量也是量。一個量去了解它,就是所量。有時,也許會有疑問:「一切都是所量、所知,這不可能啊!因為還有人所無法知道的事物!這些無法知道的事物,既不是所知,也不是所量。」不能這樣想!只是人不知道而已,佛菩薩早知道了。成事事本身成立,或所成立之事。成,意指一個量能夠去成立的法。能成立,即「能了解」之意。或說,能了解它,就能夠去成立它了。境無錯亂的、無顛倒的、無錯誤的心所認知的境。錯誤的心所認知的境,不一定存在喔。錯誤的心所認為的境,不一定是境。法有能力區分清楚其他,有這種能力存在,即曰法。例如佛法的「法」是什麼意思?「有能力」去幫助眾生脫離輪迴的方法,這就是佛法。法的本身,就有「有能力」的意思,它不會跟其他的法混在一起,它不會立場混淆,或喪失立場,沒有自己的一個位置。一個法,一定是能夠存在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會有這種跟其他法混淆後,自己的位置就不見了的情形。法都有它自己的能力能夠讓自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自己能夠存在,這個就是法。例如,惡,這個是不是法?是。它是不是佛法的法?不是,因為惡這個法沒有能力讓眾生脫離輪迴,它沒有這種能力。任一法存在,它就是「所知、有、所量、成事、境、法」。器世間與情世間,是不是所知?是。整個輪迴,是不是所知?是。涅槃的佛菩薩,是不是所知?是。佛是不是所知?是。五道十地的菩薩是不是所知?是。一切都是所知。存在本身,就是「有」,這就是「所知」。基道果是不是所知?是。成事,分為「常法」及「無常法」。這些同義詞你們都要了解,很重要。成事常法無為法 = 非實事(非實有法) = 世俗諦 = 共相無常法有為法 = 實事(實有法、事物) = 勝義諦 = 自相 =諦實成立= 所作 = 質「無常法」很重要。大家要背起來,並理解其意義。翻譯有時不同,實有法,有些翻成「實事」,有些翻成「事物」。至於常法,較少講,比較沒關係。無常剎那壞滅、變化之法,即「無常」。它自己本身,有讓自己剎那變化、壞滅的體性,第一剎那在,第二剎就消失,好像有一種自己讓自己毀滅的體性。無常,並不是「來了另一個法而將之毀滅」的意思,不是這樣子。無常的意思是,它本身就是無常,是剎那毀壞、變化。無常的體性,會自己毀滅自己,自己吃自己。例如,生後有滅,聚後有離,集後有散…等,滅就是生的體性(生本身即具有滅的本質),離也是聚的體性,散是集的體性…等。有間房子,颱風或地震來了後,將之毀滅,這不是無常。此處之「無常」,並非四法印中的「諸行無常」。二者不同。何謂「諸行無常」?諸行無常之無常,帶有負面含意,表示它是「不好的、壞的事情、過失」之意。佛的無常,並非諸行無常的無常,佛沒有這種壞的無常。佛菩薩或涅槃,具有「諸行無常」的體性?沒有!那他們有「無常剎那壞滅」的體性嗎?有!一般而言,見道以上的道,是不是無常?是;是常法嗎?不是;是諸行無常之無常?不是。見道以上之功德,不會消失,反而會愈來愈好、愈增長,生起之後,不會有滅,苦諦四行相中,第一個行相「無常」,意指「過失」之意。有何過失?此無常本身,即是一個錯誤,註定會消失、會毀滅。輪迴的一切,終有結束的一天!生後有滅,聚後有離,集後有散…等,這些才是「諸行無常」。佛有沒有死亡?沒有。佛斷除了死魔,故永遠存在。如此,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此話怎講?我們慶幸輪迴煩惱和業的力量有限,它終有結束的一天;也慶幸涅槃的法,如理如法,力量無窮,永遠不會消失。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輪迴的力量是假的、不堅固的,因為它不如理,所以虛假的輪迴終有一天會假不下去,力量必定消失。六道輪迴,不論多高的非想非非想天,或多低的地獄道,總有一天,也都會結束。輪迴沒有永恆的存在。為何佛菩薩永恆而輪迴卻有終結?觀察的結果,問題出在「因」。投生輪迴,不論圓滿或不圓滿,輪迴的因 (業與煩惱),力量有限,因此不論好壞,終有一天會結束,我們可從「死亡」看出端倪。輪迴雖有力量,但終究不是無限,所以有終止。若輪迴的因力量無限,那我們就完蛋了!我們永遠不可能解脫!當我們去觀察輪迴的體性,發現它竟然是不堅固的,感覺上,有點快樂吧?因為輪迴總會結束。此處,我們應該要思惟什麼?要思惟「輪迴的圓滿」。「諸行無常」要我們思惟的是輪迴的圓滿,而非一直去想輪迴的苦。這是因為,我們很喜歡輪迴的圓滿,會在這個上面執著、歡喜,因此,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去看到它的過失,因而知道輪迴的圓滿,並不可靠,因為一定有終點。所以,在輪迴的圓滿上,要思惟諸行無常。一般「無常」的定義與「諸行無常」的定義,有總別上的差異。一般的無常,範圍很大,是總;而諸行無常,範圍較小,是別。有為法有為法之「為」,是「做」的意思。「很多因緣聚集而做出來、造作出來的一個法」,即是有為法。有為法的藏文裡有一個「堆」字,它有二種解釋。一是「很多集聚在一起」,另一個是「許多的法,散亂在各處,因此,把它們收好,不要亂放。」,有「收回去」的意思。也就是,它本來存在,但收攝起來之後,它就被收回去了,也就滅除了。藏文的有為法有這二種意思。從藏文的涵意,可以看得出「有為法的定義」就是「壞滅」。何謂壞滅?你們不懂藏文,不好解釋啦。因為藏文的「堆」字,有二種意義,所以解釋有為法時,也有二種解釋。二種意思裡面,第一個「集聚收攝」的意思,比較貼近中文有為法的「為」字,因為,「因緣聚在一起造作出來」就是「為」。下載:視訊攝類學-01-完稿-2008-11-09-R20081216.doc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三自性論
※定數的【佛學】11
※靈魂經歷過的東西只有這兩個結果
※高級佛學教本:第22 - 24課
※佛陀是人還是神?—— 回到悉達多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