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風靡全國的「五子棋」,在中國竟然有這麼悠久的歷史!
五子棋作為一款老少皆宜的遊戲,曾經風靡全國大中小學,當時課堂內外,隨處可見那一張紙,畫一個棋盤,兩支鉛筆加一塊橡皮就開始下五子棋的學生們。筆者高中時,甚至還有專門賣棋盤本的,當時一冊好好的作業本,不出一個月就滿篇是格子以及鉛筆留下的「OOXX」印記了。
相信這樣的本子大家都不會陌生
不過,經常玩五子棋的你可能不知道,這項遊戲在中國有著很久遠的歷史,最遠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關於「五子棋」的起源,有傳說是在堯舜時期,一個關於舜如何發明五子棋最後屌絲逆襲的故事傳播非常廣。
上古時代,五帝之一舜帝在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舜的父親很快又娶了一個妻子,為舜找了個繼母。沒兩年,舜的繼母生了一個男孩,。也就是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
舜的繼母兩面三刀,她對舜非常不好,只溺愛自己生的象。舜的繼母一心奢望象能夠升官發財,她聽說丹朱王子喜好石子棋,就請老師來教象石子棋。可是象桀驁不馴,沒幾天就把老師給氣跑了。
舜則是個好學的孩子,他靠著老師教象石子棋的隻言片語,便自己學會了石子棋,並經常一個人擺弄石子棋。
有一天晚上,舜坐在床頭,看著窗外星光燦爛的夜空。此時天上最亮的5個星星連成一線。舜經常聽村中的老人說,五星連珠是吉祥的徵兆。
舜的臉上立刻露出了微笑,他轉身走到棋盤前,很隨意地在棋盤上拿起石子擺弄。舜左擺右擺,突然眼前一亮,頓時哈哈大笑起來說:「五星連珠連五子!」
舜的大笑和喊聲將弟弟象從睡夢中吵醒,舜把剛才見到的五星連珠及自己擺出的五子連珠告訴象。象搖了搖頭說:「哥哥你又沒學過石子棋,你怎麼會五子連珠呢?我不信!」
於是舜便邀請象跟他一起玩石子琪,宣布規則說一人執白石子一人執黑石子,看誰先用5個石子連成一條直線,誰就是勝者。沒一會兒,象就連揄三盤。
這一年,王子丹朱在京城大擺石子棋擂台,很多人不服氣與丹朱對弈,但一連好幾天都沒有人能勝過王子丹朱。
舜因為在本地玩石子棋玩得非常好,他被夥伴們推到了擂台上。舜與王子丹朱大戰了很久,仍是難分勝負,王子丹朱急得面紅耳赤,但他就是無法勝過舜。
舜見天色漸晚,他便建議王子丹朱說換個玩法,也就是開始玩五子連珠的遊戲。
丹朱以為很簡單,於是連下了三局都輸了,最後一局雖然摸出門道,但是下滿了棋格仍然未分勝負。
這下引起了王子丹朱的興趣,他當場宣布石子棋擂台賽結束。丹朱將舜接進王宮,讓舜陪他繼續玩起了石子連五的遊戲。
舜經常在王宮與丹朱下棋,他的聰明被堯帝相中,沒過幾年,堯帝就將女兒嫁給舜,他還將王位也傳給了舜。自從舜做了帝王,他便將石子連五的石頭棋推廣到了民間。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完全是民間傳說,並沒有實質上的記載,其實在「堯造圍棋」之前,民間就已經開始流行五子連珠的遊戲了。
還原古代孩子對弈場景的《童弈圖》
中國人講「琴棋書畫」,可見下棋這種需要智慧的遊戲,在古人日常生活中是極為喜愛的。而說到棋,我們所熟知的有圍棋、象棋。軍旗、跳棋等等......當然,還有五子棋。
有關早期五子棋的文史記載與圍棋多有重合,因為在古代,五子棋的棋具與圍棋是完全相同的。在上古的神話傳說中有「女媧造人,伏羲作棋」一說,《增山海經》中記載:「休輿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狀鶉卵。」
又《新唐書·李泌傳》中道,「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宋代,人們將棋盤上的線道謂之「秤」,線道間謂之「方」即「格」《博弈論》中道:「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務不過方之間,即指此棋也。」
李善注引三國魏邯鄲淳《藝經》中日:「棋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可見,五子棋頗有淵源。亦有傳說,五子棋最初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以後漸漸演變成圍棋並在炎黃子孫後代中遍及開來。
在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諸類競技棋種中,五子棋是頗為別緻的一種。這一源於古老中國的傳統棋藝,不似圍棋、象棋的拼殺鏖戰劍戟鏗鏘,不聞金鼓不見硝煙,不以爭地吃子論成敗,講究的是溫良恭謙外圓內方,但若無相當的城府與機智卻又難操勝券。其「守之以仁,行之以義,秩之以禮,明之以智」的棋理。
在古代,五子棋棋具雖然與圍棋相類同,但是下法卻是完全不同的。五子棋是「棋類遊戲,棋具與圍棋相同,兩人對局,輪流下子,先將五子連成一行者為勝」,有人將五子棋稱為「連五子」、「連珠」的,可能是源於《漢書》中的「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相傳,宋代有一個叫趙師秀的人與叫司馬光的人相約下五子棋,司馬光有急事未能赴約,使趙師秀坐立不安;由此,趙師秀留下了一首名詩《有約》: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由此可見,五子棋在我國古代社會中的影響廠泛,人們對它也是十分喜好的。
《宋史》中有記載「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捨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幾可以言棋矣」。這其中就闡述了五子棋的棋道與棋理。
宋《清商曲辭·讀曲歌·三十四》中說道:
「計約黃昏後,人斷猶未來。
聞歡開方局,已復將誰期。」
可見,當時的人們對五子棋的痴迷程度。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發明五子連珠的過程中,肯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四子連珠、六子連珠的嘗試過程後,最後才確定為五子連珠。
下五子棋時要有一定的方法,古人曾論述過關於圍棋的奇正之法:
法中變化商莫測;五子之交如水勢,圜勢避高而趨下。戰不過攻守,法不過奇正,奇正之法:往複循環,不竭如江海,無窮如天地。
古代的五子棋的棋具與圍棋相同,縱橫各17道。五子棋大約隨圍棋一起在我國南北朝時先後傳人朝鮮、日本等國。
有一種說法,商朝被周武王滅後,中國文化史上有著作傳世的第一位思想家箕子,因不能承受殷商被滅的痛苦,偷偷回到自己的封地箕,並向東逃到古朝鮮。
為了克服語言障礙,箕子起初讓族人用連五子遊戲與古朝鮮人進行交流,後逐漸相融,並傳之中國的禮義、農耕、養蠶、織作,將中原文明傳入到了古朝鮮的同時,連五子這種遊戲也傳播到了朝鮮。
到了1592年(中國明萬曆二十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日本文祿元年)日本戰國末期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出兵侵略朝鮮,一度打到平壤附近,把朝鮮的姑娘抓到宮中做宮女。這些朝鮮來的宮女,閑下來時就只好用玩連五子打發想家的煩惱。後來連五子被進出皇宮的商人帶回家鄉,這種有趣的「朝鮮五目」遊戲在孩子們和衙役、官員間傳播,逐漸為日本大眾所喜愛。
不過,這仍然是傳說。但據日本史料文獻介紹,中國古代的五子棋確實是經由高麗,於1688至1704年的日本元祿時代傳到日本的。
唐代《弈棋仕女圖》
五子棋在日本有很多稱謂,如「五石」、「五目碰」、「格五」、「五法」、「五聯」、「京棋」。日本明治32年(公元1899年),經過公開徵名,正式確定「連珠」這一名稱,取意於「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這種遊戲後來在日本也的確流行,一些規則上也進行過改良。據說日本明治33年(1900)、34年,萬朝報社社長黑岩淚香(1862~1920)先生是位狂熱的連珠愛好者,他召集了當時的高手們進行商議,做出了黑方「三三禁手」、走則判負、白方自由走的規定,並且把珠形分為桂、間、連的21種定式,並以「連珠棋」的名稱進行發表,同時還決定了段位的分段辦法,給棋手追加段位稱號。就這樣,連珠棋作為面向成年人的競技迅速地發展起來。
1916年規定,黑方不許走「長連」;1918年規定,黑方不許走「四、三、三」;1931年規定,黑方不許走「雙四」,並規定將19×19的圍棋盤改為15×15的連珠專用棋盤。直線交叉為225個點,中心點稱「天元」點,靠近四角的四個點稱「小星」。此後,五子棋傳人歐洲並迅速風靡全歐。通過一系列的變化,使五子棋這一簡單的遊戲複雜化、規範化。
1988年8月8日,國際連珠聯盟(RIF)由日本、俄羅斯、瑞典、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愛沙尼亞、法國、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等9個成員國在瑞典宣告創立,我國也於1996年正式加入國際連珠聯盟。
好了,說了這麼多,其實大家平常下五子棋的時候也都沒有怎麼遵守規定,還是怎麼有意思怎麼來。不說了,筆者要去下棋啦!
轉載請註明來源:一本正經說歷史(ybzjlishi)
微信搜索我:一本正經說歷史(ybzjlishi)!
另,博主新開通喜馬拉雅FM以及蜻蜓FM的電台,在電台上給大家播講歷史,下載手機APP後搜索「一本正經說歷史」就可以聽啦!多謝支持!
下載喜馬拉雅FM手機客戶端,以及蜻蜓FM手機客戶端,搜索訂閱「一本正經說歷史」,就可以聽到博主在電台上的音頻,給各位讀者在電台上用播講歷史,上下班通勤時,您可以下載來聽,用聽的方式來欣賞歷史!希望您能繼續喜歡我們!
微信掃一掃加入讀者群:
查看博主原文>> 0轉載 喜歡 0 閱讀(238)┊ 評論(1)┊ 收藏(0) ┊轉載(0) ┊ 喜歡▼ ┊列印┊舉報
推薦閱讀:
※五子棋入門快易精視頻教程
※五子棋最好的開局方式是什麼?
※新手立體四子棋AI教程(3)——極值搜索與Alpha-Beta剪枝
※五子棋二十六種開局
※五子棋的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