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蒙田和他的隨筆

蒙田和他的隨筆金傳富    和我國具有詩歌和散文創作的傳統相比,可能西方人在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寫散文的法國的蒙田得到歐洲人的特別鍾情。幾百年來,他成為歐洲各類人物談論的一個矛盾的對象。宗教家從他那兒尋找心靈感應,政治家把他引以為同道,哲學家和思想家卻從他那兒得到啟發,而文學家把他當作「現代散文之父」,更不會放過他的《隨筆集》。  一.蒙田的生平  蒙田(1533,2,28-1592,9,13),法國政治家、學者、散文家、旅行家兼思想家。他的祖上因經商而致富,購置了地產並取得了貴族的稱號。他的祖父和父親又把其家族的活動加以擴展,使這個家族進入法國行政貴族的行列。他的父親打過仗,身為軍人及其領地總管,享有頗高聲名,他曾經到義大利參加戰爭,在那裡感染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思想,並極仰慕古代的經典文化。  蒙田的幼年是在他父親為他創設的拉丁文環境下長大的。6歲時,被送入最好的學校。在這所學校里,他將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自修閱讀,因而奠定了他在文學與哲學上淵博知識的基礎。後來遵循父命,進入圖盧茲大學修法律。1554年,他被任命為佩里格城法院的顧問,主要處理間接稅案件。1557年這個法院與波爾多的法院合併為一,他又到波爾多的最高法院任職。1570年蒙田賣掉了他在波爾多高等法院中的位置,料理了他的朋友拉博蒂埃的遺作和他自己的書信出版事務後,1571年便退隱莊園,回到他繼承下來的鄉間領地去隱居。  當時,他才38歲。對於他退隱的理由,他是這麼說的:「在法院任職,處理公眾事務,已長期感到疲憊的蒙田,趁還純粹完好之時,回歸到博學的繆斯胸懷中,寧靜而了無牽掛地度其餘生。」其實,他退隱主要出於政治原因:他目睹法官們貪贓枉法的行為、新教徒被活活燒死的慘狀,開始厭棄官場;當時法國四方擾攘,內戰不已,他苦悶彷徨,不忍看生靈塗炭,只好效法先賢,逃避現實。  退隱之後,設置在莊園塔樓里的藏書室成了他的藏身之處。他的藏書室是一間圓形的屋子,裡面排滿了上千冊圖書,並且有希臘和拉丁題銘作為裝飾,在這裡,蒙田潛心研讀古希臘羅馬作品,隨手寫心得筆記。經過大約不到十年的撰寫,1580年他的《隨筆集》前兩卷在波爾多州出版。書出版後,由於渴望取得新的體驗並對法國事態深為厭惡,蒙田出發去旅行,訪問了多個國家和地區。  1581年秋天,當他正在旅遊時,當選為其父曾擔任過的職務,即波爾多市長。在他任職期間,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建樹,但在穩定社會方面起了關鍵作用。其間,蒙田著手撰寫《隨筆集》第3卷。這一工作後來因該地再度發生鼠疫,迫使蒙田和他一家逃避到別的地方去,又因他的地產附近的軍事行動,及一些外交任務而被中斷,但蒙田終於在1587年完成了這一作品。  1588年,他的《隨筆集》第三卷問世。隨後他又對全書進行了修訂。蒙田死後,他的追隨者1595年出版了經過增訂的《隨筆集》定本。  二.蒙田的隨筆  《隨筆集》,法文原名為《Essais》,「Essais」含有「試驗」、「嘗試」、「試作」的意思。所以,我國早期的版本把它譯為《蒙田試筆》,有的書又譯為《隨感錄》、《散文集》。但現在大多翻譯為「隨筆」。  《隨筆集》是蒙田思想的記錄,這些思想是在他的全部思考與寫作活動中用不同形式出現和再出現來的。蒙田思想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他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宣揚了解放人性、尊重理智的人文主義精神,同時也表達了他的懷疑主義。所以,在西方,有很多人是把《隨筆集》當作哲學著作來對待的。  除了在思想方面的巨大成就外,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隨筆集》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了。  《隨筆集》是一部久經考驗的頗受推崇的作品。這部書以長短不齊、筆調輕鬆的散文集子而著名。全書3卷107章,各章長短不一,結構鬆散自然,而內容包羅萬象,可以說是一部小百科式的作品,其中輯錄了作者在哲學、宗教、文化.社會、政治、歷史、教育等方面的見解。比如:《論閑暇》,《講哲學,就是學死》,《論友誼》,《論書籍》,《論自大》,《三種交遊》,《論虛榮心》,《論善用意志力》等等。  在這部書里,蒙田以他淵博的書本知識,並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融會貫通,形成了他獨特的思想意境與藝術風格。從下面的論述里,我們就會發現蒙田寫作的特色:  「從我孩提之時起,別人就發覺我身上有某種我自己也說不清楚的舉止和派頭,顯示了虛幻和愚蠢的自豪。為此,我首先想說的是,我們生來就具有一些特點和傾向,是毫不奇怪的事情……  「我不知道別人在我身上發現的這些習慣動作是否是天生的,我對上述的壞習慣是否真的有一種隱秘的傾向,這當然是十分可能的,因此,我對自己肉體的運動無法負責。但是,對於我心靈的運動,我想在這裡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記憶力是一種十分有用的工具,要是沒有這種工具,我們就幾乎無法進行判斷。但我的記性卻非常不好。如果有人要對我說些什麼,那就必須一部分一部分地說,因為要對一段包括許多部分的話進行回答,我就無能為力……  「我的書房是村裡最美的書房之一,位於我屋子的一端。當我想到要去那裡查閱或撰寫什麼東西時,我怕自己在穿過院子時會忘記去那兒幹什麼,就只好把我的意圖告訴某個僕人。如果我在講話時竟然稍微偏離自己的思路,我就必然會失去它;因此,我的講話極為枯燥、緊湊,很受約束。對於伺候我的僕人,我要用他們的職務或出生地點的名稱來稱呼他們,因為我很難記住他們的名字。我可以說,這種名字有三個音節,叫起來很不好聽,不管它以某個字母開始或結尾。如果我還要長久地活在世上,我決不相信我會像某些人那樣忘記自己的名字。梅薩拉·科爾維努斯在整整兩年中完全失去了記憶,有人說特拉布松的喬治也是如此。為了我自己,我常常在想,這些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如果我也失去了記憶,我是否還能過上可以忍受的生活。我對這個問題再想下去,就感到有點害怕,擔心這種毛病發展到最嚴重的時候,會使精神的活動全部喪失。「當然,記憶不僅包含著哲學,而且包含著所有的科學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遺忘的能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連我自己的作品和文章也同其他東西一樣忘得一乾二淨。別人經常援引我寫的東西,可我卻並沒有發現這點。如果有人問起我這裡引述的大量詩句和例子的出處,我就很難對他作出回答……  「除了記性差之外,我還有其他的缺點,這些缺點在很大程度上使我變得無知。我腦子緩慢、遲鈍,稍有烏雲就會看不清楚,因此(舉個例子來說),即使是十分容易解開的謎,我也從不要求它去解……  從上面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出,《隨筆集》最大的成就在於創造了一種極易自由書寫的文體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豐富的聯想,行文旁徵博引,汪洋恣肆;而語言平易明暢,形象親切生動,富於生活情趣,處處流露出作者的真性情,具有誘人的特色。顯然蒙田無疑是個富有洞察力、才華橫溢的散文家。他開創了「隨筆」這一體裁的先河,使散文作品進入了文學殿堂。這部書,既能為我們提供法國當時的社會現狀,還能增加我們對古代拉丁語社會的更為開闊的了解。  三.蒙田的影響  《隨筆集》創造的那種自由揮灑的文體和風格,對於法國文學、英國文學及其他國家的文影響極大。據說,蒙田的追隨者德古爾奈在第一次讀到此書時激動得昏了過去。幾百年來,《隨筆集》被全世界的廣大讀者所閱讀和欣賞。  在17世紀,人們因為蒙田和他的隨筆集描述了有教養的人而受到讚揚。1603年《隨筆集》由弗洛里奧譯成英文,莎士比亞讀過這卷譯作,並曾在《暴風雨》中引用其中的字句。馬斯頓、培根、韋伯斯特和伯頓都曾讀過、引用過,並仿效他的風格。1685年,科頓的翻譯本比弗洛里奧的更為精確,廣為人們所閱讀。愛默森認為蒙田是他的「代言人」之一。這部書還影響過拜倫、薩克雷、愛默生、吳爾夫、艾略特和赫胥黎。其中英國的培根和莎土比亞的作品集中反映了蒙田的思想影響。  18世紀,有人把他看成是啟蒙時代自由思想的先驅。哲學家盧棱認為他是自我寫照的大師和模範。以至有人說:「假如沒有蒙田,(法國)古典主義的戲劇家們的天才就很難找到知音。」  19世紀,人們日益理解和欣賞蒙田,把他看成不僅是一位思想大師,而且,還把他看成是一位描寫特殊的、個人的、知心的事物的作家——一位像是熟識的老朋友的作家。福樓拜還把《隨筆集》放在床頭的桌子上並把蒙田看成是另一個我。  20世紀的作家如紀德、比托爾和巴爾特也是這樣。而艾略特和紀德仍深深被他的魔力所吸引。  今天一大批學者對蒙田的一切方面繼續進行研究,世界各地的人民也都在繼續閱讀他的作品。他對於人類破壞的潛力的清醒的認識加上他對於人類的自我評價的能力、誠實和同情心的信念始終令人信服地打動把他看作是一位嚮導和朋友的許多人。    參考文獻:1.  《外國著名思想家譯叢·蒙田卷》,(英)p·博克著,孫乃修譯,工人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2.  《法國文學簡史》,(蘇)普什科夫,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3.  《大美百科全書》,第10卷,蒙田隨筆集條4.  《大美百科全書》,第19卷,蒙田條5.  《不列顛百科全書》,第11卷,蒙田條6.  《外國名作家大辭典》,灕江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7.  《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蒙田條,法國文學條8.  《蒙田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推薦閱讀:

隨筆彙編(三七八)
「非魚居」隨筆《52棟瑣事》之《第17章》
[閑人隨筆] 真實,只因未醒
聊一聊光榮訴3DM——從訴訟策略、判決認定的事實與法律依據角度
我的隨筆集錦(84)

TAG:隨筆 | 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