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博弈學:中國經典學中的智慧

  <素書博弈學:中國經典學中的智慧>

  上下五千年,一部謀略史。在這條充滿智慧的歷史長廊中,那些卓有成效的謀略家,像每一個拐角處最醒目的雕塑,各自無聲地講述著一段曾經的驚天動地——手握《素書》的張良,就是其中極其引人注目的一位。

  張良是戰國末期韓國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經是韓國的宰相。韓國被秦滅亡後,張良招募刺客刺殺秦王失敗,不得已逃亡到下邳,得遇當時的大隱士黃石公。在下邳的一座小橋上,黃石公通過故意扔鞋,讓張良撿鞋、穿鞋,五天後天亮時見面等方式考察了張良,認為他「孺子可教」,然後傳給他一本「讀之可為王者師」的奇書。

  這部奇書,就是《素書》。「素」的本意是白色生絹,含有「質樸」、「根本」的意思,在這裡指的是「簡單的道理」。《素書》全書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個字說明了一個想要成就大業的人必須具備的思想基礎、修身方法、處世之道、用人原則、治國經驗。憑藉這本書,張良在楚漢相爭的亂世幫助漢高祖劉邦創建了大漢王朝,化解了無數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危機,以至於劉邦慨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第一部分 篇首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垂於後代——

  《原始章第一》

  【解讀】

  賢人和君子,明白事物興盛和衰敗的道理,通曉事業成功和失敗的規律,清楚社會有序和混亂的趨勢,知道什麼時候該留下,什麼時候該離開。所以,雖身懷道術,卻韜光養晦,以等待時機。一旦時機成熟,出而任事,就能位極人臣;得到合適的機會,一展身手,就能成就蓋世奇功。如果碰不到機會,則寧可身懷道術而死,也沒有什麼遺憾。所以他的道德值得人們尊崇,而他的名字也會流傳後世。

  【博弈之道】作為一部蘊含豐富博弈智慧的經典,《素書》一開始就向我們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即本書是為賢人君子而作的,《素書》所論的博弈之道,既非陰謀詭計,亦非旁門左道,而是堂堂正道。興衰有規律,成敗有定數,去留也有一定的道理,要想把握這些規律、定數和道理,就得明道、通數、審勢、達理,這是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的素質。所謂明道,即「明於盛衰之道」,能看清興盛、衰弱、存亡的道理;所謂通數,即「通乎成敗之數」,通曉事業成功和失敗的規律;所謂審勢,即「審乎治亂之勢」,清楚社會有序和混亂的趨勢;所謂達理,即「達乎去就之理」,知道什麼時候該留下,什麼時候該離開。

  第一部分 張良博弈的秘訣:明道、通數、審勢、達理(..

  張良博弈的秘訣:明道、通數、審勢、達理

  張良在下邳得黃石公傳《素書》,雖不能完全領會書中的奧妙,但其所學卻足以使他「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實現了自己滅秦的大志,幫助漢高祖完成了建立漢朝的大業,功成名就,而且得以善終。因為張良是《素書》的第一代傳人,他一生的功業,與《素書》存在十分密切的關係,因此,在本書的開篇,我們有必要詳細地介紹張良的生平。

  張良,字子房,韓國人,他的祖父張開地歷任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的相國,他的父親張平也曾經是韓國的兩朝相國。因為張家做了韓國的五代宰相,秦將韓國滅亡後,張良便拿出全部的家財招募刺客,打算刺殺秦王,結果沒碰到秦王,卻失誤傷著了駕車的人。秦王大為震怒,命手下迅速捉拿刺客。張良無奈,只得更名換姓,逃亡到下邳。一天,張良從下邳的一座橋上經過時,一位穿著褐色衣服的老者來到他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橋下,說:「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拾上來!」突然聽到一個素不相識的老人這樣和自己說話,張良很詫異,但想到他年紀那麼大,還是忍氣吞聲地下去將鞋子取上來,並屈膝給他穿上。老者穿上了鞋子後笑著離開了。走了不多久,老者又返了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小夥子是可教之材。五天後天亮時,在這裡等我吧。」張良雖然納悶,但還是答應了。可是五天後天剛亮,他來到橋上時,老者已經等候在那裡了,看到他來,生氣地說:「怎麼能來得這麼晚?你回去吧,五天以後還是在天亮時來見我。」這樣反覆兩次之後,張良終於讓老者滿意了,這才得知自己前段時間三番五次被考驗的原因。老者從身上取出一部書,告訴張良:「讀了這部書,你便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過後天下將大變,十三年後,如果你想見我,便去找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那便是我。」說著便不見了蹤影。張良天明後將書打開,才看清書名叫《素書》。從此,他潛心誦讀,每天都有收穫,感覺自己就像脫胎換骨了一樣。

  十年後,陳涉起義,張良也聚集了百餘個年輕人響應。景駒在留地自立為楚假王后,張良想去投奔他,卻在去的路上遇上了沛公劉邦。張良曾經多次對他人講述《素書》中的智慧,但都沒有人能夠領悟其中的真諦,後來他給沛公講,沛公聽了十分嘆服。於是,張良感嘆道:「沛公的悟性是上天賜予的啊!」從此,張良開始憑藉《素書》輔助劉邦一統天下。

  劉邦和項羽接受楚懷王的命令,分路進攻秦國都城咸陽,併當眾宣諭「先入關者為王」。

  劉邦先入,但權力盡歸項羽,反受其控制,被封為漢中王,駐節南鄭。項羽的謀士范增深忌劉邦,打算把他殺掉,沒有成功就想把他軟禁在咸陽。劉邦為了脫離虎口,問計於張良,張良說:「我有辦法。」

  第二天,張良先以調虎離山之計向項羽奏請,派范增往彭城催懷王徙居郴州。范增臨行的時候,向項羽約法三章:一是不可離開咸陽;二是重用韓信,若不用則殺之;三是不可讓劉邦歸漢中。

  第一部分 張良博弈的秘訣:明道、通數、審勢、達理(..

  事隔不久,張良再次讓劉邦上表說,國家經濟拮据,改變這種狀況,首先就要節約開支,目前駐咸陽有幾十萬軍隊,坐吃山空,不如將諸侯遣回駐地,減少開支。項羽准奏,即令新封諸王限五天內起程返國,可是由於與范增有言在先,於是就單獨不準劉邦成行。

  劉邦大驚,急與張良計議。張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叫劉邦上表,向項羽請假回故鄉沛地省親。項羽看過了劉邦的表章,沉思了好一會兒,對劉邦說:「你要回鄉接取父母,亦是人子孝親之意,但怕不是出自本心,是不是我要你留在咸陽,才有此舉呢?」

  劉邦裝出悲戚的樣子回答:「我父親年老,無人侍奉,我日夜懷念,無時或已。往日因見陛下初即位,事務繁忙,故不敢啟齒。今見各諸侯已返回駐地,能享天倫之樂,獨我留在此地,又不知何年何月得見父親之面了!」說到這裡,哭了起來。

  這時,張良故意唱起了雙簧,他悄悄地對項羽說:「不可以放劉邦回鄉取家眷,寧可遣他駐漢中去,使人去沛地把他的家眷帶到這裡來當人質,就可以好好控制劉邦了。」

  項羽認為張良的計策非常有道理,但是仍然不想放劉邦到漢中去。於是,陳平又乘機啟奏說:「陛下既封劉邦為漢中王,已布告天下,臣民共知,不使他上任,恐不足取信於天下,大家會說陛下登位便說假話,那對以後的法令,他們不是也會陽奉陰違嗎?」

  這樣也有道理,那樣也有道理,本來就有勇無謀的項羽開始糊塗起來,他想了很久,無可奈何地對劉邦說:「既然大家這樣說了,也是合情合理,現只可准你去漢中上任,不可回沛地,明天就起程吧。」

  漢王劉邦要回封國,張良為之送行,一直送到褒中這個地方。張良勸告漢王把棧道燒掉,這樣方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根本沒有東還的意思,以便讓項王失去提防之心。漢王聽從了這個建議,讓張良回到韓王身邊做事,自己則一邊向前行進,一邊把棧道燒光。

  張良行至韓國境內時,獲知項羽已經在彭城把韓王殺掉了。這時漢王在三秦安定下來,張良便回到漢王那裡,並被封為成信侯,跟隨漢王向東攻打楚國。漢王帶軍在彭城遭到重創,大敗而歸。行軍到下邑,漢王翻身下馬,背靠著馬鞍問身邊的人:「能與我共同成就事業的人,我計劃用函谷關以東的地方作為封地獎賞給他,但這個人又是誰呢?」張良答道:「楚國有一位勇猛的將軍,就是九江王黥布,他與項王有極深的矛盾。彭越與齊王田榮正聯合起來在梁地共同反叛楚國,事情緊急時這兩個人都可以委以重任。而在漢王的將領之中,唯有韓信才可以託付重任,獨當一面。如果您現在真想封賞土地,那就賞給這三個人。如能這樣,楚國就一定會被打敗。」漢王聽從了這個建議,於是派蕭何遊說九江王黥布,然後又派人去聯絡彭越。果然,後來楚國被漢王打敗,這三個人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良因為身體較弱,常常生病,所以不曾獨自一人帶領軍隊四處征戰,但他作為謀臣,常常為漢王出謀劃策。

  漢三年(前204年),漢王被項羽圍困於滎陽。漢王憂心忡忡,驚恐不已,便把酈食其叫過來,一起謀劃削弱楚國勢力的辦法。酈食其說:「以前商湯伐桀時,把杞地封賞給夏的後代;武王伐紂時,把宋地封賞給殷的後代。但現在秦國對天下人殘暴無比,毫無道義可言,它把六國全部消滅,使其後代根本沒有立錐之地。如果陛下能把六國的後代重新封立起來,人們就會因此而對陛下感恩戴德。這樣做以後,便可逐漸稱霸。」漢王應道:「就這麼辦吧。」

  第一部分 張良博弈的秘訣:明道、通數、審勢、達理(..

  酈食其還沒有付諸行動,張良從外地趕回來見漢王。正在用餐的漢王告訴張良說:「門客中有人替我謀划了削減楚國力量的計謀。」然後把酈食其的計謀詳細地講給張良聽,並且問:「子房,你感覺這條計策怎麼樣呢?」張良回答道:「向陛下獻這條計策的究竟是誰?這會徹底壞了陛下的大事!」漢王問:「為什麼這樣講呢?」張良說:「我需要用您面前的筷子比劃一下,請您拿給我。以前商湯、周武王冊封夏桀、商紂王的後代,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把握控制那些人的生死大權。但現在陛下能輕易控制項籍的生死嗎?這是不能分封的第一個原因。周武王進入殷,把商容的品德操行表彰了一番,表示十分敬重箕子,並把比乾的墳墓進行了一番修整,這些陛下現在能做到嗎?這是不可分封的第二個原因。周武王看到普天下的老百姓特別貧窮,便把殷朝積聚的糧食錢財全部賞賜給了老百姓,現在陛下能做到這些嗎?這是不能分封的第三個原因。周把殷徹底打敗之後,把戰車改成了運輸車,把兵器放倒表明不再發動戰爭,現在陛下能做到這一點嗎?這是不可分封的第四個原因。周滅商後將戰馬放養在華山南面,表明不再發動戰爭,現在陛下能做到這一點嗎?這是不可分封的第五個原因。成群的牛放牧在野外的桃林之中,表明不會再用來運轉糧草輜重,現在陛下可以這樣做嗎?這是不可分封的第六個原因。並且那些普天之下的謀士賓客,背井離鄉,遠離親戚故友,前來跟隨陛下,對賞封土地都是夢寐以求,但您現在卻要賞封六國的後裔,這樣必然會使謀士賓客紛紛離開陛下,而各自回國侍奉國君,會聚故友,與親人生活在一起,在這種境況下陛下又能依靠誰去取得天下呢?這是不可分封的第七個原因。現在只有削弱楚國的力量,如果讓它強大起來而六國成為其附庸,陛下您也就根本不能成就大事了!」漢王聽了,把口中的飯食吐了出來,大罵:「這個書獃子差點把老子的大事給壞了!」

  韓信攻破了項羽所設立的齊國之後,聽從了別人的勸告,擁兵自重,派使者去見劉邦,要劉邦封他為齊地的假王。劉邦一聽,勃然大怒,心想自己這裡形勢吃緊,韓信不但不率兵解救,反而利用這個機會進行要挾,當時就想大罵韓信的使者。張良私下裡對劉邦說:「這時候可不能訓斥韓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韓信。現在韓信幫助您,則楚王就會滅亡;如果韓信背叛了您,去幫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險了。韓信派人來,無非是想試探一下您的態度,您不如乾脆封他為齊王,讓他守住齊地,至於其他的事,等滅了楚國再說。」劉邦聽了張良的話,回頭對韓信的使者說:「大丈夫要當就當真王,何必當個假王!」於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劉邦派張良攜帶印信,到齊地去封韓信為齊王。

  漢五年(前202年)冬天,楚軍接連失敗,被漢王追擊到陽夏之南。但漢王在固陵堅守不出,本來相約合擊楚軍的諸侯到了日期卻不見蹤影。後來,還是因為漢王聽從了張良的建議,諸侯才紛紛趕來。

  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六年(前201年),有大功勞的人都得到了封賞,在封賞張良時,高帝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這是子房的功勞,齊國境內三萬戶的食邑,你可以自由選擇。」張良說:「讓臣追隨陛下是上天的意旨。我的計策能被陛下採納,並且經常還能起點作用真是萬幸。當年臣在下邳起兵,在留這個地方碰上您,能把留賞封給我,我已心滿意足,萬戶食邑臣實在不敢接受。」於是張良被封為留侯。

  第一部分 張良博弈的秘訣:明道、通數、審勢、達理(..

  二十多位大功臣已被封賞了,其餘的功臣沒能得到封賞,因為他們的功勞大小還存在爭議,一時難以決定。漢高帝在閣樓間的天橋上看見一些將領三五成群,竊竊私語,大為疑惑,問道:「他們這是在講什麼?」張良回答:「難道陛下不知道么?他們是在計謀反叛。」高帝又迷惑地問道:「天下才剛剛平定,為什麼又要去造反?」張良說:「陛下出身寒微,起家於平民百姓,能獲取天下,與他們的功勞分不開,陛下登基成為一國之主,僅有像蕭何、曹參這樣的故舊親信才在封賞之列,您平時所怨恨仇視的人卻遭到誅殺。現在軍吏們都在計算功勞,即使把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拿出來分封給有功勞的人也難以滿足,他們十分擔心您不能夠全部進行封賞,又擔心會因為以往的過失而遭致誅殺,就因為這些才聚集在一起計謀反叛呢!」高帝憂心忡忡地說:「那該如何是好?」張良說:「陛下生來最憎恨、又為群臣都知曉的人是誰呢?」高帝說:「我與雍齒素來積怨很深,他不止一次地侮辱我,我一直想把他殺掉,只因他功高不忍下手。」張良說:「馬上對雍齒進行封賞,雍齒受封的事實必定會使人人都有信心。」於是高帝設置宴席,封雍齒為什邡侯,並且催促丞相御史抓緊時間把功勞大小確定下來,以便一一論功行賞。吃完酒宴,群臣高興地說:「連雍齒都被封侯了,我等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定都關中是劉敬所獻之策,高帝對此猶豫不決。身邊的大臣儘是華山崤山以東的人,他們大多勸高帝在洛陽定都:「成皋在洛陽的東面,黽在洛陽的西面,黃河在洛陽的背面,洛陽對面是伊洛,地勢堅硬牢固足以依靠」。張良卻以為:「洛陽的地勢雖然穩固牢靠,但它的腹地卻極其狹小,不過幾百里,田地不肥沃,四面受敵,根本不是兵家用武之地。但崤山、函谷關在關中的東面,肥沃的隴山蜀地在關中的西面,並且方圓千里,豐饒的巴蜀在關中的南面,胡地草場在關中的北面,地勢十分有利,西、南、北三面地勢險要可以固守,又可東向控制諸侯。只要諸侯不叛亂,天下的糧食就可以通過黃河、渭水進行漕運,滿足京師的需要。一旦諸侯發生叛亂,則可以順流而下,轉運軍隊和輜重也十分方便。人們所說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指的就是這兒呀!劉敬的建議完全正確。」於是當天高帝就向西進發,將都城定在關中。

  張良跟隨著高帝一同進入關中,只因天生體弱多病,就採用辟穀不吃糧食的方法,在家修身養性,一年多都閉門未出。

  高帝想把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立為太子,把原太子廢黜。因很多大臣都不同意這種做法,並極力進行勸阻,才沒有最後決定下來。呂后因此驚恐不安。有人告訴她:「善於出謀劃策是留侯的特長,他深得皇上的信任。」呂后就派建成侯呂澤去找張良:「您跟隨皇上做謀臣已經很長時間了,現在皇上每時每刻都想另立太子,您豈能置若罔聞?」張良說:「當年皇上不止一次處在艱難危險之中,我的計策僥倖被他採納;如今天下已經太平,皇上因為喜愛戚夫人才想另立太子,事關骨肉之間的家常瑣事,我等奈何不得。」呂澤要求道:「替我想個辦法。」張良回答:「這件事用口舌言語去爭諫,很難起到效果。皇上曾經廣召賢才,有四個賢明的老人也被召來,但他們因為皇上輕慢了士人,又逃往山中,堅守節氣而不願為漢朝出力,不過他們卻因此更為皇上看重。如果現在太子用謙恭的言辭寫一封信,備好車子,再派能言善辯之人去執意相邀,估計他們一定會來。請來後就以上賓之禮對待他們,讓他們經常跟隨上朝,以便皇帝能夠看到他們。這或許會有助於太子穩定位子。」呂后聽從了這個建議,便讓太子寫好書信,派呂澤帶上書信,並備了一份厚禮,態度極其謙恭地去把這四個人迎來,留在建成侯府里。

  第一部分 張良博弈的秘訣:明道、通數、審勢、達理(..

  漢十一年(前196年),黥布發動變亂,但恰逢高帝卧病在床,便想把平叛的任務交給太子。這四位老人聚在一起商議道:「我們到京師來的目的就是為了保全太子,現在讓太子帶軍前去平叛,事情就危險了。」於是他們勸說呂澤:「讓太子領軍出征,即使立了功勞對他的名位也沒有什麼益處,但假如沒有立功就可能因此而遭致禍端。我們時常聽別人講:『如果母親得到了寵愛,作為兒子的就會被別人看重,會常被別人抱。』現在戚夫人每時每刻都與皇上呆在一起,體貼入微地伺候皇上,眼前又經常出現趙王的身影,皇上也曾經說過『最終會讓愛子的地位超過那個不肖子』,顯而易見,皇上是想讓趙王取代太子。為什麼您不抓緊時間請呂皇后尋找機會向皇上哭訴,就說黥布是一員猛將,天下人都知曉其用兵如神,現在各位將領都曾是跟隨陛下南征北戰的故舊和地位相等的人,如果他們被太子統領著出征,肯定不會盡心效力,並且如果讓黥布知道了,他的氣焰一定會更加囂張。即使皇上龍體欠安,但還可以勉強坐上輜車,各位將領由皇上親自統領著,個個都會奮勇無比,爭先恐後去立功。雖然這樣會使皇上受苦,但仍需要勉強承受,也算為妻子兒女著想。」呂澤聽後不敢停息,連夜去見呂后。呂后尋找到合適的機會,把那四個人授意的話向高帝哭訴了一遍。高帝回答道:「這件事我曾經考慮過,本來這個孩子就不是太爭氣,恐怕難以勝任,還是我親自出馬吧。」於是高帝就統領大軍浩浩蕩蕩向東出征,留守的許多大臣一直送行到霸上。張良雖然疾病纏身,但也勉強支撐,一直送行到曲郵。他拜見高帝時說:「楚人勇猛強悍,請皇上不要與他們斗勇,要智取。」

  漢十二年(前195年),高帝平定了黥布叛亂,歸來後身體卻每況愈下,病情更加嚴重,另立太子的想法也就更加強烈。張良據理力諫,但也無濟於事,便推託自己有病不再理事了。太傅叔孫通引經據典,把歷代廢太子的弊端陳述了一遍,最後以死相挾,以維護太子的地位。雖然高帝表面上答應不再另立太子,但內心的想法卻依然沒有改變。在一次宴席上,高帝看到太子身後跟隨著四位老人,他們鬚眉皓白,衣冠博帶,年齡都已八十有餘。高帝感到不可理解,問道:「他們是幹什麼的?」這四位老人走上前去,一一道出自己的姓名。這時高帝才驚訝地說道:「你們以前避我不見,隱居起來,無視我的徵召,但現在各位為什麼又與我兒子在一起呢?」四位老人答道:「陛下對士人常怠慢侮辱,我們不願受辱,所以採取逃避的辦法,但現在聽說太子寬厚仁義,孝順而有禮,並且敬重士人,天下士人都感恩戴德,心甘情願為太子效勞,死不足惜,因此我們就出來追隨太子。」高帝說:「既然各位受太子感召而出山,這是個好兆頭,請你們始終輔佐太子吧!」

  第一部分 張良博弈的秘訣:明道、通數、審勢、達理(..

  四位老人向高帝敬酒表示謝意後,躬身告辭。目送他們離去後,高帝把戚夫人叫過來,指著四人的背影說:「我想廢掉太子,但他有四位高人輔佐,力量已經根深蒂固,勢力十分強大,奈何不得。」

  由上可見,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張良都運用他超人的智慧,化解了一道道難題,創造了一個個奇蹟,使張良以一個智者的形象屹立於世。而張良之所以有這些過人的智慧,與他能得到《素書》,並精研其中的博弈之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尤其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他不僅懂得如何積極進取,更明白適當時候應急流勇退。他曾對高帝說:「我僅憑三寸之舌成為您的謀臣,皇上封我以萬戶侯,這已令我感到心滿意足。最後我只願將人世間的俗事統統拋開,追隨赤松子神遊而已。」從此之後,他便修鍊仙道,不問塵事。

  當年張良在下邳橋遇到一位老人,並從老人手裡得到《素書》。老人告訴張良,十三年後,若在谷城山下見到黃石,那便是我。此事過後十三年,他跟隨高祖路經濟北,果然在谷城山下見到一塊黃石,於是便把它取回家中,十分恭敬地供奉祭祀。張良去世後,那塊黃石也隨之一同下葬。因《素書》「不許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如所傳的不是合適的人,一定會受到禍殃;遇到合適的人不傳,也將受到禍殃」。而沒有遇到合適的傳書人選,所以,《素書》也和張良、黃石一起下葬了。直到500年後,晉末八王之亂的時候,有盜墓賊打開了張良的墳墓,從張良頭下的玉枕中把這本書拿出來,《素書》才得以在世上流傳。

  《素書》就如同一座寶庫,千百年來,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英雄豪傑在其中各取所需,通過各種博弈手段成就自己的王道霸業。今天,當「王道霸業」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治國平天下」的時候,「博弈」的戰場更是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有必要再一次翻開《素書》,領略其中的博弈之道。

  第一部分 「潛行隱世」就是「伺機而動」(1)

  「潛行隱世」就是「伺機而動」

  興衰有規律,成敗有定數,去留也有一定的原則。如果機會到來,乘勢而行,就能位極人臣;乘勢而動,就能建立蓋世奇功。但如果遭逢不到這樣的機會,就只能默守正道,甘於隱伏。要是強行出仕,就必然會招來災禍。當然,這裡的甘於隱伏指的是「潛居抱道」,不是悲觀消極地放棄作為,而是沉下心來,修身養性,儲學積能,以便時機成熟時一展身手,成就大業。《素書》中所說的這一道理,在歷史上可以找到大量例證,而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諸葛亮隱居隆中和陶淵明終老田園這兩個例子。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諸葛亮的遠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侍御史、司隸校尉、光祿大夫等官。諸葛亮的父親諸葛曾任泰山郡丞。諸葛亮排行第二,上有哥哥諸葛瑾,下有弟弟諸葛均,另外還有兩個姐姐。諸葛亮八歲時,其父諸葛去世,兄弟姐妹五人就由叔父諸葛玄收養。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諸葛亮的故鄉琅邪陽都也遭受戰火影響,一家人無法生活。此時,其叔父諸葛玄恰好出任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諸葛亮姐弟四人於是便隨叔父到豫章避難,諸葛瑾隻身逃往江東謀生。不到一年,諸葛玄被軍閥趕出南昌,只好帶著家人投奔好友荊州牧劉表。但是沒過多久,諸葛玄便去世了。此時,諸葛亮的兩個姐姐都已嫁人,諸葛亮只好與弟弟一起來到荊州南陽郡鄧縣的隆中,蓋了幾間草屋,種了幾畝土地,過著隱居的生活,此時諸葛亮年僅十七歲。

  諸葛亮自幼聰慧,並且好學。隱居隆中後,雖然生活清貧,但是他邊耕種,邊求學,用大量時間博覽群書,刻苦攻讀諸子百家,即使是逸聞野史,也不放過。諸葛亮讀書與別人不一樣,他不拘泥於章句之學,而是觀其大略。經過多年的潛心鑽研,諸葛亮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通曉兵法戰術。雖然是隱居,但他十分關注天下大事,常自比春秋時期的齊國名相管仲和戰國時期的燕國名將樂毅。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時,結識了一批飽學有志的青年才俊,如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石韜,汝南孟建,襄陽龐統等。他們經常聚會,縱論天下大事,暢談個人抱負。有一次,諸葛亮對石韜、徐庶、孟建三人說:「你們三人去做官,將來可至刺史、太守。」三個人問諸葛亮自己會怎樣,諸葛亮笑而不答,可見他的雄心壯志更在三位朋友之上。另外,諸葛亮還結交了兩位長者,即襄陽龐德公和潁川司馬徽,此二人對諸葛亮的才華十分了解。有一次龐德公對司馬徽說:「諸葛亮為卧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對此比喻深表贊同。

  諸葛亮是幸運的,他在隆中隱居了十年,二十七歲時終於遇到了值得自己輔佐的明君,這就是劉備。但更多的隱者,卻終其一生,也找不到合乎心意的出仕機會——比如陶淵明。

  第一部分 「潛行隱世」就是「伺機而動」(2)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田園詩派的創始人,「隱逸詩人之宗」。他從小「好讀書,不求甚解」;他有濟蒼生、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卻又因不肯為「鄉里小兒」折腰而「歸去來兮」,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他生性疏懶,嗜酒成癖,但又常常無錢買酒,於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淵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話;他的詩文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名氣,但在唐宋之後,卻受到文人墨客的極力推崇,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

  陶淵明出生於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是當時很有權勢的政治人物。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也做過安城太守。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之女,外祖父孟嘉對陶淵明的影響很大。陶淵明八歲喪父,家道衰落,與母親和五歲的妹妹相依為命。雖然生活很貧窮,但因家教優良,他從小就在母親的指導下讀了許多書。在《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曾描繪自己「閑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從讀書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但是他讀書並不是字斟句酌,而是「不求甚解」,以期與古人心靈冥合。

  青年時代的陶淵明也有過遠大的志向,他曾在詩里說: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翻思遠翥。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

  誰言行游近,張掖至幽州。

  但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他二十九歲時,才因為母親衰老、家道貧困的緣故,出而擔任祭酒。不過,由於不能忍受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過多久便辭職不幹了。後來,州里召他做主簿,他「辭不就」,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出任桓率鎮軍的參軍,但因母親去世,他辭官奔喪回家守制。

  有一次,他對親戚朋友說:「我想過恬淡自娛的生活,現在出去做官,為隱居積攢一些衣食之資,不知可以嗎?」當權者聽說後,馬上派他去做彭澤縣令。縣裡撥給他幾畝公田,他全部用來種植釀酒用的秫谷,說:「能讓我每天有酒喝就夠了!」妻子不同意他這麼做,於是他便用一半的土地種植粳稻米,另外一半仍種植秫谷。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裡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該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陶淵明聽後,嘆了口氣說:「我豈能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便辭了彭澤縣令這個職務,回歸故鄉。陶淵明只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官,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四次辭官,最終選擇歸隱,一方面是他愛好自由的天性所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讓他不得不作出這樣的選擇。

  第一部分 「潛行隱世」就是「伺機而動」(3)

  陶淵明所處的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他在《感士不遇賦》的序言中說:「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懷正志道之士,或潛玉於當年;潔己清操之人,或沒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歸』之嘆,三閭發『已矣』之哀。悲夫!寓開百年,且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莫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屢伸而不能已者也。」

  陶淵明在這裡指出當時社會風氣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譽毀,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沒有出路的。而且長期的政治動亂,致使魏晉以來「名士少有全者」,要保持高潔的品性,延命於亂世,便只有隱居這一條路了。

  陶淵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就是他筆下的《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所描繪,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不受外界干擾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環境十分優美,引人入勝。「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從小山口進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那裡土地平坦廣闊,房屋排列整齊,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間道路縱橫交錯,井然有序;村舍中雞鳴犬吠之聲不絕於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間辛勤勞作,老人和小孩在一邊怡然自樂。整個桃花源呈現出一派繁榮祥和、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給自足的。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勵,努力耕種。桑竹繁茂,五穀能夠及時種植,不違農時。到了收穫季節,他們也能夠「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所有的收穫都歸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雜稅。此外,這裡沒有兵丁、官吏,完全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小國寡民」式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人人平等、共同勞作、酷愛自由、崇尚人性,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爾虞我詐,這就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但是,這樣一個淳樸、安樂的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在當時是根本實現不了的。陶淵明知道在一個充滿著陰謀、屠殺、戰爭的社會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種奢望,於是便隱居起來,希望在他隱居的狹小的生活範圍內,能找到心靈的安寧。

  歸隱之後的陶淵明每天都做些什麼呢?從他歸隱之後所作的詩文中,我們可以知道,此時的陶淵明醉心於耕種、交遊、飲酒,過著自給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只是好景不長,由於戰亂頻繁,加之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歉收,陶淵明的生活極為貧困。他四十四歲那年,居所失火,此後的生活更是每況愈下,連生計都發生了問題,但他依然不肯苟且,正如他在《自祭文》中所說:「寵非己榮,涅豈吾緇?兀窮廬,酣飲賦詩。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

  元嘉四年(427年),陶淵明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享年六十三歲。因此,陶淵明的一生,正如《素書》中所說:「如其不遇,沒身而已。」陶淵明雖懷絕世之才,但當客觀條件不具備時,他並沒有為了施展自己的才能,去蠅營狗苟,而是毅然選擇了「抱道而終」。我們說,像陶淵明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賢人君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第一部分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1)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

  陶淵明抱道而終,是因為沒有遇到明主,沒有碰到好的時候。那麼,一旦機會降臨,明主出現,這個時候,賢人君子應該怎麼辦呢?《素書》告訴我們,應該「時至而行」,「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成絕代之功」。在人生的博弈舞台上,譜寫出精彩的篇章。歷史著名人物魏徵,開始時跟隨李密反隋,但因為李密並非明主,所以不能實現自己的志向;後來遇到唐太宗,全力輔佐終於功成名就,得以「立驕人之功,成千古美名」。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縣人。他從小就是一個孤兒,落魄失意,但志向遠大,學貫古今。

  隋末天下大亂,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響應李密,命魏徵主管文書。李密每次接到元寶藏的文字,總是稱讚不已,後來聽說是魏徵所寫,立即將他召來。不過,李密識才卻不會用才,魏徵給他進獻了十條計策,都未能被其採納。王世充進攻洛口,魏徵去見長史鄭,對他說:「魏公雖然突然取勝,但死傷了許多精兵猛將。此外,其倉庫里沒有財物,將士們打了勝仗也得不到獎賞。就因為這兩條,軍隊就無法再出戰了。如果我們深挖壕溝、加固營壘,長期堅持下去,賊軍糧食吃光了,肯定會逃走,那時我們再追擊,這才是取勝的好辦法。」而鄭卻說:「這都是老生常談了!」魏徵聽他這樣說,心中感到很失望,便不辭而別。

  後來,魏徵隨同李密歸附唐軍,一起來到京師長安,因為終日碌碌,就主動提出去安撫山東地區。當時,李還在反唐,魏徵便寫信給他說:「當初魏公李密因叛兵而起兵,振臂一呼,就聚集幾十萬人馬,他的聲威達到了全國的一半地區,但一朝失敗就萎靡不振,最終入關歸附了唐朝。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知道天命已經有所歸屬了。現在您處在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不早點確定自我保全的辦法,大勢一去便無法挽回了!」李收到信後,就拿定了主意歸附唐朝,並調撥大量軍糧供應淮安王李神通的部隊。

  竇建德攻破黎陽,俘獲了魏徵。竇建德兵敗後,魏徵被太子李建成任命為太子洗馬。魏徵見秦王李世民的軍功最大,曾暗中勸太子早點確定對策。李建成失敗後,李世民責問魏徵:「你為什麼要讓我們兄弟互相爭鬥?」魏徵回答:「太子要是早點聽我的話,就不會在今天的禍事中死去了。」秦王見他敢於直言,對他很是器重,登基後,拜魏徵為諫議大夫。

  河北有一些曾為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做過事的人,圖謀發動叛亂。魏徵向太宗報告道:「不向他們展示朝廷的大公無私,此等禍患就不能消除。」太宗說:「那就麻煩你去安撫和告知那些人吧!」在去河北的路上,魏徵看到從前的太子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正被押往京師長安,就與副使商議道:「剛有詔書下達,對原東宮和齊王府的人一律免罪。現在又將李志安等人逮捕並押往長安,那誰能不心存疑慮呢?我們即使去宣布聖旨,恐怕也沒有人會相信。」於是,就先放了李志安等人,然後再奏明朝廷。魏徵從河北出使歸來後,太宗很是高興,與他的關係日漸親密,有時甚至將他引入卧室,向他諮詢天下大事。魏徵認為太宗對自己的這種賞識是一輩子也難以碰到的,便將自己心裡的想法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總共提出了兩百多條建議,沒有不讓太宗感到滿意的。因此,太宗任命他為尚書右丞,兼任諫議大夫之職。

  第一部分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2)

  太宗的左右近臣里有人詆毀魏徵偏袒朋友,太宗命溫彥博負責考察、訊問這件事,結果與事實不符。溫彥博認為:「魏徵作為大臣,不能夠著明形跡,遠遠地避開嫌疑,因此遭到了無端的誹謗,這是應當受到責備的。」太宗就命溫彥博去責備魏徵。魏徵進見太宗,說:「我聽說君主和臣子應當一條心,這叫做上下一體,難道可以拋棄主公,只注意形跡?如果上上下下全都這樣,國家的興盛和敗亡就難以預料了。」太宗很吃驚,說道:「我已經懂得你的意思了!」魏徵磕頭道:「希望陛下讓我成為良臣,而不要讓我去做忠臣。」太宗問道:「忠臣和良臣有差別嗎?」魏徵說道:「后稷、契、皋陶是典型的良臣,龍逢、比干是典型的忠臣。良臣,使自己獲得美名,君主的名聲得到傳揚,子孫世代相傳,福澤傳之無窮;忠臣,自己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昏暴和罪惡,國家滅亡,君主的全家也被殺,只取得一個『忠臣』的空名。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區別。」太宗說:「說得好!」接著,太宗又問:「做君主的人,怎樣才能賢明,犯什麼樣的過失才會昏庸?」魏徵答道:「君主之所以賢明,在於能夠聽取多方的意見;君主之所以昏庸,在於偏聽偏信。堯、舜兩位君主大開四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好聽的話和荒謬的行為,不能迷惑他們;秦二世躲在深宮之中,不出去體察民情,偏信趙高的話,天下人都逃亡和叛亂了,他也不知道;梁武帝偏聽朱異的話,侯景即將破城,他還被蒙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的話,盜賊遍布全國而自己卻不曉得。所以說,如果君主能多方聽取意見,奸臣就不能蒙蔽君主,而下情才能順利上達朝廷。」

  鄭仁基有一個女兒,既漂亮又有才華,皇后請求皇帝將她納入宮中,冊封的典冊都已經辦好了。魏徵知道鄭仁基的女兒已經定有婚約,就向太宗進諫道:「陛下在樓台里居住,就應當讓人民有居住的地方;陛下享用美味佳肴,就應讓民眾能吃飽肚子;陛下看到身邊的嬪妃,就應讓百姓有家室。如今鄭仁基的女兒已經許配他人,陛下卻要把她納進後宮,難道是百姓父母的做法嗎?」太宗聽後,深深地責備自己,立即下詔停止冊封。

  太宗登基後,曾感嘆道:「現在正是大亂之後,國家真是難以治理!」魏徵說:「大亂之後國家容易治理,就好比飢餓的人容易餵食一樣。」太宗說:「前人不是曾經說過,善人治理國家一百年,然後才能消滅殘暴、去掉死刑嗎?」魏徵回答:「這不是聖哲之人說的。聖哲之人治理國家,其功效就如回聲一般,一周年就可以見到成就,不算太困難。」封德彝卻說:「並非如此。從夏、商、周三代以後,輕薄奸詐之風日漸厲害。秦代專門靠刑法來治國,漢代也很霸道,都想讓天下大治卻不能做到,它們並非是能夠做到而不願意這樣去做。魏徵只是一介書生,喜歡空談大道理,只會使國家混亂,他的話不可以聽信。」魏徵反駁道:「五帝和三王並沒有互換百姓再實行教化,實行的是帝道便成為『帝』,實行的是王道便成為『王』,關鍵是君主實行的是什麼。黃帝趕走蚩尤,是經過七十次戰鬥才平息這次禍亂的,接著達到了無為而治的美好境界。九黎為害人民,顓頊帝發兵征討,在打敗九黎後就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夏桀昏亂,商湯將他流放;殷紂王殘暴,周武王率軍討伐。商湯與周武王都在自己執政期間,使國家實現了太平。

  第一部分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3)

  如果人們逐漸輕薄奸詐,再也不能回到淳樸的話,現在該是鬼魅的世界了,又怎麼能教化他們呢?」封德彝無法反駁,但心裡仍認為魏徵的話不對。太宗卻對魏徵的話全部接受,毫不懷疑。貞觀四年(630年),天下大治,少數民族的首領們改用漢族的衣冠,帶著刀來京師戍衛;東到大海,南到南越五嶺,百姓居家夜裡不用關門;行人和商旅外出不用攜帶糧食,在路上就能得到供應。太宗告訴文武百官:「這是我聽從魏徵的勸告實行仁義的成效啊!可惜封德彝已經去世,見不到這樣的情景了!」

  後來,太宗在丹霄樓設宴,席間他告訴長孫無忌:「魏徵、王從前侍奉隱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確實可惡,但我能放開舊怨而任用人才,可以說無愧於古人。但是魏徵每次進諫,如果我不聽從,我發了話他總不立即回應,這是什麼緣故?」對此,魏徵回答:「我認為事情不對,就要勸諫,如果陛下不肯聽從而我又立即答覆,我擔心陛下會馬上實行。」太宗說:「你先答應,再另找機會把問題提出來,難道不行嗎?」魏徵說:「從前舜曾告誡臣下:『你們不要當面順從,退下去又另有話說。』如果我當面服從了,再另找機會提出來,這就是『退下去又另有話說』,這並非后稷、契用來侍奉堯、舜的辦法。」太宗大笑道:「有人講魏徵行為舉止怠慢,我卻只見到他的恭敬、順從!」魏徵又一次磕頭謝恩說:「陛下引導我說話,我才敢這樣;若非如此,我怎麼敢多次冒犯陛下呢!」

  貞觀七年(633年),魏徵出任侍中。當時,尚書省有一些案件久拖不決,太宗下詔命魏徵負責處理。魏徵雖然不太精通法律,但他根據大的原則,依照實際情況來處理,所以人人都很滿意,太宗於是將他進封為左光祿大夫、鄭國公。因為身體多病,魏徵提出辭職,太宗說道:「金屬在礦山裡有什麼珍貴?如果把它精心鍛造成器物,人們這才把它看成寶貝。我正把自己比為金屬,把您比作良工。您雖說有病,但尚未衰老,怎麼可以就這樣辭職呢?」

  文德皇后下葬後,太宗在禁苑中建造了一座高樓,以眺望昭陵。有一次,他帶著魏徵一起登上去,魏徵仔細遠望後,說:「我的眼睛昏花,看不到什麼。」太宗就指給他看,魏徵問:「這不是昭陵嗎?」太宗說:「正是」。魏徵說:「我以為陛下在遠望獻陵,如果是昭陵,我原本就看得見。」太宗聽到這兒,雙眼垂淚,隨即將這座高樓拆毀了。因為獻陵是唐高祖李淵的墓,唐太宗只關注昭陵而不關注獻陵,魏徵才會這麼說。

  後來,太宗的車駕前往洛陽,住在昭仁宮裡,對當地官員多有責備。魏徵進諫道:「隋朝只責備地方官不進獻美食佳肴,或者是供應的物品不夠精美,為此而沒有節制,最終導致國家滅亡。上天讓陛下取而代之,正應該小心謹慎,告誡自己,怎麼可以責備供應不夠奢侈呢!如果您認為供應充足,現在就很充足了;如果認為不滿足,比這多出一萬倍仍然不會覺得滿足。」太宗吃驚地說:「沒有你,我就聽不到這些話。」

  太宗大宴群臣於積翠池,一起喝酒取樂,並賦詩言志。魏徵作《西漢》一詩,其最後一章說:「最後依靠叔孫通制定禮儀,漢高祖才知道皇帝的尊嚴。」太宗說:「魏徵開口說話,沒有不用禮來約束我的。」後來有一天,太宗心平氣和地詢問魏徵:「近來國家的施政怎麼樣?」魏徵見國家長期太平,人們的思想有點麻痹,便回答道:「在貞觀初年,陛下誘導臣子們進諫。三年過後,遇到進諫還能樂意聽從。近一兩年來,陛下接受進諫時很勉強,而且心裡還憤憤不平。」

  第一部分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4)

  太宗很驚訝地問:「你這麼說有什麼根據嗎?」魏徵答道:「陛下剛登基時,判決元律師死刑,孫伏伽進諫言,認為依法不應判他死罪,陛下將原來蘭陵公主的花園賞給他,價值有一百萬錢。有人說:『賞賜太厚了。』陛下回答:『我即位以後,還沒有人進諫,所以要重賞他。』這便是陛下誘導臣子進諫。後來柳雄對在隋朝所任官職信口開河,被有關部門知道後,彈劾他作假,判決他死罪,戴胄上奏認為,柳雄所犯的罪只夠判他流放,為此他接連上奏四五次,陛下才予以赦免,並告訴戴胄:『如果都像你這麼認真遵守法律,國家就不用擔心會濫用刑罰了。』這就是高興地納諫。近來,皇甫德參上書,認為『修建洛陽宮,使百姓受苦;徵收地租,是加重賦積;世人喜歡梳高髻,是受到宮裡的影響』,陛下大怒,說:『要國家不役使一個男丁,不徵收任何賦稅,宮女都沒有頭髮,他才滿意。』臣當時上奏:『上書言事,言辭不尖銳就無法打動君主,一旦言辭尖銳就與誹謗接近。』雖然陛下當時聽了我的話,賜給皇甫德參絲帛,並不再追究皇甫德參的罪過,但心裡始終憤憤不平。這就是勉強接受進諫了。」太宗這才醒悟,說:「不是你,誰能講出這樣的話。人苦於不能自己了解自己啊!」

  有一天,大宴群臣時,太宗說:「貞觀以前,跟著我平定天下,四處奔波,是房玄齡的功績。貞觀以後,進獻忠言,糾正我的過失,為國家尋求長遠利益,魏徵的功勞最大。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比不上他們!」太宗親自解下佩刀,賞賜給他們兩人。太宗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哪一個賢能?」岑文本說:「諸葛亮兼有將軍和宰相的才能,不是魏徵可以比的。」太宗說道:「魏徵親身履行仁義,以此輔佐我,想使我成為堯、舜那樣的聖君,即使是諸葛亮也比不上他。」當時上書的人很多,有的不符合實際情況,太宗有點厭煩,想加以駁斥,魏徵進諫:「古代專門設立榜木,以了解自己的過失。密封上書,大概就是榜木的遺意吧!陛下想了解施政的得失,就應當讓他們暢所欲言。說得對,對國家有利;說得不對,也無損於朝廷政事。」太宗聽後很高興,對上書的人全都加以慰問並送他們離去。

  平定高昌後,太宗在兩儀殿大宴群臣,嘆息道:「如果高昌國王自己不喪失德行,國家哪能滅亡!但我也要告誡自己,不要因為小人進言而非議君子,大概國家就能安定了!」魏徵說:「過去齊桓公與管仲、鮑叔牙、寧戚四個人一起飲酒,齊桓公問鮑叔牙:『為什麼不站起來給我祝酒?』鮑叔牙捧著杯子站起來說:『希望您不要忘記以前在莒國逃亡的日子,希望管仲不要忘了被囚禁在魯國的日子,願寧戚不要忘了在車下喂牛的日子。』齊桓公離開座位,向鮑叔牙致謝道:『我與兩位大夫要是能不忘記的話,國家就不會有危險了!』」太宗說:「我不敢忘記自己只是一個平民的日子,您也不能忘記鮑叔牙的為人。」

  太宗派使臣去西域冊立西突厥葉護可汗,使臣還沒回來,太宗又派使者攜帶著金銀、布帛前往西域各國買馬。魏徵勸諫道:「現在冊立可汗一事還沒確定下來,就派人去各國買馬,他們一定會認為陛下的目的是買馬,而不是冊立可汗。可汗即使被冊立,也不會感激陛下的恩德。各個屬國知道此事後,就會認為中國重利輕義,馬不一定買得到就先喪失了大義。過去魏文帝想求購西域的大珠,蘇則認為如果皇恩遍及四海,那麼寶物就會不求自來,求購來的東西,不值得珍惜。陛下能不怕像蘇則這樣的議論嗎?」太宗於是停止派人去西域買馬。此後不久,尚書右僕射一職空缺,太宗想用魏徵,魏徵推辭,沒有擔任這一職務。

  第一部分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5)

  皇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互相結仇,太宗說:「當今朝臣里講忠道、尊貴,沒有人超得過魏徵,我命他去輔佐皇太子,皇太子的羽翼就會豐滿起來。」於是,太宗拜他為太子太師。魏徵以生病為由推辭這個職務,太宗下詔說:「西漢的太子靠著『商山四皓』的輔佐,我依靠您,也是同一個意思。您即使是卧病在床,也可以保全皇太子。」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的病情加重。魏徵家起初連正寢都沒有,太宗命令暫時停止營建小殿,先將小殿的木材為魏徵修建正寢,僅用五天時間就完工了。又賜給魏徵素褥布被,以遵從他崇尚簡樸的意願。還命中郎將在魏徵家裡值班,一有什麼情況立即報告給太宗。其他所賜的藥品、膳食不計其數,宮中的使者往來更是絡繹不絕。太宗甚至還親自到他家問候疾病,又摒退左右,交談了整整一天才回宮。太宗準備把衡山公主嫁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就與皇太子一起來到魏徵家中,指著衡山公主說:「您勉強看一看新媳婦吧!」魏徵那時病重,已經連道謝的話也說不出來了。這天夜裡,太宗夢見魏徵和平常一樣。等到天亮時,魏徵逝世了,太宗親自前往哭吊,為之悲痛不已,並停止朝會五天。皇太子李承乾也在西華堂為魏徵舉哀。太宗下詔,命文武百官和各州的朝集使都去為他送葬,追贈他為司空、相州都督,謚號為「文貞」,命將他陪葬於昭陵。將要下葬時,魏徵的妻子裴氏推辭道:「魏徵平時很節儉,現在用一品官的禮節來安葬,所用的儀仗、器物太多,恐怕不符合他的本意。」太宗就同意了她的請求,於是用素車載著魏徵的棺材,用白布作帷幔,不用塗車、草人、草馬等物。太宗親自為魏徵書寫碑文,又賜給魏徵一家封邑九百戶,還登上禁苑的西樓,遙望著他的靈車痛哭盡哀,並讓晉王李治奉自己的命令在路邊設食致祭。

  太宗後來臨朝時嘆道:「以銅作為鏡子,可以使衣冠整齊;以歷史作為鏡子,可以了解王朝的興衰和更替;以賢人作為鏡子,可以明白施政的得失。我曾經擁有這三面鏡子,防止自己的過失。現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鏡子。我近來派人去他家,得到了一張寫過字的紙,僅寫了一半,其中可以辨認的部分如下:『天下的人,有好也有壞,任用好人則天下太平,任用壞人則國家衰敗。在公卿大臣之間,感情有喜愛也有憎惡,憎惡的人只見到可恨之處,喜愛的人只看到可愛之處。愛和恨之間,應當謹慎小心地對待。如果愛一個人又知道他的缺陷,恨一個人又知道他的優點,除去邪惡時不猶豫,任用賢人時不猜忌,國家就能興旺了。』其大概意思就是這樣。我反覆思考,恐怕難以避免犯這樣的錯誤。公卿大臣和左右近臣可以把這句話寫在朝板上,發現我犯了這樣的錯誤一定要進諫。」

  魏徵的身材、面貌與一般人差不多,但很有志氣和膽略,每次犯顏直諫,即使遇到太宗很生氣,他的神氣依舊不變,最後連太宗也為此收斂了神威。有一次,魏徵奏道:「近來聽說陛下要去關南,已經準備好了卻又停了下來,這是為什麼呢?」太宗說:「怕你會進諫,我便中止了此行。」天下大亂之後,典章書籍散失了不少。

  第一部分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6)

  魏徵便上奏推薦一批儒生來收集和校正國家藏書,使得國家的典籍文獻完備起來。太宗原本憑藉武力平定天下,天下雖然已經得到治理,但仍不忘經略四周的少數民族。因此,魏徵每次陪太宗參加宴會,在演奏《破陣武德舞》時,他就低頭不看;演至《慶善樂》時,他就細心欣賞、玩味,不知疲倦,都是寓托著諷諫之意。

  魏徵去世後,太宗十分思念。登上凌煙閣觀看功臣圖像時,他還曾賦詩沉痛悼念。有的人聽說這件事後妒忌之心大發,對魏徵百般詆毀。魏徵過去曾推薦過侯君集、杜正倫,認為他們的才能可以擔任宰相,等到杜正倫有罪被免職,侯君集參加謀反被殺後,就有人指責魏徵與惡人親近;又說魏徵曾將自己前後進諫的話記下來,交給史官褚遂良看。太宗因此對魏徵產生不滿,便中止了衡山公主與魏叔玉的婚事,將自己為魏徵所寫的碑文推倒,魏徵一家逐漸衰落下去。

  後來出征高麗失敗,太宗曾神情迷惘地說:「魏徵如果還在的話,我會發動這場戰爭嗎?」於是,大宗立即將魏徵的家人召到自己的行宮,以少牢的禮節來祭祀魏徵,並重新樹起石碑,恩遇和禮節更為隆重。

  唐太宗貞觀年間的「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貞觀之治所取得的成就,與魏徵對唐太宗的盡心輔佐密不可分。魏徵輔佐唐太宗的突出特點,就是直言敢諫,這也是長期以來人們的共識。然而,難道僅僅是直言敢諫而已嗎?我們看到魏徵對唐太宗提出勸諫的內容及對勸諫時機的把握,每每可以反映魏徵博古通今、隨機應變、循循善誘的過人才華,而這,正是《素書》開篇中所著重指出的:「賢人君子,明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也只有這樣的賢人君子,才能在時機到來時,大展宏圖,達到人生博弈的輝煌境界。

  第二章 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篇首

  第二章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錶,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此人之傑也。——《正道章第二》

  【解讀】

  道德足以讓遠方的人來歸附,誠信足以讓不同的人達成一致,道義足以取得眾人的擁護,聰明足以鑒察群下,這樣的人才是聰明俊毅之人。行為足以成為人們的表率,智慧足以解決疑難,誠信可以使別人恪守約定,廉潔可以使人放心地讓他掌管財物,這樣的人才是英豪賢人。

  堅守職位而不誤事,信守道義而不改變,雖處嫌疑之地而不希圖苟且獲免,見到利益而不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去獲得,這樣的人才是人中之傑。

  【博弈之道】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才是人中之俊、人中之豪、人中之傑。在《素書》看來,只有那些出類拔萃的人,也就是所謂的「人之俊」、「人之豪」、「人之傑」,才能在人生的大博弈中取得真正的成功。所以,在本章中,作者對「人之俊」、「人之豪」、「人之傑」作了明確的區分,並對其具體內容作了明確界定。用好的政策使百姓安居樂業,四海之內就會太平;用高尚的德行來治理國家,遠遠近近的鄰邦都會心服。俊也罷、豪也罷、傑也罷,其實都是兼具道、德、仁、義、禮五者的人。道,是一種自然規律,人人都在遵循,但卻沒有意識到它的緣由;德,是指人順應自然的安排而各有所得,它支配萬事萬物,使萬物各得其所、各盡其能;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親情關係,它包含著慈愛、聰慧和同情心;義,是人所遵循的與事理相適宜的原則,根據這種原則,獎賞善者,懲罰惡者,從而建立功德,成就事業;禮,就是人日日身體力行、勤奮實踐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序長幼、別尊卑的一種倫理綱常。具備道、德、仁、義、禮五者,這是俊、豪、傑的共同之處。但在現實生活中,俊、豪、傑又有其不同的表現和特點。

  第二章 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成大事的關鍵是要講信義(1)

  成大事的關鍵是要講信義

  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只有在被大家都認為是適宜的時候,才可能得到眾人的贊同,然後打心眼裡真誠歸服。一個人,只有當他德行高尚足以安撫遠方的人、誠實可信足以使不同的人意見統一、行事理由充分足以得到眾人的擁戴、才識足以照鑒過去、明達足以洞見未來,這樣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人中之俊,就像劉備和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然後才在東漢末年立下功名;唐太宗集義太原,然後才能在隋末成就大業。究其原因,都是因為他們「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

  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和母親一起靠販賣草鞋為生。劉備身高七尺五寸,而且胸懷大志,不多說話,喜怒不形於色。他曾經和公孫瓚一起在盧植門下學習儒家經義,所以就投靠了公孫瓚。後因奪取青州建立了戰功,被任命為平原國相。劉備年輕時與河東人關羽、涿郡人張飛交情深厚,於是便委任他們兩人為別部司馬,分別統領部隊。私下裡,他與這兩個人同床而眠,情同手足。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關羽和張飛都整日站在劉備身邊侍衛,他們跟隨劉備出生入死,不怕艱險。常山人趙雲率領本郡的軍隊前去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問他說:「聽說你們冀州人都願跟著袁紹,為什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答道:「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能夠拯救大難的英雄。百姓遭受的痛苦,就像是被倒吊起來一樣。我們冀州的百姓,都嚮往仁政,我們到此並不是輕視袁紹而親附將軍。」劉備見到趙雲後,認為他膽識過人,便用心結交,於是趙雲也隨劉備到平原國,替他統率騎兵。後來,劉備又三顧茅廬,請求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諸葛亮最終欣然從命,並幫助劉備創建了蜀國。這一切,都與劉備誠信待人、從而受到人們的信服有直接的關係。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據《舊唐書》記載,在他四歲那年,有一自稱精通相術的書生拜見李淵時說:「你是一位貴人,還有貴子。」見到世民後,書生驚道:「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李淵擔心書生會將此話泄露出去,於是準備殺掉書生,但是轉眼間書生就不見了,只好作罷。從此,李淵用「濟世安民」中的「世民」二字作為李世民的名字。李世民從少年時就足智多謀,體魄強壯,自我要求嚴格,他射出的箭比一般人要遠一倍,而且百步之外,亦能「射洞門闔」。

  大業七年(611年),山東、河北發生水災,農民無以為食,被迫流浪,隋煬帝卻還要徵調大量民夫,遠征高麗。這年十二月,王薄率先在山東長白山(今山東鄒平縣南)發動起義。一時間,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並且在反隋鬥爭中形成了三支較大的武裝力量: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在河南縱橫馳騁;竇建德的義軍轉戰于山東、河北;杜伏威的農民軍則控制了江淮地區。此時,李淵正任太原留守,但是隋煬帝不信任他,派高君雅和王威為太原副留守,以監視李淵。公元616年,突厥侵入北部邊境,隋煬帝命李淵和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抗。結果戰事不利,隋煬帝於是派使者押李淵和王仁恭至江都治罪。李世民對父親說:「今盜賊(指起義軍)日繁,遍於天下,大人(指李淵)受詔討罪,賊可盡乎?要亡,終不免罪。不若順民心,興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時也。」李淵聽後說:「滅其以使促吾,吾當見機而作。」

  第二章 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成大事的關鍵是要講信義(2)

  要起兵必須擴大兵力,李淵為太原留守,雖握有重兵,仍需招募一支自己的隊伍,可公開招募會引起高君雅、王威的注意。正在李淵、李世民為難的時候,馬邑人劉武周殺死了馬邑太守王仁恭,佔據馬邑郡,起兵反隋,且自稱皇帝,還勾引突厥直驅太原。於是,李淵以討伐劉武周為託詞,召集各位將領商議,提出自己招募兵丁,高君雅和王威迫於當時的形勢,只好同意。於是,李淵命李世民與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等人去招募士兵。不多久,便募兵近萬人。李淵父子大量募兵,畢竟無法完全掩蓋其真實的想法,況且其所用將領長孫順德、劉弘基是為了逃避征遼詔令而逃到太原的,而竇琮也是逃犯。高君雅、王威見此,懷疑李淵有謀反之心,於是就暗中策劃利用到晉祠祈雨的機會,將李淵父子誘騙來全部殺死。不料此事被經常出入王、高家的劉文龍得知,劉文龍立刻將此事報告給李淵,李淵於是決定先發制人。

  公元617年初夏的一天夜裡,李淵命令長孫順德、趙文恪等人帶領五百壯士,和李世民的精兵一起埋伏於晉陽宮城外。第二天清晨,李淵與高君雅、王威在留守府大廳議事,按照計劃,以王、高暗引突厥入侵為由,將其逮捕入獄。事也湊巧,第二天果然有突厥數萬人進攻晉陽,民眾以為是王、高所致,於是李淵趁機殺掉高君雅、王威。這標誌著李淵父子正式開始晉陽起兵。

  晉陽起兵後,李淵父子的目標就是乘虛入關,直取長安,以號令天下,建立新的王朝。

  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統治者聽說李淵帶兵進攻,忙派大將宋老生和屈突通分別領兵數萬,在霍邑與河東抵抗李淵大軍。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淵率軍進攻宋老生駐守的霍邑,卻逢秋雨連綿,無法開戰,而且道路泥濘,軍糧運輸困難。但他聽了李世民的意見,決定不撤兵。八月,連日的陰天終於放晴,李淵遂下令攻城,並由李世民率兵誘敵出城,雙方展開決戰。李世民身先士卒,奮勇衝鋒,「砍殺數十人,兩刀皆缺,流血滿袖」。霍邑一戰,李淵大獲全勝,斬殺了隋將宋老生,攻下了霍邑。隨後,李淵率兵進攻河東郡,雖取得初戰的勝利,但是隋將屈突通固守河東郡,李淵久攻不下。後根據李世民建議,李淵留下部分兵力包圍和牽制屈突通,自己率主力部隊渡過黃河,直取長安。

  同時,李淵在關中地區的家屬和親族也紛紛起兵響應,其中有世民的胞妹平陽公主、李淵的從弟李神通,李淵的女婿段綸也在藍田縣聚眾萬餘人。在這種有利形勢下,李淵父子一路上採取收攬人心的辦法,廢除了隋朝的嚴刑酷法,還開倉濟貧。一面收編關中各地的起義軍,一面爭取關中地主階級的支持。數月,李淵、李世民的軍隊已達二十萬人,並於十月開始圍攻長安。十一月,長安城破,李淵率軍進入長安宮,立年僅十三歲的代王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並改元義寧,遙尊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總攬軍政大權,晉封為唐王。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兆尹、秦公,李元吉為齊公。

  第二章 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不愛財,才能跨出成功第一步(1)

  不愛財,才能跨出成功第一步

  誠信,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守己是賢人的養德之源。一個人,品行高尚,足以作為禮儀的表率;足智多謀,足以決斷疑惑難解的事情;講求信義,可以使自己保持儉樸的品德;廉潔無私,可以分給別人錢財。那麼這個人,就是人中之豪了。

  歷史上那些忠實誠信、廉潔無私的君主,不但能使國家富強,還能名垂青史。

  南北朝時傑出的皇帝劉裕是南朝的開國皇帝,儘管魏晉以來門閥士族當政,世風崇尚奢靡,但劉裕清心寡欲,對珠玉寶馬不屑一顧,後宮嬪妃也很少,根本聽不到有宮女歌舞的聲音。劉裕曾經留下了寧州獻上的一個珍貴的琥珀枕,為的是搗毀分給眾位將軍治療刀傷。他平定關中時,獲得了一位美女,十分寵愛,後來因為她耽誤政事,還是將她送走了。他對子女的要求也很嚴格,公主出嫁,嫁妝不超過二十萬。他保存著自己年少時候使用過的農具,讓後代知道稼穡的艱辛;把自己補過多次的衣服送給女兒,讓她以此教育後人。皇帝如此簡樸,「內外奉禁,莫不節儉」,東晉以來的奢侈之風於是被剎住了。

  為「文景之治」打下基礎的漢文帝劉恆在位二十三年,一直過著節儉的生活,宮室、車騎、服飾之類的必需品都和以前一樣沒有什麼增加:他所用的帷帳都不得用繡花裝飾,還經常穿黑色粗絲綢做的衣服,連他最寵愛的慎夫人,穿衣裙也不許拖地……他就是這樣用自己的淳樸為天下人做著榜樣。而且他發現了什麼對百姓不便的事情,就會立即改正。他曾想建一座露台,招來工匠一核算,需要花費一百斤黃金,文帝嚇了一跳,說:「百斤黃金,相當於中等人戶十家的財產。我繼承先帝的宮室,常常感到恐懼和羞慚,為什麼還要修露台呢?」於是認為過於破費,放棄了這個打算。後來,他甚至要求修建自己的陵墓時都用瓦器,留下遺囑說:「當今之世,咸嘉生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身,吾甚不取。」

  歷史上因品行高尚、守己廉潔而名垂青史、贏萬世之名的名臣也很多,其中包括海瑞和于成龍。

  海瑞自號剛峰,生性峭直嚴厲,不肯阿上,清苦自律,厚撫窮弱,所以深受百姓擁護。卻因觸忤當道,曾經三次丟官、一度入獄:任淳安知縣時,因不肯阿附嚴嵩黨羽罷官;任戶部主事時,冒死上疏,切中時弊,直指世宗,又被罷官下獄;神宗即位後,他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知府,打擊豪強,平反冤獄,大修水利,推行一條鞭法,為民眾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愛戴,但因為不肯迎合上官,讓一貫恃才傲物的宰相張居正暗懷嫉恨,終於把海瑞第三次排擠出朝。這一次海瑞罷職歸鄉閑居十六年,直到萬曆十三年(1585年),首輔張居正死後,朝廷開始起用被其排擠的官員,海瑞以七十二歲高齡被召為南京右都御史。上任後,海瑞依然作風不改,一心為民、兩袖清風。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歿任上,去世時,身無分文,連為其辦理喪事的錢也是大家捐集而成。發喪時,農輟耕、商罷市,號哭相送數百里不絕。海瑞一生剛直無私,「不畏死,不愛錢,不立黨」,潔身愛民,砥節礪行,其氣節始終為後人景仰,稱其為「海青天」。

  第二章 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不愛財,才能跨出成功第一步(2)

  于成龍,字北溟,號于山,清山西永寧州(今離石縣)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等職。他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深得百姓愛戴和康熙帝讚譽,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龍少有大志,自幼過著耕讀生活,受到較正規的儒家教育。順治十八年,接受清廷委任,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為縣令,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邁開了仕宦生涯的第一步。上任之初,縣衙沒有門垣,院中長滿荒草,中堂僅有三間草房,後面是三間茅屋,內宅破陋不堪,于成龍便疊土為案,鋪草為床,壘起一副土灶,辦公膳宿都在茅屋裡。因為他注意恢復地方秩序、復甦農村經濟,不辭辛勞翻山越嶺延訪父老、傾聽百姓呼聲,著手制止械鬥、捕捉強盜、制訂保甲、安定民生,三年之間,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離羅城時,他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出現了百姓「遮道呼號:『公今去,我儕無天矣!』追送數十里,哭而還」的感人情景。

  四川遭戰亂最久,人口銳減為全國之首。于成龍目睹地方荒殘,確定以招撫百姓為急務,首先革除宿弊、嚴禁官吏勒索百姓,要求各縣注意為新附百姓解決定居與墾荒中的具體困難,並親自為他們區劃田舍、登記註冊、借貸牛種,申明三年後起科。這樣,不到兩年,合州人口驟增,田地開闢。由於招民墾荒政績顯著,康熙八年(1669年),于成龍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四年後,于成龍升湖廣下江陸道道員。在湖北期間,于成龍的地位和環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在災荒歲月,還是以糠代糧,把節餘口糧、薪俸救濟災民。因此百姓在歌謠中唱道:「要得清廉分數足,唯學於公食糠粥。」為廣行勸施、讓富戶解囊,他更以身作則,甚至把僅剩的一匹供騎乘的騾子也「鬻之市,得十餘兩,施一日而盡」。康熙十六年(1677年),于成龍升福建按察使離湖北時,依然一捆行囊,兩袖清風,臨行囑人買了數百斤蘿蔔放在船上。有人不解地問:「蘿蔔又不值錢,買那麼多做什麼?」他回答說:「青黃不接的時候,還要靠這些東西就著米糠野菜熬粥過日子呢。」到任後,即使有客人來,他也邀請客人和他一道吃這樣的粥,並告訴人家:「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省下米去賑濟災民。如果大家都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災民渡過難關,存活下來。」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夏,于成龍得到清廷的賞識和破格招用,升任省布政使。康熙十九年春,康熙帝「特簡」于成龍為畿輔直隸巡撫,翌年春,又召見於成龍於紫禁城,當面褒讚他為「今時清官第一」,並「制詩一章」表賜白銀、御馬以「嘉其廉能」。未逾兩年,又出任為總制兩江總督。他舉優劾貪,寬嚴並濟,凡他所到之處,「官吏望風改操」。于成龍的官階雖越升越高,但生活卻更加艱苦,帶頭實踐「為民上者,務須躬先儉僕」。去直隸,他「屑糠雜米為粥,與同仆共吃」;在江南時,「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于成龍逝世後,南京「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至者日數萬人。下至萊庸負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

  康熙帝巡視江南,沿途所延訪的官員無不對於成龍嘖嘖稱讚,康熙帝因此感慨地對隨行人員說:「朕博採輿論,感稱于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真百姓之父母、朕之肱骨之臣啊!」

  第二章 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敢擔當的人才有機會成功(1)

  敢擔當的人才有機會成功

  按照《素書》中此章所言,官職雖小,卻能夠持之以恆,忠於職守;面對利害衝突,能夠義無返顧;遇到嫌疑,能泰然處之;利益面前,知道堅定操守,不見利忘義,這樣的人,就是人中之傑。

  一般地來說,「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都比較容易做到,唯有「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一般人卻很難做到。

  關於「見嫌而不苟免」,是說追求自己的遠大抱負,不能顧忌世人的風言風語,否則就難免會在你成事的路上出現太多的羈絆。歷史上通過這樣的方式成功的人很多,其中包括周公和吳起。

  周成王元年(約前1063年),太子誦即位。成王年齡很小,便由曾輔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暫時主持朝政。管叔、蔡叔懷疑周公篡奪王位,就四處在民眾中傳播周公旦要篡奪王室的消息,武庚也組織力量復國,與管、蔡聯合叛周,糾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國部落作亂。周公奉成王命進行征伐,經過三年戰爭,最終把叛亂平定。武庚和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為了消除殷商殘餘勢力叛周的隱患,周朝首先在伊洛地區合力營建新邑,這就是周朝的東都洛邑(成周)。東都修成,成王便把曾經反對過周朝的一些人逐漸遷過去,用這個辦法,加以控制。同時,封降周的商貴族微子於商朝故都宋地,取代殷商之後;封武王少弟康叔於紂都,成立衛國,賜以殷魯國,賜以殷民六族。這樣,殷商余民被分割,逐漸服從於周朝的統治。

  吳起是衛國人,到魯國拜孔子的學生曾參為師,學習儒家義理,因母親去世未遵守儒家的規矩回家守孝三年,被曾參除名,然後棄儒學兵,來到魏國。魏文侯正想派人去守西河,商議之時,魏國將領瞿璜向魏文侯推薦吳起,說他是個有才能的人,能當此重任。

  魏文侯思考之後說:「愛卿,孤聽說吳起雖有才能,可品德卻不怎麼樣。他母親死了,他都不回去守喪,這樣的人……」

  「大王,您想要成就大業,而吳起又有真才實學,您選拔人才,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點小毛病也是在所難免的。再說,他急於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咱們不正應該利用他的這種進取心嗎?」

  就這樣,吳起被派做西河太守,整治邊防,加固城牆,訓練軍隊,帶領百姓改良土壤,耕種梯田,又時時微服私訪,體恤民情,深得百姓愛戴。不幾年的功夫,便把西河治理得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公元前49年,吳起帶領軍隊渡過黃河,攻克了秦國的臨晉、洛陽、合陽等重要城鎮,最後打得秦軍大敗而逃。吳起率領軍隊一直追過渭水,打到鄭國,把秦國西河一帶的要塞全部奪了過來。

  不為父母守孝,別說是在儒家學說盛行時期,就是在今天,也難免被人鄙視。由此可以想像吳起當年承受的壓力有多大。也就是說,如果吳起很在意世人的評說,就不可能有勇氣、決心和時間追求自己的遠大志向了。

  關於「見利而不苟得」,最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諸葛亮不篡位、曾國藩不謀反。

  第二章 德智兼備為人中豪傑 敢擔當的人才有機會成功(2)

  公元220年,劉備在成都即帝位,國號為漢,以諸葛亮為丞相,然後便決定討伐孫權,為關羽報仇,重新奪回荊州。眾臣苦苦勸阻,希望劉備顧全大局,停止伐吳,但劉備始終不聽。公元221年農曆七月,劉備統率大軍東進伐吳,結果大敗。經過關羽被殺、荊州丟失、張飛被害和伐吳失敗的打擊,劉備的身體狀況變得很差,在白帝城一病不起。病危之際,他派人到成都把諸葛亮請來,託付後事。公元223年農曆二月,諸葛亮奉詔來到白帝城。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華是曹丕的十倍,一定可以安定國家,成就北伐大業。如果我的兒子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爭氣,你可以取而代之。」然後,劉備又告誡劉禪說:「你與丞相共事,侍奉丞相應如父親一樣。」諸葛亮見劉備如此信任自己,十分感動,流著淚說:「臣將竭盡全力輔佐幼主,貢獻忠貞之節。」四月二十四日劉備去世,五月,劉禪登基,恪守父訓,事諸葛亮如父。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以丞相身份兼任益州牧,「約官職,修法制」,勵精圖治,建設蜀漢,休養民力,以培國本,一生沒有要取代劉禪的任何言行,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晚清時期,因太平天國運動天下大亂,朝綱不振,身為湘軍統帥的曾國藩也曾面對一次倒戈稱帝的機會。1854年,湘軍建成,曾國藩率湘軍東征太平軍,1856年12月攻陷武昌。1859年,曾國藩開始把攻取安慶作為湘軍的戰略重點。1861年9月,湘軍大敗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部。陳玉成戰死,安慶被攻陷。同年,咸豐帝病逝,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奪得最高統治權。為了儘快撲滅太平天國等起義,1862年,慈禧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加協辦大學士銜。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陷天京,標誌著太平天國起義被徹底鎮壓。清政府得知後,論功行賞,對一百二十餘位在攻佔南京中有功的湘軍人員大加嘉獎,曾國藩賞加太子太保銜,封一等侯爵,並賞戴雙眼花翎。曾國藩當時可謂權傾一時,湘軍人數達十餘萬。所謂功高震主,曾國藩畢竟是一位飽讀經書、熟悉歷史經驗的人,他意識到要保全性命,只有退讓,於是主動上書請求裁撤湘軍,還代胞弟曾國荃奏請回老家養病。幾天後,清政府批准了曾國藩的奏請,對曾國藩也就放心了。於是,曾國藩得以於1864年10月設兩江總督衙門於英王陳玉成府內,正式任兩江總督。

  曾國藩的明智之舉,為他帶來了生前的顯赫,也為他贏得了身後的盛名,《曾國藩家書》至今都是有志之士修身齊家的寶典。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篇首

  第三章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禳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

  《求人之志章第三》

  【解讀】

  禁絕嗜好和慾望,就可以解除心頭之累;抑止惡行,減少錯誤,就可以避免大的過失;少喝酒,不近女色,行為就不會有污點;遠離嫌疑之地,就不會造成失誤。

  【博弈之道】

  博弈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志」,是引人成長、進步、參與、實現的目標。有了它,博弈者才有方向和動力。本章為「求人之志」,求,在這裡指的是訪問、推求;志,在這裡指的是人之心志。本章的內容便圍繞「求」和「志」而展開,講述賢明的人必須首先找准自己的志向。人無志不行,就如何立志,《素書》在此章中告訴我們,只有行為光明磊落,才不會被人猜疑;只有心地寬厚坦蕩,才不會隨意懷疑別人。世人都知道貪色就會耗散精血,精血消耗就會損傷精神;貪酒也會損傷精神,精神損傷了,精血也就不旺。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貪圖這些感官享受呢?人性清靜,本來沒有什麼煩憂和負累,只是由於貪慾的驅使,才捨棄純凈的自我去追名逐利。當邪念到了無可抑制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有過失和錯誤了。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一個走遠路的人必須輕裝上陣(1)

  一個走遠路的人必須輕裝上陣

  杜絕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慾望,這樣可以免除各種牽累;克制不合理的行為,減少邪惡的行徑,這樣可以避免過失。一言以蔽之,人無求則無敵。這個求,就是「慾望」。成功的人並不是天生就具有成功的條件,都是在立下宏圖大志後,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而一步步達到的。立志是一切成功的起點,但立志卻必須從「絕嗜禁慾」開始,就像一個走遠路的人必須輕裝上陣一樣,排除一切雜念,心裡唯有自己要實現的目標,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最終走向成功。在這一點上,最典型的例子,當數越王勾踐。

  據《史記》載,越王勾踐的祖先是夏禹的子孫,經過二十多代,傳到允常的時候,與吳王闔廬交戰結下仇怨,相互攻伐。元年,吳王闔廬聽說允常去世,就興兵討伐越國。允常的兒子越王勾踐就派敢死隊排成三行,到達吳軍陣前,大聲呼喊著刎頸自殺。吳軍光顧著觀看,越軍趁機襲擊吳軍,射傷了吳王闔廬。闔廬臨死之際,對他的兒子夫差說:「一定不要忘記報吳之仇。」

  三年後,勾踐聽說吳王日夜操練軍隊,將要報復越國,就想在吳國沒有出兵以前先去攻打它。范蠡進諫說:「不可以。我聽說兵器是不祥之物,戰爭是違背道義的,爭奪是最差勁的處事方式。暗中策劃違背道義的事情,喜歡用兇器,親身嘗試著去干最下等的事情,上天就會禁止,幹這種事的人必定不利。」越王說:「我已經決定了。」於是發兵。吳王聽說後,調動全部精銳部隊打敗了越軍,把越軍包圍在了會稽山。

  越王對范蠡說:「因為不聽你的意見而落得如此地步,怎麼辦呢?」范蠡說:「能夠保守成業的人必定會得到上天的保佑,能夠力挽危局的人必定會得到百姓的擁護,能夠節儉做事的人必定能得到地利。現在只有低聲下氣,向吳王敬獻厚禮,如果他還不答應,就只能把您自己作為抵押去給吳王做奴僕。」勾踐於是讓大夫文種去吳國求和,文種跪地用膝蓋前行,向吳王叩頭說道:「君王的逃亡之臣勾踐派陪臣文種大膽地向您報告:勾踐請求做您的奴僕,妻子甘願做您的侍妾。」吳王原本準備答應他,可伍子胥對吳王說:「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不能答應他。」文種回到越國,向勾踐報告。勾踐想殺掉妻子,燒毀寶器,拚命決戰。文種勸阻勾踐說:「吳國的太宰伯很貪婪,可以用利益誘惑他,請讓我暗中向他遊說。」於是勾踐就把美女和寶器交給文種,讓他暗中交給吳國太宰伯。伯接受了,就帶大夫文種去見吳王。文種叩頭說道:「希望大王赦免勾踐的罪過,把越國的所有寶器都收歸吳國。如果不幸沒有赦免他,勾踐就將殺盡他的妻子兒女,燒毀他的寶器,率領所有的五千人馬與吳軍決戰,吳軍一定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伯趁機勸吳王說:「越王已經降服為臣,如果能赦免他,這對吳國有好處。」吳王又準備答應他,可伍子胥再次進諫說:「現不滅了越國,以後必定後悔。勾踐是個賢明的君主,文種、范蠡是賢良的大臣,如果讓他們返回越國,將會作亂。」吳王不聽,最終赦免了他們,撤兵返回吳國。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一個走遠路的人必須輕裝上陣(2)

  勾踐被困在會稽山時,喟然嘆息說:「我將要死在這裡了嗎?」文種說:「商湯被關押在夏台,周文王囚禁在里,晉文公重耳逃奔到翟國,齊桓公小白逃到莒國,他們最終都成了王霸之業,由此可見,禍怎麼不會轉化成福呢?」

  吳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踐返回越國,勤勞吃苦、深思焦慮,把苦膽懸掛在座位上面,坐卧時就仰視苦膽,吃飯時也要品嘗苦膽,說:「你忘了會稽的恥辱了嗎?」他親自耕種勞作,夫人親自紡紗織布,謙虛恭敬,禮賢下士,厚待貧民,弔唁死者,與百姓同甘共苦。他想讓范蠡治理國政,范蠡回答說:「用兵打仗,文種不如我范蠡;安撫國家,使百姓親附,我范蠡不如文種。」於是越王把國家大政託付給文種。范蠡和大夫柘稽去吳國講和,在吳國充當人質。兩年後,吳國放回了范蠡。

  勾踐從會稽回來的七年里,一直安撫他的士卒和百姓,想以此向吳國報復。大夫逢同勸諫說:「國家剛剛遭到流亡的事情,現在才重新殷實富足,如果修整軍備,吳國一定會害怕,一害怕,災難就必然降臨。況且兇猛的鳥襲擊目標時,一定故意隱藏它那兇猛的形體,如今吳國的軍隊侵犯齊國、晉國,又與楚國和越國結下很深的仇怨,名聲雖然高過天下諸侯,但實際上卻損害了周王室的威望。為越國考慮,不如結交齊國,親近楚國,依附晉國,並且厚待吳國。吳王的野心很大,一定會輕率用兵。這樣,我們聯絡各種勢力,讓齊、晉、楚三國討伐吳國,越國趁它疲憊,就可以打敗它。」勾踐點頭稱是。

  過了兩年,吳王將要討伐齊國。伍子胥勸諫說:「不可以。我聽說勾踐吃飯不注重美味,與百姓同甘共苦。這個人不死,必定會成為吳國的禍患。吳國有越國就好比有心腹大患,而齊國對吳國來講,只不過是疥癬之類的小病。希望大王放了齊國,先打越國。」吳王不聽,堅持討伐齊國,結果在艾陵打敗齊軍。回到吳國,伍子胥說:「大王不要高興得太早!」吳王大怒。越國大夫文種說:「我看吳王當政已經非常驕傲了,請嘗試著向他借貸糧食,以試探他對我們的態度。」文種向吳王請求借糧,吳王想要答應,伍子胥勸諫不要給,吳王還是把糧食借給了越國,越王於是暗自高興。伍子胥對吳王說:「大王您不聽勸諫,三年後吳國就要變成廢墟!」太宰伯聽說後,就多次和伍子胥爭論對越國的態度,趁機進讒言詆毀伍子胥說:「伍員貌似忠厚,其實是個殘忍的人,他連父兄都不顧及,又怎麼能顧及大王呢?大王先前想討伐齊國,伍員強行阻諫,後來取得勝利,他因此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備伍員,伍員一定會作亂。」吳王一開始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齊國。聽說伍子胥把兒子託付給齊國鮑氏,吳王大怒,說:「伍員果然欺騙我!」等他出使回來,吳王就派人送給他一把屬鏤寶劍,讓他自殺,然後任用伯主持國度。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一個走遠路的人必須輕裝上陣(3)

  三年過後,勾踐召見范蠡說:「吳王已經殺了伍子胥,阿諛奉承的人很多,可以進攻吳國了吧?」范蠡說:「還不可以。」

  到了第二年春天,吳王北上與諸侯在黃池會盟,吳國的精銳部隊都跟隨吳王北上,只剩下老弱殘兵和太子在都城留守。勾踐又詢問范蠡,范蠡說:「可以了。」於是勾踐派遣善戰的水兵兩千人、訓練有素的士兵四萬人、君王的衛兵六千人、在職軍官一千人,討伐吳國,殺了吳國太子。吳國向吳王告急,吳王正跟諸侯在黃池會盟,害怕天下諸侯知道這一消息,就加以保密。吳王在黃池會盟完畢後,派人用厚禮向越國求和。越王估計自己也沒有能力消滅吳國,就跟吳國講和了。

  這以後的第四年,越國再次討伐吳國,把吳軍圍困了三年,吳軍徹底失敗。吳王被困在姑蘇山,派公孫雄赤裸上身,用膝蓋跪地前往,向越王求和說:「孤弱之臣夫差冒昧地傾吐肺腑之言,曾經在會稽山得罪了君王,夫差不敢違背天命,得以跟君王講和然後返歸。如今君王像當年在會稽山一樣,赦免了孤臣的罪。」勾踐心中不忍,想答應他,范蠡說:「會稽山那件事,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沒有接受。如今上天把吳國賜給越國,越國怎能違背天意呢?況且君王早起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為了吳國嗎?謀划了二十二年,一旦放棄它,可以嗎?再說上天給予而不接受,一定反而會受到上天的懲罰。『砍伐樹木做斧柄,斧柄的模樣就在旁邊』,君王忘記會稽山的厄運了嗎?」勾踐說:「我想聽從你的話,卻又不忍心這樣對待他的使臣。」范蠡於是擊鼓進軍,說:「越王已經把政事託付給辦事人員了,吳國的使臣趕快離開,否則就要得罪你了。」吳國的使者哭著離去。勾踐很可憐他,於是派人對吳王說:「我把你安置在甬東,做一個百戶人家的君王。」吳王辭謝說:「我老了,不能侍奉君王!」於是自殺。

  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靠著「絕嗜禁慾」,打敗吳國奪回了自己的江山。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人的與生俱來的慾望,在某些特定的環境里是完全可以被克制的。而且,也唯有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不使其泛濫的人,才有可能最後獲得成功,實現自己追求的「志」。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常念「八字真言」就能不犯錯誤(1)

  常念「八字真言」就能不犯錯誤

  一個人要想不犯錯誤,就要抑制邪念、消除壞心。「抑非損惡,所以禳過」,便是避禍的八字真言。禳,就是當錯誤正接近自己時,用一雙無形的手輕輕地推它、排斥它,讓它自行離開。在這一點上,孔子被圍於陳、蔡,然後安然脫身,是最好的註解。

  孔子移居蔡國後的第三年,吳國討伐陳國。楚國前往救援陳國,軍隊駐紮在城父,聽說孔子住在陳、蔡之間,就派人去聘請孔子。孔子準備前去答謝,陳、蔡兩國的大夫謀劃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譏諷的都能切中諸侯的弊端,如今久居陳、蔡之間,大夫們的所作所為都不合孔子的意願。楚國是個大國,前來聘請孔子,如果孔子受到楚國的重用,那麼陳蔡兩國掌權的大夫就危險了。」於是一起派遣服勞役的徒眾把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因此無法前行,糧食斷絕,隨從的弟子生病、個個無精打采,孔子卻仍然不停地給他們講學誦詩、彈琴唱歌。子路面帶怒色來見孔子,問:「君子也有窘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面對窘困仍能堅守節操,小人遇到窘困就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子貢氣得臉色都變了,孔子說:「賜啊,你認為我是博學多識的人嗎?」子貢說:「是的。難道不是嗎?」孔子說:「不是的。我只用一種基本原則來貫穿所有的知識。」

  孔子知道弟子們心中惱怒,就召來子路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在曠野中徘徊』。難道我的學說不對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境地呢?」子路說:「想必是我們的仁德不夠吧?所以別人不相信我們。想必是我們的智謀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放我們走。」孔子說:「有這樣的道理嗎?仲由,有仁德的人心定受人信任,哪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呢?有智謀的人必定能暢行無阻,怎麼會有比干剖心呢?」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常念「八字真言」就能不犯錯誤(2)

  子路出來,子貢進去見孔子。孔子說:「賜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在曠野中徘徊』。難道我的學說不對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境地呢?」子貢說:「因為先生的學說太博大了,所以天下諸侯沒有哪個能容納的。先生何不稍微降低要求遷就一點世俗呢?」孔子說:「賜啊,好的農夫雖然善於播種莊稼,但卻不能保證一定有收穫,能工巧匠製造出來的器具也未必使所有人都稱心。君子能夠研究並提出自己的學說,能用一定的方法規範社會,按照一定的秩序管理國家,但不一定能被社會容納。如今你不勤修自己的學說,卻想降低標準,遷就別人以求別人容納。賜啊,你的志向不遠大啊!」

  子貢出來,顏回進去見孔子,孔子說:「回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在曠野中徘徊』。難道我的學說不對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境地呢?」顏回說:「先生的學說極其博大,所以天下諸侯都不能容納。儘管如此,先生還是堅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容納又有什麼關係呢?正因為不被流俗所容納,所以才顯示出不苟且、不遷就的君子風範。不能研修和完善我們的學說,這才是我們的恥辱。博大精深的學說已經非常完備卻不被採用,這是國家統治者的恥辱。不被容納又有什麼關係呢?不被容納更能顯示出不隨流俗的君子風範!」孔子高興地笑道:「是這樣啊,顏家的孩子!要是你有很多財產,我願意做你的管家。」

  於是,孔子派子貢前往楚國。直到楚昭王派軍隊迎接,孔子一行人才得以脫身。

  孔子困於陳、蔡時與弟子們的這一番經典對話,看起來似乎就事論事,但實際上卻是在教育弟子們如何「抑非損惡」、善於禳過。面對困窘,還能泰然處之,是因為聖人胸有成竹啊!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常不懷疑別人,也不讓別人懷疑(1)

  不懷疑別人,也不讓別人懷疑

  瓜田李下,避嫌遠疑,這樣就不會造成不必要的失誤,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在處理不必要的事情上。為人處世,應該避免被人猜疑,而又不懷疑別人——只有行為光明磊落,才不會被人猜疑;只有心地寬厚坦蕩,才不會隨意懷疑別人,這樣,事業才可能獲得成功。漢高祖時,兩位大臣的結局最能說明這一點。

  相國蕭何,是沛縣豐邑人。高祖為平民時,蕭何多次憑藉自己的職權保護高祖;高祖做了亭長後,蕭何也經常幫助他。高祖以吏的身份去咸陽服差事,縣吏都資助他三百錢,惟獨蕭何資助五百錢;高祖起事,蕭何督辦事務。項王和諸侯在咸陽大肆燒殺劫掠一番,然後離去。沛公到了咸陽,各位將領都爭相跑到儲藏金帛財物的府庫去瓜分錢財,惟獨蕭何先進秦宮收取律令圖書。沛公被封為漢王,以蕭何為丞相。漢王之所以能夠詳盡地了解天下各地的要塞,戶口的多少,財力物力的強弱分布,百姓的疾苦,是因為蕭何得到了秦朝全部的文書圖冊和檔案資料;蕭何還向漢王推薦了韓信,漢王拜韓信為大將軍……

  儘管勞苦功高,蕭何在與劉邦相處的過程中,仍然堅持「避嫌遠疑」。漢王和西楚霸王項羽,在河南滎陽附近交戰,漢王幾次派遣使者回長安去慰問丞相蕭何。有個叫鮑生的向蕭何建議說:「漢王目前在前方作戰,冒著風險,但是不斷派人來慰問你,這是有原因的,真令人費解啊!為你自己打算,不如趕快派遣你的兄弟兒孫能夠服役的,一齊到前方去參加軍隊作戰,這樣,漢王便不會懷疑你。」蕭何就這樣去做了,劉邦果然大為喜悅。

  此後過了八年,陳在河北叛變,那時劉邦已做了皇帝,親自率領軍隊往邯鄲征討作戰,戰事尚未結束,淮陰侯韓信暗中想在關中謀反叛變,呂后用蕭何的計策,誘殺了韓信。皇帝知道這個消息後,派人回到長安來,升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食邑,且專派一都尉率五百士卒為蕭相國擔任警衛。很多人都來慶賀,唯有一個在長安城東種瓜的召平,反而前來相吊。召平對蕭何說:「你的災禍從現在就要開始了!皇帝親自率大軍在前線作戰,非常辛苦,你留在後方,不用擔心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皇上如此讓你陞官又加封食邑,並且還特別為你派衛士守崗,這是由於淮陰侯的事剛剛處理完,恐怕你也不是真心臣服他啊!派這些警衛來保護你,並不是真的寵愛你,我勸你最好把皇帝封給你的五千戶食邑推辭掉,並且把家中的財富一起貢獻出來作戰。」蕭何認為他所說的都很有道理,便照著去做,皇帝果然因此而更高興了。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常不懷疑別人,也不讓別人懷疑(2)

  又過了一年,九江王英布叛變,高帝親自率兵東下討伐,幾次都派人問蕭相現在在做什麼。這時蕭何因皇帝在前方作戰,就在後方儘力撫恤百姓,並且捐獻大批財物,補助軍需,和上年陳造反時一樣。有人告訴他說:「你離滅族的時間不久了,你已官至相國,就是有什麼天大的功勞,又能升到哪裡去呢?可是你初到關中,很得民心,至今已十年了,人民都敬仰你,信任你,平常的聲譽又很好,皇帝所以不停地派人詢問你的情況,是怕你在關中有別的意圖,所以你現在為什麼不多置土地,亂欠賬,故意做些不名譽的事來污損自己的名聲?這樣皇帝才會放心的。」

  蕭何又依這些話去做,皇帝真的非常高興。

  劉邦生性猜忌,他的功臣多半都沒有好結果,只有蕭何三次能接受別人的建議,努力不讓他懷疑,所以才能化險為夷。但同為劉邦的重臣,韓信就沒有這麼幸運。

  公元前203年(漢高帝四年)11月,韓信擁兵數十萬,斬龍且,殺齊王田廣,平定了齊國。當時,楚漢相爭進入了最艱苦的階段,像下棋一樣,韓信成了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韓信背漢降楚則漢亡,助漢攻楚則楚滅,自立則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韓信攻破了項羽所設立的齊國之後,聽從了別人的勸告,擁兵自重,派使者去見劉邦,要劉邦封他為齊地的假王。劉邦一聽,勃然大怒,心想自己這裡形勢吃緊,韓信不但不率兵解救,反而利用這個機會進行要挾,想做齊王,劉邦當時就想大罵韓信的使者,劉邦的謀臣張良私下裡對劉邦說:「這時候可不能訓斥韓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韓信。現在韓信幫助您,則楚王就會滅亡;如果韓信背叛了您,去幫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險了。韓信派人來,無非是想試探一下您的態度,您不如乾脆封他為齊王,讓他守住齊地,至於其他的事,等滅了楚國再說。」劉邦聽了張良的話,回頭對韓信的使者說:「大丈夫要當就當真王,何必當個假王!」於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劉邦派張良攜帶印信,到齊地去封韓信為齊王。

  項羽失敗後,其部將鍾離昧、季布只得四處逃亡。劉邦稱帝,立即詔令全國通緝,懸賞捉拿。舉國搜捕,鍾離昧走投無路,因與韓信同鄉,一直友善,便往投韓信。韓信顧念舊情,就收留了他,將他藏在楚王府中。後來,此事不知被誰密報了劉邦,劉邦聞後大驚。他一直在提防韓信,恐其為亂,現韓信又收留鍾離昧,是否有反心?於是,他頒下詔書,命韓信把鍾離昧送入都城。韓信接到詔書,不忍將鍾離昧獻出,託言鍾離昧並未在此,請使者回報了劉邦。劉邦接到回報,內心仍存疑惑,於是派人暗中探察。韓信初到他的封地時,常帶著兵馬出入,車馬喧囂,聲勢顯赫。來人看到這些,密報了劉邦,說韓信兵馬甚多,恐有反意。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常不懷疑別人,也不讓別人懷疑(3)

  劉邦立即召集眾將領,商討對付韓信的辦法。眾人都主張討伐,向劉邦進言道:「韓信造反,請陛下發兵征討。」劉邦聽後,沒有講話。後來陳平來見,劉邦便向他請教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陳平對韓信是否確有反意,還在懷疑,但對劉邦所問,又不能不答,就說:「諸將態度如何?」劉邦說:「都勸我發兵征討。」陳平說:「陛下怎知韓信要造反?」劉邦說:「有人密書奏報。」陳平接著問道:「除上書人外,還有沒有人知道韓信要反?」劉邦道:「尚無人知道。」陳平又問:「韓信可知道有人上書?」劉邦又說不知。陳平問:「陛下現有士卒,能否勝過韓信的楚兵?」劉邦搖首道:「不能。」陳平又說:「陛下用兵之將,有誰能比得上韓信?」劉邦連說沒有。陳平聽後,說道:「今兵不如楚精,將又不如韓信,如發兵征討,促成戰事,恐怕韓信不反也要反了。」劉邦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說:「這該怎麼辦呢?」陳平沉思片刻,說:「臣有一計,請陛下考慮。古代天子巡狩,必定大會諸侯。我聽說南方有雲夢澤,是遊覽的勝地。陛下偽稱出遊雲夢,遍召諸侯,會集陳地。陳與楚西境相接。楚王韓信聞陛下無事出遊,一定前來拜見,乘他拜見之時,伏下甲兵將他拿下,這不是唾手可得嗎?」劉邦同意了他的計策,當即遣使四齣,說要出遊雲夢,召各諸侯會集陳地。

  韓信得命,當然要懷疑,他曾被劉邦兩次奪去了兵權,深知劉邦性格多疑,為此格外小心。這次劉邦突然遊覽雲夢,如果不去迎駕,就有失君臣之禮,如去迎駕,又恐出意外。屬將見他遲疑不決,有人進言道:「大王並無過失,不過就是收留了鍾離昧,違犯了君命,不如斬了鍾離昧,獻於陛下,陛下一定會十分高興,如此一來,您還怕什麼呢?」韓信覺得有理,便找到鍾離昧,話中露出了為難的意思。鍾離昧說:「漢所以不敢攻楚,是恐我與你聯合造反,同心抗漢。如果把我擒獻給劉邦,那麼,我昧今日死,明日你就必亡。」說完後,見韓信毫無反應,便起座罵韓道:「你不是個成大事的君子,我不該往投你處!」說完,拔劍自刎而死。韓信見鍾離昧已死,便命人割下他的頭,前往陳地面謁劉邦。

  劉邦派出使臣,不等回報,便從洛陽起身直達陳地。韓信在陳已等候了數日,見劉邦到來,當即呈上鍾離昧的首級。忽聽劉邦厲聲說道:「給我拿下韓信!」話音剛落,從車隊中湧出許多武士,將韓信反綁起來。韓信並不驚訝,說:「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道:「有人告你謀反,所以擒你。」說著,令將韓信放置後車,也不再游什麼雲夢,並傳令諸侯,不必來會,當即返回洛陽去了。劉邦返回洛陽,因思韓信功多過少,且說他謀反,也缺少實據,便把他從獄中放出,由楚王降為淮陰侯。

  第三章 絕嗜禁慾人無欲則剛 常不懷疑別人,也不讓別人懷疑(4)

  韓信這個時候才明白,漢王害怕和嫉妒自己的才能,於是常常借口生病不朝見,從此日夜怨恨,經常在家悶悶不樂,恥於跟周勃、灌嬰一輩人處在同等地位。韓信曾經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跪拜迎送,口稱臣子,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的寒舍!」韓信出門時,笑著說:「我這一生,竟然和樊噲等人為伍!」

  陳被任命為巨鹿郡守,向淮陰侯辭行。淮陰侯拉著他的手,讓左右的人迴避,同他在院子散步,仰天嘆息說:「可以跟你說話嗎?我有話想跟你說。」陳說道:「一切聽將軍的吩咐。」淮陰侯說:「你的所治之地,是天下精兵聚集之處;而你又是陛下親信寵愛的臣子。如果有人說你反叛,陛下必定不相信;再有人來告你造反,陛下就會開始懷疑;第三次來人告你造反,陛下必定會大怒而自己帶兵討伐。到時我替你從內起兵呼應,天下就可以圖謀了。」陳一向了解韓信的才能,很相信他,說:「恭領教誨!」漢十年,陳果真反叛。皇上親自帶兵前往討伐。韓信有病,沒有隨從出征。他暗中派人到陳的住所說:「只管發兵,我會在這裡幫助你。」韓信就跟家臣們謀劃,乘黑夜假傳詔令,赦免各官府里的囚徒和奴隸,想要領著這批人去襲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妥當以後,等待陳回報。有一個韓信的家臣得罪過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想殺死他。家臣的弟弟就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呂后想召見韓信,怕韓信的黨羽不肯就範,就跟蕭相國商議,讓人假稱是從皇上處來,說陳已經被捉住殺了,列侯、群臣都要去稱賀。蕭相國欺騙韓信說:「你儘管有病,也得勉強進宮稱賀。」這樣,韓信一進宮,便在長樂宮的鐘室中被殺了。韓信被斬前說:「我後悔沒有採納蒯通的計策,竟被婦人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韓信一家及三族都被誅殺。

  第四章 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篇首

  第四章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

  《求人之志章第三》

  【解讀】

  廣泛學習,懇切求教,就可以增廣知識;行為高潔,出言謹慎,就可以提高修養;恭敬節儉,謙虛克制,就能遠離災患;計謀深廣,識見高遠,就能隨機應變,無有窮盡。

  【博弈之道】

  博弈雙方誰都想做到能夠「深計遠慮」,但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素書》告訴我們要想做到「深計遠慮」,就必須「博學切問」、「高行微言」、「恭儉謙約」。舜曾經告誡禹說:「你只要不自以為是,天下就沒有人能和你爭賢能;你只要不自我誇耀,天下就沒有人能和你爭功勞。」有成為德才超人的聖人賢人的天賦,卻不能通過勤學多問來增長自己的見識,而最終不能成為聖賢,就是因為他在學問上沒有盡心儘力的緣故。品行要高尚而不鄙陋,言辭要委婉而不鋒芒畢露。只有具備恭謹、儉樸、謙遜的品德,才能保持操守。只有周密計劃、長遠考慮,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周全。

  第四章 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人不學習,再聰明也不會有智慧(1)

  人不學習,再聰明也不會有智慧

  地不耕種,再肥沃也長不出果實;人不學習,再聰明也不會有智慧。只有廣泛涉獵、勤於求教,才能長見識。《論語》中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孔子在總結自己的學習經歷後的經驗之談。千百年來,能領略孔子話中三味的人很多,其中包括苦學而最終有成的蘇秦。

  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曾經往東到齊國求師,向鬼谷子先生學習縱橫之術,想以此出人頭地。可遊歷幾年後,卻四處碰壁,十分困窘地回家後,又受到兄長、弟弟、嫂子、妹妹、妻妾的笑話。蘇秦十分慚愧,這才覺得自己的學問還差得太遠,於是閉門不出,找出《六韜》、《陰符》等兵書,足不出戶,埋頭攻讀。「頭懸樑」、「錐刺股」地讀了一年書後,蘇秦記熟了各國的地形、政治情況和軍事力量,研究了各諸侯的心理狀態,然後於公元前334年開始遊說六國。

  他最先遊說周顯王,周顯王身邊的人向來對蘇秦很了解,都看不起他,不信任他。蘇秦於是就向西至秦國。當時秦孝公已死,蘇秦對秦惠王說:「秦國是一個四面據有天險的國家,背靠華西,渭河繞境,東邊有函谷關、黃河,西面有漢中,南面有巴蜀,北面有代郡和馬邑,這真是天府之國。憑藉秦國士兵和百姓的眾多,兵法的普及教化,就可以吞併天下,建立帝業。」秦惠王當時剛剛誅殺商鞅,對論辯之士很痛恨,所以不用蘇秦,說:「羽翼還未豐滿時,就不可以高飛;國家的大政方針還未清明,就不可以去兼并別的國家。」

  蘇秦於是向東到了趙國。當時趙肅侯任命他的弟弟為相,號為奉陽君。奉陽君不喜歡蘇秦。

  蘇秦離開趙國後又到了燕國,過了一年多才得以見到燕國國君。燕文侯聽了蘇秦的一番遊說後說:「你的話是對的,但是我們的國家很小,西邊被強大的趙國脅迫,南邊靠近齊國,齊國和趙國一樣都是強國。你如一定要以合縱之策來使燕國安定,我可以把國家託付給你。」於是出資給蘇秦配置車馬金帛,讓他去趙國。

  當時奉陽君已死,蘇秦就趁機對趙肅侯大加遊說。趙王說:「我年紀輕,繼位的時間短,不曾聽說過關於國家社稷的長遠計劃。現在你有志於保全天下,安定諸侯,我將恭敬地讓整個國家聽從你。」於是準備了一百輛裝飾豪華的車子、千鎰黃金、一百雙白璧、一千束錦繡,讓蘇秦去邀約各諸侯國。

  第四章 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人不學習,再聰明也不會有智慧(2)

  蘇秦激怒張儀,使他投奔秦國,又勸說韓宣王說:「韓國有這麼強的實力,大王您又很賢明,卻去向西侍奉秦國,拱手稱臣,使國家蒙受羞辱,被天下人所笑,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了,所以希望大王您好好地加以考慮,大王您服侍秦國,秦國一定會索取宜陽、成皋。現在把這兩地給了它,明年它又會來要求割地。這時候給它吧,已無可給之地;不給吧,就會前功盡棄,而且還會帶來禍患。況且大王您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貪求無限,以有限之地去迎合無限的貪求,這就是所謂的買來怨仇,結下禍患,未經戰爭而國土已被削奪了。我聽俗諺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現在向西拱手向秦稱臣,與做『牛後』有什麼區別呢?以大王您的賢明,又擁有強大的韓國軍隊,卻博得了『牛後』之名,我私下裡都替大王感到害羞。」

  韓王聽了勃然變色,揮動手臂,圓睜雙目,手按著劍,仰天嘆息說:「我雖然不肖,但一定不會去服侍秦國。現在你以趙王的教導來啟示,我願意恭敬地讓我的國家聽從你。」

  蘇秦又去向魏襄王遊說。魏王說:「我這個人不成大器,不曾聽到過明白的教導,現在你用趙王的詔令前來昭示,我恭敬地讓我的國家聽從你。」

  蘇秦又向東去向齊宣王遊說。齊王說:「我這個人不聰敏,齊國地處偏遠,面臨大海,是個交通不便的國家,不曾聽到過有關的點滴教誨,現在你以趙王的詔令來號召我們,我恭敬地讓我的國家聽從你。」

  蘇秦往西南去向楚威王遊說。楚王說:「我的國家西面與秦國接壤,秦國有侵佔巴蜀、吞併漢中的野心。秦國,是像虎狼一樣兇狠的國家,不可與它結盟。而韓國、魏國迫於秦國的威脅,也不可與它們深加謀劃,因為怕有反逆之人到了秦國,謀劃之事還未發動而國家已面臨危機了。我自己預料,楚國與秦國相抗,沒有勝算;在內與群臣相謀,也不一定靠得住。因此我睡不安,吃不香,心旌搖晃,無所著落。現在你想合天下為一,收攏諸侯,保存危亡的國家,我謹以整個國家聽從你。」

  於是六國合縱結盟並同心合力,蘇秦擔任了合縱盟約的盟長,同時成為六國的宰相。

  蘇秦北上回報趙王,經過洛陽,隨行有大量的車騎輜重,諸侯各國派了很多使者送行,人們都懷疑是王者出行。周顯王聽說後很害怕,命人清掃道路,並派人到郊外犒勞。蘇秦的兄弟、妻子、嫂子都斜著眼不敢仰視,俯伏在地上侍侯他飲食。蘇秦笑著對他的嫂嫂說:「為何以前那麼倨傲而現在這麼恭敬?」他的嫂嫂匍匐在地,把臉貼在地上,謝罪說:「因為看到小叔子你現在地位高、財富多。」蘇秦喟嘆道:「同樣是一個人,富貴了親戚敬畏他,貧賤了親戚就輕視他。假如當初我在洛陽城邊有二頃田,我怎麼能像現在這樣佩掛六國的相印呢?」於是拿出千金分賞給他的親戚和朋友。

  起初,蘇秦到燕國時,向人借了一百錢作路費,等到他富貴了,便以一百金償還。蘇秦報答了所有曾經對他有恩的人。跟從他的人中有一個人卻獨獨未獲報答,於是就前去跟蘇秦說,蘇秦回答道:「我沒有忘記你。你與我一起到燕國,在易水邊你多次要離開我。當時我正困窘,所以深深地怨恨你,把你放在最後,不過你現在可以得賞賜了。」

  第四章 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人不學習,再聰明也不會有智慧(3)

  蘇秦讓六國合縱結盟後,回到趙國,趙肅侯封他為武安君。蘇秦把合縱的盟約書投送給秦國,秦國因此有十五年不敢窺視函谷關外的國家。

  後來秦國與齊國和魏國一起攻打趙國,想藉此毀壞合縱盟約。齊國和魏國攻打趙國,趙王便責備蘇秦。蘇秦很害怕,請求出使燕國,一定要報復齊國。蘇秦離開趙國以後,合縱的盟約就瓦解了。

  秦惠王把他的女兒嫁給燕國的太子。這一年,燕文侯死,太子即位,這就是燕易王。燕易王初即位時,齊宣王趁燕國國喪攻打燕國,佔領了十座城池。燕易王對蘇秦說:「過去你到燕國,先王資助你見趙王,才使六國合縱結盟。現在齊國先攻打趙國,再攻燕國,因為你的緣故而使我們被天下人譏笑,你能為燕國收回被侵佔的土地嗎?」蘇秦十分慚愧,說:「請讓我替大王您去奪回來。」

  蘇秦見到齊王,拜了兩拜,低下頭向齊王表示慶賀,抬起頭又向齊王表示哀悼。齊王說:「慶賀之後為什麼這麼快就表示哀悼呢?」蘇秦說:「我聽說飢餓的人所以不吃鳥喙這種東西,是因為知道它雖可暫時充腹,但實際上與餓一樣可怕。現在燕國雖然弱小,但燕王是秦王的小女婿。大王您以佔領它十座城池為利,卻與強大的秦國長期結下了仇怨。現在如果讓弱小的燕國為領頭雁衝鋒陷陣,而強大的秦國躲在它的後面,以此招集天下的精兵,這與飢餓的人吃鳥喙是一樣的。」齊王變了臉色,憂愁地說:「這怎麼辦呢?」蘇秦說:「我聽說古代善於處理事情的人,能把禍轉為福,把失敗轉為成功。大王您如果確實能聽從我的計策的話,就把這十座城池歸還給燕國。燕國無緣無故地得回了十座城池,必然很高興;秦王知道了因為自己的緣故而使齊國把十座城池歸還燕國,也一定會很高興。這就是所謂的放棄仇恨而得到像磐石一般牢固的友誼。這樣,燕國、秦國都服侍齊國,那麼大王您號令天下,沒有人敢不聽。大王您以虛假的言辭依附秦國,憑著十座城池取得天下,這是霸王的功業。」齊王說:「很對。」於是把十座城池歸還了燕國。

  有人詆毀蘇秦說:「這是個左右搖擺、賣國、反覆無常的人,他將會作亂。」蘇秦害怕獲罪,回到了燕國,而燕王不再給他封官。蘇秦見到燕王,說:「我是東周的賤人,並沒有絲毫功勞,大王您卻親自在廟堂上給我以禮遇。我為大王退了齊國軍隊而且得到了十座城池,應該是對我更加親近。現在我回來了,而大王您不給我封官,一定有人在您面前中傷我,說我不講信義。我不講信義,是大王您的福氣。我聽說忠和信是為了自己;積極進取,是為了別人。況且我勸說齊王,也不曾欺騙他。我在東周拋棄了老母親,本來就是要放棄為自己打算而為別人求取。假如現在有人像曾參一樣孝順,像伯夷一樣廉潔,像尾生一樣守信,有這樣的三個人一起來服侍大王,您覺得怎麼樣?」燕王說:「這樣就心滿意足了。」蘇秦說:「像曾參一樣孝,按理是不會離開他的親人在外面住一個晚上的,大王您又怎麼能讓他步行千里前來服侍弱小的燕國處於危難中的大王呢?

  第四章 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人不學習,再聰明也不會有智慧(4)

  像伯夷一樣廉潔,堅持不做孤竹君的繼承人,不肯做周武王的臣子,不願接受封侯而餓死在首陽山下。這樣廉潔的人,大王您又怎麼能讓他步行千里而到齊國去為別人爭取利益呢?像尾生一樣守信,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相會,而女子沒有來,洪水淹到了他,他也不離開,結果抱著橋柱而死。這樣守信的人,大王您又怎麼能讓他步行千里地去退齊國的強兵呢?我可以說是因為忠誠和守信才得罪在上位的人的。」燕王說:「你不忠誠,也不守信,難道有人因為忠誠守信而得罪人的嗎?」蘇秦說:「不對。我聽說有人遠出做官而他的妻子與人私通,這個做官的人將要回家,與他妻子私通的人很擔憂。他的妻子說:『不用擔心,我已經準備好了毒酒等他。』過了三天,他果然回家了,他的妻子讓他的妾把毒酒捧給他。他的妾想說酒裡面有毒,但怕這樣一來女主人就會趕她走;想要不說,又怕毒死了男主人。於是她假裝跌倒,把酒灑在了地上。男主人大怒,打了她五十鞭。所以這位妾一跌倒灑了酒,既保全了男主人,又保全了女主人,可她卻不能避免被鞭打,這怎麼能說忠誠守信沒有罪呢?我的過失,不幸與此相似!」燕王被他說動,於是吩咐道:「你仍然做你原來的官。」並更加厚待他。

  燕王的母親與蘇秦私通,燕王知道了這件事,卻更加厚待蘇秦。蘇秦害怕被殺,就對燕王說:「我住在燕國不能加重燕國的地位,住在齊國則一定能使燕國的地位加重。」燕王說:「一切按你想做的去做。」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國而跑到齊國,齊宣王任他為客卿。

  齊宣王死,王即位,蘇秦勸說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順,高築宮室、擴大苑囿以表明自己志得意滿,他想藉此以破壞齊國而有利於燕國。蘇秦被刺,刺客沒有被捉到,蘇秦將死時,對齊王說:「我就要死了,把我車裂以後示眾,說『蘇秦為了燕國在齊國作亂』,這樣刺殺我的人一定能抓到。」於是齊王就按蘇秦的話去做,果然找到了刺殺蘇秦的人,為蘇秦報了仇。

  第四章 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想成功,一定要有完美的計謀(1)

  想成功,一定要有完美的計謀

  有一次,孝成王、臨武君、荀子等在一起討論用兵取勝的關鍵。孝成王說:「我請問用兵的要術。」臨武君說:「上得到天時、下得到地利,中間觀察敵方的變動,在顧及到這三者之後發動戰事,就是用兵的要術。」荀子說:「不對,為臣聽說,弓箭調和得不好,后羿就不能把微小的目標射中;馬匹調合得不好,造父就不能把車趕遠;士民如果不能親密地歸順,即使湯王和武王也不能取得勝利。所以,善於順撫人民的人,才是善於用兵的人。也就是說,用兵的要術,只在於撫順人民。」

  歷史上自以為善於「深計遠慮」的人太多了,但其中有幾個可以和荀子相提並論呢?所以他們的計謀未必都稱得上是完美的計謀,就算是歷史上著名的管仲、商鞅也是如此。

  管仲的計謀可以使齊桓公多次會盟諸侯,卻不能行仁義之道。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管仲年少時常與鮑叔牙往來,因為家貧,常常騙取鮑叔牙的財物。鮑叔牙知道管仲很有才能,一直好好待他,不提這些事。後來鮑叔牙跟隨齊國的公子小白,而管仲跟隨了公子糾。等到小白立為齊桓公殺了公子糾時,管仲也被囚禁起來。鮑叔牙於是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重用管仲,讓他執掌齊國之政。後來,齊桓公之稱霸,九次會合天下諸侯,匡扶天下正道,都是用了管仲之謀。

  管仲擔任齊國宰相、執掌齊國之政後,因為看到齊國佔地狹小,又靠近海邊,便重視通商,積累財富,使國家富裕,軍隊強大,並順從百姓的好惡意願。所以他說:「只有倉庫里的糧食堆滿了,老百姓才會重視禮節,只有老百姓豐衣足食了,他們才會知榮辱。在上位的人遵守禮度,親屬內部才會團結。不講禮義廉恥,國家必然滅亡。上面發下的政令好比是流水的源頭一樣,一定要使它順乎民心。」

  管仲執政時,善於把壞事變為好事,把失敗轉化為成功。注意處理事情的輕重緩急,謹慎地權衡事情的利弊得失。桓公本來因為蔡姬之事發怒,要南下襲擊蔡國,管仲卻勸桓公討伐楚國,譴責楚國不向周室朝貢包茅。桓公實際上是想往北征討山戎,而管仲卻藉此勸燕國修改召公時的國政。在柯地會盟時,齊桓公想背棄跟曹沫簽訂之約,管仲卻勸齊桓公守信,使天下諸侯歸心於齊。所以說:「知道了給予就是取得,是為政的法寶。」

  第四章 深計遠慮具莫大之神通 想成功,一定要有完美的計謀(2)

  管仲富比國君,但齊國人不認為他奢侈。管仲死後,齊國仍然遵循管仲立下的政令,使齊國強於諸侯,一百多年後,齊國又出了個晏子。

  晏子名嬰,字仲,是萊地夷維人。他曾輔助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因為奉行節儉,注重身體力行而受齊國人尊敬。晏嬰擔任齊國宰相後,每次吃飯不吃兩道肉食,他的妻妾不穿貴重的錦帛。他在朝廷時,一旦國君和他說話,就正言以對;國君不與他說話時,就肅立在那裡。國家有道,他就順從國君的命令;國家無道的時候,他就權衡國君的命令行事。正因為他這樣做,使齊國在靈公、庄公、景公時在諸侯國家名望很高。

  越石父有才能,但正被拘役中。晏子外出時,在道中碰上了越石父,便用自己所乘馬車的左邊的馬把他贖了出來,並一道乘車回家。回家後,晏子沒有向越石父打招呼,便進了內室。過了很長時間,晏子仍未出來,越石便請求離去。晏子感到很驚訝,整理好衣帽向越石父道歉說:「晏嬰缺乏仁德,但我把你從厄難中解救出來,你為何那麼快就要離開我呢?」越石父說:「話不能這樣說。我聽說君子可以在不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受委屈,而在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就必須能伸展自己的意志。剛才我在被拘役時,因為他們並不了解我,而你既然因了解我而把我贖了出來,就可以稱為知己。既然已是知己而又待我無禮,那我還不如仍被人拘役得好。」晏子於是把他請入內室,作為上賓看待。晏子擔任齊國宰相時,有一次出門,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看他丈夫的樣子。她的丈夫因為做宰相的車夫,車上面罩著大蓋,駕著駟馬,意氣風發,感覺很滿足。車夫回家後,他的妻子請求離開他。車夫問是什麼緣故,他的妻子回答說:「晏子身高不足六尺,卻擔任了齊國的宰相,名揚諸侯。今天我看他出去時,思慮深沉,常常顯出很謙虛的樣子。而你身高八尺,只不過是人家的車夫,思想上卻已以此為足,我就是因此請求離開你的。」她丈夫自此後就開始收斂自己。晏子感覺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車夫如實告訴了他,晏子就推薦車夫當了大夫。

  第五章 先揆後度居不敗之地 篇首

  第五章先揆後度居不敗之地

  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務;癉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

  《求人之志章第三》

  【解讀】

  親人仁愛,朋友正直,就可以防止你犯錯誤;親近寬厚之人,恭敬有德之士,這是接引後人的方法;重用有才能的人,就容易取得成功;憎恨邪惡之人,遠離讒佞之輩,就可以制止禍亂;推究歷史,驗於當今,心中就不會有疑惑;料事於先,思量於後,就可以應對突發之事。

  【博弈之道】

  《論語》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那種聽到對自己讚譽的言辭就高興的人,是不可能有正直品格的。只有親近仁義之士,結交正直之人,才可以在逆境中得到幫助。用人成事的要領,在於身邊多益友,使人人能盡其才;為了避免混亂,保證事業成功,必須分辨清損友,遠離邪惡,排斥讒言。

  第五章 先揆後度居不敗之地 知人善用是創業的關鍵(1)

  知人善用是創業的關鍵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總能在處於劣勢的狀態下取勝,除了他本身能征善戰、足智多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善於用人。因為蒙古生產技術落後,每戰之後,成吉思汗都會把俘虜的工匠組織成一個特殊的工匠軍種,戰時修理兵器,閑時生產兵器。這樣一來,蒙古的武器就始終處於先進狀態,不僅有拋石機、連發弩、「火焰噴射器」,還用從漢人那裡學來的火藥技術,改進了火器,建造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炮,並在後來的攻城戰中,把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技術傳到了歐洲。

  「因材施教」也罷,「任材使能」也罷,說到底,都是要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在一個巨大的事業中,只有讓每一個人都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努力,才有可能環環相扣,贏得最後的成功。

  劉邦也是一位比較知人善用的帝王。在滅秦和楚漢戰爭中,知人善用就是他取勝的法寶,而稱帝後,知人善用則是他創建帝業的關鍵。

  稱帝後不久,劉邦在洛陽南宮大設酒席,宴請群臣時,問大臣們:「列侯和各位將軍不要欺騙我,請如實相告,我為什麼能夠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打敗項羽?而項羽又為什麼會在敵弱我強的情況下卻失去天下呢?」高起、王陵奏道:「陛下您仁厚而愛護別人,項羽傲慢而喜歡輕侮別人。陛下您派人攻佔城池要地,會把所攻打的城池分封給打仗勇敢的人,與天下人共享利益。而項羽是嫉妒賢能、獨享天下之利的人,誰作戰有功,反而會受到猜忌,不分給作戰勝利者土地。這些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啊。」劉邦聽後,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子房;要說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應糧響、確保軍隊運糧之道暢通,我比不上蕭何;要說統領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能夠發現他們並任用他們,才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只有一位精明能幹的謀士范增,卻還不能夠正確任用,這就是我打敗他的原因啊!」

  第五章 先揆後度居不敗之地 知人善用是創業的關鍵(2)

  劉邦用人不注重出身經歷,而是因才任用,凡是能為他的政治目標策划出力的,他都加以延用,例如張良是六國時舊貴族的後裔,蕭何、曹參原是政府下層官吏,而韓信、彭越、英布、樊噲、夏侯嬰等人都是平民出身。其中彭越曾經為「盜」,英布壯年時因犯法被秦政府處以黥刑、罰為徒隸,發配驪山修建皇陵,後不堪重負,帶領一幫兄弟逃亡到長江一帶,成為擾民的大盜。劉邦不計較他們出身卑微,大膽地加以提拔和重用,把一大批小人物推上政治舞台,使他們在反秦起義、楚漢戰爭和漢初平叛戰爭中發揮各自的作用。

  劉邦一向重視武將,但對待儒生的態度卻經歷了一個由鄙視到重視的過程。由於劉邦自幼出身農民家庭,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壯年後率領一支隊伍東征西戰,最後能取得反秦和楚漢戰爭的勝利,完全是靠武力奪取了天下。據此,他認為儒生們談古論今,對打天下無益,因而對儒生的作用不夠重視,甚至極為鄙視他們。漢朝初立,儒生陸賈在他面前言必稱《詩》、《書》,久而久之,劉邦聽得不耐煩,便破口大罵:「老子我在馬背上打天下,哪裡用得上《詩》、《書》!」陸賈不卑不亢,據理力爭:「在馬背上能夠得天下,但怎能在馬背上守天下?文武並用,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途徑啊!」陸賈的當面反駁雖然令劉邦感到有點尷尬,但他深知陸賈說得在理,最終還是接受了陸賈「文武並用」的觀點。他任用叔孫通帶領一百多名儒生制定朝儀。叔孫通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劉邦非常高興,立即封賞叔孫通為「太常」,任命那些參與修定朝儀的儒生弟子為「郎」。後來,劉邦因平定英布叛亂經過山東,還親自準備祭品,祭祀了孔子。

  唐太宗也是一位因知人善用而備受人們稱讚的帝王。在歷史上,唐太宗的政績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求賢納諫,這正是貞觀之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太宗在青年時代就以善於籠絡人才而著稱,當了皇帝後,他更是把網羅天下人才作為安定天下、治理國家的前提條件,因此,他把舉薦賢能作為宰相和大臣的首要職責。他曾對房玄齡和杜如晦說:「公為僕射,當廣求賢才,隨才授任,此宰相之職也。」

  對於那些舉薦人才不力的大臣,唐太宗則會嚴厲批評。封德彝任宰相時,曾較長時間沒有推薦人才,於是唐太宗對他說:「政安之本,惟在得人。天下的事紛繁,你應該替我分擔。你不向我推薦人才,我怎麼可能一一去發現呢?」封德彝答道:「臣怎麼敢不盡心去推薦呢?只是現在沒有出類拔萃的人才可以讓臣推薦。」聽了封德彝的話,唐太宗十分生氣,於是就批評封德彝:「以前賢明的君王使用人才都是取自當代,而不是向別的朝代借賢才,難道我們要等到傅說、呂尚那樣的人才出現才能施政嗎?何況哪個朝代沒有人才?不過是你沒有眼力,發現不了而已!」

  第五章 先揆後度居不敗之地 知人善用是創業的關鍵(3)

  唐太宗除了讓大臣舉薦人才外,自己也注意發現人才。公元629年,因天下大旱,唐太宗下詔求言,中郎將常何在奏章中提出二十多條建議,都很符合當時的情況,唐太宗十分高興,但也十分奇怪,心想常何是武將,如何能寫出這樣好的奏章呢?詳細詢問後方知是常何的門客馬周所寫,太宗便立即召見馬周。交談後,他對馬周十分賞識,於是留馬周在門下省供職,後馬周官至中書令。

  唐太宗任用賢才、惟才是舉,在他任用的賢才中,有出身寒門的馬周、戴青、杜正倫、張立素、劉洎、岑文本、崔仁師等,有來自敵方的屈突通、尉遲敬德、李世、秦叔寶、程知節等,有出身貴族的陳叔達等,也有選拔於怨仇的魏徵、王、韋挺等。所以歷史上說唐太宗「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志業則威盡其才」。由於唐太宗重視選拔賢才,知人善任,因此貞觀時期人才之盛,為歷朝所少見。唐太宗在位期間,共用宰相二十七人,絕大多數是當時的傑出人才,這為改善吏治、促進政治清明提供了保證。

  知人善用是創業的關鍵,這個主要是針對上位而言,下位如果被重用,就應該像蕭何、魏徵一樣,明白自己的職責和地位,而不要像馬超那樣狂傲。

  三國時,佔據西涼的馬超被曹操打敗了,走脫無路,便投奔了劉備。劉備對馬超非常賞識,拜他為平西將軍,封都亭侯。馬超見劉備對自己的待遇非常優厚,便目中無人,對誰都傲慢無理,和劉備談話也直呼其名。關羽見狀,十分生氣,請求劉備殺了他,可劉備堅決不肯。張飛於是對關羽說:「既然這樣,我們就該做個樣子給他看看,讓他知道什麼是禮法。」於是,第二天劉備給諸將開會的時候,關羽和張飛就親自拿著寶劍為劉備執勤。馬超果然一到會場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卻發現關羽張飛的座席上沒有人,東找西找,發現他們在執勤,頓時大驚。從此之後,馬超再見到劉備,就恭敬有加了。

  第五章 先揆後度居不敗之地 讒言惡行是禍亂的根由(1)

  讒言惡行是禍亂的根由

  「親君子,遠小人」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君子和小人總是站在對立面,水火不相容。「癉惡斥讒,所以正亂」,讒言惡行自古就是禍亂的根由,那些投機取巧、大奸似忠的小人也難得善終。在一點上,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戰國末期,李斯由楚入秦,起先在呂不韋府中作一個小官,後來升為長吏,用計助秦統一了六國,然後升為左丞相,全家顯貴。秦始皇出遊江南,死於沙丘(今屬河北平鄉縣),李斯與宦官趙高沆瀣一氣,偽造始皇詔書,殺了長子扶蘇,由次子胡亥繼位為二世。

  趙高因殺人太多,恐怕大臣們向二世稟明,竟說動了二世,不必面見群臣,一切奏章,由他整理後再呈皇上。不久,趙高得知李斯認為二世不面見群臣不合情理,就去找李斯說:「函谷關以東盜賊猖獗,皇上不在意這些關係國家安危的大事,反而急於應召人手去繼續建阿房宮,我想因此獻一點建議,但是權勢不夠,你為何不去晉見一下皇上?」李斯說:「是啊!我早就想說,但皇上不上朝,連晉見的機會都沒有,還談什麼建議!」趙高說:「只要你真心想進諫,等皇上有時間,我一定會告訴你。」

  趙高心懷險惡,專門找了皇帝正與妃子玩得高興的時候,對李斯說:「皇上現在有空,你可奏明了!」李斯不知是計,急趕來宮門請見。二世每次都只得停止遊樂,重整衣冠接見李斯,因此很生氣,對李斯說:「我平常空閑時,丞相你不相見;我私下玩耍時,你就一定要來請示公務,丞相是嫌我還小?輕視我嗎?」趙高利用這機會說:「皇上您不要這樣任性了,會發生危險的,我們在沙丘奪取帝位的計劃,丞相也有參加,現在您當了皇帝,他卻沒有增加什麼尊貴,看他之意,是要您賜他一片土地,並封他為王的。再說,您不問我,我也不敢說,丞相的大兒子李田,現任三川郡的長官,目前正在造反的陳勝,即為他鄰縣的人,所以楚國地方的盜賊經過三川,京城的官兵不肯出兵攻賊。我聽說三川長官和那些盜賊還有文書往來,只是目前尚未抓到證據,所以不敢報告,何況丞相在外面的實權,實在比您大得多!」二世聽信趙高的話,想拿問李斯,又怕沒有實際證據,便先派人追查三川郡長官與盜匪相勾結的情形。李斯這時晉見二世,根本沒機會,就上奏揭發趙高的短處。二世對他所言不信,反將此事告訴趙高。趙高從中再加挑撥,二世於是將李斯處死。

  明代文人洪應明在《菜根譚》一書中說:「為善不見其益,如草里東瓜,自應暗長;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多行不義必自斃,與李斯一樣自食其果的,還有清代的和。乾隆在世的時候,嘉慶帝對和的種種以權謀私、恃寵生驕的行為只能容忍。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去世,第二天,嘉慶帝即迫不及待地削掉了和的軍機大臣、九門提督職務,並讓其同黨福長安晝夜守值殯殿,不得擅自出入。初八日,嘉慶帝下令革除和及福長安的所有職務,將兩人逮捕入獄,並查抄其家產。十五日,嘉慶帝親自宣布和二十大罪狀。十八日,欽賜和白練一條,令其自盡。和面對白練,寫下了四句絕命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

  第五章 先揆後度居不敗之地 讒言惡行是禍亂的根由(2)

  類似李斯、和這樣的人在位時,位高權重,他們設計要陷害誰,很少有能逃脫的。但歷史上也有一些聰明人,能巧妙地擺脫小人。

  南北朝末年,陳靜帝臨朝親政,蜀公尉遲迥是一個醉心求利、貪圖功名的人。其時朝中另一大將韋孝寬正奉命南征,尉遲迥深怕他立功回朝,皇上對他會褒獎賞賜,而使自己失寵,就在暗中計劃如何剔除這根肉中刺、眼中釘。正好這時韋孝寬頻軍由山西入陝西回來,半途休息,軍隊在朝歌紮營,而且他患有宿疾,必須沿途求醫,否則即有生命之危。尉遲迥便利用這大好機會,一面派自己的心腹大都督賀某,帶著自己親筆所寫的慰問函件交予韋孝寬;一面派人在相州布置許多暗醫,等他路過求醫時,利用機會將他殺害。並且另外又派心腹韋藝利用其為韋孝寬宗侄的關係,前往迎接韋孝寬,找機會在對方入城時將他擒拿。

  韋孝寬英明勇敢,反應迅速,且智慧知識超人一等,為當時有名的大將軍。賀某攜尉遲迥的親筆致候信到朝歌時,韋孝寬即心頭犯疑,發覺情形有些不對勁,於是暗中叫所有人多加戒備,而且也不在相州找醫生看病。當他的宗侄韋藝前來迎接他時,韋孝寬問起有關尉遲迥的事情,韋藝吞吞吐吐,故意為尉遲迥掩飾,不肯說實話。韋孝寬便知道他必定有什麼難言之隱,心中的疑慮更深一層,非常生氣,欲將其斬殺處死,韋藝害怕,便將尉遲迥的種種陰謀說了出來。

  韋孝寬明白了這種情形之後,細細思量之下,知道自己所帶領的親騎沒有多少,且正處於尉遲迥的勢力範圍內,認為必須採取比較特殊的措施,選擇尉遲迥想不到的計策,才有安全走脫的希望。於是他立刻帶了宗侄韋藝和自己所屬士兵向西面繞道逃奔,每次經過一個驛站,就將那驛站所有的公用傳馬(即為準備接應公務用的馬)全部帶走,並且對那些驛站的負責官說:「蜀公尉遲迥馬上就要到了,趕快準備美酒佳肴恭候大駕吧!」

  尉遲迥得到消息,知道韋孝寬已經逃走,十分著急,立即派遣儀同大將軍梁子康率領數百位軍中好手,快馬加鞭地追捕韋孝寬。可梁子康每到一個驛站都要飽餐一頓才又起程,這樣自然耽誤了一些時刻,再加上酒足飯飽,銳氣大減,行動遲緩,何況追捕的途中,沒有一個驛站可以換馬,根本追不上了。韋孝寬於是憑自己的智謀脫離險境,回到西安去了。


推薦閱讀:

八百年滄桑看中國最長古橋-塗小奇的博客
【中國道教仙話】道教神仙
中國白領的「發財夢」該醒了
美麗的中國母親花【2】
周六薦書|馬戛爾尼使團畫家筆下的中國

TAG:中國 | 經典 |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