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歷史空白<BR/> 令人心靈震撼

2018年2月27日,余艷報告文學新作《守望初心》研討會在北京中國作家協會召開。

余艷耗時三年,採訪了近百位紅軍、紅嫂及他們的後代,六易其稿,寫出了這部非常有分量的作品,契合和體現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宗旨和時代主題。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等2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專家們就《守望初心》的文學特質與藝術探索進行了充分解讀與深入探析,對《守望初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是一部文學性、思想性、可讀性俱佳,有歷史縱深感和現場感的報告文學佳作。

從革命最初的初心認識初心極其重要

余艷寫這部作品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和提倡。現在我們用初心這個詞很多,但真正的初心是什麼,到底怎樣牢記初心、發揚初心?從革命最初的初心去認識初心極其重要。老一代革命者的初心不是今天常掛在嘴上的那樣簡單和輕鬆,而是要付出生命、情感、生命,要遇到痛苦、委屈,甚至要遇到背叛和出賣。對於革命隊伍中的女人,初心的概念更加豐富複雜曲折。

——何建明(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

這部作品書寫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寫生與死的考驗中,我們的黨牢記初心,不忘人民,人民不忘初心跟黨走,值得好好研討和推薦。作品著重闡述了黨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關係。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為何出發?《守望初心》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王躍文(湖南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

《守望初心》這本書是追本溯源尋找信仰初心的感天動地之作,對加深人們對初心的認識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作品的文學性特別充足,使人知道了血與火的鬥爭是如何慘烈,只有讀懂了這些女戰士和紅嫂,才能讀懂中國革命。

——雷達(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著名文學評論家)

初心究竟是什麼?書裡面這些普通人也在不停地叩問。共產黨人為什麼要革命,為什麼要把土地分給人民,為什麼要採取那種暴力的手段?余艷不是以空頭的理論來回答這些問題,而是以活生生的湘鄂西歷史、以中國大地上當時的歷史問題、歷史狀況來回答。作家的追尋是令人信服的。

——葉梅(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

這是典型的中國故事,表現了歷史的豐厚性、多樣性、尊貴性

這本書塑造了平民英雄,給小人物立傳,他們的心路歷程驚心動魄,是典型的中國故事,也是歷史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余艷使這些英雄立體化,她與每一個人物都在進行精神上的禮敬和心靈上的對話。

——吳義勤(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作家出版社社長)

這本書用很多材料說實話,都是正史裡面的邊角和余料,正史不寫的,通過很多細節把人物鬥爭的過程、犧牲、奉獻都寫出來了,這樣,我們軍隊的發展史,根據地的發展史,才算比較完整。作者把初心和人民打通了,這非常重要。

——白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著名文學評論家)

余艷一而再、再而三去尋找,尋找到了我們過去忽略的東西,打撈了很多即將消失的東西,找到了一種初心,能夠代表那個時代、那個生活環境的價值觀,具有巨大的、驚心動魄的力量,表現了歷史的豐厚性、多樣性、尊貴性。

——李炳銀(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文學評論家)

我們原來看紅軍,都是正面的前台的,《守望初心》把後台的東西推向前台,我們看到了女性的犧牲、女性作為英雄的這一面,塑造了一個個具體的有血有肉的人,填補了以往英雄書寫中的盲點和空缺,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情懷。

——何向陽(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主任、著名文學評論家)

這本書從正面來回擊了歷史虛無主義。我們的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歷史,我們的合理性、合情性,許多人已經不知道或者淡忘了,余艷很鮮活、生動、充滿感情地表現出來了。

——王山(《中國作家》雜誌社主編、著名作家)

桑植那一片山水、當地的老人們等到了一部為他們寫的、屬於他們的有著填補空白意義的作品。在革命年代,死容易,如何生更難。余艷用一群女性的群像,塑造了呵護著中國革命從出發到成功的地母的塑像。作品裡無論是英雄還是小人物,余艷是真正地心疼他們,她的情感是真實自然的,也是能夠打動人的。

——劉頲(《文藝報》評論部主任、著名文學評論家)

寫出了中國革命原動力、驅動力的由來

余艷《守望初心》嘗試了一種新的報告文學的寫法,當歷史資料無法充分表達情感時,就以小說的寫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很有情感的衝擊力。余艷發現、重新認識了革命與民歌的密切關係——革命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民歌是抒發人民心聲的,人民借民歌抒發革命熱情,民歌使革命在人民心中留下印跡——這有助於我們認識歷史。

——賀紹俊(瀋陽師大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

《守望初心》以殷成福一家為經,以桑植民歌為緯,串聯起桑植老區紅色女性群像,揭示了這片土地的紅色女性們與紅軍、與二十世紀中國革命這一時代洪流的深刻聯繫,令人心靈震撼地表現了湘西桑植革命老區驚心動魄、意味深長的真實景觀,具有填補歷史空白的意義。作者從特定的、人們以往不太注意的角度,寫出了我們革命原動力和驅動力是什麼?為什麼革命能夠可持續地不斷往前推動?在怎樣加強和突出報告文學文學性方面提供了有意義的經驗:寫出了人物的行動性和成長性,顯示出人物形象內在的力度和精氣神,讓人物「立」起來,「活」起來,使作品獲得了形象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思辨的力量,使人物形象堅實而有意味。作品寫出了這些女性為什麼能夠有初心,保持初心,守望初心——因為他們知道,這支軍隊里有我的親人,我的丈夫,我的孩子,這支軍隊是在為我流血拚命,那我也要拚死力挺這支軍隊!作者寫出了一個個的人,與這支隊伍、這場革命的同氣相求,骨肉相連,血水交融;寫出了中國革命原動力、驅動力的由來,寫出了革命是怎麼樣走向勝利的,寫出了什麼是人民!因此,這個作品真正具有了人民性,具有了相當深刻的人性的含量和人性的光芒,也具有了獨特的詩性。

——龔旭東(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湖南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推薦閱讀:

蘇聯政權及蘇聯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演變
砥平里的法國營
慈禧屍體20年不腐的真正原因竟不是夜明珠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民間玉器賞析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十一 )——他用行動告訴你,「書法」可以拯救生命

TAG:歷史 | 人心 | 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