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學校一位印度裔教授,他說最近減肥,腰圍縮了很多。我問:好好減什麼肥呢?他開玩笑說:為了提高身價,多得嫁妝啊。不久前,在看奈保爾《神秘的推拿師》時,我問他印度女人出嫁送嫁妝是否實有其事。 他說確實存在。印度政府在打壓這種行為,但民間仍在繼續。不過他 說他是基督徒,不想因循舊習,所以結婚的時候,沒讓女方出一分錢。 「那麼如果你索要嫁妝的話,」我好奇地問,「能拿到多少呢?」他盤算了一下,說,假如他那時候二十多歲,在美國教書,那麼嫁妝好的話能拿二十五萬呢。我說這不害了女孩子嗎?他說確實,很多女孩貧窮,出不起嫁妝,自殺的都有。有時候男方會寬限一點,比如先讓對方出首付,比如先給六萬,六個月後給其餘的錢。這些情形,奈保爾在《神秘的推拿師》里曾有生動描述。故事主人公「推拿師」蓋內許娶妻,由於雙方都是特立尼達的印度人,所以按照印度習俗辦理,婚禮上女方的父親拉羅根必須給蓋內許錢,否則蓋內許不吃婚禮上的燴飯,而賓客就會取笑女方,和中國婚禮上男方給女方錢異曲同工。「最後,蓋內許從拉羅根那裡得到了:一頭公牛和一頭小母牛,一千五百元現金和奔泉林的一棟房子。」老岳父出了太多錢,很不服氣,當街罵自己的女婿,蓋內許默不做聲,就拿了張紙把他罵的話寫下來,新婚的妻子里拉開始哭哭啼啼,說老公對他老爸施魔咒,於是「蓋內許解下皮帶,抽了她一頓。」奈保爾在小說中解釋說:「這不是婚禮的一部分,但對兩人來說都意義重大,因為這表示他們都已經長大獨立,蓋內許變為丈夫,里拉成為妻子。」(穆卓雲譯《神秘的推拿師》)雖是小說,但也能看出一些社會關係中對婚姻義務的期待。小說中的蓋內許是一個讀過書的人,所以在當地社會有一定地位,故而女方需要給他提供嫁妝。我們的印度教授核實了這個說法。在其它社會,和「彩禮」(bride price)一樣盛行的是「嫁妝」(dowry). 編英語字典的約翰遜博士,一生窮愁潦倒,用今天的話來說是「無正當職業」,編英文字典前找查斯菲爾德勛爵求贊助而不得,後留下《與查斯菲爾德勛爵書》的佳話來。他在經濟上真正時來運轉,是因為娶了一個比他大很多的有錢寡婦伊麗莎白·波特。夫妻倆用伊麗莎白帶來的六百英鎊嫁妝開了個學校。薩克雷的《名利場》里,白洛克先生娶了瑪麗亞·奧斯本,不過結婚之前白洛克先生很不滿意,而且多方刁難,因為岳父沒有把財產的一半拿出來做女兒的嫁妝。那位岳父說「弗萊特早已答應只要二萬鎊就娶他的女兒,他當然沒有義務多出。」弗萊特則覺得老頭子不要臉,哄他上當,甚至準備解約。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女人出嫁是必須有嫁妝的,否則女方父母的房產,女兒一樣有份。帶嫁妝出嫁,就等於將財產提前分割了出去給女兒,這也是對女兒生活的一種投資。女兒如果婚後無子,死後嫁妝可拿回娘家。這些習俗而今多已廢除。但今天的歐洲還有美國,婚禮的高昂費用,仍多由女方父母負責。在美國,到1950年代之前,很多地區仍有給女兒 「希望箱」(Hope Chest)的習俗,類似於中國古代給 「箱底錢」的傳統。路易斯安娜州從法國人手裡收購過來,併入美國之前,法國國王甚至給殖民地至少25個女子出過「嫁妝」錢,可見這在法國也是一個習俗。我說這些,倒不是說中國女子出嫁,從此就應該提供嫁妝。我認為既應該廢除彩禮,也要廢除嫁妝。我想說的是,風俗問題不能刻舟求劍。當經濟社會條件變化的時候,我們就得反思一些社會風俗的存在還有無道理。有故事說,美國一家庭感恩節做火雞,每次都把火雞腿剁掉,後來孫女問媽媽為什麼,媽媽說不知道,外婆就是這麼做的;媽媽問外婆,外婆說她的媽媽是這麼做的。這時候外婆才回想起來,那時候家裡烤箱太小,不剁放不進去,後來烤箱大了,剁掉已經沒有必要,可是這個奇怪的傳統卻稀里糊塗傳了下來。而今中國社會,把經濟責任主要推給男方這個習俗,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當初一定是有一些道理的。比如過去的女子嫁給男方,姓跟男方姓(張王氏),侍奉公婆,操持家務,相夫教子,女子出嫁,個人付出很多,而今很多農村地區婦女地位還很低,吃飯都不能上桌子。「彩禮」算是一平衡,或是幫助小家庭的一種投資。但發明這個風俗的人一定想像不到它後來的負面作用,和淮橘為枳的變種。在越來越多地方,男女婚嫁後已經不再是嫁入男方大家庭一起住,女方給男方吃苦受累,而是離開各自大家庭,組建自己的小家庭。因此,過去的一些觀念而今已經不使用。將經濟責任推給男方的風俗,說句或許不大恰當的話,利小人不利君子,只給了一些要權利不要義務的女權機會主義者提供了一個機會,給男青年提供了空前的壓力,也敗壞了社會風氣,以至於都出現「寧可在寶馬車裡哭泣,也不在自行車后座上笑」這種極其荒謬的宣告來了。連一向捍衛女權的李銀河都已經看不過去,在題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拜金的國家》一文中說:
」西方不是這樣的,像美國,大多數人都信上帝,所以要在教堂里捐錢,所有的好萊塢電影,不論雅的俗的,全都拚命謳歌愛情。《泰坦尼克》就是一個典型,一個漂亮姑娘寧肯嫁個窮小子也不願嫁給大富翁,就因為她愛上了。雖然在現實當中,婚姻大多是門當戶對的,但是至少被謳歌的全都是愛情至上的,反對拜金的。不管心裡怎樣想,他們也一定會說:我寧肯在自行車上笑也不願在寶馬車上哭。不是說他們一定比我們更不拜金,但是他們至少認為,拜金是可恥的,俗氣的。誰也不肯把自己的陰暗心理暴露出來,像咱們那位大鳴大放的傻姑娘那樣。 」「
如果幾十年的男女平等教育,就結出了這種果子出來,那可真是一個民族的失敗。當然而今的風氣是一個結果而非原因。然而當一個人房子著火的時候,你不能總說誰叫你燒飯不小心,故而袖手旁觀,你得針對這結果做點什麼,不能因為原因的存在,將結果合理化,甚至參與這樣的結果,使其進一步惡化,這到最後,一定是雙輸。
很多社會習俗,人們在傳播的時候,根本都已經忘記了當初這都是人為的做法,或許可以完全不一樣。比如周圍一些人家的女兒結婚都是要車要房,那麼我也必須這樣。四周人們嫁娶,都是男方提供車房,所以就覺得這種要求天經地義。有些生了女兒的人家,有的就是有房子都不給女兒,而讓女兒盡量去找男方搜刮,彷彿社會習俗比女兒的幸福更重要似的。這種虎狼父母,真是十分可怕。在這種風氣之下,房地產十分高興,甚至打出了「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的口號出來,將一個本來模稜兩可的觀點合理化。漸漸的,甚至有女子號稱「無房不嫁」。我的博客上由於挑起了一些這樣的話題來,一些男女讀者開始爭論。爭論中,甚至有女讀者氣勢洶洶地質問說,一些男人房子都沒有,「憑什麼」嫁給他?好像房子就像是沃爾瑪的玩具似的,這種口氣太不負責。我在想,這些女子憑什麼提出這種「憑什麼」的問題?這樣的質問應該引起社會的反思。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過於功利的婚戀觀是一雙刃劍,對於女性的平等和待遇毫無益處。一些拜金女會坑害普通家庭的女子,毒化社會風氣,久而久之,也是自己遭殃 —— 說不定她會生下一個兒子來,如果這些惡習不改,以後遭殃的是她的兒子。再者,如果男性開始感覺不堪壓力,突然反轉過來,開始像印度社會一樣,開始質問:你房子都沒有,憑什麼娶你?那些貧寒家庭的女子怎麼辦?功利永遠都是一把雙刃劍,你拿什麼量器去量別人,別人最終也會用這量器去量你。圖片說明:
圖一: 抗議嫁妝體制的印度女子,點擊查看圖片來源。圖二: 印度出台法律(Section 498A) 宣布嫁妝非法後,有報紙聲稱有女子濫用這種保護為自己謀取私利,比如文章開頭說一女子婚後不久,發覺自己「不喜歡老人」,不願意跟男方公婆相處,跑回娘家,反誣告丈夫索要嫁妝。點擊查看圖片來源和大圖, 點擊此處查看原文。
推薦閱讀:
※引用 秋冬季節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 成靖的日誌 - 網易博客
※胸腺肽能治療乙肝嗎-劉士敬的博客-搜狐博客
※劉邦為什麼會讓韓信獨當一面?—阿杕的博客—強國博客—人民網
※博客的死亡是否是因為「太長不看」的心理?
TAG:網易 | 博客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