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淝水之戰
發生在383年的淝水之戰,有諸多可說之處。這一仗把北方的前秦打得四分五裂,而南方的東晉政權則得以苟延殘喘,這一仗還打出了中國人使用千年的幾個成語掌故。
東晉太元元年(376),前秦滅掉了河西的前涼政權和拓跋鮮卑建立的代國,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一心要搶奪華夏正統、創下百世功業的氐族皇帝苻堅,並沒有打算就此住手,他那深邃的眼光,投向了千里之外的東晉朝廷。
襄陽古城牆「夫人城」段
東晉太元三年(378),前秦大軍進攻東晉襄陽城,當時襄陽由梁州刺史朱序鎮守。朱序的母親韓夫人早年隨丈夫朱燾于軍中,頗曉戰事。當襄陽外城被前秦大軍攻破,韓夫人帶領城中婦女連夜築起一道內城,幫助兒子固守襄陽。後來,人們把韓夫人所築的城牆稱為「夫人城」。
苻堅一心向當年滅掉吳國、統一天下的晉武帝學習,他拿出地圖量了量前秦名下的土地,又扳起指頭數了數自己的兵馬,發覺自己比晉武帝強得太多。從20年前登基以來,苻堅勤政為民,國家大治,史書上甚至稱出現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太平景象。苻堅的武功更是西晉以來天下第一:太和五年(370)滅勁敵前燕,次年滅仇池(今甘肅成縣西北)氐族楊氏,寧康元年(373)取東晉梁、益二州,太元元年(376)滅前面所說的前涼和代。如今前秦帝國東西南北縱橫千里,有氐、漢、匈奴、鮮卑、羯、羌等各族人口千萬,精兵強將多得無法計算,再看看東晉那點微不足道的人馬,苻堅在夢裡輕蔑地笑了一聲。
攻佔襄陽苻堅是個雷厲風行的君主,他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諸了行動。太元三年(378),前秦發動兩路大軍進攻東晉:西路由大將苻丕率領10萬大軍,進攻襄陽(今屬湖北);東路由將軍彭超領軍進攻彭城(今江蘇徐州),作為聲援。
經過8個月的圍攻,苻丕在太元四年(379)二月攻下襄陽,晉軍主將朱序像只小雞一樣被北方來的雄鷹抓住,扔到長安的苻堅皇帝腳下。苻堅拍了拍朱序肩上的塵土說:「打仗你不行,度支尚書(管理財政的高級官員)總能當吧?」朱序點了點頭,做了前秦的官。襄陽是東晉荊州的北方門戶,佔領襄陽,前秦大軍就可以順順噹噹地南下滅晉了。
前秦的東路軍也進展順利,一口氣拿下了彭城、下邳、淮陰、盱眙四個重鎮,兵鋒抵達三阿(在今江蘇高郵境內),距離建康的北大門廣陵(今江蘇揚州)只有100里,把東晉的孝武帝嚇得幾乎從床上掉下來。幸好東晉的北府兵將領謝石、謝玄率領大軍在白馬塘、三阿、盱眙、君川等地連敗前秦軍,前秦軍退回淮北。這一仗,前秦卻是打輸了。苻堅盛怒之下派出一輛囚車,命令將東路主帥彭超暫時住在裡邊,運到長安來見自己。囚車走到中途,彭超就畏罪自殺了。秦、晉的第一次角力,雙方打了個平手。
決定南征太元七年(382),苻堅召開朝會,討論再次伐晉事宜。朝中大臣多數不同意,苻堅鼻子里呼出的氣越來越粗,怒聲說:「我大秦軍士眾多,如果開到江南,馬鞭投到長江里,足以阻斷流水(投鞭斷流),怕東晉做什麼?」當時還有大臣不同意南征,其中苻堅的弟弟苻融的意見最有代表性,苻融說:「晉不可伐,原因有三:一、天象於晉有利;二、晉主英明,臣下多才;三、我軍將士連年征伐,過度疲勞,沒有鬥志。」這還是朝堂上說的官方語言,還有話是只能私底下跟苻堅說的:「投降我大秦的鮮卑、羌、羯等族人居心叵測,我們萬一失敗,他們乘機造反,就難辦了。」
苻堅有點懶得和自己眼裡懦弱膽小的弟弟爭辯,他回答說:「當年晉武帝平吳,不也是反對聲一片嗎,結果還不是大獲全勝?今日我大秦帝國兵強將廣,晉朝豈能相比?總之吞晉之機不可失,滅晉之時不再來。」
太元八年(383)八月,前秦三路大軍南征:東路由苻融挂帥,率領鮮卑族的降將慕容垂等步騎25萬為前鋒,經彭城南下;西路由羌族降將姚萇率梁、益二州大軍,沿著長江、漢水東進;苻堅則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由長安出發,經洛陽、項城、潁口南下。苻堅躊躇滿志,出發前在長安給東晉皇帝大臣們都蓋好了官邸,就等著把這些人抓回來入住了。
北府兵出擊苻堅剛一出兵,東晉的探子就已經向東晉朝廷彙報說苻堅帶領百萬大軍南下,秦軍從長安一直排到了淮水邊上。東晉的執政大臣謝安雖然外表很鎮定,可內心也十分憂慮,他對東晉的家底盤算了一下,覺得還有幾分希望:名將桓溫的弟弟桓沖將軍帶著十多萬人馬鎮守荊州,應該可以守住我大晉的西大門。至於東部防線,有我的堂弟謝石和侄子謝玄率領的北府兵,北府兵從江淮之間的流民中募集,戰鬥力很強,太元四年與秦軍的戰鬥中不就表現出來了嗎?應該能跟秦軍拼上一拼!
謝安拿定了主意,命令謝石為主帥,謝玄為前鋒,統領謝琰、桓伊、劉牢之等將領率著8萬人開赴淮水一線抗擊秦軍。
謝安早已料到,秦軍來勢兇猛,晉軍不管怎樣英勇,首先肯定要吃幾個敗仗,至於後來情勢如何發展,只好交給老天去決定。謝安的估計沒錯,十月,苻融的軍隊渡過淮河,攻下了淝水(淮河南岸支流,流經今安徽淮南西)西岸的軍事重鎮壽春(今安徽淮南西),然後又派部將梁成率領5萬人向東進駐洛澗(淮河南岸支流,流經今安徽淮南東)。這時,東晉謝玄也趕到了這裡,他有些害怕屢戰屢勝的前秦梁成將軍,於是在洛澗東岸與秦軍隔河對峙。
初戰告捷親率大軍已經到達項城(今河南沈丘)的苻堅,密切關注著戰場動態。這時,苻融向他報告,說抓住了困守硤石(今安徽壽縣西北)的晉軍將領胡彬的一個信使,獲得胡彬糧草缺乏、兵力單薄的絕密情報,建議秦軍迅速開進,以防敵軍逃遁。苻堅樂開了花,撇下大部隊,親率8000騎兵疾馳壽春,他嚴密封鎖自己到壽春的消息,下令說:「敢言吾至壽春者拔舌!」
可能是覺得自己勝券在握,苻堅就派降臣朱序到晉營策反主將謝石。可沒想到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朱序尚未忘記故國,反而向謝石等人密告了秦軍的情況,並建議謝石等人乘秦軍主力未到發起攻擊,一鼓作氣擊敗苻堅。
謝石得到朱序報告的軍情後,立刻命令北府兵參軍劉牢之率領精兵5000渡過洛澗,夜襲梁成營壘。由於梁成疏於防範,一場惡戰下來,5萬秦軍被5000晉軍擊敗,梁成也當場戰死。晉軍首戰告捷,士氣大振,對後來的戰鬥形成了極其有利的聲勢。
最後決戰
洛澗大捷後,謝石、謝玄率領主力水陸並進,向西開到淝水東岸。苻堅原以為南方人懦弱空談,根本不是北方鐵騎的對手,這時在壽春城上望見淝水對岸的晉軍陣容整齊、將士精銳,又看八公山上的草木在霧氣朦朧之中都像是晉軍士兵(草木皆兵),禁不住打了個冷戰,他對身邊的苻融說:「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
秦晉兩軍在淝水東西僵持,誰都不敢渡河,於是謝玄派人給苻融送信,說:「您孤軍深入,卻緊逼河水結陣,這是持久之計,難道是想打仗嗎?不如您將大軍稍稍後撤,我們好過去,然後讓雙方將士們玩兩手,我和您在一旁觀看,不亦美哉?」
身為北方用兵大家,苻堅深知兵法「半渡而擊之」的道理,就打算在晉軍過河的時候予以迎頭痛擊,於是就同意了謝玄的這個提議。可苻堅恰恰忘了兩軍交戰,士氣可鼓而不可泄,輕率後撤在士氣上的打擊是致命的。果然,當秦軍開始後撤,陣腳剛一鬆動的時候,朱序就乘機搗亂,在秦軍陣中大喊:「秦兵敗了!秦兵敗了!」後邊的秦軍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事情,軍中的那些鮮卑、羌、羯等族兵丁本來就不想為苻堅賣命,一聽說前軍敗了,更是向後就跑。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其他秦兵見勢不好,全都跟著逃跑,一時間秦軍大亂。
苻融還想帶著督戰隊維持秩序,可晉軍已經渡過河來,發起猛烈的衝擊,苻融被飛來的羽箭當場射死。晉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了壽春城西的青岡才收兵。嚇破了膽的秦軍顧不上身體的疲憊和難忍的飢餓,晝夜兼行,向北逃跑,途中聽到仙鶴的鳴叫和呼嘯的風聲(風聲鶴唳),以為是追兵趕到,自相踐踏,又死了不少。苻堅也被箭射傷,單人匹馬逃回淮北。這時苻融最初的預言開始應驗,前秦軍中其他民族的將領聽說苻堅兵敗,紛紛改旗易幟,割據一方,組織政權。苻堅收拾殘部回到長安,於太元十年(385)被羌族人姚萇俘虜殺死,曾經風光無限的前秦政權也隨之瓦解。
推薦閱讀:
TAG:淝水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