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搜狗百科
06-12
下丘腦-腦垂體疾病包括種類: 1:尿崩症 2:產後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 3:溢乳症及閉經-溢乳綜合症 4:侏儒症 垂體雖小,發生的疾病卻不少,最多見的是垂體腫瘤。垂體腫瘤絕大部分是良性的,根據腫瘤細胞能否產生激素分為功能性垂體瘤和無功能性垂體瘤兩大類。功能性垂體瘤又以腫瘤細胞生產的激素種類不同分為生長激素瘤,表現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泌乳素瘤;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表現為柯興綜合征;以及其它少見的腫瘤。功能性垂體瘤生產的激素大大超過正常,就出現激素過多的病徵。垂體激素產生不足的疾病也有不少,如垂體性誅儒(生長激素不足)、性腺功能低下(促性腺激素不足),有時整個垂體前葉功能都受損,多種激素分泌不足,如產後大出血引起的席漢綜合征。垂體後葉功能低下的病有尿崩症(抗利尿激素不足)。 垂體懸垂於腦的底面,通過漏斗柄與下丘腦相連。垂體很小,重量不到1g。女性的垂體較男性稍大。垂體大致可以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部分(見圖13-5)。現將垂體的構成部分列表如下: 腺垂體中的前部占腺垂體的絕大部分,在內分泌功能方面也起主要作用。其中的腺上皮細胞根據對染料的反應不同,可分為嗜酸性、嗜鹼性和嫌色性三類腺細胞。用近代的免疫熒光、組織化學等方法,結合電鏡觀察證明腺垂體由六種腺細胞組成。嗜酸性細胞占腺垂體總數的35%左右,再分為分泌生長素和催乳素的細胞。嗜鹼性細胞約佔總數的15%,再分為分泌促甲狀腺素(TS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GTH)的細胞。嫌色細胞數量最多,約佔前部腺細胞總數的50%,這種細胞不分泌激素,但可逐漸出現顆粒而變為嗜酸性細胞或嗜鹼性細胞後即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結節部僅占腺垂體的一小部分。這部分血管豐富,功能不詳。中間部是位於腺垂體前部和神經垂體的神經部之間的薄層組織,它能分泌促黑(素細胞激)素(MSH)。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腦—搜狗百科
※達芙通—搜狗百科
※生二胎,求大娃的心理陰影面積 | 壹讀百科
※瑜伽(16)-幾分鐘網生活百科
※女性可看的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