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得著的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
中藥的配伍禁忌
(1)十八反:即兩葯相配後可產生毒性反應或劇烈的副作用。有: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蔘、丹參、沙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2)十九畏:即兩葯同用,引起對抗或降低藥效。有:硫黃畏朴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蔘畏五靈脂。
孕婦用藥禁忌
(1)禁用藥:巴豆、斑蝥、牽牛、大戟、甘遂、芫花、商陸、麝香、水蛭、虻蟲、番瀉葉、藜蘆、鬧羊花、乾漆、蟾酥、蜈蚣、水銀、砒石、木鱉子、生川烏、生草烏、生附子、雄黃、輕粉、硫黃等。(2)慎用藥:制附子、貫眾、桃仁、紅花、大黃、枳實、乾薑、肉桂、益母草、法夏、常山、天南星等。
何為「四氣五味」
四氣是指中藥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能特徵。能夠治療熱性病證的中藥,屬於寒性或涼性;能夠治療寒性病證的中藥,則屬於溫性或熱性。
五味指中藥的辛、甘、酸、咸、苦五種味道,還有些中藥具有澀或淡味。其中辛有發散、行血之功效,多用來治表證;甘有補益、和中等作用,用來治療虛證;酸有收斂、固澀作用,多用於治療虛汗、泄瀉之類病證。咸有通便瀉下及軟堅散結之功用,常用來治療有腫塊癥狀的疾病,亦可消除痰火結核等。澀具有與酸味中藥類似的功用。淡味有利尿作用,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疾病有功效。苦味有瀉火解毒和化濕作用。
中藥材的特殊煎煮方法
有些中藥材因性質、成分特殊,煎煮時需要特殊處理,方可產生最佳效果。通常有以下幾種:
(1)先煎
先煎藥一般加水400至500毫升,用武火煮沸15-20分鐘後,再加入其他一般藥物中,將水加至適量時,繼續煎煮。先煎的藥物大致有:
生石膏、寒水石、磁石、代赭石、白石英、紫石英、生龍骨、蛤殼、生石決明、瓦楞子、龜板、鱉甲、龍齒、豹骨、鹿角、水牛角等礦物、貝殼、骨、甲、角一類及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的藥材。另外,還有烏頭、商陸、生南星、生半夏等毒性藥材,久煎能緩和毒性。
(2)後下
後下藥一般應在煎藥結束之前5-10分鐘放入為宜。後下藥大致有薄荷、砂仁、肉豆蔻、沉香、肉桂、廣木香等氣味芳香,含揮發性成分的藥物。另外還有鉤藤、大黃、番瀉葉、徐長卿等不能久煎的藥物也適宜後下。
(3)包煎
即是把藥物裝在砂布袋中與其他藥物同煎。包煎的藥物大致有葶藶子、車前子、蠶砂、旋覆花、滑石粉、六一散、青黛、馬勃、生蒲黃等含有粘液質、絨毛和體輕易漂浮的藥物。
(4)另煎
另煎取汁後倒入葯湯中服水。另煎的藥材有人蔘、西洋參、鹿茸、燕窩、銀耳等貴重藥物。
(5)烊化
即將膠類、膏滋類、糖類、或無機鹽類藥物於其他葯煎得的藥液(去渣)中加熱溶化成液體劑型。烊化的藥物有:阿膠、龜板膠,鹿角膠、枇杷葉膏、芒硝、玄明粉等。
(6)兌服
將液體藥物與其他藥物的煎取汁液,兌入服用。兌服的藥物有:竹瀝、薑汁、鮮藕汁等。
(7)沖服
對於貴重藥物或成分易被破壞的藥物宜研粉沖服,如羚羊角粉、犀角粉、水牛角末、珍珠粉、沉香末等。
電解質與中草藥
諸多疾病可導致電解質平衡失調,而某些中草藥內含某種電解質較高,故應用中草藥治療疾病配方時,應斟酌某葯所含電解質的參數,否則會加重電解質的紊亂,如患者腎功能不全、尿少時還可導致驟死。不可不加以重視。現將含某種電解質較高的中草藥羅列如下:供參考。
含鉀的中草藥白茅根、商陸、懷牛膝、夏枯草、益母草、錢腥草、艾葉、茯苓、胡荽、馬齒莧、穿心蓮、浮萍、白果、甘草、白礬、芒硝、生龍骨、天竺黃、禹餘糧、明礬等。
含鈉原中草藥夏枯草、穿心蓮、芒硝、海螵蛸、生龍骨、禹餘糧等。
含鎂的中草藥火麻仁、胡桃肉、天麻、滑石、花蕊石,海螵蛸、夏枯草、芒硝、石膏、赤石脂、牛黃、伏龍肝、礞石、禹餘糧、代赭石、磁石、陽起石、珍珠(母)等。
含鈣的中草藥生牡蠣、珍珠(母)、寒水石、海螺蛸、花蕊石、生龍骨、石決明、芒硝、羚羊角、桑螵蛸、鹿茸、鹿角、虎骨、蜂房、山楂、馬齒莧、犀角、牛黃、瓦楞子、海浮石、木通、赤小豆、胡荽、天麻、白附子、鬱金、扁豆、沙參、枸杞、阿膠、爐甘石、伏龍肝、胡桃肉、赤石脂、芡實、龜板(膠)、生石膏、大棗、陽起石、甘草、白果、赤芍、桑椹等。
在某些疾病過程中如出現電解質紊亂髮生高鉀、高鈉、高鈣血症時應避免使用上述中草藥。
大黃新用
大黃是一種有國際性影響的藥物。祖國醫學傳統理論認為有攻下作用、清熱解毒作用及活血化瘀作用,並可外用治燙傷、瘡瘍等病。近年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大黃又有了新的應用領域。
降脂減肥:高血脂、肥胖是人類的大敵,經大黃泡水代茶或粉劑沖服1月,對降膽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效;以大黃片劑內服,有減肥降脂功能。可能與直接抑制脂肪細胞、溶脂脂肪有關。對老年性肥胖、中青年單純性肥胖均有效;動物實驗亦支持大黃有降脂、降體重作用。除內服外,以大黃制膏外敷也有良好減肥功能,實驗證明大黃有透皮吸收作用。
美容抗老:以小量大黃代茶飲,可治面部黃褐癍。以現代方法加工製成髮乳外用,可烏須黑髮,製成面膜、美容膏,可用於面部保健,經驗證明,常服大黃可以收到養生抗老、祛病延年的作用。
治療胃脘痛:小量大黃末可治胃炎、潰瘍造成的胃脘痛,可能與大黃的胃粘膜保護作用及促進潰瘍癒合作用有關。新近研究揭示大黃有明顯抗幽門螺旋菌作用,而幽門螺旋菌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高度相關,滅菌後潰瘍、胃炎好轉,胃痛亦隨之消失。此外,大黃本身也有類似阿斯匹林樣的止痛作用。
其它方面:利用大黃的活血化瘀及瀉下作用,可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病因治療及對症治療。以大黃瀉濁解毒,用於毒品戒斷收到良好效果。在性病治療中,大黃也爭得一席之地。
總之,大黃是大有前途的藥物,將有更多新用途被發現。
淺淡中藥炮製
中藥炮製「貴在適中:太過或不及都會對藥物的療效產生影響。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根據傳統炮製要求進行炮製,要防太過或不及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嚴格進行操作。
炮製前必須嚴格分檔l藥材的大小、厚薄、軟硬不l一,l因此,l在炮製時藥物受熱面積和耐熱程度也就不同l.如:白朮、炮姜、炮甲等分檔炮製比不分檔平均率提高15%左右,l損耗降低3%左右。(此百分比要視原藥材質量而l定)
工具的選擇和投藥量工具的選擇:鍋的選用一般以地灶為好,地灶空腔面積大,火焰可直接擴散鍋爐底,受熱均勻。炒葯鏟應選用大些號的,便於翻轉,有條件的單位可採用炒葯機易於掌握火候。
投藥量:藥材每次投入量應占鍋的1/3為宜。過多不於翻轉,受熱不均勻,藥物生熟也不均勻。過少藥物受熱高,易焦化或炭化。
輔料的掌握和加入方法輔料的掌握:不論是液體輔料還昌固體輔料,其用量必須視藥材的性質而定。如密炙:甘草、黃芪每公斤用煉蜜300克—400克。鹽炙藥材一般每公斤用食鹽20克,再兌入4—5倍於食鹽的溫開水稀釋,過多鹽水不易被藥材每公斤藥物用黃酒150—200毫升。醋炙藥物以每公斤200—300亳升為宜。
加入方法:不論蜜炙、酒炙、還是其它炙法,大部分均採用先潤悶後炒法,此法其優點能使輔料充分滲入藥物組織內部。但對有些藥物是不適應的,如蜜炙質地緻密的藥材,百合炙合粘液質較強的車前子,知母等到藥材,醋炙動物糞便類藥材五靈脂或樹脂類藥材乳香等,均應採用先炒後加輔料的方法,使其受熱後質地略變,便於輔料滲入。
火候的控制:因為火候的控制是防止太過和不及之關鍵,通過不斷的實踐,尤其在制炭藥物中荊芥、蒲黃、血餘炭過則發生灰化,不及則炭化程度不均,不能達到「炒炭存性」的目的。初步確定,炒黃和炙法所用火候應用武火,但開始要用文火,砂燙、煅法宜武火,用手試之有蒸手工藝之感。(相當300攝氏度左右)
攤涼:攤涼有時可以彌補炮製程度的不足,堆放一定的時間約10分鐘左右,藉助熱溫即可達到要求。如果炒制適中迅速出鍋攤在乾淨水泥地坪上,則可避免炒焦。
砂與中藥炮製:在中藥炮製的發展史上,砂作為一種最常用的炮製輔料已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砂炒能提高療效、降低毒性、矯臭矯味。然而,砂還有如下幾方面未被重視的特殊用途。
保鮮中藥材。中藥方劑中有許多葯需用鮮品,如犀角地黃湯中的鮮生地,還有許多治療溫病的方劑,常須用鮮石斛、鮮茅根、鮮菖蒲等可收奇功。要保證臨床用鮮葯,可用潤濕的潔凈河砂埋藏即可,一般是挑選較完整的藥材,一層砂一層藥材地排放幾層,以不超過0.5米高為適宜;冬季溫度不得低於5攝氏度,以延長貯存期。
保藏中藥。將潔凈干河砂與藥材分層交叉裝入木箱內,然後加蓋密封,能有效地防止藥材受潮、泛油、發霉、蟲蛀等,特別對象党參、牛膝、當歸等易泛油藥材有很好效果。
潤切中藥材。挑選潔凈的較細河砂放於水泥地面上備用。用時先在地面放一較大草袋或麻袋,將砂用水潤濕,然後放一層藥材蓋一砂,再在最上面一層砂上放一麻袋,以後可適時在麻袋上澆水,保持砂子濕潤,待葯潤好後收入筐內,用水衝去砂子即可切片,此法可將傳統中藥材的泡、漂、浸潤等到水處理方法融為一體,減少潤葯程序,保證質量,節省時間,特別是對許多體堅質硬而有效成分又易溶於水的藥材如檳榔、山稜、莪術、白芍、萆薢等更顯得重要。
此外,還有用熱砂(武火加熱)埋保溫煅制燈心炭;熱砂燙切人蔘變軟,略翻埋,逐一取去去砂,趁熱切片,這樣軟化均勻,耗時少,易切片。
炮製白芍須潤重於泡潤重於泡,這是河南省虞城縣人民醫院有47年中藥工作經驗的老葯工楊松老師炮製白芍的一條經驗。
通常,炮製中藥「三分切工、七分泡工」楊松棟老師卻長期堅持:「三分泡工,七分潤工」,並說:「潤不透,切不出。」這是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
中藥材大部分是植物的根莖或根塊,泡透不如潤透,多泡少潤不行,辦泡不潤更不行,炮製中必須嚴格掌握泡的程度和潤的分寸,不能胡來。
泡葯時,具體地要看藥材的質地、鬆軟或硬度如何,再適當地給水。葯,能吃多少水,就給它多少水,多了都不行。對於炮製白芍到底給多少水好?楊老師說:「泡到六七成,葯就傷水了,部分有效成份也就隨水跑掉了。」他們後貫作法是:白芍最好泡到四成,以表皮用指甲能掐動為度。水對葯內的滲透,可以再適妥地撒些水,悶上再潤,總之,以潤透為止,不然的話,就不能保證藥品質量。
砂燙:穿山甲、雞內金應釜底抽薪穿山甲是鯪鯉科動物—穿山甲的乾燥鱗甲。雞內金是雉科動物—雞的乾燥沙囊內壁。穿山甲質地堅硬。需經砂燙後使其質地變酥脆,才易於粉碎和煎出有效成份。雞內金質地硬脆,亦需經砂燙,使其發泡。
穿山甲與雞內金在砂燙過程式中,由於對砂燙的熱度較難掌握,往往是火力過猛,則易燒焦造成損失;火力不夠,又會造成砂燙藥物硬陷,達不到炮製要求。
為了使砂燙的穿山甲、雞內金能達到均勻發泡鼓膨,呈金黃色,不致燒焦,筆者經多年實踐和研究,找到砂燙穿山甲、雞內金的好方法。介紹如下:原葯撿去雜質,洗凈、乾燥之後,必須進行分揀大、中、小碎片的不同檔次,穿山甲還要分清厚、薄的不同檔次,以便在下鍋砂燙時,分別不同檔次炮製。
砂燙穿山甲、雞內金,必須選用生鐵鑄鍋和中粗粒的潔凈河沙,因為鑄鐵鍋和中粗粒河砂傳熱、散熱較為均衡。
準確掌握砂的灼熱度,採用釜底抽薪辦法。
為了準確掌握砂的灼熱度,要在砂的加熱達程中,注意逐步加熱和不斷翻動砂粒,力使用權砂粒均衡受熱升溫。當熱度升至「冒煙」用手靠近相距一個手指間即有灼熱感時,可先投一小片原葯進行試燙,經翻動後,藥物如立即出現起泡發膨,即說明砂的熱度已達到要求。這時,即採用「釜底抽薪」的方法,把鐵鍋移開爐灶,放置在木框架或穩固的位置上,迅速將已分檔的藥物倒進鐵鍋里,趁熱不斷翻動,使用權藥物灼熱均勻,很快達到發泡鼓膨,捲曲的要求。由於釜底抽薪,鍋底不再受熱,原來的熱量已被藥物消耗,故穿山甲、雞內金砂燙髮泡後,完全不會燒焦。這樣砂燙出來的穿山甲、雞內金,不論其外觀和內在質量都有達到發泡鼓膨、捲曲、酥脆、色澤金黃的要求。
內火來自五臟六腑
不少中老年人有早晨起來口乾、口苦的現象;還有的人五心煩熱、頭痛、頭昏、煩躁而不能人睡;有少數人和別人說話時,有一種口臭味,儘管反覆刷牙仍無濟於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祖國醫學認為:這是人體內產生的「內火」。由於人們年齡的增長,機體及臟腑的功能開始衰退,從面導致人體陰陽不平衡。
由於機體臟腑功能盛衰情況不同,其產生的「內火」輕重不同,有的人感覺明顯,有的人則無任何感覺,常常未能引起注重。中醫認為「內火」是人體中的一個隱患,應當及時醫治。「內火」
來自機體的五臟六腑,不同臟腑的「內火」表現各不相同:
肺火: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乾咳時較長,有時痰中帶血、嘲熱盜汗、手足心熱、午後兩顴發紅,並有失眠、口乾咽燥、聲音嘶啞、舌紅嫩等癥狀。保健方法有:膳粥療法(百合30克、紅棗10枚、大米適量共煮粥吃)、保健茶(沙參10克、麥冬10克、胖大海一枚泡茶飲服)等。病人應經常去醫院作定期檢查,以排除肺部疾患。
心火(虛火):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易驚、口乾、舌尖紅等。保健措施可採取膳粥療法(蓮子、大米適量共煮粥常服)。病人還可將黃連片含在口中並慢嚼,將藥液咽下,以潔心火,或者用生地、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茶飲服。心火上炎(實火)的病人表現為反覆性口腔潰瘍、心煩易怒、口乾、小便短黃伴有淋瀝剌痛、甚則尿血,舌尖紅等。治療本病常用導赤散、牛黃清心丸。
胃火: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嘈雜,伴有多食善飢感、口乾、口苦,煩躁不安,大便乾結,牙痛、牙齦出血、鼻子出血,舌紅苔黃等。治以清胃火,簡便驗方有知母、梔子、黃芩、淡竹葉、石斛、天花粉等量泡茶飲服,或者水煎服。胃虛火:表現為口渴不重,飲食減少,有時有輕度腹脹、低熱或潮熱、大便乾燥、舌紅少苔或無苔等。防治措施為服用滋養胃陰佳品,即適量吃些蜂蜜、梨汗、甘蔗汁等,還可服用中藥(養陰益胃方:太子參、懷山藥、雞內金、石斛、麥冬、沙參、藕節、炙甘草等水煎服)。
肝火:(其癥狀類似現代醫學的高血壓、中風等)表現為頭痛劇烈,眩暈耳鳴、耳聾、眼乾澀紅腫而疼痛,口苦有臭味,容易發怒、兩肋脹疼、煩躁而不能眠,吐血、衄血、肢體麻木等,舌邊紅。對於本病的防治方法,應先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排除實際性疾病,治療時清肝泄火,常用成膽瀉肝湯等。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傍晚口乾、五心煩熱而失眠,盜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脛骨、足跟痛、遺精等,舌紅無苔。防治方法有: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飲,或服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
話說中醫的「五」
中國人喜歡[五],在中醫里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古人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世界。天地萬物,皆有陰陽。世界之大,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組成,而這五種物質,又是分布在東、西、南、北、中—[五位],相剋相生,相反相成。由於它們的生、長、化、收、藏—[五化],因而產生寒、暑、燥、濕、風五種氣候,這就是使人得病的外因—[五邪].天地萬物皆由五行組成,人也不例外。人稟五常,成為五臟,即肝為木、心為火、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五臟統籌著人的精神活動,是生命活動的中心,但僅有五臟不夠,還得有[五腑]配合,這就是小腸合心、大腸合肺、膽合肝、胃合脾、膀胱合腎。人除了臟腑,還有了解外部世界的[五官].五官各屬五臟分管,鼻是肺之官、目是肝之官、口是脾之官、舌是心之官、耳是腎之官。臟、腑、官之外,有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五體],五體分屬不同之臟器,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五臟分泌[五液],心為汗、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肺為涕。五臟主管著[五情],心為喜、肝為怒、脾為思、肺為憂、腎為愁。五臟分為[五聲],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口哭;腎,在聲為呻。五臟變化反映在外表又呈[五色].青自肝出、白自肺出、赤自心出、黃自脾也、黑自腎出。人的[五音]亦各屬[五臟],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其聲促以輕;肝應角,其聲呼以長;心應徵,其聲雄以明;腎應羽,其聲沉以細。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臟,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鹹味入腎。
中醫是一個獨特的醫學體系。中醫治病善於從人的整體出發,把人的神、體、聲、色、味各種要素歸於臟。
探討肝硬化的疾病機理
肝硬化的病理特點為細胞變性、壞死與再生、纖維組織增生、肝細胞的結構改變,導致肝變硬,稱之肝硬化。肝炎後期的肝硬化在病理學上分為門脈性肝硬化、壞死後性肝硬化。一般來說,肝硬化的臨床表現分為兩階段:僅僅有噁心、嘔吐、消化不良、右上腹痛等癥狀,而沒有明顯體征者,稱之「功能代償期」;出現肝腹水、黃疸、全身浮腫、食道靜脈曲張、發熱、內出血、營養不良、肝昏迷等嚴重癥狀,表明了肝臟嚴重損害,代償功能減退,稱為「功能失代償期」。
肝硬化晚期癥狀主要有兩類型:其一,門靜脈阻塞及高壓所至脾大及脾功能亢進,出現腹水等;其二,肝功能減退產生血漿白蛋白降低、腹水、黃疸、肝昏迷等重症。
肝硬化是肝臟的晚期疾病,所以正氣虛是該病之本,血瘀、腹水是該病之標。本病是虛實夾雜,寒熱交錯之重症,所以臨床用藥頗為慎重。目前治療肝硬化新思路有:
(1).降低麝濁、麝絮。使用藥物有:板藍根、黃精、黃芪、党參等
(2).降低谷丙轉氨酶水平。使用藥物有:五味子、龍膽草、蒲公英、大黃等
(3).降低膽紅素含量。使用藥物有:梔子、田基黃、金錢草、茵陳等
(4).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使用藥物有:黃芪、黃精、雞血藤、山藥、白朮、党參等
(5).軟化肝脾。使用藥物有:鱉甲、甲珠、夏枯草、生牡蠣、丹參等
(6).提升血小板及紅細胞數目。使用藥物有:阿膠、何首與、桑椹子、當歸、熟地等
望診中的「望神」
在中醫診斷學中望神這一步驟不能缺少。精、氣、血、津液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臟腑功能的代謝產物,通過望神可以了解精、氣、血、津液的盈虧和臟腑功能的旺盛及衰弱,從而了解病人的病情輕重,推理出預後情況。精、氣、血、津液充盈則神旺,臟腑功能強盛,病人預後較好;如果精、氣、血、津液虧虛則神衰,臟腑功能減弱,病人預後較差。
神的表現形式一般分為五種:有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志失常。
1.「有神」表現為精氣充足、神旺,此時病人正氣旺盛,預後良好。有神的臨床特徵為:面色滋潤,語言清晰,目光明亮,靈活有神,動作靈活,呼吸均勻。
2.「少神」即神氣不足,多見於正氣虛弱的病人。少神的臨床特徵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懶言,嗜睡,動作遲緩等。
3.「失神」是精虧氣損的表現,多見於正氣大傷、臟腑功能衰弱的病人,此時,病情處於嚴重階段,預後不良。失神的臨床特徵為:目無神,面無光澤,眼珠獃滯,精神萎靡不振,呼吸細微或喘促,反應遲鈍、有時小便失禁,胡言胡語等。
4.「假神」即「回光反照」,是久病或病重病人突然出現精神暫時好轉的假象,多為病人處於垂危階段。具體特徵有:病人突然神志清醒,很想見到親人,此時目光明亮,面色通紅,聲音響亮,食慾大增。
5.「神志失常」有煩躁不安、神昏譫語,甚至有「癲」、「狂」、「癇」的表現。癲表現為:精神抑鬱,痴呆,喜怒無常,語無倫次,少語。狂表現為吵鬧不寧,打人扔物,力大異常,大聲高呼等。癇表現為突然跌倒,昏迷不醒,抽搐,口吐泡沫,兩眼直視,叫聲如羊,稍後漸醒,醒後如同凡人,因而稱為「羊癇風」。
望診中的「望面色」
面部色澤的變化能反映出臟腑氣血的變化,面部顏色就是色調的變化,光澤則是明暗度的變化。面色分為青、黃、紅、白、黑五種,所以古時稱為五色診。根據五行學說,五臟對應於五色,青為肝,黃為脾,紅為心,白為肺,黑為腎。從面色的變化可推測到五髒的病變。
正常人的面色是紅黃相伴,有光澤。但由於個體的差異,所處地區不同,以及季節、氣候、工作環境等差異,人的面色有可能偏紅、黃、青、或偏黑、白色。另外,人的面色在春天偏青,夏天偏紅,秋天偏白,冬天偏黑。五種病色大致可理解如下:[青色]:一般見於肝膽及經絡病症。如果病人出現面色蒼白及偏青色者,則為陰寒內盛,血氣運行不暢。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色,則有血脈瘀阻,引至心胸疼痛。如果病人本身有脾臟病,而面色又是青色,多為難治之症。[黃色]:如果病人面色淡黃,無光澤,稱之「萎黃」,多屬脾胃虛弱。如果面、眼睛及全身變黃,稱為黃疸。小兒面黃肌瘦,腹堅硬且大,有青筋暴露者,稱之「疳積」。[赤色]:病人滿面通紅者,為陽盛熱熾之證,常見於外感發熱等。午後兩顴潮紅,多屬久病陰虛,形成虛火上炎之證。小兒面紅髮熱,指尖冷,目中有淚,為麻疹將起。[白色]:一般為氣、血、津液的病證表現。如果病人面色淡白無華,形體肌瘦,唇、舌色淡,多為血、氣虛。若面色白而虛浮,則為陽虛水濕內停。如果病人本身有肝病,而面色又是白色,多為難治之症。[黑色]:如果病人兩顴黑而乾燥,則表明腎氣虧損。面黑而手足不遂,為風寒濕邪入腎。面色黑暗而枯萎者,病情很嚴重,多為危候。如果病人有心臟病,而且額頭黑色,則屬難治。
望診中的「望目」
望目對臟腑疾病的診斷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望目包括望眼神、眼色、眼形及眼態等方面。
(1)望眼神:如果病人視物清晰可見,眼珠黑白分明,則病容易治。若白睛色濁,黑睛色滯,眼睛獃滯,則病難治。
(2)望眼色:眼睛紅者多為患上實熱病。白睛紅為肺火盛,常見有火眼病;整個眼球紅而腫痛者,多為肝經風熱證。眼睛色黃為黃疸證。白睛中有大小不等的藍色或紫褐色斑點,是蛔蟲病。眼袋色黑而且晦暗無光澤者為腎虛。
(3)望眼形:下眼袋浮腫,色彩黑暗者為腎虛水泛證。上下眼袋紅腫表示脾熱。眼窩凹陷,多為津液虧虛或氣血大傷。如果見到久病重病者,其眼睛深陷,則表示五臟六腑精氣衰竭,病難治或預後不良;如果視力模糊或看不見事物,則其精氣已脫,陰陽離絕之危候。眼睛凸起,伴有頸部腫大,多食,消瘦,易激怒,則為甲亢。如果眼睛凸起,且伴有呼吸困難,喘息不能卧,多為肺氣腫病症。單眼突起者,常為腦顱內有腫瘤。
(4)望眼態:兩目上視,不能轉動,常為驚風或精脫神衰之危候。兩目斜視或上視者,為驚風先兆或痙厥證。
睡覺露睛,多為小兒脾胃虛弱,或慢驚風。瞳孔放大,多屬腎精耗竭之證,為病危跡象,但亦會見於肝膽風火上擾或藥物中毒、外傷等。瞳孔縮小,多屬肝腎勞損,虛火上擾,或肝膽火盛,亦會見於藥物中毒。
舌診中的「舌色」
舌色是指舌質的顏色。正常人舌色為淡紅色。常見的舌色分為幾種:
(1)淡白色表示病人患虛證、寒證、血氣虧虛證。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則屬血氣兩虛;舌淡白而濕潤,舌體胖嫩,有齒痕,多為虛寒證。若舌淡白,毫無血色,枯萎無光澤,無舌苔,稱為熟白舌,此情況屬危重之症,病人陽氣衰微,陰精衰竭。
(2)紅舌舌色較正常舌稍紅,甚者呈鮮紅色。表示病人患熱證。如果舌色鮮紅但乾燥少津液,舌苔黃厚者,屬實熱證。僅僅為舌尖變紅,則為心火上炎。舌邊紅色為肝膽火旺。如果舌中紅色則為中焦熱盛。若舌布滿了深紅色小點,為溫熱之邪傷於心脾。舌中伴有紫斑,表示將要發斑。舌色鮮紅,少苔或舌起裂紋者,屬虛熱證。舌質紅嫩,看起來濕潤,摸起來感到乾燥,為津液衰竭跡象。
(3)絳舌舌苔深紅色,顏色介於紅色與紫色之間,稱為絳舌。表示病人有外感或內傷之證。絳舌的形成,是由於熱盛血行加速,舌體脈絡充盈所致。舌絳而乾燥,舌面有芒刺、裂紋,為里熱熾盛,熱入營血。若舌絳而有黃白苔,為邪留氣分。舌絳有大紅點者,為熱毒攻心。舌尖絳為心火熾盛。舌中乾燥而絳為胃火傷津。舌根絳為血熱內燥。若舌絳也少津液,少苔,舌體瘦小或有裂紋,為陰虛火旺之證。如果舌絳而枯萎,光滑無苔,稱為鏡面舌,此證為胃、腎陰液枯竭之危候。若舌絳少苔而澤潤,多為血瘀之證。
(4)紫舌表示寒、熱病及瘀血症。若整個舌頭全為紫,為臟腑熱極。舌紫且腫大,而見大紅點,為熱毒攻心。舌質紫暗,為瘀血證。舌尖有紫色斑點者,為心血肝鬱血瘀。舌色紫如豬肝,枯晦無澤,為胃腎陰液已衰竭之危證。
望診中的「望舌苔」
舌苔是舌體上面所散布的一層苔垢。正常人的舌苔為薄白而濕潤,乾濕適中,不滑不燥。由於病人的胃氣有強弱,及機體的寒熱,故可形成各種不同的病理舌苔。觀察舌苔的方法分為望苔色和望苔質。首先了解苔色:
(1)白苔:一般表示為表證、寒證。舌苔薄白而潤為正常人的舌苔,同時,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體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過於潤滑,多見於表寒證。苔薄白而乾燥,為表熱證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乾燥,代表濕濁化熱傷津。舌苔布滿白苔,摸之不幹燥,稱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乾燥,稱為「糙裂苔」,多見於溫熱病。舌淡苔白而滑潤,代表寒證或寒濕證。舌苔白滑而粘膩,見於體內有痰濕或濕困於脾。舌苔白滑而腐,為胃腑蘊熱。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質乾枯者,稱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滿口生衣,出現霉苔或生糜爛點,為胃氣衰敗,臟氣將絕之危候。
(2)黃苔:黃苔主里熱證。苔薄黃厚而乾燥,則里熱盛,津液受損。苔黃乾燥生刺,舌有裂紋,為里熱極盛,津液大傷,臟腑大熱。舌苔黃厚而膩,多為痰熱、食積或濕熱內蘊。舌苔黃滑而潤,為陽虛表現。
(3)灰苔:主里證。苔灰薄而潤滑,多為寒濕內阻,或痰飲內停。苔灰而乾燥,為熱病或陰虛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極其嚴重。苔黑而乾燥,為熱盛津虧。舌尖苔黑而乾燥,為心火盛。苔黑而潤滑,為陽虛陰寒極盛。
最後講述望苔質的知識。
望苔質即望舌苔的形狀質感。主要觀察苔的厚薄、潤燥、腐膩、剝落、有根無根及偏全等情況。
(1)厚、薄苔:苔質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準。透過苔質能見到舌體,稱之薄苔,否則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較輕;舌苔厚,表明病情較為嚴重。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舌苔由薄變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輕變重;若舌苔由厚變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轉。
(2)潤、燥苔:舌苔潤滑多津液,為津液未損傷,稱為潤苔。舌苔乾燥缺少津液,稱為燥苔。舌苔乾燥而色黃者,為胃熱熾盛,損傷津液。舌苔乾燥而色黑,為熱極陰傷。若舌苔乾燥色黑而且有刺,則屬熱極津液枯竭。
(3)腐、膩苔:苔質顆粒細小緻密,中厚邊薄,刮之易去者,稱為膩苔。苔質顆粉較大,疏鬆而厚,形狀似豆腐渣堆積於舌面,刮之易去者,稱為腐苔。膩苔常見於濕濁、痰飲、食積、濕溫等。腐苔為食積腸胃、痰濁內蘊及潰瘍之證。舌苔白膩,多為濕痰,或胃陽虛。舌苔黃膩,多為痰熱,食滯化熱。舌苔厚腐,多為飲食停積胃腸。舌苔布滿白衣,稱為口糜,表明胃氣衰敗。
(4)剝落苔: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稱為剝落苔。如果苔全部脫落,表明胃陰枯竭,大傷胃氣。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落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表明胃的氣陰兩傷。如果舌苔剝落處不光滑,有類似新生顆粒,稱為類剝苔,表明病人血氣不連續。若舌苔大部分脫落,僅留下一小塊,稱之雞心舌,則為胃氣陰虧損之證。另外,舌苔從有到無,為胃的氣陰不足,正氣漸衰;如果舌苔從無而逐漸變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轉。
(5)有根、無根苔:舌苔緊貼舌面,刮之不去,稱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塗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稱之無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氣,常見於實證、熱證;無根苔表明胃氣已衰,見於虛證、寒證。如果有根兼薄苔,屬於正常苔,表明正氣未傷;若無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氣衰敗。
(6)全、偏苔:舌苔布滿整個舌,稱全苔。舌苔僅佈於舌的某一部分,稱偏苔。全苔代表濕痰阻中之證。如果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卻未深入,但胃氣卻受傷。若舌尖部分無苔,而其餘地方有苔,代表腸胃有積滯或有痰飲。舌苔偏於左側或右側,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膽濕熱;舌中央無苔、舌邊緣厚苔而中央薄苔,為陰虛、胃氣損傷或血虛之證。
推薦閱讀: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七年制規劃教材 中醫兒科學 主 編 汪 受 傳(六)
※烏梅亂談
※(3)?C鋼琴老師中醫講課69
※針葯並用治療頑固性呃逆87例臨床觀察-(中醫中藥)
※鄧鐵濤 名老中醫經驗集目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