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修身處世語錄
1、溺愛者受制於妻子,患失者屈己於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
2、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
3、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願後世之毀譽,是有待於外也。
4、以德遺後者昌,以禍遺後者亡。謙柔卑退者,德之餘,強暴奸詐者,禍之始。
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於物,忍劇則不擾於事,忍撓則不折於勢,忍窮則不苟於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
6、凡處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穩,一任間言語。
7、或謂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8、氣為心害,養心當先制氣。
9、聞人之善而疑,聞人之惡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惡而無善。故不知世間復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會以誣善良,鬼神必殛之。
10、處毀譽要識有量,今之學者反有向上底,見世所譽而趨之,見世所毀而避之,只譽我而喜,聞毀我而怒,只是量不廣,真善真惡在我,毀譽與我分毫無干。
11、恭而無禮,遇君子固所深惡,即小人亦未嘗不非笑之,枉自卑謅耳。
12、天下有三門,繇於情慾,入自禽門;繇於禮義,入自人門;繇於獨智,入自聖門。
13、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14、論人情只往薄處求說,人心只往惡邊想,此是私而該底念頭,自家便是個小人。古人責人,每於有過中求無過。此是長厚心,盛德事。學者熟思,自有滋味。
15、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16、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17、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於口惠,利近或失於姑息。
18、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於定之中耳。
19、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20、凡人皆不可侮,無用人尤不可侮。
21、小屈以求大伸,聖賢不為。松柏生來便直,士君子窮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難事,姑韜光忍恥,以圖他日貴達之時,然後直躬行通。此不但出處為兩截人,即既仕之後,又為兩截人矣。
22、輕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輕信。
23、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捨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24、稱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
25、凡權要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26、盛怒極喜時,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須一商之有識者。不然,悔隨之矣。
27、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雖不與謀,若從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處此有三道,以至誠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於其間,又其次也。
28、人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到處可憎,終日落嗔。
29、忠信廉潔,立身之本勵志網http://wWw.qqZf.cN/,非釣名之具也。
30、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紛,此亦不必過為退避也,但因以為利,則市道矣。
31、處有事當無事,處大事當如小事。
32、寧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33、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34、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35、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
36、語人之短不曰直,濟人之惡不曰義。
37、才下手便想到究竟處。
38、天物愚者真,智者偽;愚者完,智者喪。
39、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
40、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盤庚遷殷,武伐紂,三令五申,猶恐弗從。蓋恆情多隱於遠識,小人不便於己私,群起而壞之,雖有良法,胡成胡久。
41、傷化毀俗者,雖親雖貴,必疏而遠之。清公貞修者,雖微雖踐,必親而近之。
42、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43、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
44、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45、君子稱人之善而非譽也,折人之過而非毀也,毀其勸善而改過也。小人不然,善則忌之,過則揚之。
46、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費間;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慾然後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
47、亂世之名,以少取為貴。
48、食能止飢,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49、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為樂。小人滿腹人慾,故以得欲為樂。欲無時可足,故樂不勝憂。理無時不存,故隨在皆樂。至樂順理。縱慾之樂,憂患隨焉。
50、向人說貧,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於貧,嘵嘵者可厭也。
51、名節之於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
52、優娼輩好嗤笑人,而敢為無禮,此自不賤本色。其趨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53、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54、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皆。爾曹但常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
55、君子與小人斗,小人必勝。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懼禍而誤入小人之黨,亦不可恃為君子而有與小人角勝之心。
56、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搏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57、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58、女相妒於室,士相妒於朝,古今通患也。若無貪榮擅寵之心,何嫉妒之有?
59、人有才而露,只是淺,深則不露。方為一事,即欲人知,淺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氣平,而身體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60、世不若不求利,即無害。若不求福,即無禍。
61、凡天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貴,眾斷之貴獨。
62、將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過。若以古人至誠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魚下也。
63、水道曲折,立岸者見而操舟者迷。棋勢勝負,對奕者惑而傍觀者審。非智有明暗,蓋靜可以觀動也。人能不為利害所汩,則事物至前,如數一二,故君子養心以靜也。
64、勿以人負我而隳為善之心,當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報也。縱遇險徒,止付一笑。
65、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人之心責己,是謂大勇。
66、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
67、事後論人,局外論人,是學者大病。事後論人,每將智人說得極愚。局外論人,每將難事說得極易。二者皆從不忠不恕生出。
68、水不能不遇風,長川巨浸,泓澄無底,雖大風不能使之濁。心不能不應物,欲盡理明,表裡瑩徹,雖酬酢萬變,不能使之昏。無風則清,有風則濁者,塵滓之伏於下也;靜之則明,動之則昏者,利慾之藏於中也。
69、畢竟先知後行,至於純熟,乃能合一。
70、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於此,鄉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71、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
72、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開端。
73、非望之福,禍必繼之。急當恐懼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驕則不可救矣。
74、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75、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中耳。
76、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77、嘲戲人自事惡事,尤不可入一二壯語,入壯語則戲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規人過失,不可入一二戲語,入戲語則真者畢戲。每令人玩,失規人之旨矣。
78、術字亦有不可少處,但必不得已而後用。專意利人而用,謂之聖賢。可不必用而用,專意利己而用,謂之奸雄。
79、遇疾惡太嚴之人,不可輕意在他前道人短處,此便是澆油入火,其害與助惡一般。
80、責備賢者,須全得愛惜裁成之意。若於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則為小人者,反極便宜。
81、居鄉勿為鄉愿,居官勿為鄙夫。
82、作善豈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禍也。
83、既不俗為小人,即不勉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84、久視則熟字不識,注視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
85、處天下事,前面常長出一分,此之謂豫;後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謂裕。如此則事無不濟,而心有餘樂。若盡煞分數做去,必有後悔。處人亦然,施在我有餘之恩,則可以廣聽。留在人不盡之情,則可以全好。
86、處事當務詳慎,不可盡興燥脾。凡飲食舉動言語筆墨,盡興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無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於害人。初若不至殺身,終至殺身而有餘也。
87、賤不謀貴,外不謀內,疏不謀親。
88、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89、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90、有理義以養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苟為不然,則昏於豢養,敗於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
91、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禍。小人不知禍福之相倚伏也,則僥倖以為嘗。是故失意之事,恒生於其所得意,惟其見利而不見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92、陰,小人者。陽,君子也。進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畢矣。
93、有一種人以姑息匪人市寬厚名,有一種人以毛舉細故市精明名,皆偏也。聖人之厚寬,不使人有所恃。聖人之精明,不使人無所容。
94、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95、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多一分享用,減一分志氣。
96、古人愛人之意多,今人惡人之意多。愛人,故人易於改過,而視我也常親,我之教益易行。惡人,故人甘於自棄,而視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97、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98、小人其心,君子其飾,名是而實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99、恆言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
100、貴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興,貧視其所不取,窮視其所不為。
101、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輕營。有必不可勸之人,不必多費唇舌。
102、規模先要個極大,意思先要個安閑。古之人先約而豐人,故群下樂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審處,故己不勞而事極精詳。褊急二字,處事之古礙也。
103、務名者害其身,多財者禍其後。善惡報緩者非天綱束,是欲成君子而滅小人也。禍福者天地所以愛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萬物。故君子恐懼而畏,小人僥倖而忽。畏其禍則福生,忽其福則禍至。傳所謂禍福無門,惟人所召也。
104、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為愚也。
105、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106、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誘人為善。聖賢所以為聖賢,只是欲引天下後世之人皆入於善。
107、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108、覓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視之而不見。他日無事於覓也,乃得之。非物有趨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於從容,而失之急遽。
109、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110、凡與人晉接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無文飾以將之,則真意亦無所託之以出,《禮》所稱無文不行。
111、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後福報,若市道,吾實恥之。
112、見面前之千里,不若見背後之一寸。故達觀非難,而反觀為難。見見非難,而見不見為難。此舉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獨覺也。
113、兩君子無爭,相讓故也。一君子一小人無爭,有容故也。爭者兩小人也,有識者奈何自處於小人。
114、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
115、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誇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116、人只是怕當局,當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觀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膽氣以得失而奮也。只沒了得失心,則聲氣舒展,此心與旁觀者一般,何事不濟?
117、見人耳語,不可竊聽。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議我短長,聞之未免動意,且使其人慚愧無地自容矣。
118、聞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誣其心。聞人之過而播揚之,或枝葉以多其罪,此皆得罪於鬼神者也,吾黨戒之。
119、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謂之修。一語不敢苟徇,斯可謂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謂之廉。
120、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有。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121、水激逆流,火激橫發,人激亂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122、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
123、行事常思退一步。
124、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皆自己真實受用處。忌成樂敗,何預人事,自壞心術耳。
125、外重者內輕,故保富貴而喪名。節內重者外輕,故守道德而樂貧賤。
126、改過則長善矣,甘貧則足用矣。
127、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128、君子貴通天下之志,疾惡太嚴則傷公明之體。
129、人之制性,當如堤防之治水勵志網http://wWw.qqZf.cN/。常恐其漏壞之易。若不顧其泛濫,一傾而不可復也。
130、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為剛;清則易刻,惟襟懷閑遠,則可化刻為厚。
131、事莫待來時忍,欲莫待動時防。即來思隱,即動思防,如火熾水溢,障之甚難。
132、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
133、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134、尖酸語最易傳布,正經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135、名節至大,不可妄交非類。
136、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步也。
137、小人如虎狼蛇蠍,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蠍之狀,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預防之。小人則心如虎狼,其貌騶虞,念如蛇蠍,其言鸞和,人不知其將害己而狎之,鮮弗及矣。
138、寧耐是思事第一法,安祥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置富貴貧賤死生常變於度外,是養心第一法。
139、好譽者,常謗人;市恩者,常奪人。其傾危一也。
140、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學,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141、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142、慎能遠禍,勤能濟貧。
143、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144、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145、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
推薦閱讀:
※處世三十六計 >> 第八計 貼金計之三
※曾國藩:上等人家8條處世之規,永久收藏,受益一生,終身研讀
※曾國藩的5大經典處世智慧,受益一生,學會了,助你走向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