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袁隆平遭受的抨擊?
老早就知道袁老的各種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數億人的吃飯問題,但也有許多人抨擊袁老,甚至還跟轉基因扯上關係,這兩個技術完全不同啊,轉基因也沒啥壞處啊,表示很不理解,他們的依據是什麼,有道理嗎?
首先,必須認同袁隆平院士的功勞,尤其是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雜交稻的發展。其次,也必須明白,袁隆平院士不是神仙,什麼功勞都往他身上放,不怕以後扛不住?
適當有批評聲音,尤其是來自同行的批評,很正常。我給分析幾條:
1、要說對糧食增產、消除飢餓的貢獻,水稻、小麥半矮桿育種貢獻最大,矮化後才能使得化肥農大量應用。可是Norman E.Borlaug、Henry M. Beachell、Gurdev S. Khush、丁穎、黃耀祥你們幾個人聽過?
相比而言,雜交水稻的貢獻要小不少,尤其是近三十年來雜交稻的雜種優勢並沒有多少提升,實際生產上產量已經比常規稻高不了多少,但品質改良緩慢。雜交稻目前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給種子公司提供賺錢的途徑,使育種家和種子公司有很大動力去做研發。
2、雜交稻的成就,是全國大協作的集體成果。結果,你們都只知道袁隆平了,顏龍安、謝華安誰知道? 汕優63總該聽過吧,去查查誰的品種。也去看看袁院士的品種有哪些,推廣了多少。
3、雜交稻前景現在是很不妙了,尤其是過些年袁老仙逝,沒有接位大神,肯定要迅速走下坡路。北方粳稻自然不用說,幾乎都是常規稻;南方秈稻區,直播常規稻是發展趨勢,每畝用種子八斤以上,雜交稻種子大部分農民用不起。廣東農科院的常規稻多牛掰,自己去查查。
4、袁院士提的禾下乘涼,不少人是很不認同的、不實際。要考慮綠色環保和機械化,高株大穗就很不好,大穗成熟一致性不好、在濕度大的地區還很容易引起稻曲病。植株稍矮、中小穗、多分櫱、優質、抗病耐逆才是未來發展方向。這些年雜交稻也學廣東常規稻,走多穗路線。
4、所謂海水稻,說白了就是耐鹽水稻,炒作!是不是在耐旱水稻以後也要叫沙漠稻?
這個東西國內外四十多年前就有不少人研究;這些年大火的海水稻,是非科班出身的湛江人陳日勝三十年前就折騰的,一直沒人看好。據不可靠消息,內情比較混亂,武漢和青島兩撥人爭,然後袁院士弟子請袁院士出來站台,瞬間就大火了、青島也引領潮流了。
5、關於袁院士的身價問題:持有隆平高科的股份,值多少可以自己去看看;家族資產,1-10 E之間。對於有大貢獻的科學家來說,這個合理;但動不動說值千億、該拿諾獎,就別開玩笑了。
6、關於轉基因問題:轉基因應用最多的是抗除草劑和抗蟲,促成了農業工業化、規模化生產,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糧食飼料大幅成本下降,還解放了大量農業人口。袁院士肯定也知道轉基因的好處,但更了解中國人民的思想。轉基因監管,重在產品監管而不是技術。
如上,不吹不黑,實事求是!
手機碼字不易,轉載請註明。
你不知道在知乎所謂「理性分析袁隆平」實則抨擊謾罵甚至分離袁隆平和雜交水稻的關係的行為是這個平台大多數人支持的嗎。。抨擊就對了
一群斷脊之犬,還敢在我院士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袁隆平院士做的是雜交。簡單理解,自然界能交配產生後代的是雜交。自然界不能產生後代,通過實驗室技術基因交流是轉基因。再通俗一點,黑人白人是雜交,人和狗是轉基因。轉基因技術無所謂好壞,轉基因產品好壞還是要看轉了什麼基因
對於目前市場上談轉基因色變的問題,袁隆平建議可以遵循試驗法則,如果非要檢驗轉基因水稻是否對人體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試吃,「要號召願意為科學獻身的年輕人來吃轉基因的抗蟲水稻,我80多歲了,我吃了都沒問題,要是有生育能力的年輕人吃了沒有問題,他們的下一代也沒有問題,那就是真正的安全。這不只需要幾個人,需要很多人、不同類型的人,北方人、南方人都來吃。」12月13日,在於2014年12月12日-14日召開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袁隆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這不就是黑轉基因嗎,憑什麼別人的轉基因要吃兩代才算安全,你的水稻研發出來就可以吃
與其說是抨擊袁隆平,不如說是在抨擊社會矛盾:
1、為什麼有權有錢的人可以吃特供,而普羅大眾卻只能接受,甚至不能保障知情權?
2、為什麼他號召年輕人為科學獻身,他袁家的年輕人卻不身先士卒?
資源是有限的,而大家也都知道人生太靠運氣(智商、外表、出身、教育)。以前的人相信天命,一句「只怪自己命不好」可以給許多問題答案,甚至還會有一些事例去強行邏輯自洽。現在大家都是唯物主義者,自然也不信命運,所以對於很多現象就抱怨社會。
只會抱怨社會的底層人,他們太極端;而因為一個好的出身就自以為高人一等,整天說抱怨社會的人不會感恩,則更是顯露了人性的醜惡,或是不食人間煙火。
壓力越大,越不幸福,憤怒就越多。所以說抨擊的不是袁隆平,而是自己的境遇。
袁老爺子研究出來的部分水稻,也有一些是餵了狗的。
可能他們不是吃米飯長大的吧
大家都讚揚的時候,鍵盤俠們不噴一下怎麼能顯出自己有思想見解獨到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