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哲學觀照下的音樂養生--中國民族音樂在線(華音)網站
06-12
傳統哲學觀照下的音樂養生
www.huain.com 2008.04.26 肖罡 |
音樂對養生具有特殊的作用。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美妙的音樂,通過聽覺器官傳入人體,產生微妙的和諧同步共振,與此同時,音樂的頻率、音量、節奏在傳入聽覺中樞神經後,常常與人體內生理頻率和節奏產生共鳴反應,從而調節身體各方面機能,加強新陳代謝以及激發人體潛能,使身體的某些部位由靜態轉入動態,達到保健的效果。 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同樣對利用音樂來達到養生保健目的有著重要的意義。古代先賢哲人們很早就對音樂養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思想對現代的音樂養生行為仍然產生著影響。 一、古人對音樂養生研究的概述。歷代賢人達士對音樂養生方面已有許多研究。戰國時代的公孫尼在《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在《類經附翼》中解釋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宋金時期著名醫家張子和《儒門事親·卷三》中指出:「好葯者,與之笙笛不輟。」意思是用笙笛一類樂器給人演奏,是一種很好的葯;白居易在一首《好聽琴》的詩中寫道:「一聲來耳里,萬事隔心中。清暢堪消疾,怡和好養蒙。」明示了音樂對消除疾病和鍛煉修養方面的功效。道教的《太平經》在卷18至34中談道:「以樂治身守形順念致思卻災……故樂者,天地之善氣精為之,以致神明,故靜以生光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為鄰且得長生久存。」指明了道教通過音樂養生的目的。 二、五音合五臟說。其實,古人對音樂養生的研究,其核心就是「五音合五臟說」。中醫認為:「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從臟腑學說來講,五音合五臟,從五行學說理解,心屬火、脾屬土。音樂感受於心,然後根據五行生剋規律,即「火能生土」,故音樂能對脾胃產生影響。其他各髒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過音樂所產生的精神意識活動來使「五臟以應五音」的。由此說明了自然音樂中五音六律與人體的五臟六腑有著一定的關係。於是在《內經·素問》中便記述了「宮、商、角、徵、羽」這五種不同的音階,並進一步將它落實到五臟,就出現了「脾在音為宮,肺在音為商,肝在音為角,心在音為徵,腎在音為羽」。 對「五音合五臟」的研究表明,不同的五聲調式會達到不同的養生效果。如以「dou」為主音的宮調式音樂,屬土主化,土性敦厚,可化生萬物,脾屬土,故脾具有運化水谷,吸收營養,供養全身的功能,象徵著長夏。欣賞宮調式音樂,可促進全身氣機的平穩,調節脾胃升降,平和氣血,助人入靜。以「ruai」為主音的商調式音樂,屬金主收,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有肅降的功能,象徵著秋季。欣賞商調式音樂,可促進全身氣機的內收,調節肺氣的宣發和肅降,有聚氣貯能、寧心靜腦的功效。以「mi」為主音的角調式音樂,屬木主生,木性喜條達,有生髮的特性,象徵著春季。欣賞角調式音樂,可促進全身氣機展放,養肝暢氣,疏通經脈,提神醒腦。以「sou」為主音的徵調式音樂,屬火主長,火性溫熱,其性炎上,心屬火,故心陽具有溫煦的功能,象徵著夏季。欣賞徵調式音樂,可促進全身氣機的升提,調節心臟功能,有助於氣血運行。以「la」為主音的羽調式音樂,屬水主藏,水性潤下,有寒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屬水,故腎有主閉藏,主水的功能,象徵著冬季。欣賞羽調式音樂,可促進全身氣機的下降,調節腎與膀胱的功能,有利於貯能,鎮定安神。 傳統哲學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研究和運用中華傳統的「五行理論」到實際的音樂養生行為中,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繼承,更是為音樂養生的科學性、實用性在傳統哲學思想的海洋里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支點。 |
推薦閱讀:
※中國民俗文化十二生肖木雕!!
※養娃不像生產產品 媽媽們,離"中國式嫉妒"遠點
※中國山景(109)大別山 白馬尖
※朴槿惠與朝鮮對中國的啟示
※武志紅:90%的中國成年人都是「巨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