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成了「暴力分子」怎麼破?孩子打人或被打的看過來~

作者介紹:喵撕書,愛貝睿內容主筆,未來腦計劃成員

五一放假期間,帶著喵妞去閨蜜家玩。

閨蜜家倆孩子,大的是女孩,5 歲多;小的是男孩,2 歲半。加上 3 歲的喵妞,很快湊齊「三個孩子一台戲」的陣容。

她家放了一個供孩子們玩耍的帳篷,剛開始孩子們鑽進鑽出,相安無事,我們兩個老媽子就去一邊聊天了。結果,還沒聊 5 塊錢的,孩子們就吵起來了。

「你要進帳篷就不能拿書!」主人家 5 歲的小姐姐聲音尖利,本以為她是跟喵妞吵起來,沒想到過去一看,對手居然是她 2 歲半的弟弟。兩個人正撕扯著一本圖畫書。

看到這架勢,朋友一臉從容:這倆孩子,好的時候恨不能穿一條褲子,吵起來又恨不得撕了對方,只要不鬧得太過,我一般都不摻和。

可是話音還沒落,局面就急劇惡化。

弟弟抓得太緊,姐姐就抬手推了他一下。弟弟一屁股蹲在地上,撞倒了喵妞,場面一片混亂。

閨蜜一邊扶兒子,一邊批評女兒下手太重。小姐姐氣性很大,甩門而出,剩下弟弟在那裡踢蹬、尖叫。

閨蜜試圖安撫,小男孩失控地撓她,還尥蹶子踢媽媽,像是一隻狂躁不安充滿攻擊性的小獸。有一腳踹在了閨蜜的腹部,剖腹產留下的傷疤上,痛得閨蜜倒吸冷氣……

孩子為什麼會失控?

一向柔弱可愛的孩子,為什麼在某些時候性情突變,變成充滿攻擊性的「暴力分子」?

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大腦中負責理性思維、自我控制的前額葉還沒發育成熟,他們很難控制情緒。

尤其是出生後的頭幾年,頭腦爆炸式的發展,讓孩子們有些不知所措。1~4 歲期間,他們就像踏上了一段驚險刺激的旅程,又彷彿騎上了一匹疾馳的駿馬,而他們還不能牢牢掌控手中的韁繩。

眼前所見,讓他們覺得「我很能」,但是肢體上的掌控能力又會告訴他:「你還很嫩!」

這種矛盾衝突,常使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壓力過大的時候,孩子就會急得像小動物那樣用嘴咬人,或者手腳並用,踢蹬、抓撓……也就是常說的——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行為,被心理學家定義為:意圖傷害其他個體的身體行為或言語行為。

兒童的攻擊行為有多種表現形式:生氣發脾氣,打、踢、咬,魯莽衝動地破壞房間,冷暴力,口頭攻擊,試圖通過威脅或暴力來控制他人等等。

一兩歲的孩子有時候抓人、撓人、打人,這些都正常,通常都是孩子對外界的探索,不必過分擔心。父母注意引導就好,不要隨便就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

4 歲之後,大部分孩子已經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了,如果孩子還會表現出「暴力」行為,你就需要了解孩子攻擊性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研究發現,兒童的攻擊行為也受家庭以外的環境壓力的影響。比如,小夥伴、老師、鄰居、電視動畫等都會讓孩子習得攻擊行為。至於如何解決,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下面重點說說,面對孩子們的攻擊性行為,父母應該持有什麼樣的態度,以及如何應對。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你該怎麼做?

1. 請不要用惡意去揣測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整個童年時代,孩子都在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解讀他人的想法。其實,即便是成年人,我們很多時候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嗎?

孩子還不會像大人一樣處理自己的情緒。他表現出來的攻擊性行為可能反映了情緒上的衝動或大腦發育的不健全,而非出於惡意。就攻擊頻率而言,學前兒童的攻擊性最高(Cairns.RB,1979),這一階段的孩子由於語言能力的限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更多的攻擊行為。很多時候,小孩子對他自己的感受都太不理解,更不用說你了。所以,請不要惡意揣測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研究表明,我們給孩子貼上「惡意」的標籤——傾向歸因於不存在的敵對意圖,很可能會一語成讖。換句話說,父母作出敵對歸因,最終可能培養出有攻擊行為的孩子。

在一項研究中,母親對她的幼兒作出敵對歸因,三年半後,孩子更有可能出現攻擊行為問題。即使研究人員控制了已有的兒童問題,母親的信念與兒童的攻擊行為仍有顯著相關(Healy et al., 2015)

所以,理性、陽光地看待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對親子關係、對孩子的長遠發展都會有益。

2. 打人的孩子更需要關注

關於孩子的攻擊性,佛洛依德及其支持者認為,攻擊行為伴隨人的一生,打人也是受攻擊本能所驅使(Freud,1920)。有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攻擊行為是動物(包括人類)獲取資源、保護領地、抵抗攻擊、戰勝情敵的有效手段(Buss & Shackelford,1997)

我們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領地意識。比如,前文提到的那個小姐姐。弟弟的出生可能已經讓她感受到一些愛被搶走,遇到衝突時,她的這種感受就會被強化。

依賴、沒有經驗、脆弱的孩子更易感受到威脅,因此他們更關心保護自己的利益。一旦發覺利益被觸犯,就會做出過激的舉動。

還有其他的孩子,會為了發泄情緒,甚至會為了吸引爸爸媽媽的關注(獲取資源),而去打人。這類孩子更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和關懷。所以,儘管孩子的行為可能看起來是自私的,那絕非無可救藥的。

孩子很小很小就表現出同理心和善意。他們表現出的攻擊性行為,恰恰說明他們需要學習的機會——通過與爸爸媽媽建立安全的關係,談論他們的感受和他人的情緒信號,並在一個對自我控制和合作有回報的環境中成長。

3. 你的懲罰,決定孩子攻擊性行為的走向

研究者們發現。很多家庭都踩過一個坑:當孩子頻繁出現攻擊性行為時,父母覺得自己有責任批評或懲罰孩子所犯的錯誤。所以,孩子的不良行為後面,緊跟的就是懲罰的暴風驟雨。這會導致一種主要以負面交流為特徵的關係。

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研究表明,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正面反饋時,孩子們更有可能學到合適的社交能力,而不是想辦法躲避威脅和懲罰。此外,消極的反饋會使孩子更有反抗性。甚至會導致惡性循環:

不良行為 → 懲罰 → 報復 → 更多的懲罰 → 更多的不良行為。

怎樣保持冷靜和樂觀呢?這不容易。不過我們可以先看一個例子。

有個小男孩,很好奇狗的內臟是什麼樣的,於是便和幾個小夥伴套住一條狗殺了。

沒想到,這條狗是校長家的寵物。校長覺得問題很嚴重,必須嚴加懲罰。

怎麼懲罰呢?他先質問男孩:「為什麼要殺狗?」

男孩回答說:「因為我想看看狗的內臟,想知道它為什麼會跑。」

校長繼續問男孩:「那你看到了什麼?」

男孩回答說:「我看到了各種內臟,還有它腿里的關節、肌肉。這應該就是它能跑跳的原因。」

校長聽完後,決定「懲罰」男孩——畫出狗的骨骼結構圖與血液循環圖。

男孩認真完成了這兩幅圖後,對解剖越來越感興趣,最終成了一名解剖生理學家,並於 1923 年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就是麥克勞德。

這個案例有點血腥,攻擊級別比較高,本來不想舉,但是,如果這種攻擊性都有救,那孩子打人或被打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這當然不是提倡虐待動物,只是孩子這個年紀還不懂攻擊的含義,他可能不是為了攻擊而攻擊,這就是為什麼未成年殺人不會判死刑而是勞改,因為他們被認為是沒有判斷力的。

國際上使用的一種方法,叫做「俄勒岡州父母管理培訓」。它通過每周一次的談話訓練和角色扮演,幫助父母們學習有效的方式來設置限制、加強合作、用建設性的方式來解決爭論,並為日常生活注入快樂、有愛的活動。

愛貝睿設計的《和生氣做朋友》親子桌游,也是通過玩遊戲、讀繪本等方式,幫助孩子在生氣時正確地認識、處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如果感興趣,你可以多了解一下。

最後,讓我們一起不斷提醒自己,孩子的行為,其實都是對教育的具體反饋。所以,請不要用行為來評判孩子的人格。父母們應該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壞」的孩子,只有「錯誤」的行為。

而我們的孩子,由於表達能力、大腦發育、經驗認知還不健全,所以,很多時候會以不可愛或不符合社會道德的方式表現出來。遇到這種情況,請記住,保持積極的關係,比控訴孩子的種種惡行更有效!請走進孩子的內心,多問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或許你會發現,孩子的暴力行為背後,並無破壞害人之心,而另有一番天地。

參考資料

  • Healy SJ, Murray L, Cooper PJ, Hughes C, Halligan SL. 2015. A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maternal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hostile attributions and aggression. J 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 44(1):80-92.

  • David M. Buss and Todd K. Shackelford(1997),From Vigilance to Violence: Mate Retention Tactics in Married Couples.

  • 推薦閱讀:

    校園暴力
    男女之間情到濃時,再怎麼「深愛」,也不能這麼暴力「折騰」!
    把一個脾氣好的人惹怒是什麼後果?
    推薦 | 防範校園暴力,國外這些好做法值得借鑒!
    怎樣使用暴力算暴力美學?

    TAG:孩子 | 暴力 | 打人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