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喜歡的親戚
朋友可以選擇,親戚則不能。朋友緣分盡了可以絕交,而親戚則不可。有時,你與親戚的關係,不僅昭示自己的禮貌,也代表父母的教養。
所以,面對不喜歡的親戚,親近抑或疏遠,成了節假日里不大不小的煩心事。
禮數之多讓我如履薄冰
王小麗
有時親戚也會成為煩惱。
比如,四叔。
我常懷疑四叔患有被忽視幻想症。
四叔在家排行最小,是奶奶的寶貝老疙瘩,所以年近五十,他仍覺得自己是該被關心該被問候的對象。出差時,我必須記得給他買禮物,如果忘了,四叔就會怪罪,認為我心裡沒有他。
前年,四叔的兒子高考,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全家在一起吃慶功飯,席間,四叔突然點名批評我:「弟弟高考前那段時間,多緊張啊,你這個當姐姐的怎麼沒想起來給他哪怕一個電話?」我愣了,我高考的時候,也沒誰來刻意關心我,再說我考不考上大學和誰來關心也沒什麼關係啊。
可四叔卻嘆口氣:「真讓我們寒心,你的心裡沒有弟弟,也沒有我們這家人。」我想爭辯,媽媽卻按住了我的手,媽媽替我道歉:「小麗就是粗心,平時連個電話都想不起來給我們打……」
諸如此類舉不勝舉,四叔的生日不能忘,忘了他會生氣;端午、中秋得發簡訊問候,不問候,他會說你不懂禮數;連四叔的結婚紀念日你都得記得清清楚楚,否則他會說:「都白疼你了。」如此多的禮數,讓我一想到四叔,就想到他可能又要挑出我啥毛病,再想到他一責怪,爸媽就認為我失了家教的慚愧神態,我簡直如履薄冰。
又比如,大舅媽。
我比大舅媽的女兒小雲只小10個月,我們的成長几乎同步。據說,從我倆誰先說話,誰先走路時,大舅媽就拿我和她做對比,等到上學,每一次考試成績,每一個升學的學校,甚至高考報志願,表姐填的那些不切實際的、和她的分數毫無關聯的重點高校,都被大舅媽命之為:「沒辦法,小雲就是比小麗心氣高。」
上大學後,我參加學生會工作,表姐沒有,大舅媽評論我:「不該耽誤了學習正業。」大四,我準備考研,表姐找單位實習,大舅媽說:「別傻讀書啦,看你表姐,已經開始為找工作做準備了!」
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齡,表姐比我早談戀愛,大舅媽說,女人嘛,就要趁年輕早做打算;等我戀愛,表姐恢復單身,家庭聚會,大舅媽問完我男朋友所有的條件後,實在無話可說,就沖著表姐,也沖著所有人喊道:「小雲啊,你別眼光太高,太挑了!」
大舅媽還愛盤問我,她不厭其煩地抓住和我在一起的每個機會,旁敲側擊地「關心」我所有的生活細節。每每這時,我就做出超一級備戰狀態—非常警惕,又非常圓滑,隨時注意大舅媽是不是在話里給我下套。
去年,金融危機,大舅媽問我:「小麗,你在外企工作,是不是最近裁員?」我想一想,覺得無可迴避,便回答道:「是,但不會輪到我。」大舅媽做出很關切的樣子:「那為什麼聽說你最近回到家,也不怎麼說話,只是上網,是不是在找工作?要真有什麼事,說出來大家也好幫忙。」我仔細辨認大舅媽的表情,確認她的動機,故意說:「不,只是老闆重用我,最近加班比較多。」我分明看出大舅媽有些失落。
今年大年初三,一家人在一起吃飯。二姨問我媽:「為什麼手機老打不通,還總關機?」我說:「我媽現在用的手機是我淘汰下來給她的,她還不太會用,就乾脆關機。」大舅媽一聽就大驚小怪起來,她連忙掏出表姐給她買的手機,從照相、MP3甚至手寫簡訊的功能都演示了一溜夠,而後說:「我家小雲就不會把用過的東西給我……」我、我媽、二姨都有些尷尬,可大舅媽卻彷彿什麼都沒看出來,推杯換盞,餐桌上原本地方就不夠,她還執意把手機放在桌子上,要不是表姐讓她收起來,她還打算繼續演示。
我實在討厭大舅媽,又怕她那張利嘴,更怕爸媽為此失了面子。今年爸爸、媽媽裝修房子,我一聽說大舅媽要來參觀了,就趕緊給我媽買台最新款的冰箱送過去,雖然我媽說,舊的還能用。
朋友可以選擇,親戚則不能;朋友緣分盡了可以絕交,而親戚則不可。
雖說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也成為我的無奈,變成周期性的煩惱。
每個家族都需要一個核心
邵果
姑父的氣場很大,小的時候,我就被震住過。
當時過年,爸爸帶我到姑姑家串親戚,爸爸明顯不勝酒力,姑父還在勸酒。我實在看不過,就拉爸爸說要回家。姑父「騰」地放下酒杯,面帶慍色,手一揮,「沒有你小孩說話的地兒,要走你先走。」
我站在那裡,空白,恐懼,半分鐘後,「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當時我8歲。
之後好些年,我都對去姑姑家有一種嚴重的抗拒。
不過,過年總是要去的,中秋總是要去的,生日總是要聚的,這是雷打不動的家規。我即使哪年僥倖躲在姥姥家、小姨家,滿打滿算每年也得交手一兩回。
就是這一兩回,我也基本不說話,不看他,除了夾菜時的「不吃」,我的語言功能在他們家自動消失。
年齡和閱歷的增加,讓我漸漸清楚姑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是一家之主,這個家,不只是他自己的家,而是整個家族。
他在官場位高權重,在家族裡也抹不掉根深蒂固的權力感。所以,只要他在,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什麼事件,別人是沒有說話的份兒、講道理的餘地的。就算是老一輩的人,也敬他三分,何況一個8歲的小女孩。
當我能夠解讀那個童年困境的時候,已是18歲。
這一年,我們一起在一所度假村過年。
姑父一樣的表情凝重,任別人的尊敬包圍。我已經是大一寒假,個性得任何人都看不慣,我想姑父也一樣吧。我們之間大概都知道,誰也不喜歡誰。
吃年夜飯的時候,我沒有祝酒令,只管自己吃;大年初一清晨,別的孩子都每個房間拜年,我就躺在床上睡大覺;大年初一中午遇上了,姑姑、姑父給壓歲錢,我也是半推半就什麼都沒說……
我想,姑父大概對我忍無可忍吧,最後照全家福的時候,他堅持不照,還特地看了我一眼。
我想,我又激怒他了。
回去後,爸媽和我談了一次心。說姑父一直就是那樣性格的人,你看,我們也未必覺得他多正確,但表面上是需要尊重的。這也是你的禮貌。這次聚會,如果不是他召集,我們大家族也根本沒這機會聚在一起。有時候一個家族,需要一個核心,不是這個人,就是那個人。
我說,其實我也不是一個較勁的人,偏偏對他,就較上了。
如果這個人將來是你的領導呢?
爸爸的一個假設讓我看到自己的短視。
是的,這個世界我們需要打交道的人很多,不是總能遇見自己喜歡的。相反,可能喜歡的是少數,不喜歡的倒是大部分。
而其中,肯定有你必須面對的。
比如,你的老師,你的父母,你的領導。你會僅僅因為不喜歡你的老師而轉學,不喜歡你的父母而出走,不喜歡你的領導而跳槽嗎?
親戚,也是你無法逃避的社會關係的一種。所以,你大概也不會因為不喜歡自己的親戚就斷交吧。
再去姑姑家,我稍微有了點話。會去廚房問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會在姑父問我學業的時候恭恭敬敬,會在父母說離開的時候再說走,會看著他的眼睛回話。
關係終於解凍,兩代人之間。
其實姑父對我挺好的,從行動上看。我大學報到時他親自開車送我去學校,有一年出差回來給我帶了件毛衫,高考報考時請了教育界朋友幫我填志願,還送我一些參考書課外書說擴展知識面。這是別的我喜歡的親戚們都沒有做到的。
姑父的氣場依然很大,說一不二,即使已經退休。
我漸漸成熟,也開始尊敬他。
現在每年,我都主動拜訪,如果忙就電話致歉。他對我的職業偶有一些建議,我認真傾聽,擇其善者而從之。在書店遇到他喜歡的書,我還會帶上一本,他眼裡滿是欣慰,即使什麼都不說。
這一切,我都做得發自內心。 關係糾纏源於期待重視聚焦改變重塑家族關係王小麗和邵果說了些與自己親戚相處的事,而且大多是令自己不太愉快的經歷。從表面上看,這都是家長里短,不足與外人道,平時如果掛在嘴邊嘮叨它,恐怕還會引來「你真是小心眼」的說辭。但是,對於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真不能小瞧,因為它常常把我們裹挾進無奈、氣憤、擔心、焦慮、難過、委屈等不良情緒中,甚至像小麗一樣出現周期性煩惱。
況且,還有那些傳統美德、家庭規則,諸如:親戚需要尊重,哪怕是表面上的;爸媽的面子需要維護,別讓他們因子女羞慚等。毫不理會?必然引來積怨,消磨親情;削足適履?好像對我們自己實在不夠尊重,不夠愛護。
怎麼辦?
小麗的做法是:針對可能有「被忽視妄想症」的四叔,強壓住自己的不滿,小心翼翼地做出些討好舉動;針對大舅媽,則把自己變成一名機警又圓滑的戰士,不正面進攻卻會閃轉騰挪,堅決不讓大舅媽的虛榮心從自己處得到滿足。但她卻備感疲憊,有時還好似在為大舅媽而活。親戚變成了小麗的沉重負擔,她難以從這些社會資源中獲得安全感、認同感、價值感。
在姑父面前,邵果先因恐懼而心生抗拒,把自己封閉起來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之後,在爸媽引導下,18歲的她做了一番理性分析,充實和調整了自己對親戚——社會關係中的一種的認識,開始調動自己的欣賞資源來觀察姑父。由此,邵果多年築成的內心堡壘轟然倒塌,接受的心態出現了,行為的改變出現了。與姑父漸漸增多的交往慢慢削弱了舊的傷痛對邵果的衝擊,因為從他人亦從自己處得到了情感上的撫慰,不再糾結了,她終於走出了童年困境。
如果誰說為某位親戚很煩惱,我要說原來你對他如此深情。你願意為他付出這麼多的心力,對抗、思慮、掙扎,甚至為他在自己的心頭打上死結,在自己的心底挖出深溝,這隻能說明,是你自己把這位親戚當做了你的重要他人。
小麗看不慣四叔禮數太多,年齡一大把還總向別人討要關心,但內心是不是也想更多得到來自他人的關注與重視?她被大舅媽拿來跟表姐小雲比較了多年,在其中鬥智斗勇而滿足於能佔上風,但她那分「怕」,是不是源於期待著有一張利嘴的大舅媽的認可與肯定?
一家之主的姑父是小女孩邵果心中的權威人士,進入青春期後,能與他人和平共處而只與姑父較勁,那是她心中的成人感在鼓動著她,期待被權威接納、認同,期待權威發現自己很特別、很有力量。
所以,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來看與親戚間的糾纏,或許不是他太有問題,而是你的內心別有一番期待,一時間沒有滿足的期待。
大家庭就是小社會,因有各色人等所以家庭關係才生動,家庭面貌才多樣,這是它有趣的地方,也是它充滿生機的基礎。能接受社會的複雜,又為何不能接受家人的各具特點?就像與任何一種社會關係打交道一樣,親戚間在相處過程中出現各種誤解、摩擦甚至是衝突,並不反常,我們或可以用平常心對待,或可以再多拿出一些理解和寬容。不把親戚看成麻煩,才不會給自己找來更多麻煩。
在當今社會,可了解的東西有很多,信息技術、外太空、生物工程等等,但你還需了解人,了解生命。藉助這分了解,方能慢慢與人性相生、相處、相適。
像邵果一樣,把你的親戚當做一個普通人來全面了解,而不是只把他符號化:四叔、大舅媽、姑父,有關他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關他們的理想、願望、觀念和情緒,有關他們的社會關係和多重角色,有關他們的長處和弱點……了解會帶來彼此理解,理解會帶來彼此包容,包容會帶來彼此滋養。
親戚不能選擇,但你與親戚保持怎樣的關係可以選擇,你是否要做表裡一致的溝通可以選擇。你不能改變過去發生的事件,但你可以改變過去事件對自己的衝擊,減輕負面信息的影響,用更正面的能量面對生活。唯有認為改變是可能的,想要改變,才是你收穫一切美景的第一步。
面對親戚,如果你的態度和行為是討好的、懼怕的或者指責的,那你的內心必然是不自信的、低自尊的、沒有價值感的,更不可能體驗到平和、喜悅、愛和關懷。所以,學習著為自己所有的感受、觀點、期待和行為負責,創造人際相處新的可能性,致力於應對問題而不是受困於問題,聚焦於改變,你必將體驗到自己巨大的生命力。
推薦閱讀:
※「重磅」全揮杆正側面對比分析,專業精細的講解!果斷收藏!
※走坎坷,歷風雨,坦然面對每一天*
※成熟地面對敵人
※面對世界與人生——叔本華與尼采美學思想淺探
※12星座如何面對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