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特殊關係」能走多遠?
(5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出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歡迎儀式後,同默克爾舉行會談。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5月27日晚,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結束就任以來的首次外訪回國。德國是此次歐亞四國之行的壓軸一站,似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站。因為瑞士並未加入歐盟,所以德國是李克強此行拜訪的唯一歐盟國家。雙方不僅簽署中德聯合新聞公報,簽署多項商業協議,而且李克強專門抽時間觀看了今年被德國人主宰的歐冠決賽,並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進晚餐,顯示出從文化、心理上拉近彼此距離的努力。事實上曆數兩國領導人近年來的歷次互訪,都有較大的陣容與較高的規格,表明中德關係非同一般。
而且,李克強此行的成果,不僅表現為簽署了多少切實可見的協議,更重要的是在歐盟內部贏得了德國這個重要盟友無形的外交支持。幾乎李克強前腳剛走,以德國為首的多數歐盟國家後腳就明確表示,反對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歐盟發出的懲罰性關稅威脅,早已令中國國內的光伏企業雪上加霜,李克強在訪德期間明確表示反對,而且收到德國方面明確的支持信號——德國經濟部長菲利普·羅斯勒在與李克強共進午餐時說,德國反對對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圍繞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的爭議,是過去一年裡檢驗中德關係親密度的一塊試金石,而且測試的結果表明,德國的確願意在一些時候冒著得罪歐盟夥伴的風險,給予中國一定的支持。這似乎表明,中國在歐盟內部收穫了一個舉足輕重的盟友。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去年9月默克爾對中國的訪問。當時默克爾不僅與中方簽署了總金額達100多億美元的十幾個協議,而且明確表示中歐應以協商方式處理光伏產品反傾銷爭端,曾給了中國光伏企業短時間的心理安慰。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堅持要展開立案調查,並提議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平均稅率約為47%的臨時性反傾銷關稅。比利時人德古赫特一直是中歐貿易爭端中的「鷹派」,上任時就主張對華強硬。也許默克爾在北京的表態讓德古赫特產生了逆反心理,他不願顯得歐盟貿易委員會惟德國之命是從,跟在其後面對中國「叩頭」,所以轉而採取對抗性立場,力主對中國產品立案並徵稅。
目前的爭議將考驗歐盟能否形成統一的對華貿易政策,也將考驗德國在歐洲「領導力」的成色,但不論歐盟內部的最終討論結果如何,從大趨勢的角度看,在歐洲經歷金融危機大潮的衝擊之後,德國明白無誤地向世界展示,它才是這塊大陸經濟上的中流砥柱,而且正試圖追求更大的政治影響力。與此同時,中國不僅把歐盟視為極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和海外市場,而且視其為對美平衡的重要力量。正是這種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雙重需要將中德兩國拉近,形成所謂「特殊關係」。
去年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的兩位學者HansKundnani和JonasParello-Plesner曾撰文說,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德「特殊關係」日益成為中歐關係的決定因素。他們引用一位中國官員的話說,現在中國覺得,「如果想在布魯塞爾解決什麼事兒,就去柏林想想辦法。」(布魯塞爾為歐盟總部所在地,柏林為德國首都。)這次李克強對德國的訪問及其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對這句話的一個很好的註解。
中德「特殊關係」的經濟基礎,被認為是中德之間的經濟「共生」關係,中國需要德國的產品(尤其是汽車、機械等製造品)和技術,德國需要中國的市場。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同樣非常重要的是,在危機之後的世界經濟格局中,中德兩國處於相似的境地——都是大出口國、高貿易順差國和高儲蓄國,因而也都在進口國和逆差國國內引起了一些不滿,尤其是作為其代表的美國。例如,中國被認為利用人民幣匯率的低估獲得貿易優勢,德國被認為對其國內內需重視不夠,大量出口衝擊其他國家,而且對解決歐元區債務危機沒有承擔更大責任。中德兩國所面臨的相似的批評,使其在國際經濟爭議中處於同進同退的地位,在很多問題上,兩國可以發出一致的聲音。
一些經濟學家已經對中德這種類似於經濟盟友的關係表示不滿。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在2010年的一篇專欄文章里首創了「中德國」(Chemany)這個詞(此前還有人創造出了「中美國」(Chimerica)和「中印度」(Chindia))。他將「中德國」定義為全球最大的兩個出口國的聯合,並認為兩國都應為逆差國家走出困境承擔更多責任,如果兩國堅持積累順差的話,逆差國可能因債務的不斷積累而陷於破產,而這對中德來說也會反傷其自身。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對「中德國」的批評則更為嚴厲。他在《紐約時報》的專欄里寫道,不能讓中國和德國一方面通過「受操縱」的人民幣和貶值的歐元讓美國陷於不斷的進口之中,另一方面又指責美國不控制預算赤字和經常賬目逆差的「不負責任」的行為。他直接要求對中德採取更強硬的政策。
除了經濟領域外,在國際政治領域,中德近年來也可以找到不少立場相近的地方。例如,德國一直對歐盟解除對敘利亞反對派的軍售禁令持謹慎態度(不過剛剛似乎被英法說服,歐盟已做出解禁決定)。2011年「北約」介入利比亞內戰轟炸卡扎菲政權的部隊時,德國表示不參加軍事行動,而且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設立禁飛區的決議中投了棄權票。這些在精神上都與中國一直堅持的「不干涉內政」原則相契合,當然德國可能考慮的是更具體的因素,例如軍事干預可能產生的風險。但不論如何,這些也為中德走近提供了機緣。
總之,中德「特殊關係」可謂順風順水,在近期可以影響中歐關係走向甚至國際格局,但這一關係也並非沒有問題和風險。國際媒體強調的,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從而對德國構成更多競爭,破壞目前的「和諧」局面,可能是一種風險,但最重要的可能仍是,這一關係的基石仍主要是利益,而不是共同的價值觀。單純以利益為基礎的親密關係始終是不牢靠的,因為利益會像流沙一樣不斷浮動。
稍微往前回顧一下,其實在2007年下半年,中德關係還曾因默克爾會見達賴而陷入低谷。當時默克爾一改前任施羅德的政策,推行價值觀外交,強化德美關係,強調人權與民主。後來也許還是經濟利益將她和中國政府再次拉近。不過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對中國來說,目前的默克爾政府在歐盟中扮演著某種能「幫忙辦事」的角色,但這並非一種可以長久、穩定地依恃的關係。要形成那種關係,還需要中德之間、中歐之間構築更牢靠的關係基礎。
(責任編輯:楊光)
推薦閱讀:
※房屋朝向與主人屬相風水的關係
※長期關係關於吸引與討好
※男女關係定律大全
※[原創]人際關係4法則之二:給予對方以利益
※晚清最牛關係戶,哥哥是溥儀,伯父是光緒,活到了21世紀
TAG: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