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遭信任危機 不少乳業引外鏈
已經為小孩的糧食折騰了數年的小雲媽媽目前鬆了一口氣。她家寶寶今年4歲,已經不怎麼喝奶粉了,而在3年前,她每個月都要去一趟香港萬寧或屈臣氏採購進口奶粉。後來,又聽說香港的不少嬰兒奶粉是內地生產的,還是不放心,於是轉戰美國、澳洲,托親戚朋友採購,找國際快遞公司郵寄回來。「很貴,但比較放心。」
國內不少家長都有著相似的故事,接二連三的乳業安全事件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目前消費者對國內乳品安全草木皆兵。無疑,奶源已成為奶粉質量安全的核心問題,它既是消費者也是當下乳企的心頭之痛。據知名乳業專家、中國奶業協會理事王丁棉的調研,目前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有近百個品牌,外資品牌只有20餘個,但20%的外資品牌佔據了近55%的中國市場份額。
求救境外奶源
「為了解決牛奶質量問題,我們正在建牧場,也準備到澳大利亞牧野區收購牧場。」7月12日,哇哈哈集團掌門人宗慶後在深圳舉辦的首屆慈展會上說道。
為了挽回消費者的心,近兩年來國內乳企無不紛紛表現出大力改善奶源的姿態,「目前國內乳製品風波不斷,與奶牛農夫分散養殖,奶源不可控有很大關係,娃哈哈正嘗試通過投資牧場改善奶源。」宗慶後如是說。
然而,從三聚氰胺、性激素,到黃曲霉毒素M1,已經將消費者們的信心消耗怠盡,乳企雖然爭相投資大牧場,但能不能挽回消費者的心還是未知之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境外奶源之於乳企,正如洋奶粉之於家長一樣,成了可能的「救命稻草」。
其實,中國乳企對境外奶源的使用由來已久,只是以往多以進口奶粉為主。2011年國內的奶源供應量是3850萬噸,而市場需求是4500噸,國內乳企原奶加工產能則是6000噸。如生產企業全線開工計,有將近一半的奶源是依賴進口奶粉還原來解決的。據海關初步統計,2011年我國的乳製品進口量超過100萬噸,其中全年進口奶粉超過52萬噸,占國產奶粉生產總量的38%,創歷史最高水平。
但是,光進口奶粉不足以形成擁有優質境外奶源的品牌形象。娃哈哈等乳業巨頭開始瞄上了境外牧場。
素以潔凈奶源聞名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首先受到乳業巨頭的關注。據宗慶後在澳大利亞的考察,當地的牛奶成本是1.5元/升,售價是2.7元。但在中國,受制於規模,產奶平均成本高於3元/升。這種成本的差異使境外圈奶成為了可能。
吃螃蟹者的一波三折
今年春節,一條來自外媒的消息讓國內乳企感到驚訝:中國公司成功收購紐西蘭土地,上海鵬欣集團拿下了16家牧場。
上海民企鵬欣以房地產起家,資產規模超百億,自2008年開始涉足農業。2010年,鵬欣曾斥資2720萬美元在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收購農場,佔地1.2萬公頃。但想在紐西蘭收購牧場,難度顯然高得多,這裡被認為是全球最潔凈的奶源地之一,出產的牛奶享譽世界,其牧場資源一直為各路投資者垂涎,可是,土地資源是紐西蘭人最為敏感的話題,外來投資者難以染指。福建首富陳發樹、廈門首富柯希平就曾在2010年底向紐西蘭政府提出收購申請,但遭到否決。 2010年7月,光明乳業收購了一家名為Synlait的乳製品企業,但也只有工廠設備,沒有拿下牧場資源。
這場談判從一開始就波折重重。鵬欣集團已經與賣方談了兩年,還一再承諾追加投資。但即便這樣,鵬欣的高層們還是不斷地聽到來自紐西蘭民間的抗議聲,當地乳業界質疑的核心在於:鵬欣並沒有足夠的行業經驗。加之中國奶製品頻出安全事故,中國奶企在國際上的聲名並不好,將乳業視為支柱產業的紐西蘭民眾不放心把牧場交給中國企業管理。
事實上,紐西蘭人對中國乳製品企業的負面情緒由來已久:紐西蘭企業曾參股不少中國的奶製品企業,但2008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讓他們損失不小。而最後,民意與資本博弈的結果是:鵬欣收購16家牧場重獲政府批准,不過有附帶條件:一,追加至少8240萬元(1600萬紐西蘭元)的投資;二,儘可能協助紐西蘭國有企業LandcorpFarmingLimited在中國擴大農業諮詢服務和向中國市場推廣其生產的食物以及動物產品。據紐西蘭媒體報道,鵬欣集團收購16家牧場的價格為10.8億元(2.1億紐西蘭元),比當地乳製品企業MichaelFay財團的出價高出1.98億元(0.385億紐西蘭元)。
不過,即使付出了高於市場估價的代價,收購成功還是讓鵬欣興奮不已。「我們將以『Pure100』及『NaturePure』品牌把高附加值乳製品銷往中國。」上海鵬欣發言人CedricAllan表示,16個農場由鵬欣集團與紐西蘭最大的國有農業公司合資組建的企業負責管理。
鵬欣方面認為,這樣的合作能為國內市場穩定地帶回紐西蘭的頂級奶源。
市場叫好
鵬欣成功收購紐西蘭牧場的交易無疑是一個創舉,卻不是孤例。國內不少乳業巨頭都在不同程度地覬覦著海外奶源的供應鏈。
2010年7月16日上午,光明乳業的董事們被臨時召集到上海吳中路的光明乳業總部大樓,會議的核心議題是一樁併購紐西蘭牛奶公司的議案。短短兩天後,光明乳業便發布公告:擬以增資形式認購紐西蘭SynlaitMilk公司51%股權,為此,光明付出了3.82億元。同年,娃哈哈亦已高調宣布進軍中高端嬰幼兒奶粉市場,它打出的旗號是「原裝進口」,讓荷蘭的公司為其代工。
「企業到境外尋找優質奶源,這是消費者樂於看到的。」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在一系列質量安全問題後,國內奶源品質不佳、監管不到位的印象深入人心,這成為了國內乳企進入高端奶粉市場的主要障礙。而光明、娃哈哈海外落子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其進軍高端嬰兒奶粉市場尋找生產基地,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目前,Synlait公司年收購鮮奶量為60萬噸,為光明乳業提供了40%的奶源。儘管只是控制生產線,這樁收購依然讓光明乳業順利完成產品升級。在獲得了Synlait的奶源後,光明乳業推出了一款高端嬰兒奶粉,這款奶粉自去年年底上市後,銷售實現了環比80%的高速增長,頗受消費者歡迎。而光明的年終報表則顯示,該公司在2011財年營收增長23.16%.光明乳業一位高層向記者表示,Synlait公司的收購符合投資預期,物有所值。
宗慶後則認為,投資境外奶源既符合企業尋求商業利潤的目標,又契合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取向。「企業在國外收購牧場發展會更快一點,同時也可為國家的食品安全問題打點底。」
靠譜?不靠譜?
那麼,境外圈奶是否能成為中國乳業的救贖?王丁棉不是那麼樂觀。他認為,企業到國外收購奶源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但從整個中國乳業的發展看來,「境外圈奶」並不是一種可持續的投資方式。
橫亘在企業面前的難題是:到國外尋找奶源難度很高。紐西蘭、發達國家可能會允許一兩家中國企業買牧場,但大量購買難以實現。
上海鵬欣的收購已在紐西蘭全國範圍引發了緊張和不安。著有《土地掠奪者:誰來擁有地球的新戰鬥》一書的英國知名作家FredPearce建議:如果投資者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東西,例如新的專門技術,只為獲取利潤而來,那麼,政府應該抵制。
在野黨工黨黨魁DavidShearer則指責紐西蘭政府出售牧場的行為是「向外國投資者卑躬屈膝和忽視我們農村腹地需求的一個例子」,他不相信上海鵬欣集團能為當地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和改善經濟。目前,工黨已經了草擬了相關法規,以強化對外國投資的規定,「這將大大限制政府將農用土地出售給海外買家的自由裁量權。」DavidShearer說。
目前中國有729家乳製品企業,在王丁棉看來,有能力、有精力到境外買牧場的最多只有1%。「就看鵬欣收購的案例,當地乳企與土著聯合抵制,不停打官司,還要一次次地追加投資,有多少個企業吃得消?」「中國乳業的問題還得在國內解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