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形象60年變遷【圖

中國官員形象60年變遷【圖 花隨月轉陰晴收錄於網易博客 作者 欒慧

  頭上包著白毛巾,臉龐黝黑,笑起來時露出一口白牙,黑色對襟上衣,自家做的當地農民穿的褲子,胸前掛著一個旱煙袋,腳上一雙土布鞋。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山西平原上最常見的農民形象。身為大寨黨支部書記、沒有上過學的陳永貴亦如此。  後來,陳永貴在「農業學大寨」出了名,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仕途也一路亨通,但他的裝扮並未因此而改變。在官方報道中,他的形象依然保持了一個農民幹部的本色,「每天和社員一樣勞動,和社員一樣記工分」。  和他同時期的官員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焦裕祿是另一個典型。他在帶領蘭考縣人民「治三害」期間,穿著打著補丁的舊大衣,「背著乾糧、拿起雨傘,和大家一起日夜奔波」。當時他的肝病已經相當嚴重,雖然許多人勸他在家裡聽彙報就行,但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  艱苦樸素、自力更生,是那個年代的官員們被賦予的一個整體形象——因為窮,因為弱。所以,陳永貴和焦裕祿們才會被樹為榜樣,大江南北廣為宣傳。 當時身為中國高層的主席毛澤東和總理周恩來,在可見的報道中,也都是「衣服壞了,捨不得扔,會連續縫補多次,直到爛得再也穿不了」。雖然有「紅都」這樣的專門為最高領導人制衣的部門,但是定製頻率很低。而且,做衣服需要個人自己掏錢。毛澤東有一塊瑞士產的歐密茄手錶,是郭沫若送給他的,他戴著這塊手錶直到臨終。  所以劉青山、張子善這種奢侈、揮霍性的官員在當時出現,幾乎是無法容忍的。《人民日報》1952年1月4日的一篇報道稱,劉青山這位經歷過戰爭洗禮的老革命,「著一身毛料西裝,足蹬明晃晃的黑皮鞋,儼然一副紳士派頭」,而他的住處,有鋼絲床、大衣鏡和沙發,地板亮得能照見人影。  回溯毛澤東時代的官員,一個最大的共性就是生活不富裕,所以在物質上沒有太多追求;而人們的慾望也都被禁錮在集體主義和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要素上,所以也沒那麼多時間和空間去張揚個性。  改革開放之後,這一切慢慢有了改觀,除了一些已明顯落後於時代的禁忌被打破,一些極具個性的官員也相繼出現。  198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深圳。在一次講話中,他注意到所有的幹部都穿著深咔嘰色的四口袋幹部裝。「你們穿的衣服怎麼還是老樣子?我贊成你們穿西裝,跟外商打交道。」他說道。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中國人對官員形象的最常見的描述是「穿四個口袋外套,胸前掛支鋼筆的人」。而當時的中國人,服裝顏色亦很單調,只有藍和灰、黑這些,有西方記者描述他們印象中的中國,「那裡的人們都像一個個剛從藍墨水中洗澡出來似的,男人女人老人年輕人穿得都差不多。」因為過分注重著裝打扮,會被認為是「嚮往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當時的老百姓穿的衣服是以部隊軍裝為式樣的軍便服,而幹部們,從中央到地方,都是以傳統的中山服裝為主。  胡耀邦試圖儘快改變這種現狀。他在1977年初擔任中央黨校副校長時,就帶頭穿西裝,成為中共高級領導中第一個穿西裝的人。在他看來,服飾是培養國人改革開放意識和向世界展示中國新形象的最直接體現。  在他的推動下,被賦予重要使命的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也開始西裝革履地出入各種社交場所。  外在的服裝改變進而帶動了官員內心的變革。激情、向上、求新,充滿想像力,成了那個時代官員的一個集體標籤。這差不多也是中國官員口碑最好的一段時間,一是沒有那麼多物質上的羈絆,二是精神也沒有態度束縛,個個都敢說、敢想、敢幹。  不管是毛時代,還是鄧時代,官員形象更多的是一種本色呈現,鮮有刻意去進行包裝。  但在進入新的世紀之後,官員的外形、穿戴開始成為一門顯學。  曾應邀給訪華的美國總統布希化妝北京中央電視台高級化妝師徐女士,在一次訪談中也表示,現在內地許多重要部委都請她去講課,介紹禮儀及化妝之道,這說明內地領導人的媒介形象問題已經普遍受到注意,提升到議事層面上來。  中國外交部前新聞發言人、駐法大使吳建民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中國的領導人需要形象顧問。這是一門學問。跟外界交流,一個眼神、什麼樣的手勢,都有講究」。 他還援引了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競選作為例子,他說,「希拉克過去幾次競選總統競選不上。女兒給他提意見,說你把戴的這個黑眼鏡去掉,這個眼鏡給人看了太嚴肅了,戴一個隱形眼鏡,然後講話應當怎樣,這個很有效。」   「這個時代,外在的包裝不可少。這是領導魅力的放大器。研究領導的行為舉止、儀錶、語言對領導形象的影響,是形象塑造必不可少的內容。」有分析指出。 中國有一些女性官員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比如,前中國駐英大使、現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傅瑩。「她滿頭銀髮,戴著眼鏡,著裝考究。」英國BBC曾如此描述傅瑩。出現在媒體面前的傅瑩,無論是著裝,還是談吐,都顯得非常優雅,讓人如沐春風。 「大使衣著講究,小飾物也同樣考究,有時看見大使在食指上帶著一個非常時尚的大戒指,有時她也會穿一雙小皮靴,這種年輕的心態讓她與年輕人也自然而然地相處融洽。」 與時為駐英大使接觸過的一名人士稱。傅瑩的「時尚外交」由此得名。   不過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2007年5月,溫家寶總理訪問歐洲,有媒體發現,他的鬢角有些許白髮。「60來歲的人還一頭黑髮,本身就摻雜著虛假的訊息。」有媒體引用溫家寶身邊的人話說。台灣《中國時報》的一篇報道認為,溫家寶的鬢角有些許白髮,可以視為新一代領導人作風改變的指針。
推薦閱讀:

【圖】圖說東北八大怪現象
【圖解扒竊作案手段】
時尚毛衣披肩 【圖解】
心微動,奈何情已遠!【圖】
太美鳥,讓人難以置信【圖】

TAG:中國 | 形象 | 官員 | 【圖 | 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