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快樂的嚮往

今天晚上是中秋節講座。我們來講講中秋,這個節日不是佛教的範疇,但是我們可以連貫到法。(一)佳期曠何許——中秋在中秋節,世間的人們在做什麼?你們的朋友在做什麼?現在世間人們在中秋節做的,特別是年輕人,不外乎喜歡唱歌,玩樂,聚會等等。那這天還有什麼特別的節目?放天燈?點蠟燭?許願?掛燈籠?拜月亮?其中『許願』還是有點佛教的味道,我們佛教很重視發願。今天我的微信一打開,就收到一大堆祝福,尤其中國學生,大家都給我滿滿的祝福。不管是世間人還是作為佛教徒,這個節日大家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許願』。我已經很久沒有去外面看別人如何慶祝中秋節了,但是從一些資訊上的消息,我觀察到:人們的心一直都在追求美好的東西。中秋節讓大家的心有一種嚮往:嚮往親朋好友的團聚,嚮往愉快的感覺,嚮往美好的心愿。為什麼在這麼一個日子呢?傳統上,秋天是一個收穫的日子,而且秋高氣爽,這時的天空比較少的渣滓,所以月亮看起來也格外圓,格外清,特別是在溫帶、亞熱帶地區。圓月給人們聯想到的是什麼?圓滿!很多人都在發願,互相祝福生命的一切都能夠圓滿。其實我們想一想,月亮在這一天哪有更圓?我們生命從某一個角度也是如此!很少能有真正圓滿的生命,反而大多數時候,我們人世間的生命是苦比較多的。只是很少有人願意承認這一點。他們會讓自己忙碌,用不斷的追尋,讓自己忘記生命的苦相。其實在生命裡面,圓滿的、快樂日子是比較少的,而苦的日子是比較多的,但是人們不願意麵對苦,就一直在製造很多東西,讓自己麻醉,讓自己沉溺於感覺,忘記了生命中的苦。等到真的面對苦而不能逃避的時候,那就很艱難了。(二)同與不同——佛教徒眼中的中秋作為佛教徒,我們是如何看待中秋呢?佛陀給我們很重要的教育就是『如實』,我們要面對生命的真相。為什麼?難道生命不夠苦嗎?為什麼還要再看苦?只看月的圓滿就好了,為什麼要想到陰晴圓缺?佛陀讓我們看苦,是因為他發現:看清楚苦才會快樂。這是很特別的,你沒有看清楚苦,就不能快樂,就會卡在苦裡面。佛教徒嚮往快樂,這是肯定的!如果你不嚮往快樂?你走進佛門做什麼?如果你喜歡苦,你走進佛門做什麼?學佛不是來找苦的,我們是要快樂的。在今天,世間的人點天燈,他們也嚮往快樂,也在許願。我們也不需要逃避這個習俗,我們也不要說什麼寺廟不允許,並不是不允許,只是說佛教沒有中秋節。但是既然大家都在慶祝,也因放假有時間來聽法,我們也借用這個因緣做同樣的事情。我們也要快樂,我們也不要苦,但是,我們用的方法和世間的方法有共同也有不同。共同的點是大家都許願。外面的人也許願,我們也許願。佛教在最古老的時候就已經有許願的概念。你看菩薩是如何成佛的?他有一個大願(Abhinihara)!如果他沒有大願,他成不了佛。是那個願導向那個心。簡單講就是心的傾向。你的心有如理作意,好好的安住,心傾向強,我們就叫做決意(adhitthana)。從心所來講,有一個主導的心所(adhimokkha)勝解有加強心的作用。這在佛教裡面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發願,我們傾向,我們嚮往。隨喜也是一樣的原理,看到別人成功,別人的好,別人的進步,讓你們隨喜,其實就是讓你的心傾向於那個品質。如果勝解很強,那麼隨喜帶來的力量就很強。這是獲得幸福快樂的一個重要方法。你想要快樂,才能快樂;如果你都不想要快樂,那又如何能快樂呢?如果人家跟你說:「早上好」。你卻說:「每一個早上都一樣,有什麼好的」。真的有人這麼想的!這樣的人,心就很難快樂。連人家講『早上好』,他都不能接受。這是共同點,不管是佛教還是世間的人們都在許願,差別在於他們是否懂得正確的許願。很多人許的是貪嗔痴的願,而我們要許清凈的願。他們許的是一時快樂的願,我們是要找到真正快樂的願。這是不同的。有一些快樂是:現在快樂,未來要受苦的;我們要尋求的快樂是: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因快樂,果報也快樂。這是我們要的快樂,而不是現在快樂,但是未來要付出代價的快樂。很多人的快樂,特別是和『貪』有關係的快樂,以後要付出代價。另外還有什麼不同呢?世間人過中秋節,就會沉迷在花好月圓的幻象中,而佛教徒在這樣的日子,要怎麼樣?我們要省覺到『月難圓』!這才是生命的真相:月難圓,好景難再!好的因緣也難再!所以,對於這些美好的,我們不執著,我們是珍惜!如果我們執著於美好的,等看到不好的,那心就苦了。當好的因緣來的時候快樂,等不好的因緣聚合,那就會受苦!我們不要這樣!我們會省覺:這些都會過去。因為佛陀在臨終時說:「一切行(sankhāra),一切因緣和合的東西都會生滅。」簡單來說,整個世間什麼都是行,沒有什麼東西不是行,精神現象是行,物質現象是行,這些全部都是生滅的現象,除了涅槃不是行,其他的都是行,因緣和合的現象,總有一天會過去的。所以我們賞月,用佛法的眼光和沒有佛法的眼光,那是不一樣的。沒有佛法眼光的賞月,就會執著,沒有真正的了解法,很多人在月圓日反而累積了很多的煩惱,很多貪嗔痴。真的,許多人家裡慶祝中秋節的方式,都是在起貪嗔痴,在破五戒。我們不會執著,我們珍惜這一切將會消逝的圓滿。(三)兩種珍貴的願月圓日代表一些好的因緣會在這個日子出現,這也是有記載的。佛陀在經里真的有說過,一個月有四天布薩日,其中有一天是月圓日。在這個四天,有一些天神是專門做這個工作的,他會在人間看誰有修行、誰有美德、孝順父母、做好事等等,那麼天神就會保護他,加持他,這是有記載的。其中月圓日是一個殊勝的日子,所有的佛都是在月圓日成佛的。這是有原理的。通常在這個日子,整個大自然的能量、磁場會比較強。當然能量強的時候,不好的能量也會強。在月圓日也有比較多的人自殺。但是,這肯定是一個特別的日子。而且當全世界有幾十億的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都在這個日子慶祝、許願,那麼這個日子也會變得特別。其實每一天都是因緣的生滅,但是在某一個日子,所有的人都在許願,都在嚮往善,嚮往美好的時候,那種心帶來的力量是有點特別的。那麼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要做些什麼?今天很多人和我祝賀『中秋節快樂』。很好!中秋節快樂。我們也不要去違逆大家說:「生命是苦的,有什麼快樂?」不要這樣子做!但是,我們要清楚,要引導自己走向真正的快樂。我們也引導周圍的人,親人、朋友,走向真正的快樂。這個真正的快樂,是建立在看清楚真相的基礎上。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引導自己,從而引導別人,那就不會錯。帶著這樣的了解,我們大家就一起發願。有兩種願非常的珍貴,值得提倡。第一種願:我們看清生命的真相,我們不要苦,要找到真正的快樂,我們要體證涅槃。這是非常殊勝的願。這一類的願,就是我要快樂。我不要苦。在生命裡面,還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其他名啊利啊,其實追求這一切物質外在的東西,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們想要快樂,不要苦。這是天經地義的願。我們應該這樣子發願,不要覺得這個願為了自己不好意思。第二類的願:我希望別人快樂,沒有苦。這種願,世間的人會認為這是偉大的願。其實,佛教徒都應該發這種願。不管你走哪一條路:成佛、成辟支佛或者成阿羅漢。佛教徒基本上就只有這三條路,做佛陀的弟子,就意味著你要選擇其中的一個理想。現在傳法上有一個嚴重的偏差。他們說,阿羅漢道是自私的。菩薩道成佛是廣大的。錯了!佛陀怎可能教弟子自私?自私的怎麼會是佛教?當佛教最初的60個比丘證悟阿羅漢的時候,佛陀告訴他們:「比丘們,去弘揚法音吧!把佛法弘揚給世間的人吧,他們太苦了。不要兩個人走在同一條路上,阿羅漢不需要有夥伴(他自己的心已經完全的快樂超然,不會寂寞),你們要各自走向四方去傳法!」佛陀如是說。阿羅漢哪裡會自私?這些阿羅漢聖者遵循佛陀的指示,到處去傳法。如果阿羅漢自私,原始佛教如何流傳到今天。佛入滅後,原始佛教的骨幹是阿羅漢。所以,幫助自己和幫助別人,自己解脫和度化眾生,這樣的心愿是三乘共有的,不是菩薩道佛道專有的。如果阿羅漢是自私的心,很狹窄,怎麼能夠證阿羅漢?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要明白,三乘一一佛、辟支佛、阿羅漢都是慈悲的,都是要幫助眾生的,這樣我們就不會走錯。如果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放縱自己的私心,那我們就錯了,越為了自己,越難成就。佛陀在佛經里曾經說:「當我們在幫助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幫助別人。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在幫助自己。」這兩者是沒有矛盾的。當你在守五戒,你是在幫助自己。但是同時,也在幫了很多周圍的生命。因為我們守五戒,就對周圍的人少了很多傷害。也給世間的人更多的安全感。單單講第四戒『不妄語』。如果你和一個守不妄語戒的人在一起,就會很有安全感;和一個習慣撒謊的人在一起,安全感就會動搖,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騙。單單守第四戒,你就為世界做了貢獻,帶給別人安全感。所以我們在幫助自己的時候,我也在幫助別人,這是最低限度的幫助這個世界。如果我們在修禪,有禪定,那麼你對這個世界的幫助更加不一樣。有一個美國的研究報告發現,當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打坐一個月,密集禪修,散播寧靜,那一個月中,那個地區的犯罪率大大降低。這是有的。佛陀說:「任何一個有阿羅漢住的地方都是好地方」!用我們中國的說法來講就是好風水。因為阿羅漢修行的境界沒有貪嗔痴,心的力量就會加持到整個環境。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當我們一群人都在這裡修善法的時候,基本上可以幫助到周圍的,磁場會很好。而當我們在幫助別人,我們在做布施,做慈善,我們在教禪,在說法,在這些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有幫助自己?當然有,我們在累積布施波羅蜜!有時候我們要任勞任怨,要飽受委屈,要忍耐辛苦,但是我們卻可以幫助自己培養忍辱波羅蜜!我們用慈悲心來幫人時也培養了慈波羅蜜。當我們遇到考驗,遇到困難的時候,讓自己的心不要這麼容易受傷,受打擊,很快的恢復,舍波羅蜜也出來了。幫助別人也需要很多的智慧,般若波羅蜜也在生起!所以我們幫助別人也是在幫助自己培養這種種的善法。那如果我們幫助自己,獨自在山洞裡面修行,有些人一修就修二十年不出來,這樣有幫助世間嗎?有的!第一,他的修行本身是對這世間能量的一種奉獻。第二,真正的修行人即使在閉關,他們的心也不會是自私的。只是今天條件不夠,或者我這個功課真的需要用二十年、三十年去修,好,那我就去修。沒有真正見法的修行人是自私的。因為他的心已經無我了,當心無我,自私是自然不會有的。他心裡的慈悲是自然生起的。所以他成功以後會回去幫助眾生的。就像大迦葉尊者,他持頭陀行,很少出來說法。他每一次去托缽的時候,都會遠避富豪,選擇貧窮之家。因為他向誰托缽,就是在加持誰,幫助那個人。供養大迦葉尊者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因為他是阿羅漢,而且是非常殊勝、有大成就的阿羅漢。他每次去受供養前,常常都要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來後再去托缽,來加強供養的功德。有時候他入七天滅盡定出來再接受供養,那個功德是非常殊勝的。而須菩提尊者每次在托缽前都要入慈心禪定,出來再接受供養。他的心愿是希望每一個供養他的人,都會因為他的慈心而感到很歡喜。因為歡喜心供養,這個功德就會更加殊勝。所以這些阿羅漢都會有各自的方法去幫助眾生,他們絕對不是自私的。帶著這個理解,我們要明白,不管是選擇走成佛的道路、辟支佛的道路還是阿羅漢的道路,這第二個願都是要發的,這不是菩薩道專有的願。再重複師父建議大家發的兩種願。第一:希望自己不要苦,找到快樂。離苦得樂,得到真正的快樂,法的快樂。第二:希望我的存在,能夠直接或間接,現在或未來,能夠幫助這個世間的人離苦得樂。所有的願,基本上都可以歸納成這兩個願,超出這兩個願的範疇就沒有什麼價值可言。真的!你可以要賺錢,但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你要很清楚,我賺錢是為了自己有資源可以修行,可以幫助人,去做布施,照顧好自己的父母親人,最後幫助大家要離苦得樂。你要明白這個,才不會被其他的願欺騙。有些人的願是要賺錢,卻忘記了要離苦得樂。結果賺很多錢,犧牲了健康,犧牲了快樂。到有一天錢賺夠了,卻要花錢來尋找健康了。所以這是錯誤的,他們忘記了自己賺錢是為了什麼。我們生命最根本的就是這兩樣東西:希望自己離苦得樂,也希望別人離苦得樂。這是最殊勝的願。希望等一下大家去放燈的時候,會記得。你可以發種種的願:想要早日成就,想要入禪定,這些都可以,但是你的願,不要離開這兩個願的範疇:願我離苦得樂,願眾生離苦得樂。當你發願,願這個功德成為我證悟涅槃的助緣,其實也是離苦得樂,涅槃之樂。你發願,我不造苦因,其實也是要離苦,所以可以把所有的願都歸納成這兩個方面。(四)願的力量那麼願的力量來自哪裡?最主要還是如理作意。我們借發願的形式,帶出我們的心。願的力量就來自心。一切功德也來自心,不要迷信。其實有沒有點燈點蠟燭,都可以發願,只是燈和蠟燭能象徵光明,代表智慧。如果有兩個人,一個人在點天燈時,不小心把燈燒掉了。他心裡很沮喪,覺得我的願沒有了,燒掉了。另外一個人也燒了,他卻轉了個念:「現在不燒掉,到最後也是燒掉。現在就讓心明亮起來,我的願沒有被燒」。那麼,第二個人功德會比較殊勝。第一個人的願還要依靠外在的形式,第二個人的天燈被燒了,願還是在。有第二種力量的人,生命如果遇到危機和考驗,他們不會動搖,會扭轉乾坤!所以我們知道只是藉助形式。看到光明,心會比較愉悅!就像拜佛像。其實修佛是修心,在佛入滅三百年間也沒有佛像,但是看到佛像我們會歡喜,看到佛像那麼莊嚴,就讓我們想起法,拜佛像是一個很好的表法。點天燈也是一樣的道理,代表點亮智慧的光明。所以要懂,不要迷信,不要把你的願完全寄托在形式上。燈破了就覺得自己的願破了,這樣想的人不懂佛陀的教法,不懂阿毗達摩。我們懂佛法,知道主要的功德來自心,不是形式,只是天燈這些形式加強了氣氛,帶來了喜悅。但是如果你執著了,反而就不好了。所以心的力量才重要。當然我們點的時候儘可能要小心,不要燒起來,要保持正念。但是如果燒了,心也完全不要動搖,甚至更強,這樣子的人容易成就,更有力量。在這個月圓日,在這個人間萬姓皆許願的日子,我們佛弟子也同樣的許下心愿,但我們不許世俗的願,不許貪嗔痴的願,不許違背佛陀教法的願!我們也不盲目的執著於這個日子,節日只是概念而已,我們只是藉助這樣的因緣!讓我們大家一起發願:希望我們的生命,還有我們周圍的生命,會因為我們而趨於離苦得樂的方向。也祝福大家,不僅是中秋節快樂,所有的日子都能快樂!願你們所有的善心愿皆能如法,皆能成願,願你們最終能證悟聖道、聖果,體證涅槃,得到清靜的快樂,真正的快樂,圓滿的快樂!sadhu!sadhu!sadhu!吉祥尊者2014年中秋節於馬來西亞兜率天修行林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那麼快樂?」「因為有錢」
一輩子,一瞬間,看開,才有快樂 .
【快樂人生】祝【女人】家園生日快樂(原創)
母親節快樂【flash圖片賀卡】
車太賢-------情感是最好的羈絆

TAG: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