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考點:臟腑兼證辨證
2011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考點:臟腑兼證辨證
(一)心腎不交證
指心與腎的陰液虧虛,陽氣偏亢,以心煩、失眠、夢遺、耳鳴、腰酸等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又名心腎陰虛陽亢(火旺)證。
臨床表現:心煩失眠,驚悸健忘,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夢遺,口咽乾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便結尿黃,舌紅少苔,脈細數。
(二)心腎陽虛證
指心與腎的陽氣虛衰,失於溫煦,以心悸、水腫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寒證候。又名心腎虛寒證。水腫明顯者,可稱水氣凌心證。
臨床表現:畏寒肢冷,心悸怔忡,胸悶氣喘,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神疲乏力,腰膝酸冷,唇甲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脈弱。
(三)心肺氣虛證
指心肺兩臟氣虛,以咳喘、心悸、胸悶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弱證候。
臨床表現:胸悶,咳嗽,氣短而喘,心悸,動而尤甚,吐痰清稀,神疲乏力,聲低懶言,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或唇舌淡紫,脈弱或結或代。
(四)心脾氣血虛證
指脾氣虧虛,心血不足,以心悸、神疲、頭暈、食少、腹脹、便溏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弱證候。、簡稱心脾兩虛證。
臨床表現:心悸怔忡,頭暈,多夢,健忘,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神疲乏力,或見皮下紫斑,女子月經量少色淡、淋漓不盡,面色萎黃,舌淡嫩,脈弱。
(五)心肝血虛證
指血液虧少,心肝失養,以心悸、多夢、眩暈、肢麻、經少與血虛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臨床表現:心悸心慌,多夢健忘,頭暈目眩,視物模糊,肢體麻木、震顫,女子月經量少色淡,甚則經閉,面白無華,爪甲不榮,舌質淡白,脈細。
心脾氣血虛證與心肝血虛證,均有心血不足,心及心神失養,而見心悸、失眠多夢等症,但前者兼有脾虛失運,血不歸經的表現,常見食少、腹脹、便溏、慢性失血等症;後者兼有肝血不足,失於充養的表現,常見眩暈、肢麻、視力減退、經少等症。
(六)脾肺氣虛證
指脾肺兩臟氣虛,以咳嗽、氣喘、咯痰、食少、腹脹、便溏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弱證候。又名脾肺兩虛證。
臨床表現:食欲不振,食少,腹脹,便溏,久咳不止,氣短而喘,咯痰清稀,面部虛浮,下肢微腫,聲低懶言,神疲乏力,面白無華,舌淡,苔白滑,脈弱。
(七)肺腎氣虛證
指肺腎氣虛,攝納無權,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動則尤甚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弱證候。又名腎不納氣證。
臨床表現:咳嗽無力,呼多吸少,氣短而喘,動則尤甚,吐痰清稀,聲低,乏力,自汗,耳鳴,腰膝酸軟,或尿隨咳出,舌淡紫,脈弱。
心肺氣虛、脾肺氣虛、肺腎氣虛三證,均有肺氣虛,呼吸功能減退,而見咳喘無力、氣短、咯痰清稀等症。心肺氣虛證則兼有心悸怔忡、胸悶等心氣不足的證候;肺脾氣虛證則兼有食少、腹脹、便溏等脾失健運的證候;肺腎氣虛證則兼有呼多吸少、腰酸耳鳴、尿隨咳出等腎失攝納的證候。
(八)肺腎陰虛證
指肺腎陰液虧虛,虛熱內擾,以乾咳、少痰、腰酸、遺精等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
臨床表現:咳嗽痰少,或痰中帶血,或聲音嘶啞,腰膝酸軟,形體消瘦,口燥咽干,骨蒸潮熱,盜汗,顴紅,男子遺精,女子經少,舌紅,少苔,脈細數。
(九)肝火犯肺證
指肝火熾盛,上逆犯肺,肺失肅降,以胸脅灼痛、急躁、咳嗽痰黃或咳血等為主要表現的實熱證候。
臨床表現:胸脅灼痛,急躁易怒,頭脹頭暈,面紅目赤,口苦口乾,咳嗽陣作,痰黃稠黏,甚則咳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十)肝膽濕熱證
指濕熱內蘊,肝膽疏泄失常,以身目發黃、脅肋脹痛等及濕熱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以陰癢、帶下黃臭等為主要表現者,稱肝經濕熱(下注)證。
臨床表現:身目發黃,脅肋脹痛,或脅下有痞塊,納呆,厭油膩,泛惡欲嘔,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發熱或寒熱往來,口苦口乾,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或為陰部潮濕、瘙癢、濕疹,陰器腫痛,帶下黃稠臭穢等。
(十一)肝胃不和證
指肝氣鬱結,胃失和降,以脘脅脹痛、噯氣、吞酸、情緒抑鬱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又名肝氣犯胃證、肝胃氣滯證。
臨床表現:胃脘、脅肋脹滿疼痛,走竄不定,噯氣,吞酸嘈雜,呃逆,不思飲食,情緒抑鬱,善太息,或煩躁易怒,舌淡紅,苔薄黃,脈弦。
(十二)肝鬱脾虛證
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以脅脹作痛、情志抑鬱、腹脹、便溏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又稱肝脾不調證。
臨床表現:胸脅脹滿竄痛,善太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脹,腸鳴矢氣,便溏不爽,或腹痛欲便、瀉後痛減,或大便溏結不調,舌苔白,脈弦或緩。
肝胃不和、肝鬱脾虛、胃腸氣滯三證的鑒別:前二者均有肝氣鬱結,而見胸脅脹滿疼痛、情志抑鬱或煩躁等表現,但肝胃不和證兼胃失和降,常有胃脘脹痛、噯氣、呃逆等症;肝鬱脾虛證兼脾失健運,常有食少、腹脹、便溏等症。胃腸氣滯證則肝氣鬱結的證候不明顯,只見胃腸氣機阻滯的癥狀,以脘腹脹痛走竄、噯氣、腸鳴、矢氣等為主要表現。
(十三)肝腎陰虛證
指肝腎陰液虧虛,虛熱內擾,以腰酸脅痛、眩暈、耳鳴、遺精等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又名肝腎虛火證。
臨床表現:頭暈,目眩,耳鳴,健忘,脅痛,腰膝酸軟,口燥咽於,失眠多夢,低熱或五心煩熱,顴紅,男子遺精,女子月經量少,舌紅,少苔,脈細數。
心腎不交、肺腎陰虛、肝腎陰虛三證,都有腎陰虛的證候,均見腰膝酸軟、耳鳴、遺精及陰虛內熱的表現。但心腎不交證兼心陰虧虛,虛火擾神,故心悸、心煩、失眠多夢等症明顯;肺腎陰虛證兼肺陰虧損,肺失清肅,故有乾咳、痰少難咯等表現;肝腎陰虛證兼肝陰虛損,失於滋養,常見脅痛、目澀、眩暈等症。
(十四)脾腎陽虛證
指脾腎陽氣虧虛,虛寒內生,以久瀉久痢、水腫、腰腹冷痛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寒證候。 臨床表現:腰膝、下腹冷痛,畏冷肢涼,久泄久痢,或五更泄瀉,完谷不化,便質清冷,或全身水腫,小便不利,面色
脾腎陽虛證與心腎陽虛證,均有畏冷肢涼、舌淡胖、苔白滑等虛寒證候,且有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浮腫等腎陽虛水濕內停的表現。但前者並有久泄久痢、完谷不化等脾陽虛,運化無權的表現;後者則心悸怔忡、胸悶氣喘、面唇紫暗等心陽不振、血行不暢的癥狀突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