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加拿大歷史 045 - 金和米恩

1919年勞雷爾去世,威廉·萊昂·麥肯齊·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成為新的自由黨領袖。您說這名字……,威廉·萊昂·麥肯齊,這不是歷史上的那個著名的「反賊」的名字嗎?沒錯兒,這位金就是1837年領導上加拿大叛亂的威廉·萊昂·麥肯齊的外孫,忘了那回事兒的請回頭去看看《上加拿大叛亂》。麥肯齊·金可謂是大知識分子,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學歷:入讀多倫多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學習後,又進入哈佛大學取得經濟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厲害吧?

1908年的時候金就應勞雷爾之邀擔任了勞雷爾內閣的勞工部長,1911年自由黨競選失敗後,金暫時離開政界去研究勞資關係。曾經有一段時間金是以善於同工人談判而得名的,號稱「談判專家」,連洛克菲勒都要高薪聘請他出面去跟工會斡旋,他還寫過一本書叫做《工業和人類》(Industry and Humanity)。

麥肯齊·金在寫作

1920年總理羅伯特·博登退休,接替他保守黨領袖和聯合政府總理職位的是亞瑟·米恩(Arthur Meighen)。米恩在此之前的1917年曾任博登政府的內政部長,其間努力促使議會通過戰時選舉法,剝奪了1902年後來自敵對國家移民的選舉權。米恩還是起草1917年的《徵兵法》和1919年鎮壓溫尼伯大罷工的人,因此米恩繼承了總理這一職位的同時也繼承了這一屆政府的很多「遺產」,接下來的加拿大政壇就是米恩跟金兩個人之間的「戰鬥」了。有意思的是,這倆人是多大校友,然而同學之誼在他倆人之間根本就不存在,兩人從大學時代就開始了掐架。在議會裡米恩對金的鄙視是掩飾不住的,米恩說金是「加拿大政壇上有史以來最卑鄙的騙子」,金說米恩是「最尖酸最刻薄的那類政客」。

相對來說跟孤傲強硬的米恩不同,金是一個善於妥協的人,這讓米恩容易成為孤家寡人,而金更能團結大多數。

除了保守黨和自由黨這兩大政黨,這期間在地方上其它政黨也成長起來。1919年安大略農民聯盟(United Farmers of Ontario)在安大略省獲得執政地位,兩年後阿爾伯塔農民聯盟(United Farmers of Alberta)也贏得了省選。聯邦層面上,1919年湯馬斯·克里勒(Thomas Crerar)建立了全國進步黨(National Progressive Party)。在《紅色恐怖》那篇裡面咱們介紹了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這段時間加拿大的農民運動也在蓬勃發展,這些新黨派的建立和掌權就是農民運動的結果。這些農民團體通常會跟勞工運動和社會主義團體結盟,他們既反對保守黨的國家政策,又對自由黨沒能很好地堅持自由貿易感到失望,於是結夥形成第三股力量。

1921年眾叛親離的米恩在選舉中大敗,說眾叛親離是因為連他自己的保守黨都有人反對他。金領導下的自由黨贏得了議會235個席位中的118個,剛剛好夠多數。這次選舉標誌著過去的兩黨政治作古,新組建的進步黨獲得58個席位成為國會中的第二大黨,而保守黨才有49席。也就是進步黨放棄了官方反對黨的地位,才讓米恩可以以反對黨領袖的身份繼續跟金作對。

1926年大選米恩的保守黨捲土重來獲得了議會最多議席,但還是沒能取得多數,這就給了金以可乘之機。按照要求,執政的黨必須佔有議會半數以上的席位,如果沒能取得半數就要跟另一個黨派聯合起來湊夠數才能執政。這次選舉進步黨雖然退步不少,但還是拿下了餘下的選票,於是金拉攏進步黨拼湊出來一個自由党進步黨聯盟,保住了執政地位。嚴格說來這屆政府不能算是聯合政府,因為金在內閣中沒有給進步黨一個位子。

自由黨保住執政地位沒多久就在1926年這一年,海關爆出了一個違禁賣酒收回扣的醜聞,矛頭直指自由黨。面對國會的公開造反,金趕緊找到總督朱利安·賓(Julian Byng),請求總督解散議會重新舉行普選,賓總督拒絕了,選舉這才過去剛剛八個月,選什麼選?你要不干我請米恩來組閣,不管怎麼說,保守黨獲得的席位比你自由黨多。

金:「#%……%&*……%」

!?還帶這樣的?你總督不就是個橡皮圖章嗎?不是政府說啥你就得幹啥嗎?走著瞧,於是自由黨和進步黨占多數的議會通過了對亞瑟·米恩政府的不信任案,脆弱的米恩政府三天就倒了台,選舉還得再來。

這次選舉金大打悲情牌,指責賓總督粗暴「干涉」加拿大的立法程序,說賓打算開歷史倒車回到過去殖民地的狀態讓加拿大人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總督本該就是個象徵性的。金的話說到選民的心坎上了,海關醜聞被選民們迅速忘到腦後,金一下子獲得了足夠的多數,第一次在席位上有了富裕。米恩則大丟其臉,連累得賓這位維米嶺上的戰爭英雄也遭誹謗中傷。加拿大的政治獨立再一次獲得確立,用一種低劣的手法獲得確立。但是潛規則定下來了,作為皇家代表的總督只是一個象徵,沒有權力說不。

金和賓的這個爭執在歷史上被稱為「金-賓事件」(King–Byng Affair),也有人叫它「憲法危機」(Constitutional Crisis)。金做得對嗎?或者賓是正確的?就算在今天也有不同意見。歷史學家通常同情賓,其實賓從憲法上講有權力拒絕金的要求,但是從道義上講卻不應該,很擰巴不是?

這段時間儘管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工人運動、婦女運動、農民運動層出不窮,但是有一個團體始終沒有涉及到,這就是印第安人。加拿大那時候的《印第安法案》(Indian Act)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完全同化土著民族,消滅土著人的語言、生活方式、思想和文化,讓他們融入到加拿大主流社會中來,政府管這叫做「解放」。

在金當政期間負責管理印第安事物的是鄧肯·坎貝爾·斯科特(Duncan Campbell Scott),其實斯科特在金上台之前就管著這事兒了,從1913年一直干到1932年。有人說這位斯科特是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大的偽君子,理由是作為一個詩人,他為「消失的印第安人」寫出傷感、哀痛的輓歌,為印第安人的宿命而惋惜。而作為一個官僚,他又毫不猶豫地為印第安人的消失上緊了發條。

「印第安人自身並沒有要求土地的權力,他們就是一群未開化的人,不能作為簽約或者談判的目標。」斯科特在早年解讀政策的時候這樣說。

斯科特的政策是努力直到「一個印第安人都不剩」,當然這不是說要搞大屠殺搞種族滅絕,而是說要讓印第安人擺脫那種「愚昧落後」的生活方式,讓「主流社會」把所有的印第安人同化掉。為此他試圖立法禁止「愚昧的」舞蹈和儀式,對離開保留地還穿著傳統服裝的印第安人處以嚴厲的罰款。1927年斯科特推動《印第安法案》做出修改,立法禁止印第安人成立政治組織,禁止他們未經政府允許募集資金。一位一戰的莫霍克老兵弗雷德里克·樂福特(Frederick Loft,印第安名Onondeyoh)做出反抗,組織了一個全國性的印第安人聯盟,要求加拿大政府給予印第安人選舉權,還有支配保留地財產和資金的更大權力。政府指責他們「尋隙滋事」,樂福特被監控起來,他建立的組織也被宣布為非法組織。

土著加拿大人直到1960年才獲得投票權,在婦女獲得投票權40多年後。

一戰過後的二十年代也是移民大量湧入的年代,移民大都經由哈利法克斯的那個21號碼頭(Pier 21)進入加拿大,就是那個大倉庫一樣的房子。從1928年到1971年,有一千五百萬人從這裡登陸加拿大,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為新移民提供幫助。曾經有一艘船帶來的數百名旅客,說著32種不同的語言,這些移民給加拿大的面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有數千兒童從英國疏散而來,戰後5萬「戰爭新娘」也經此而來,這些戰爭新娘就是那些嫁給加拿大軍人的歐洲婦女。一位新娘從21號碼頭下船乘火車去溫哥華,這是一場讓她崩潰的旅行,她從來沒有見到過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看到一片遼闊無際的水面她說:哎呀,終於到了目的地看到太平洋了。列車員說女士,這不是太平洋,這是安大略湖……

1950年代又有大量的匈牙利難民逃難而來,35,000多人湧入加拿大,一半經由21號碼頭入境。隨著噴氣客機時代的到來,1960年代越來越多的移民通過空中來到加拿大,21號碼頭開始空落起來。有意思的是,最後一個來到21號碼頭的大型團體卻是乘飛機來的,飛機降落在哈利法克斯機場,然後大巴車把人拉到21號碼頭辦理入境手續。

1971年21號碼頭正式關閉,這個當年加拿大最主要的入境關口開始破敗,1990年代21號碼頭被修葺一新闢為博物館,感興趣的同學參觀哈利法克斯的時候可以順便去看看,那裡有一節一節的火車車廂,你可以坐裡面傾聽移民講他們的故事……


推薦閱讀:

序:後李林甫時代與安祿山的叛亂起源(上)
朝戰後美國戰俘為何要留在中國?
對「99%的人不了解的真實中國歷史」的證偽
一場失敗戰役卻改變了歷史進程,「川人從未負國」由此開始
康熙作為皇帝和有什麼做為?

TAG:歷史 | 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