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知進懂退,處世之根本

為人處世,知進懂退,處世之根本

大文化圈 2015-10-10 08:36

人生若逆旅,進退為根本。「進」和「退」是一對反義詞,但同樣包融著為人處世的大格局、大智慧。「進」含有向前移動、不甘示弱之意;退含有退卻讓步、平和不爭之意。是進還是退,引發人們諸多的爭議。奮進者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們認為人生的真諦便是乘風破浪,不斷向前。迂迴者說,為人處世莫強求,巨浪沖礁亦回頭。前有斷崖當思退,執意前行身骨碎。正所謂「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誠然,作為為人處世的一種態度、一種方略, 「進」和「退」都是人生順暢處世的錦囊與技巧。

客觀地說,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這是絕大數人都不會掩飾的最終目的! 為了成功,就只有不斷向前,諸多案例也證明了,成功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因奮發進取有了一次次小小的成功,獲得經驗,獲得信心,獲得更多的支持,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時,「進」與成功,似乎是同義詞。這就是「進」的力量。

但事實上,人生一味地「進」肯定行不通,勢必會抵觸南牆而撞得頭破血流。此時若懂得回頭看看,退一步試試,情況才會不同,這便是「退」的力量。

可以說,進退之學,隱含著豐厚的為人處世之道。進和退都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處世的根本,並且在「退」之中,我們往往能尋找到許多以退為進的機會。

曾經有這樣一篇課文《山谷中的謎底》揭示了這種現象: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中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松、柏等,而東坡卻只有雪松。

這一奇異現象的形成是個謎,許多人都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所以被稱為「山谷中的謎」。然而無意間揭開這個謎的,竟是一對普通夫婦。

那是1993年的一個冬天,這對婚姻正瀕於破裂邊緣的夫妻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愛情,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一起生活,如果不能就以這次旅行作為最後的回憶。他們來到這個山谷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滿天飛舞的大雪,欣賞山谷中美麗的雪景。後來他們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山谷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厚來得急。不一會兒,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隨著雪越積越多,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隨著雪的重量向下彎曲,直到雪積到一定的重量從枝上滑落。雪松依然抖擻精神迎接下一次大雪的堆積,這樣一曲一折之間大雪沒能奈何雪松。可其他的樹卻沒有雪松這種本領,樹枝就被積雪很輕易地壓斷從而導致樹木死亡。由於風向的原因,西坡的雪較東坡的雪小,總有些樹能挺了過來;所以西坡除了雪松,還有松、柏和女貞之類的樹種。

帳篷中的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只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丈夫點頭稱是。少頃,兩人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相互吻著擁抱在一起。

丈夫興奮地說:「我們揭開了一個謎——對於外界的壓力要儘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時候,要學會彎曲一下,像雪松一樣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各種摧折命運之樹的暴風大雪常常不期而至。一個人要想經受住人生風雪的侵襲,就該從雪松抵禦大雪的自然景象中汲取生存和發展的藝術,該伸則伸,該屈則屈,該進則進,該退則退,這樣才能良好地化解一切難題。

如果只知進不知退,則會危機四伏。須知,有時退一步不僅海闊天空, 得以更好地保全自己,或許還能峰迴路轉得到意外的驚喜。

說起韓信,那是眾人皆知,但說起蒯徹,也許人們不太熟悉。

蒯徹是韓信的謀士,又名蒯通,為人眼光老到,善為長短之說。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後,率領一支大軍北伐燕、趙等地,也就是在北伐途中,蒯徹投奔了韓信。

韓信乃不世之將才,相繼攻滅了魏、趙、代、燕、齊,即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韓信勢力強大,可以說是與項羽、劉邦三分天下了,而且韓信占的地最廣,擁有的精兵最多。韓信想要被封假齊王,劉邦本不願意,但怕得罪已經勢大的韓信,聽從張良的建議,趕緊正式封韓信為齊王。以前看不起韓信的項羽,也馬上派來說客,以各種利益誘惑之,以圖將韓信拉來。

韓信已經完全可以左右楚漢相爭的戰略格局了,他已經成了整個天下的關鍵砝碼。今後的爭霸局面,取絕於韓信的抉擇。此時,韓信想,當初在項羽麾下時得不到重用,是劉邦封他為大將軍,才讓他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所以,韓信謝絕了項羽的招降。但韓信的謀士蒯徹為韓信分析天下大勢,獻策道:現在你不要依附劉邦和項羽的任何一方,而是以齊地為中心自己創業,和項羽、劉邦三足鼎立。可韓信並不採納,他說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沒有劉邦的提拔和重用就沒今天的他。蒯徹繼續分析:「此一時彼一時啊,你現在的功勞已經震主了啊。歸附西楚,楚國人不會完全信任你;歸附漢國,漢王會因為你的存在而驚恐。在這種情況下你已無安身之處了。」蒯徹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張,只有自立門戶既能成就一方霸業,亦可免去將來的血光之災。韓信說讓他考慮考慮。然而,最終還是沒有同意蒯徹的建議。

蒯徹見韓信不聽自己的話,他預測到韓信將來一定會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自己也會因為這次勸說而面臨殺頭之罪,於是偷偷溜走。

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帝國後,果然拿韓信開刀。先是將韓信移封為楚王,實則是將其調離根據地齊國,而後又找借口將其貶為淮陰侯。進而,由呂后設計殘忍地將他殺害,還滅了韓信三族。韓信悔不當初,臨死時感嘆道:「吾悔當初不用蒯徹之計,乃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再說蒯徹,覆巢之下,難有完卵,在「通緝令」下,蒯徹被抓住,劉邦親自審問。劉邦大罵蒯徹,質問他為何反覆勸說韓信謀反,並準備將之殺掉。腦袋隨時會掉,蒯徹卻不慌不忙,先是轉述了韓信的非凡功績,「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陰侯之功也」,而後馬上話鋒一轉,作了一個經典的比喻,說狗吠堯帝,非是堯帝不仁,而是吠其非是自己主人罷了,也就是各為其主,沒有什麼好怨的!並特別說明,跟著韓信時,只知有韓信,不知有天下;現在天下一統了,便只知有高祖皇帝劉邦,不知有其他了。

劉邦本對韓信被殺,也有些惋惜,耳根子又聽到蒯徹恭維他天下一統, 也就不再忍心殺掉蒯徹,揮手道:「置之!」就這樣放過了蒯徹,還任命他為朝中官員。

韓信與蒯徹的生死經歷,著實讓人感嘆。韓信該進時不進,擁兵據地, 念及小恩小惠,不圖進取,失去先機。當他被貶後,已無兵無權,在這種情形下,本不該因心中不滿而表現出憤懣,而是應該夾著尾巴做人,對劉邦表示出忠心,或許能逃離被殺的厄運。蒯徹作為「同謀」,當被責罵時,用其非凡的語言才華,向劉邦示軟,以退為進,不僅脫罪,還被任官。

世事無常,利可變為弊,吉可變為凶。對此,化弊為利,逢凶化吉,都取決於人的進退取捨。

總之,做人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一個人若能在紛繁的環境中,自如地駕馭人生,必須懂得進退,如此才能看到人生中最美好的風景。

……

本文摘自蔡踐《做人要穩做事要准》一書。


推薦閱讀:

洞察力:為人處世的中國智慧
19句為人處世的勸告
遇到這種混蛋怎麼辦?也許只有忍
為人處世的100條忠告,看了你會明白很多
讚美也是一種涵養(為人處世)

TAG:為人處世 | 為人 | 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