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辦事要留餘地

說話辦事要留餘地  古希臘神話里有這樣一個傳說:太陽神阿波羅的兒子法厄同駕起裝飾豪華的太陽車橫衝直撞,恣意馳騁。當他來到一處懸崖峭壁上時,恰好與月亮車相遇。月亮車正欲掉頭退回時,法厄同倚仗太陽車轅粗力大的優勢,一直逼到月亮車的尾部,不給對方留下一點迴旋的餘地。

  正當法厄同看著難以自保的月亮車幸災樂禍時,他自己的太陽車也走到了絕路上,連掉轉車頭的餘地都沒有了。向前進一步是危險,向後退一步是災難,終於萬般無奈地葬身火海。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遇事要留有餘地,不可把事情做絕了。

  人生一世,千萬不要使自己的思維和言行沿著某一固定的方向發展,直到極端,而應在發展過程中冷靜地認識、判斷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以便能有足夠的迴旋餘地來採取機動的應對措施。   宋朝時,有一位精通《易經》的大哲學家邵康節,他與當時的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是表兄弟,同時和蘇東坡有往來。但二程和蘇東坡一向不睦。

  邵康節病得很重的時候,二程弟兄在病榻前照顧。這時外面有人來探病,程氏兄弟問明來的人是蘇東坡後,就吩咐下去,不要讓蘇東坡進來。

  躺在床上的邵康節,此時已經不能再說話了,他就舉起一雙手來,比成一個缺口的樣子。程氏兄弟有點納悶,不明白他做出的這個手勢是什麼意思。

  不久,邵康節喘過一口氣來,說:"把眼前的路留寬一點,好讓後來的人走走。"說完,他就咽氣了。

  邵康節的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事物是複雜多變的,任何人都不能憑著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判定事情的最終結果。對於每個人的人生來說,更是浮沉不定,難以自料。

  曾有一位朋友,因在單位里與同事之間產生了一點摩擦,很不愉快。一怒之下,他就對那位同事說:"從今以後,我們之間一刀兩斷,彼此毫無瓜葛!" 本文來自rszh.net

  這句話說完不到三個月,他的同事成了上司。因講了過重的話,他很尷尬,只好辭職另謀他就。

  因為把話講得太滿而給自己造成窘境的例子,在現實中隨處可見。但這樣做的結果,就像把杯子里倒滿了水一樣,再也滴不進一滴水,否則就會溢出來;也像把氣球充滿了氣,再充氣球就要爆炸了。

  做事要講求留有餘地,不要把人逼上絕路;說話也要留有餘地,不能把話說得太滿。因為凡事總有意外,留有餘地,就是為了容納這些意外,以免自己將來下不了台。

  即使與人交惡,也不要口出惡言,更不要說出"情斷義絕"、"勢不兩立"之類過激的話--除非有深仇大恨。不管誰對誰錯,最好都閉口不言,以便他日狹路相逢還有個說話的"面子"。

  少對人說絕話,多給人留餘地,這樣做其實並不僅僅是為對方考慮、對對方有益,更是為自己考慮、對自己有益。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人情世事的變化速度無疑更快,社會生存的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用不了"十年"就可能發生此消彼長的變化,人們相互間更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把話說得太滿,把事做得過絕,將來一旦發生了不利於自己的變化,就難有迴旋的餘地了。   總之,人之一生說短很短,說長也很長,世間事恰如白雲蒼狗,變化很多,所以不要一下子把路堵死了。把路堵死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推薦閱讀:

職場:四句說話教你滿足男性虛榮心
道教神仙陳摶,五歲時不會說話,長大後一睡數月
辦公室說話做到「三要三不要」
鼓勵寶寶說話
你身邊的朋友有安慰大師嗎?

TAG:說話 | 說話辦事 | 辦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