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養孩子的十七條寶典

教養孩子的十七條寶典

李雲橋:兒子已經六歲了,馬上要上學了。我沒有嘗試著讓兒子學什麼,只是在努力教兒子做人,做個人見人愛的小寶寶。在家裡,我就是兒子的規則,兒子見我生氣,怕怕的。寶典一:從小給孩子多教學問。

王映霞:對於老李的建議,我深有感觸。玩ERP在「關於小孩的教育」一文中說過:世界上恐怕除了讀書,是很少有事情學了10多年,竟然還混不到飯吃的,因此大人的責任,就是要避免小孩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就業專業知識有了,文章寫的好了,只是文學好,大家卻知道,現在工作需要更多的是學問。

羅百君:關於育兒的書很多,每本書中都有一定的育兒規則,但並不適用所有家庭, 本人認為沒必要立什麼規則,應順其小孩的天性,年齡的增長,循序,漸進,引導,強制是不可取的,小孩的大腦發育還達不到成人的規範化思維.

寶典二:順著孩子的天性自然成長。

李文敏:看到這個文章真是欣慰,我自己也為人父母了,之前沒有考慮過教育孩子的問題,現在了解和學習的多了,越來越發現這是個值得花時間思考的事情。以我以前的認知是不可能做一個好父母的,在孩子心智培養方面。

寶典三:在孩子身上要捨得花時間。

譬如說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電話響了,我們是不是一般都就接電話暫時不跟孩子玩了?

路過:我覺得這個和孩子的先天性格有關,因材施教,不過有的孩子還真的是沒轍。我有個表妹小時候就很聽話,講道理都會聽,而我一侄子就不行,很調皮,和他講道理他從來都是跑開,而且打也不怕,根本不哭,在幼兒園還能坐在老師講台上,老師罵,他就笑,還打高年級的同學,全家人拿他沒轍。

職業差距不是很大,而且家庭情況類似。我知道的差別就是一個是女孩子,一個是男孩子,有時候我也納悶,為什麼會差這麼多呢?

我覺得可能教育孩子要充分考慮到孩子天生的性格。我那侄子有一次手直接扎到了仙人掌上,都被刺破了,根本不哭,只是會喊:痛痛 痛痛。搞胡蘿蔔加大棒基本沒有用。只能利誘。

寶典四:認知孩子,因材施教,發現孩子

美凝 :在扶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也在成長羅百輝:父母是最大的榜樣,自己首先要遵守這些規則。

寶典五:父母躬身實踐。

周靜波:這是個難題!我很少生氣,但在孩子學習問題上總是生氣,經常吼得他有點怕又彷彿不怕!這方面我的差距不是一點點!

寶典六:不能把孩子當大人對待。

因為孩子不理性,是生理決定的。所以才總是生氣。

張如波:我的體會:對孩子管理還是以理服人為主,不過孩子情緒不佳時就先安撫為主了,等心情平靜了再說服之。

寶典七:以理服為主。

不過按照我的經驗,跟孩子講道理,尤其是在3歲前講道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陳柳文:和孩子對換一下角色,或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孩子在許多事情上沒有絕對的對或錯,讓孩子自立、自律,關鍵看家長的引導。

寶典八:換位思考。

謝朝虎:問題經常是:一鼓勵孩子就衝動,容易出其他問題;不鼓勵,孩子就消沉,也容易出問題,所以我覺得不是鼓不鼓勵的問題,是如何把握好鼓勵的時機和度的問題。

寶典九:鼓勵孩子需要把握好時機和度。

張勇:看看別的小孩怎麼玩。榜樣的作用很重要。

寶典十:利用好導向性,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小彭:大人用大人的語言和思維來講道理,小孩子肯定是沒辦法弄懂的,但要大人學會用小孩的思維來與小孩溝通,也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情。少講道理,多玩遊戲;少些禁止,多些共情;呵呵......我也在嘗試琢磨中

寶典十一:少說多玩多共情。

梁海:不管多大的孩子,都需要大人的理解.如果你用充滿愛意的目光凝視他(她),用充分的耐心去傾聽,孩子是會感覺到你的愛的.

小詹:我覺得讓孩子感覺到被愛,就是在孩子有任何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情緒的時候,大人都給予理解,並表示認可,認可他的情緒。比如,耍無賴的時候,肯定是有不滿意的事情的,大人要給予理解情緒,比如可以說:這件事情讓你覺得很失望。然後再教育是對還是錯。

寶典十二:用心且投入地理解、傾聽、發現孩子。

肖吉衡: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成人的世界...孩子如何理解成人看來不重要...關鍵要以孩子的視角出發...

寶典十三:以孩子的視角出發。

羅百君:小孩子就是要充分的玩。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的接受知識,認識這個世界。所以跟他一起玩,並不斷的指導引導他玩好,玩的開心,基本上他會接受你認可你,從而認為你是愛他的。

小鳳凰:首要一條是大人要陪小孩玩,也許會覺得太無趣,但是孩子需要有人陪他玩。再一個要經常親密的接觸,比方說抱一抱呀,痒痒一下,逗一逗呀,講講故事等等。不要對孩子太嚴厲。

寶典十四:讓孩子隨心所欲並加以指導。

羅百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爭取和孩子做朋友,同時,你的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

寶典十五:行動勝於語言。

柳亞飛:呵呵,看來是個大問題!不過對孩子要嚴厲一些!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啊!不過沒經驗,只能空談!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的實際做法,孩子是會學習和模仿的!

寶典十六:言傳身教。

70年代:毛主席說過:大人不要煞小孩子的風景。大人的自以為是常常扼殺孩子創造力的生長。這件影響事關乎未來,大人要驚醒,不出現「代溝」的責任主要在大人。

寶典十七:不要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推薦閱讀:

你是沒教養,不是性子直
女人為何比男人更容易被說沒教養?
【貫通三教養真集】第十三篇:念
佛教養生觀 七、比丘尼的修行與養生

TAG:孩子 | 教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