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兩個老太太故事」析

中美兩個老太太的故事早已成為一個經典的故事。它詮釋了兩個不同國家人民的消費觀念,甚至還有點兒嘲諷中國老太太消費觀的意思。但是金融危機的爆發,使我們能夠從新的角度對這個經典故事加以詮釋。

先照錄一下這個故事:「一個中國老太太和一個美國老太太百年之後在天國相遇了。中國老太太說:『我為了買房子,儲蓄了三十年,終於在進天國的前一天買房搬進了新住房』,而美國老太太則說:『我的房子住了三十年,我終於在進天國的前一天,把銀行的住房貸款還清了。』」(摘錄自周中之《金融危機下思考中國消費倫理》,載2009年2月22日上海《解放日報》第8版)

這個故事的標準評價早已有之,但是如果要用新詮釋來評價的話,用一個字來說就是「編」,用兩個字來說是「忽悠」,用三個字是「不靠譜」,用四個字是「亂話三千」,或者再饒上一個「瞎三話四」。因為在其他要素都不變的情況下,它完全忽略了銀行貸款實際上是要收取利息的這一重要因素。在兼顧銀行貸款利息的情況下,這一故事實際上可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是:以美國老太太為基準,中國老太太其實早在十五年前甚至更多時間,就已經住上了自己的房子,在剩下來的時間裡,因為中國老太太不需要為銀行打工交付利息,所以她可以搭乘豪華郵輪周遊過世界了、或者已經購買了高級高爾夫球會員俱樂部的會員卡瀟洒過好多時間了,總之是享受過生活了。而美國老太太則終其一生只享受了一套住房的權益。

版本二是:以中國老太太為基準,美國老太太在進天國的前一天實際上只還清了購房貸款的本金,利息還一點兒都沒著落呢。所以這一輩子,美國老太太除了居住在自己家裡,不僅其他略微高檔一些的生活什麼也沒有享受過;而且為了還清美國老太太欠下的銀行利息,她的子女們還要繼續還款,道道地地一個「債留子孫」的醜惡案例。

過去,我們不一定能說清楚美國老太太的這種情況屬於什麼性質,現在我們有了一個標準的說法來評價她,這就是「次級貸款」。所以,以嘲諷的態度看待中國老太太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這個故事反映出來的完全是銀行家或房地產商人的陰謀,希望永遠不要再看到這麼一個嘲弄廣大受眾智慧的故事。

2009年2月26日

推薦閱讀:

《行路難》第四十六章 先天五太
小故事
《行路難》第六十五章 方寸之間
你有哪些終身難忘的幸福時刻?
黎明·第一百零三節·死戰求生

TAG:故事 |